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oi2017总结

来源:互联网 发布:java用数组输出各类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5 17:15

 (现在才放上来,有点马后炮的意味……不管了)

       

   今年的省赛,感觉并不太好。如梦一般,一下就过去了,没有留下什么浓墨重彩的印记,仍然是可怜的三等奖。但是,有许许多多值得反思、总结的地方。

   先说说Day1。Day1的第一题正解是kmp算法。今年寒假的时候,周老师就叫我自己上网去查博客自学,说是GDKOI的常考算法。我找了几篇博客,看得不太懂,就没有深究,也没有去问老师。kmp就这么被我撂在了一边。于是,报应就到了。说到底,还是自学不够积极主动。如果当初我攻克了这一算法,结果会不会不一样?同为一个集训队里的人,ywq自己学会了,还在GDOI上运用了出来,差距就这样拉开了。所以,千言万语,只能怪自己。往后,不能如此被动,如此懒惰了,要抓紧剩下少有的空余时间多学些。如果自己都不主动,谁能帮得了我呢?

    话说回来,Day1的第一题似乎可以用hash做(lhf拿了90分)。我当时其实想过hash,但是没有想出如何使用(hash只是一个工具)。所以,其实还是思维上的问题,不如别人灵活,开阔。

    还有,Day1的第二题,虽然没看懂题目,但是我想了一个水分的方法——用最简单的树形DP计算以结点i为根的结点非负权值最小值。然而,我没认真看题,结点权值中可能有负数,我却以为给出的都是非负数,做的时候没有进行判断。于是,这个水法,别人拿了60分,我只拿了20分……(心塞ing……审题很关键!!!!)

    还有,Day1的第三题,我知道可以用hash优化来骗10分。然而当时可能是嫌烦还是觉得性价比不高,同时抱着侥幸心理,就随便打了个暴力了事……(然而事实证明,10分很重要……因此,不要放弃任何水分的机会啊……)

        然后是Day2。第一题是水题,正解是bfs,我当时一看到题,也不知是怎么了(可能受寒假时学最短路的影响),第一反应就是spfa。先打了个未加优化的版本,然后不放心,又打了一个加优化的版本(用数组模拟,很麻烦),担心优化版本打错,于是两个结合起来,小数据用版本1,大数据用版本2,代码200+……虽然说最后AC了,但是前前后后花了我1个多小时,感觉不太值。如果一开始仔细想想,用bfs的话,代码量也较小,会不会能够腾出更多的时间想想其它的题呢?

    Day2最大的失败,在于没水部分分。第2、3题的暴力,我的代码不知哪里出现了漏洞,运行发生错误,然而无法调试,后来编译器直接出个乱码,于是……只能独自郁闷。说到底,要是我的代码不出现bug,又怎么会运行错误呢?还是编码能力的问题啊……现在想想,其中有一题的暴力,其实是自己的终止条件没有处理好;还有一题,我至今不知为何出错,但是如果我当时换换角度想想,其实可以换一种写法;然而我当时死磕在那,就想找出bug,一边在心里咒骂那编译器,最后一无所获。

    因此,这次的比赛,是一次失败,但也给了我不少经验教训:

(1)          自主学习,锻炼自己的自学能力

(2)          不要放弃水分

(3)          审题要清楚

(4)          考试时想清楚各种算法,选择简单的去写,不然浪费大量时间。

(5)          程序出现bug时,将问题重新梳理清楚,再找bug。如果实在找不出,考虑重写一份或是换一种写法。

总而言之。一次次比赛,就是一次次积累经验,提高自己的过程。不经历失败,如何得到成功?抓紧仅剩的半年时间,积极学习,积极反思与总结吧。

我希望,GDOI2017,是我三等奖的终点……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