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种设计模式(1):单例模式

来源:互联网 发布:将icloud照片导入mac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5 03:37

23种设计模式(1):单例模式【创建型模式】

在23种设计模式中,我认为单例模式是最简单的一种。然而,有时候越是简单的东西就越容易出现问题。下面就单例设计模式详细探讨一下,如有不对之处,请大家指正。

定义

  • 数学与逻辑学中,singleton定义为“有且仅有一个元素的集合”。
  • 单例模式最初的定义出现于《设计模式》(艾迪生维斯理, 1994):“保证一个类仅有一个实例,并提供一个访问它的全局访问点。”
  • Java中单例模式的定义:“一个类有且仅有一个实例,并且自行实例化向整个系统提供。

特点

  • 单例类只能有一个实例
  • 单例类必须自行创建自身实例的唯一对象
  • 单例类必须自行向整个系统提供这个对象

单例模式的几种实现方式探讨

单例模式基本实现思路:
(1)构造器私有化,防止外界通过调用构造方法实例化对象;
(2)提供一个公有的静态方法,只有通过该类提供的静态方法才能得到该类的唯一实例。
注意事项:
单例模式在多线程的应用场合下必须小心使用。

1、饿汉式【可用】

public class Singleton {    private final static Singleton instance = new Singleton();    private Singleton(){}    public static Singleton getInstance(){        return instance ;    }}

优点:这种写法比较简单,就是在类装载的时候就完成实例化。避免了线程同步问题。
缺点:在类装载的时候就完成实例化,没有达到懒加载(延时加载)的效果。如果从始至终从未使用过这个实例,则会造成内存的浪费。

2、懒汉式(线程不安全)【不推荐】

public class Singleton {    private static Singleton singleton;    private Singleton() {}    public static Singleton getInstance() {        if (singleton == null) {            singleton = new Singleton();        }        return singleton;    }}

这种实现方法与上一种实现比较,起到了懒加载(延时加载)的效果,但存在局限性,这种实现只能在单线程的环境下使用。如果在多线程下,一个线程进入了if (singleton == null)判断语句块,还未来得及往下执行,另一个线程也通过了这个判断语句,这时便会产生多个实例。所以在多线程环境下不可使用这种方式,也不推荐大家使用。

3、懒汉式(线程安全,同步方法)【不推荐】

public class Singleton {    private static Singleton singleton;    private Singleton() {}    public static synchronized Singleton getInstance() {        if (singleton == null) {            singleton = new Singleton();        }        return singleton;    }}

为解决上一种实现方案线程不安全的问题,解决方案就是做个线程同步就可以了,于是就对getInstance()方法进行了线程同步,即对getInstance()方法加同步锁,这就保证了单例的唯一性。
缺点:效率太低了,每个线程在想获得类的实例时候,执行getInstance()方法都要进行同步。

4、双重校验锁【不推荐】

public class Singleton {    private static Singleton singleton;    private Singleton() {}    public static Singleton getInstance() {        if (singleton == null) {            synchronized (Singleton.class) {                if (singleton == null) {                    singleton = new Singleton();                }            }        }        return singleton;    }}

Double-Check概念对于多线程开发者来说并不陌生,如代码中所示,我们进行了两次if (singleton == null)检查,这样就可以保证线程安全了。这样,实例化代码只用执行一次,后面再次访问时,判断if (singleton == null),直接return实例化对象。这样即保证了线程的安全性,也大大提高了效率,还实现了懒加载的效果。
就这样,我们用一种很聪明的方式实现了单例模式。到此,一切看上去很完美。

5、双重校验锁(改进)【推荐】

在进行改进之前,我们先来聊聊编译原理。什么是编译?编译就是将源代码翻译成目标代码(大多数是机器码)的过程。针对Java来说,是将源代码翻译成Java虚拟机可以识别的代码(即Java字节码)。在编译原理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内容——编译器优化。所谓编译器优化是指,在不改变原来语义的情况下,通过调整语句顺序,来让程序运行的更快。

我们都知道,JVM是一种用于计算设备的规范,而并非是一种实现。在JVM中并没有规定有关编译器优化的内容,也就是说,JVM可以由不同的厂商来实现,可以自由的进行编译器优化。

接下来我们来思考下,创建变量需要哪些步骤呢?申请一块内存,调用构造方法进行初始化,分配一个指针指向这块内存。这些操作是否存在先后顺序呢?在JVM中其实并没有规定。那么我们是否可以这样假设:JVM是先开辟出一块内存,然后把指针指向这块内存,最后调用构造方法进行初始化。

接下来根据假设来探究以下上一种单例的实现方案:线程A开始创建Singleton的实例,此时线程B调用了getInstance()方法,首先判断singleton是否为null。按照我们上面所说的内存模型,A已经把singleton指向了那块内存,只是还没有调用构造方法,因此B检测到singleton不为null,于是直接把singleton返回了——问题出现了,尽管singleton不为null,但它并没有构造完成。此时,如果B在A将singleton构造完成之前就是用了这个实例,程序就会出现对象未初始化错误了!

public class Singleton {    private static Singleton singleton;    private Singleton() {}    public static Singleton getInstance() {        if (singleton == null) {            //B线程检测到singleton不为空            synchronized (Singleton.class) {                if (singleton == null) {                    singleton = new Singleton();                    //A线程被指令重排了,刚好先赋值了;但还没执行完构造函数。                }            }        }        return singleton;//后面B线程执行时将引发:对象尚未初始化错误。    }}

具体来说就是synchronized虽然保证了原子性,但却没有保证指令重排序的正确性。换句话说,我们的线程虽然可以保证原子性,但程序可能是在多核CPU上执行,从而可能导致这种情况的发生。

在JDK 1.5之后,Java使用了新的内存模型。volatile关键字有了明确的语义(在JDK1.5之前,volatile是个关键字,但是并没有明确的规定其用途),被volatile修饰的写变量不能和之前的读写代码调整,读变量不能和之后的读写代码调整!因此,只要我们简单的把singleton加上volatile关键字就可以了,这样就完美解决问题了。具体实现代码如下:

public class Singleton {    private volatile static Singleton singleton;    private Singleton() {}    public static Singleton getInstance() {        if (singleton == null) {            synchronized (Singleton.class) {                if (singleton == null) {                    singleton = new Singleton();                }            }        }        return singleton;    }}

6、静态内部类/登记式【推荐】

上面我们提到了volatile是在JDK 1.5之后定义的,然而在此之前又是如何实现的呢?其实就是接下来我们所要说的一种解决方案——静态内部类,这种方案并不会受JDK版本的影响。实现如下:

public class Singleton {    private Singleton() {}    private static class SingletonHolder {        private static final Singleton INSTANCE = new Singleton();    }    public static Singleton getInstance() {        return SingletonHolder.INSTANCE;    }}

静态内部类方式在Singleton类被装载时并不会立即实例化,而是在需要实例化时,调用getInstance方法,才会装载SingletonHolder类,从而完成Singleton的实例化。
类的静态属性只会在第一次加载类的时候初始化,所以在这里,JVM帮助我们保证了线程的安全性,在类进行初始化时,别的线程是无法进入的。这一技术是被JVM明确说明了的,因此不存在任何二义性。这种单例模式也是我使用最多的一种实现,也推荐大家使用。

优点:避免了线程不安全,延迟加载,效率高。

7、枚举法【推荐】

public enum Singleton {    INSTANCE;}

采用枚举法实现单例模式,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想法,上面你这段用enum实现单例模式的代码是我见到的一段十分经典的单例实现。

这么简单的一点代码就实现了一个线程安全的单例,真是将enum的性质运用得淋漓尽致。

enum是由class实现的。enum可以象一般的类一样添加方法和属性,你可以为它添加静态和非静态的属性或方法,这一切都象你在一般的类中做的那样,这也是我们可以用enum作为一个类来实现单例的基础。此外,enum类也不能够被继承,在反编译中,我们会发现该类是final的。

enum有且仅有private的构造器,防止外部的额外构造,这恰好和单例模式吻合。

对于序列化和反序列化,因为每一个枚举类型和枚举变量在JVM中都是唯一的,即Java在序列化和反序列化枚举时做了特殊的规定,枚举的writeObject、readObject、readObjectNoData、writeReplace和readResolve等方法是被编译器禁用的,因此也不存在实现序列化接口后调用readObject会破坏单例的问题。

因此,选择枚举作为Singleton的实现方式,是一种很好的方案,也可以防止反序列化重新创建新的对象。虽然现实中却很少见到这种实现方式,但是我推荐大家使用。


常见应用场景

好多没怎么使用过单例模式的人可能会想,单例模式感觉不怎么用到,实际的应用场景有哪些呢?下面,我将列出一些我知道的就在咱们周边和很有意义的单例应用场景。

  1. Windows的Task Manager(任务管理器)就是很典型的单例模式(这个很熟悉吧),你可以想想,我们能打开两个任务管理器吗?不信你可以去试试。
  2. 网站的计数器,一般也是采用单例模式实现,否则难以同步。
  3. windows的回收站也是典型的单例应用。在整个系统运行过程中,回收站一直维护着仅有的一个实例
  4. 数据库连接池的设计一般也是采用单例模式,因为数据库连接是一种数据库资源。数据库软件系统中使用数据库连接池,主要是节省打开或者关闭数据库连接所引起的效率损耗,这种效率上的损耗还是非常昂贵的,因为何用单例模式来维护,就可以大大降低这种损耗。
  5. 多线程的线程池的设计一般也是采用单例模式,这是由于线程池要方便对池中的线程进行控制。
  6. Web应用的配置对象的读取,一般也应用单例模式,这个是由于配置文件是共享的资源。
  7. 操作系统的文件系统,也是大的单例模式实现的具体例子,一个操作系统只能有一个文件系统。
  8. HttpApplication 也是单例的典型应用。
  9. 显卡的驱动程序对象也常被设计成单例等。

单例模式应用的场景一般发现在以下条件下:
  (1)需要频繁的进行创建和销毁的对象;
  (2)创建对象时耗时过多或耗费资源过多,但又经常用到的对象;
  (3)工具类对象;
  (4)频繁访问数据库或文件的对象等。

总结

这篇文章是我在学习了单例模式,借鉴别人的一些观点后总结写下的,希望对大家有些帮助。文章中如有不正确、或需要补充的地方,请大家留言指正,也可以给我发邮件【13651049035@163.com】。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