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positionBars函数详解

来源:互联网 发布:技嘉笔记本淘宝哪家好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4/29 14:34

MFC窗口位置管理详细分析及实例

在一般用MFC编写的程序的窗口客户区中,可能有好几个子窗口(具有WM_CHILD风格的窗口)。上边是工具栏,中间是视图窗口,下边是状态栏。三个窗口在框架的客户区里和平共处,互不重叠。主框架窗口的尺寸改变了,别的子窗口都能及时调整自己的尺寸以便保持相互位置关系不变,例如状态条窗口总能保持在主框架客户区底部,并且其宽度总能和主框架客户区宽度一致。工具栏窗口总能停靠在主框架的某一边不变,其宽度或高度总能和主框架客户区的宽度或高度一致,视图窗口总能填满主框架客户区的剩余空间。

假如我们自己从CWnd类派生一个窗口类并生成一个窗口,在它的客户区里要生成若干个子窗口,我们想使这些子窗口排列得规规矩矩,互不重叠,当父窗口的尺寸变了时各个子窗口能适时调整自己的尺寸和位置,使各个子窗口之间的位置大小比例关系不变。当移动其中一个或几个子窗口时,别的子窗口能及时为这个移动了的子窗口让位。当然我们可以利用api函数里管理窗口的函数来编写自己的管理子窗口的方法。可是如果在父窗口的客户区里有了工具栏,状态条等等子窗口时,你自己加进来的子窗口还能和这些mfc提供的子窗口融洽相处吗?你如何保证你的子窗口不会覆盖了能够四处停靠的工具栏?当工具栏和状态条消失后你的子窗口如何才能知道,以便及时调整自己的大小从而覆盖工具栏和状态条腾出的空间?基于文档视图构架的窗口的客户区内还有个视图,你自己硬加上的子窗口能不和视图窗口争地盘吗?

所以必须了解mfc的窗口管理它的客户区的方法。其实,mfc的窗口管理它的客户区的方法是非常简单的:父窗口调用一个函数,子窗口响应一个消息,就这么多。

CWnd::RepositionBars函数和WM_SIZEPARENT消息

先简述一下mfc的窗口为子窗口分配客户区空间的过程:这一过程是父窗口与子窗口共同协调完成的。父窗口先提供它的客户区内的一块区域,叫做起始可用区域。然后调用一个函数,在这个函数里,父窗口把这片区域通过一个消息提交给它的第一个子窗口,该子窗口决定自己要占用多大一块,然后在可用区域里把它将占据的部分划出去,这样可用区域就被切去了一块。父窗口再把这块剩下的可用区域通过同样的消息提交给第二个子窗口,第二个子窗口再根据自己的需要切掉一块。如此这般,每个子窗口都切去自己所需的一块。最后剩下的可用区域就给最后的子窗口使用。可以看出,除了最后一个子窗口外,其它子窗口都得在消息响应函数里有自己的算法来决定自己将在可用区域里占据多大一块,最后一个子窗口由于别无选择,所以不需要这样的算法。

当然,初始的可用区域是一个矩形,每次被切割后剩下的可用区域还是一个矩形,不可能是别的形状的。

举例说来,在一个典型单文档程序中,父窗口就是从CFrameWnd派生的主框架窗口,最后一个子窗口就是视图窗口,如果用了CSplitterWnd生成分隔条的话,最后一个子窗口就是拥有分隔条的那个窗口。其它子窗口就是工具栏窗口和状态条窗口,以及可能有的别的控件窗口。

在典型多文档界面程序中,父窗口就是主框架窗口,最后一个子窗口就是覆盖在主窗口客户区,背景为黑灰色,拥有包含文档的子框架窗口的那个窗口,这是个预定义了窗口类的窗口,它的窗口类名是“MDIClient”。如果用了CSplitterWnd生成分隔条的话,最后一个子窗口就是拥有分隔条的那个窗口。其它窗口就是工具栏窗口,状态条窗口以及可能有的别的控件窗口。

这个函数和消息是:函数CWnd::RepositionBars()以及消息WM_SIZEPARENT。这个消息是mfc自定义的,不是windows自有的。

先简单说明一下这个函数和消息。

1。函数CWnd::RepositionBars()

这个函数不是虚函数,所以就无法在派生类里通过覆盖来编制自己的版本了,只能搞懂它的功能,以便能灵活使用。

简单而言,这个函数的功能是将可用的客户区区域信息放到消息WM_SIZEPARENT的消息参数里,然后枚举本窗口的所有子窗口,给每个子窗口 (除掉一个特定的子窗口,相当于上文提到的最后一个子窗口)都发送这个消息,每个响应这个消息的子窗口都会把可用客户区切去一块。最后把那个特定的子窗口的尺寸和位置调整到刚好放在最后剩下的可用区域里。

2。消息WM_SIZEPARENT

每个欲参与分配客户区的子窗口都要响应这个消息,除非这个子窗口是那个特定的子窗口。

响应这个消息的子窗口至少要做两件事:1,将可用的父窗口客户区切去自己所占据的一块。2,根据消息参数的指示,将自己的大小和位置调整到刚好容纳到自己所占据的区域里或不做调整。

下面详细介绍一下函数CWnd::RepositionBars()和消息WM_SIZEPARENT。

1。函数CWnd::RepositionBars() void RepositionBars( UINT nIDFirst, UINT nIDLast, UINT nIDLeftOver, UINT nFlag = CWnd::reposDefault, LPRECT lpRectParam = NULL, LPCRECT lpRectClient = NULL, BOOL bStretch = TRUE );

参数比较多,但还是比较好懂的。

(1)nIDFirst和nIDLast

参与分配父窗口客户区的子窗口的id范围。

每个WM_CHILD风格的窗口都有个id,这是在窗口创建过程中指定的。函数CWnd::Create()的第六个参数就是这个id。api函数CreateWindow和 CreateWindowEx里的那个HMENU类型的参数,当窗口的风格里有WM_CHILD时,它不是指的菜单句柄,而是该窗口的id。

nIDFirst和nIDLast参数指明了:如果一个子窗口的id值大于等于nIDFirst并且小于等于nIDLast,在这个函数中才会给这个子窗口发送 WM_SIZEPARENT消息,这个子窗口才能参与父窗口客户区的分配。

(2)nIDLeftOver

前面说过,有一个特定的子窗口,它不响应WM_SIZEPARENT消息。只有当其它的子窗口都分配完了,它才来捡取父窗口客户区里剩下的那块。 nIDLeftOver正是这个子窗口的id。它也必须大于等于nIDFirst并且小于等于nIDLast。

(3)lpRectClient

这是一个指向RECT结构数据的指针。这个RECT结构里存放的正是父窗口客户区的初始可用区域。随着在该函数里依次给各个子窗口发送 WM_SIZEPARENT消息,每个响应这个消息的子窗口都会切去自己所占据的部分。最后剩下的部分,就是id为nIDLeftOver的子窗口将要占据的区域了。这个参数可以为NULL,这时初始的可用区域就是整个父窗口客户区。

(4)nFlag和lpRectParam

这两个参数放在一起讲比较好。nFlag是该函数的功能标志,它可以有三个值:reposDefault,reposQuery 和reposExtra。

当nFlag等于reposDefault时,RepositionBars函数的功能是这样的:依次给id介于nIDFirst和nIDLast之间并且不等于nIDLeftOver的子窗口发送WM_SIZEPARENT消息,每个响应这个消息的子窗口从lpRectClient所指的结构里切去自己所占据的部分,并且将自己的大小和位置调整到自己所占据的区域的大小,最后RepositionBars函数还将id为nIDLeftOver的子窗口的大小和位置调整到被其他子窗口切剩的可用区域内,使这个子窗口正好完全覆盖最后的可用区域。这种情况下lpRectParam不用,可以为NULL。

当nFlag等于reposQuery 时,RepositionBars函数的功能是这样的:依次给id介于nIDFirst和nIDLast之间并且不等于nIDLeftOver的子窗口发送WM_SIZEPARENT消息,每个响应这个消息的子窗口从lpRectClient所指的结构里切去自己所占据的部分,但是他们并不调整自己的大小和位置,最后RepositionBars函数并不调整将id为nIDLeftOver的子窗口的大小和位置,而是根据bStretch的值来做动作:如果bStretch为TRUE,那么 RepositionBars函数把最后剩下的可用区域拷贝到lpRectParam指向的RECT结构里;如果bStretch为FALSE,那么RepositionBars函数把剩余区域的大小拷贝到lpRectParam指向的RECT结构的bottom 和right成员里,其top和left成员被置零。使用这个nFlag值来调用RepositionBars的目的不是要重排子窗口,而是要看看,假如重排子窗口的话,这些子窗口将占去多大一块,最后剩下的可用区域在什么位置等等信息。

当nFlag等于reposExtra时,该函数的功能和nFlag等于reposDefault时差不多,有点小小的区别。此时需要用到lpRectParam。前面说过,当 nFlag等于reposDefault时,RepositionBars函数将在最后把id为nIDLeftOver的子窗口的大小和位置调整到被其他子窗口切剩的可用区域内,使这个子窗口正好完全覆盖最后的可用区域。而当nFlag等于reposExtra时,RepositionBars在调整id为nIDLeftOver的子窗口的大小和位置前,还要用 lpRectParam来对最后剩下的可用区域做修正。假设lpRect指向的是最后的可用区域,那么这个修正是这样进行的:


lpRect->top+=lpRectParam->top;
lprect->left+=lpRectParam->left;
lpRect->right-=lpRectParam->right;
lpRect->bottom-=lpRectParam->bottom;

通过这样的修正,可以使最后剩下的可用区域不被id为nIDLeftOver的子窗口占满,而是空出一些地方来留作他用。
(5)bStretch

这个参数上面已经提到一点它的作用。它主要是提供给各个响应WM_SIZEPARENT消息的子窗口用的,子窗口例如工具栏,状态条等在决定自己将从父窗口客户区的可用空间里划走多少时,这个参数也是个判断的依据。详细可以参阅工具栏和状态条响应WM_SIZEPARENT的函数OnSizeParent()。

 

from

http://blog.csdn.net/huoyunka/archive/2008/07/16/2663044.aspx

 

 

在对话框中加入工具条与 RepositionBars的调用

2008年01月17日 星期四 13:10

新建一个对话框IDD_DIALOG1,然后新建一个工具栏IDR_TOOLBAR1,要将上面的工具条插入到对话框当中的话,可以如下操作

BOOL ExaDg_1::OnInitDialog()
    {
       CDialog::OnInitDialog();
       // TODO: Add extra initialization here
/////////////////产生工具栏,并调整对话框上的所有的子窗口位置//////////////////////////////////
       if (!m_TBar.Create(this) ||!m_TBar.LoadToolBar(IDR_TOOLBAR1))
             {
              TRACE0("Failed to create dialog toolbar/n");
              EndDialog( IDCANCEL );
              }//产生工具栏
           CRect rcClientStart;
           CRect rcClientNow;
           GetClientRect(rcClientStart);
         //取得对话框客户区的矩形区域大小存于rcClientStart当中
          RepositionBars(AFX_IDW_CONTROLBAR_FIRST, AFX_IDW_CONTROLBAR_LAST, 0, reposQuery, rcClientNow);//上面创建了工具栏所以调整一次工具栏的默认高度就是30(经测量得出的结论),前面已经创建了一个工具栏,并通过 RepositionBars进行了调整所以客户区rcClientNow矮了30
       CPoint ptOffset(rcClientNow.left-rcClientStart.left, rcClientNow.top-rcClientStart.top);
          CRect rcChild;      //用来保存子窗口的矩形区域大小                          
          CWnd* pwndChild = GetWindow(GW_CHILD);//取得CWnd第一个子窗口的指针
       while (pwndChild)
          { //循环将所有的子窗口重新调整其位置                             
             pwndChild->GetWindowRect(rcChild);//取得句柄所对应子窗口的矩形坐标(屏幕坐标)存入rcChild
             ScreenToClient(rcChild);//将屏幕坐标转化为窗客户坐标
             rcChild.OffsetRect(ptOffset);//将矩形rcChild按照ptOffset进行偏移计算
             pwndChild->MoveWindow(rcChild, FALSE);//将子窗口移动到rcChild处
             pwndChild = pwndChild->GetNextWindow();//取得下一个子窗口的指针
          }
///////////////下面将对话框大小重整////////////////////////////////////////////////////////
       CRect rcWindow;
       GetWindowRect(rcWindow);//取得窗口的屏幕矩形坐标,包含标题栏与边框在内
       rcWindow.right += rcClientStart.Width() - rcClientNow.Width();
       rcWindow.bottom += rcClientStart.Height() - rcClientNow.Height();
       MoveWindow(rcWindow, FALSE);
       RepositionBars(AFX_IDW_CONTROLBAR_FIRST, AFX_IDW_CONTROLBAR_LAST, 0);//将控件重排一次,改动了对话框的大小,再调整一次控件的位置,否则控件就不见啦
    CenterWindow();
       return TRUE; // return TRUE unless you set the focus to a control
                     // EXCEPTION: OCX Property Pages should return FALSE
   }

根据上面的代码运行与调试结果来看,所谓的RepositionBars函数就是将ID值在 AFX_IDW_CONTROLBAR_FIRST与AFX_IDW_CONTROLBAR_LAST之间的相应的控件进行”重绘”,个人理解为让其显示在对话框上,因为工具栏是创建出来的,并不像那些窗口资源中固有的编辑框(属于窗口资源的一部分)那样,所以每当对话框变化时,要通过 RepositionBars函数将创建的工具栏显示出来.或当创建了工具栏的时候,通过RepositionBars函数将工具栏显示出来.除框架类之外,客户区不包含工具栏,另外还要注意屏幕坐标与客户坐标我区别,主要就在于其所参照的原点的的位置不同,以窗口左上角为原点则为客户坐标,以屏幕左上角为原点则为屏幕坐标.GetWindowRect所取得的是屏幕坐标.

 

from

http://blog.csdn.net/skyremember/archive/2008/11/02/3205955.aspx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