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P数据报帧格式

来源:互联网 发布:windows version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11 16:35
 

TCP报文格式

传输控制协议(TCP)向上与用户应用程序进程接口,向下与网络层协议IP接口。用户应用程序采用首先调用TCP(或UDP),然后将应用程序数据递交给TCP这一方式,在IP网络上传送数据。TCP将这些数据打包分段并调用IP模块向目的主机传送每个数据段。接收方的TCP将段中的数据放入接收缓冲器,然后将段重装为应用程序数据,再将这些数据发送到目的的应用程序进程。
       尽管TCP和UDP都使用相同的网络层(IP),TCP却向应用层提供与UDP完全不同的服务。
    TCP提供一种面向连接的、可靠的字节流服务。

 

 TCP报文格式如下图:  

TCP数据报帧格式 - wangshh03 - 王世宏的博客

 

图2.TCP数据报格式

源端口号(16位),标识主机上发起传送的应用程序;目的端口(16位)标识主机上传送要到达的应用程序。源端和目的端的端口号,用于寻找发端和收端应用进程。这两个值加上I P首部中的源端I P地址和目的端I P地址唯一确定一个T C P连接。一个I P地址和一个端口号有时也称为一个插口(socket),插口对(socket pair)(包含客户I P地址、客户端口号、服务器 I P地址和服务器端口号的四元组 )可唯一确定互联网络中每个T C P连接的双方。IP+TCP端口唯一确定一个TCP连接。

TCP协议通过使用"端口"来标识源端和目标端的应用进程。端口号可以使用0到65535之间的任何数字。在收到服务请求时,操作系统动态地为客户端的应用程序分配端口号。在服务器端,每种服务在"众所周知的端口"(Well-Know Port)为用户提供服务。

●序号字段:占32比特。用来标识从TCP源端向TCP目标端发送的数据字节流,它表示在这个报文段中的第一个数据字节。
  ●确认号字段:占32比特。只有ACK标志为1时,确认号字段才有效。它包含目标端所期望收到源端的下一个数据字节。
  ●头部长度字段:占4比特。给出头部占32比特的数目。没有任何选项字段的TCP头部长度为20字节;最多可以有60字节的TCP头部。

预留:由跟在数据偏移字段后的6位构成,预留位通常为0.

●标志位字段(U、A、P、R、S、F):占6比特。各比特的含义如下:
   ◆URG:紧急指针(urgent pointer)有效。
   ◆ACK:确认序号有效。
   ◆PSH:接收方应该尽快将这个报文段交给应用层。
   ◆RST:重建连接。
   ◆SYN:发起一个连接。
   ◆FIN:释放一个连接。
  ●窗口大小字段:占16比特。此字段用来进行流量控制。单位为字节数,这个值是本机期望一次接收的字节数。
  ●TCP校验和字段:占16比特。对整个TCP报文段,即TCP头部和TCP数据进行校验和计算,并由目标端进行验证。
  ●紧急指针字段:占16比特。它是一个偏移量,和序号字段中的值相加表示紧急数据最后一个字节的序号。
  ●选项、填充字段:占32比特。可能包括"窗口扩大因子"、"时间戳"等选项。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