小强学AI之

来源:互联网 发布:淘宝店铺地址怎么改ip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14 04:45

简介

决策树也是一种监督学习的算法,和贝叶斯,SVM类似。
既然是“树”,很自然的想到了二分。其实决策树就是根据特征值对数据集进行二分,二分后的节点称为了节点。对于每个节点上的样本可以再根据下一个特征值继续进行二分。以此类推。直到节点样本数量达到分类器参数值min_samples_split。
当然,这里只是形象的理解,其实,决策树还有更牛的地方,就是它可以计算最合理的使用特征值的顺序。以达到最佳的分类效果(后面会提到相关的两个概念,熵和信息增益)。

举例


如图,图中的数据并不能线性分割,此时,可以增加特征阈值,实现数据的二分。二分后的数据均可再线性可分。如下:

用法

用法参考:
sklean-Decision Tree
使用方法如下:

# 从sklearn库导入类treefrom sklearn import tree# 构造决策树分类器,最小样本分割数设置为40clf = tree.DecisionTreeClassifier(min_samples_split=40)# 训练分类器(或者说对分类器进行数据拟合)clf.fit(features_train, labels_train)# 提供测试集查看分类器的精度pred = clf.predict(features_test)# 导入sklearn库,metrics类中的accuracy_score方法from sklearn.metrics import accuracy_score# 计算分类器的精度acc = accuracy_score(pred, labels_test)print acc
决策树分类器参数:
class sklearn.tree.DecisionTreeClassifier(criterion='gini', splitter='best', max_depth=None, min_samples_split=2, min_samples_leaf=1, min_weight_fraction_leaf=0.0, max_features=None, random_state=None, max_leaf_nodes=None, min_impurity_split=1e-07, class_weight=None, presort=False)

其中,最小分割样本min_samples_split是指,当节点样本数小于等于此值时,将不再对此节点进行分类
实验证明,min_samples_split过小时,会导致过拟合,进而导致最后的精度反而降低。所以要合理选择参数min_samples_split的值。(PS.又是调参)

entropy熵,它是测量样本中的不纯度(杂质度)。
引入其它变量特征可用来提高样本纯度。
熵公式:

其中,Pi是样本中,类i的比例,然后对所有类求和。
举例:(假设不考虑最小样本分割数量)在节点Nx有4个样本,样本中分别有2个样本属于A,2个样本属于B。那么,节点Nx的熵为:

熵与纯度是反义的。
有两种极端情况:
1.所有样本属于同一类,熵为0,纯度最高
2.所有样本均匀分布在各类中,熵为1,纯度最低

信息增益

熵是如何影响决策树绘制边界的。答案是,信息增益。
信息增益(Information Gain)是指,父项熵减去分割父项后生成的子项的熵的加权平均,用公式表示如下:

决策树的原理。决策树在进行训练时,考虑所有的训练样本和可用的所有的特征,然后根据特征计算信息增益,找到信息增益最大的特征,然后以这个特征进行分割。
同样举上面的例子:
我们已经知道节点Nx的熵为1,假设以Nx节点为父节点,依据特征Feature1进行对父项分割,得到子节点Ny和Nz。其中Ny中有2个样本属于A,1个样本属于B。然后,在Nz节点只有一样本,而这个样本属于B。
那么,节点Ny的熵是:


由于节点Nz只有一个样本,所有样本属于同一类,熵为0。
那么,如果根据Feature1分类的话,信息增益为:


假设,
我们使用特征Feature2分类,得到的信息增益为0.1
使用特征Feature3分类,得到的信息增益为1
那么,决策树可能会选择按特征Feature3分类。
决策树在进行训练时就是在计算最大的信息增益。它要考虑所有的样本数据及所有的特征。所以速度会慢。

对于参数criterion(规则),决策树分类器默认使用的是规则是gini。这也是一个测试不纯度的指标。也支持熵和信息增益。但需要手动输入。

所以决策树中的默认值gini还是和熵entopy的用法还不太一样的。 但两种效果都不错。

特点

训练数据的特征量越多,决策树就会越复杂。也容易过拟合。
训练时间也就越长。通常精度会越高。但过拟合的话精度反而会降低,甚至得不到想要的结果。所以,一定要防止过拟合。

总结

至此学习了三种监督学习算法。
其实还有下面几种:
1. k-nearest neighbors,非常简单直接,易于理解,适合新手
2. ataboost非常强大
3. random forest
后面两种是集成方法。它们一般是在很多决策树基础上建立的元分类器。所有会有很多分类器集合在一起,做出最后的决定。比如,ataboost需要结合决策树使用,建立在决策树基础上。
后两种算法类似,只是算法有点不同。

以上算法都来自于scikit-learn库。
具体可参考:
K-NEAREST NEIGHBORS IN SCIKIT-LEARN
sklearn - 1.11. Ensemble methods集成方法
sklearn - sklearn.ensemble.AdaBoostClassifier adaboost分类器
sklearn - 3.2.4.3.1. sklearn.ensemble.RandomForestClassifier随机森林分类器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