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工四年

来源:互联网 发布:中文域名怎么访问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5 09:56

如需转载本博文,请务必注明文章出处,谢谢。

现在是 6 月份了,月底发毕业证,距离我彻底离开大学校园也就不到 1 个月的时间。之前已经完成了毕业设计,现在剩下的时间都比较空闲,正好回顾一下在大学校园的这 4 年。

我的大学是「广东工业大学」,我们简称「广工」。这是一所工科院校,我是 2013 年入的学。当年高考我考了高出重本线 10 来分的成绩,那是我高中 3 年来考得最好的一次,平常我都是在重本线附近徘徊的。记得当时在是否出省的问题纠结过,我妈是想我留在广州的,我自己是比较倾向于出省。因为我想着读了 12 年书都在广州,也该时候出去走走了。但是,到最后,我还是留在了广州,因为种种因素吧,也不细说了。现在问我有后悔吗?后悔肯定还是有一点的,但没有刚入学那会感觉那么深了,因为「广工」在我的就业上真的给了狠多帮助,而且它本身也是一所狠不错的大学。

刚入学那会,一开始要先军训,在军训开始前有整整 2-3 个星期的空余时间供我们新生去准备。我记得那时候有各种什么熟悉校园的游园活动之类的,作为一个「本地蛇」,我就不参与了,虽然「大学城」我之前也没去过,但好歹也属于广州。把行李放好在宿舍,跟宿友见了一面,我就打道回府了。等到军训快要开始前,我才回到学校。不过,据宿友描述,期间班级搞了个见面会,大家都有上去自我介绍,错过了这个也感觉有点遗憾,主要是想认识下班级里唯一的 8 个女生啦哈哈。

军训,我记得持续了 15 天吧,这大概是我人生里最后一次军训了。我觉得军训真的是一件可以说没有什么意义的事,唯一能想到的好处就是可以和新同学增进一下感情。那时候是 9 月份,每天烈日当空,虽然我不是一个怕热怕晒的人,但对这样的天气军训肯定不会是高兴的。我们班的教官是一个 1米8 的黑实壮汉,给人狠威武的感觉。他对我们的操练不算狠严格,我觉得跟他本人的性格有关。我觉得他是一个性格不错的人,年龄感觉是 27-28 的样子。记得他经常叫班长组织操练,自己躲在一旁树荫下玩手机,领导过来了他才起来装下模样。这样也好,我们操练就不用那么苦。记忆最深刻的莫过于军训结束前一晚,由于一件事我们整一届新生被罚。这件事是这样的,有人在我们学校的贴吧上发了个帖,好像是斥责教官造谣生事之类的,反正是对教官不友好的言论。然后教官们觉得是我们这一届新生里有人干的,非要找出元凶。就这样我们整一届学生,晚上在篮球场上受罚,一直半蹲着,直到有人主动承认才可以起立。可能你觉得半蹲不叫惩罚,但要是你长时间地蹲着不给起立,你就知道有多辛酸了。脚麻的不行,到后面感觉脚好像已经不是自己的了,完全没有知觉。那时候,有些女生都哭了,有没有男的哭我就不知道了。但是,我心里想的只有—傻逼。

我们宿舍是 4 人间,我们都是来自广东的不同地方,只有一个讲普通话,其他 3 个包括我都是讲的粤语。一开始我跟对面床的宿友经常出去玩,而这也奠定了接下来 4 年的感情。不是说我跟其他 2 人关系不好,恰好我们宿舍关系都不错,还跟隔壁宿舍的 2 个同学组成了个 6 人小分队。只是我自我感觉,跟对床的宿友是感情最好的了,虽然他是一个腼腆话不多的人,我也不会和他说些心里话什么的,但是对比下来我感觉是和他关系最好的。

军训结束后,我们便开始了日常的上课。刚入学,有各种各样的社团供我们选择参加。在面试了几个社团都没有通过后,我就直接放弃了。因为我觉得,对社团好像并没那么感兴趣,而且对其中的一些无意义的工作略反感。这么开个玩笑话吧,不是让我去当部长的话,我就不参加了哈哈。

大一上学期学院有个新生杯篮球赛,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比赛。我是热爱篮球的人,所以对这个球赛也狠上心。不仅希望我们能打好,同时也想认识下我们班里喜欢打球的同学,之后就有个一起打球的伙伴了。大一这一年里还是会经常和自己班的同学一起去打球,到后来,就只剩我自己一个去打球。大家都有自己的事,每次我想找人一起打球,都是同样的答复,到后来我也就直接不问了自己去打。大学 4 年,没找到一个喊打球立刻就来的球友,也算是一个小遗憾吧。

大一这一年留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事,也许就是挂了一科,而这一科也是我 4 年来唯一挂的一门课「大学物理实验」。先说下我对待大学课程的态度吧,我的宗旨是合格就行。上了大学,再也不用顾虑功课成绩要多高,我整个人感觉好像获得了自由。但不是说我就打算 4 年混日子就过去了,我的合格是建立在我每节课都争取去听,作业按时上交的前提下,不去追求成绩的高低。不敢说我看透了「应试教育」,但我个人并不喜欢以成绩去定义一个人,也不想被成绩所束缚,我要卸下成绩这么多年来对我的桎梏。但是,我也并不喜欢挂科的感觉,因为从我们这一届开始,挂科是要重修的,就是重新学习一个学期,才能再次考试把成绩补回来。这样费时费神的事我是绝不想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但,事与愿违,「大学物理实验」老师给了我 55 分,具体原因好像是我有次实验报告没有提交,但我记得我都是有提交的,但这事也不纠结了,往事就让它随风吧。不过还是吐槽一下这「大学物理实验」,老师走流程一样讲下操作,然后让我们动手去做,之后写份报告提交好统计成绩。这样的教学有任何意义么?不得不说,我们学院的实验和课程设计都是十分水的,大部分老师和同学都是走流程一样,老师只求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学生只为拿到学分,各种抄袭行为就不细说了。我们学校老是说要建设「高水平大学」,对此,只有在学校篮球场换上新的篮球架正好也是在我将要毕业的时候,我才感慨到,“终于要建设高水平大学了”。

大一还有 2 件事是让我后悔的,一是没有加入工作室,二是没有加入篮球院队。首先,从工作室出来的同学都找到了非常不错的 IT 工作,甚至一些知名的互联网大厂。当时,我没加入的原因,是我那时候还没有决定以后要走技术路,所以也就对这事没有上心。然后,我当时没有参加院队选拔,狠大的原因是对自己还不够自信。但是后来大二下学期还是成功进入了院队,经过一番锻炼,才发现,其实应该更自信一点的。当初要是早点进入院队,也许会有更好的结局。但,在院队我还是学习到狠多,尤其是全场的打法上,感谢各位球队师兄的栽培。

大三这一年,我们都开始感受到了未来就业带来的压力,我甚至还没决定好以后的道路。是否要走技术路?是横亘在我面前急迫要解决的疑问。我自问计算机基础学得还不错,让我放弃这几年学到的计算机基础知识不走技术路,我真的不甘心。在茫然之际,读到了「stormzhang」那篇经典的文章,我毅然决然走上了技术之路,在此必须感谢他,可以说他是我就业之路上的指路明灯。接下来的时间,我每天往图书馆跑,开始自学之路。

由于错过了大三的春招实习,我也只能直接进入大四的秋招找工作。大三下学期末我就已经开始刷题,准备接下来的秋招笔试面试。从 7 月份开始,陆续有各种 IT 公司的内推或校招笔试面试,一直到年底,我参加了各种笔试面试。那一段时间的状态就是,上午一个笔试,下午一个面试,晚上一个宣讲会,类似这样的满大街跑。这一段日子肯定是不好受的,尽管被一次次的拒绝,但抱着那坚定的自信心,最终我还是找到了一份工作。这一次秋招,可以说我从一个校招新手成长为一个老手,各种有关校招的问题,我都了解了个大概。

大四,任务剩下几门选修课和毕业设计。开学前,我和几个小伙伴去了个毕业游,具体都写在了我上一篇文章「毕业游」了。毕业设计花了我一个月的时间,我从头到尾自己写了个社交类的 APP 出来。但最后提交审核的时候,答辩老师只关注论文的格式,基本没有理会我的 APP 。听闻其他同学也是这么个状况,对于我们这种认真对待毕业设计自己动手的学生来说,也不知道是个什么滋味了。也许这就是「高水平大学」吧。但我也不后悔不埋怨,因为做那么一个 APP 是我自己的心愿,也算是对我 4 年大学的一个交代,何况我还能从中学习到不少知识,这波不亏!

最后,说一下我的大学吧。这是一个男多女少的工科院校,走在校园里,碰头的 10 个有 11 个都是男的,可想而知我的感受。刚入学那会还真不适应,毕竟之前读书都是男女各半的情形,突然女的少这么多让我对学校的兴趣骤减。但,这是一所在广东还算有点名气的学校,「计算机」专业又是我们学校就业比较好的专业,在这一点上我还是得感谢母校,走技术路进的这所大学还是不错的。

即将离开大学校园,同样是告别学生生涯,当然有不舍,读书时代永远是最开心最无忧无虑的。但人长大了要开始承担各种各样的责任,进入社会只是时间的问题。所以,拥抱明天,做一个有担当的人,还有,「唯有我快乐牺牲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