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的一些基本概念

来源:互联网 发布:股票价格统计软件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16 03:42

转载


    码率:也叫比特率,表示经过压缩编码后的视音频数据每秒需要用多少个比特来表示,即把每秒显示的图像进行压缩后的数据量,一般采用的单位是kbps即千位每秒。一般来说码率越大,处理出来的文件就越接近原始文件,但文件体积与码率是成正比的,所以几乎所有的编码格式重视的都是如何用最低的码率达到最少的失真,围绕这个核心衍生出来的CBR(固定码率)与VBR(动态码率)。

         固定码率CBR(Constant Bitrate):指文件从头高位都是一种码率,这是以固定文件大小为前提的压缩方式。

  动态码率VBR(Variable Bitrate):指没有固定的码率,压缩时根据视音频数据即时确定使用什么码率,这是以质量为前提兼顾文件大小的压缩方式。

       【文件大小】(Byte字节)=【码率】(kbps)/8X【时间】(秒)

      1 byte (B) = 8 bits (b),我们计算机上文件的容量K/M,都是指B;

   1 Kilobyte(K/KB)=2^10 bytes=1,024 bytes 千字节 ;

   1 Megabyte(M/MB)=2^20 bytes=1,048,576 bytes 兆字节;

  所以如果用的bits/s的码流计算容量记得要乘8。

 

      视频分辨率:我们常说的视频多少乘多少,严格来说不是分辨率,而是视频的高/宽像素值。常见的屏幕比例其实只有三种:4:3、16:9和 16:10。

 

       采样率:(也称为采样速度或者采样频率)定义了每秒从连续信号中提取并组成离散信号的采样个数,单位用赫兹(Hz)来表示。采样频率的倒数是采样周期(也称为采样时间),它表示采样之间的时间间隔。

            

        帧率(Frame rate):是用于测量显示帧数的量度。所谓的测量单位为每秒显示帧数(Frames per Second,简称:FPS)或“赫兹”(Hz)。高的帧率可以得到更流畅、更逼真的动画。一般来说30fps就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将性能提升至60fps则可以明显提升交互感和逼真感,但是一般来说超过75fps一般就不容易察觉到有明显的流畅度提升了。

         刷新频率:即屏幕刷新的速度。刷新频率越低,图像闪烁和抖动的就越厉害,眼睛疲劳得就越快。

  采用70Hz以上的刷新频率时才能基本消除闪烁,显示器最好稳定工作在允许的最高频率下,一般是85Hz。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