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考研经验贴

来源:互联网 发布:java如何实现方法重载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5/12 20:41

转载自:2017考研经验贴

相信不少读这个博客的同学大概可以看出博客内容大多数是与考研内容相关。

有一些朋友私信问考研的经验贴,考研复试已经结束有一段时间了,一直拖到现在,现在开始写一点东西,算不上经验贴,大概就是自己的一个历程,为防止以偏概全,本文仅仅作为一个参考。

首先说下自己的去向,我这次考的是浙江大学的计算机科学学硕,在3.17左右知道自己确定被录取了,初试成绩排在50+,最后的复试统一结果排在科硕22,23这样。大概还是占了面试的便宜比较多一些。

考虑到2017年数学的题目并不算难,所以我的总分并不算高。我其实很忌惮在现实生活中被人对号入座然后被扒皮。毕竟借助所透漏的信息,大概还原一个人的部分面貌并不难。但是既然是考研经验贴,还是想尽量说真实的信息,供有意向继续CS硕士阶段学习的同学做一个参考。

我的总分分布是386 = 84(英语) + 69(政治) + 137(数学) + 96(408).

考研上机考试用的是3月那场比较简单的PAT题目抵的成绩:81分。

就现在这两个成绩而言,都不算高分。尤其初试的专业课,只拿到96分,和在CSDN上写这么多博客所下的努力是不成正比的,所以我觉得自己的某些想法在408上还是不够成熟,所以大家不要采纳,大概吸取点教训吧。

考研机试,浙大有一个很棒的机制是可以用一年以内的PAT来抵最后的机试。今年的情况和去年还不太一样,去年复试前的春季PAT题目出得很难,然后许多人没考好,最后选择了机试,而机试并不太难,所以还是一个比较符合心理预期的设定。而今年呢,3月份的PAT出的题目,相比过去要简单许多,几乎和2016年9月份的PAT难度持平了,所以诞生出一堆100分。不得不说,这么多人拿到100分和晴神的《算法笔记》套装有极大的关系。

当当:
http://product.dangdang.com/23989642.html

http://product.dangdang.com/23989643.html

京东:
https://item.jd.com/11973614.html

https://item.jd.com/11939121.html#crumb-wrap
特别推荐这套书,而且是越早下手,越占优势。无利益相关,纯粹基于对晴神的感谢。

老实说晴神的书我是在初试成绩出来的那天2.14号才在京东下的订单,然后参加的是3.4号的PAT考试。所以有效时间大概看了15~20天。这段时间待在崇明岛上一个朋友那里,每天大概可以看书打代码8个小时左右。

所以我不算一个正面的例子,甚至可以当做一个反面教材了。

话说回来,因为这场PAT相对简单,且出来一堆满分,很多人拿着这个成绩来抵消机试了。我其实很犹豫,考到81分其实是个很尴尬的分数。尤其是在最后一个题目,基于树的先序遍历和中序遍历建造树,在Z字形层序输出这个题目,自己没有控制好输出,样例没有全过,按照任务量来算大概完成了90%,但是没有想通输出的方法,后来知道只需要用一个vector存储再输出即可。

写这个细节,并非为自己算法能力洗地,只是说,自己觉得遗憾,但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是用这个成绩抵机试,还是好好复习再参加机试?

如果参加机试,将面临一个最大的问题:机试的难度会是怎样,和这个一样简单还是会更难?

那么问题真的成了一个风险控制问题了。

所以我大概估计了一下,觉得还是提交吧。这样就不用再担心机试,而且有足够的时间来准备面试需要复习的东西。我不知道其他同学是不是一直在温习功课,我知道我是没有的。

自从12月考完,只知道自己有75%的把握,因为只有三门考的还有底气,专业课考得很没底,所以心里有一个准备是大概考不上了。

所以算法也没准备,虽然一直有在写数据结构相关的博客,但是OJ这种形式,我不知道为什么从一开始我就很不喜欢,直到训练多了一些才有一点感觉。我还记得第一次裸考PAT,背了一个并查集模板,考了31分黯然离场的情景。

所以,如果有同学也对机试这种形式感到心虚,不妨先按照算法笔记上的代码先像素级复制,然后提交,培养一些信心,慢慢就会好很多很多。

很想分享一句话是:算法是真的可以靠一点努力撞开大门的。

也很想纠正一个认识是,提到算法,绝不是等同于ACM和IOI这样的竞赛。说句老实话,我去读高中生写的算法论文,感觉自己都是被吊打,膝盖都跪烂了的说。所以我猜,在CS这里,也许真的有幼功这个围棋中常用的说法。

但是PAT(甲级)呢并不是这些竞赛,而是一种对算法能力的测试。

PS:目测本文还是会以倒叙+插叙+乱序的方式完成。

我最终选择了提交PAT作为自己的机试成绩,后来官网出选择抵消机试成绩的名单时,我真的很恐慌,因为一堆初试成绩在360~370之间的同学,PAT100分,这个就很让人恐慌了,因为晴神早先有言:这次有一堆360+的要逆袭380+。

按照浙大的最终成绩计算方式:

最终成绩=(初试成绩/5)∗0.65+(机试成绩∗0.3+面试成绩∗0.7)∗0.35
可以看到机试有多重要,且机试成绩对面试官来说,也是面试的一个重要参考。

虽然恐慌,还是坐在马桶上统计了一下初试和PAT成绩的关联,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初试分比我低的出来一堆PAT100分,比我初试分高的倒是有不少选择了再机试。甚至还有一些400+的大佬们也选择了再战机试。

跳到机试这天,只出来一个100,一个90+,大部分同学拿到的是60~70,甚至是390+的选手拿到40+,这个就很有意思了。

有同学说,机试比PAT难,所以这样不公平,应该区别PAT和机试。这样固然有一点道理,但是机会其实是平等的,所以总体来说,还是很公平。

所以我看今年自己能够考取,真的还是有很大的侥幸。

再跳到面试,我的面试成绩最后拿到的是93.96,我看了一下名单,大概在第二名。所以我猜我靠面试带来的优势似乎很大。回到上面的公式,面试分数要比机试要大许多。

浙大的面试很有意思,之前从没听说过红白纸。

红白纸就是面试时喊到自己时,随机抽取两个数,对应一张红纸一张白纸,应该是从某些英文论文中截取的文章片段。面试时老师随机选择一个问你问题。

我猜我又是幸运的,我抽到的不是比较难的编译原理,而是数据库的事务和函数的调用栈这些基础知识。但是我答得并不太好,老师让我总结数据库事务。我觉得没什么总结的,因为纸上说的很少。所以老师开始让我用英文继续介绍自己。

我大一大二时期有在某个地方接受过两年全英文教学训练,所以与人交流的英语能力还是有的。如果注意看,我的考研英语分数还算高分。

所以大概我的英语能力受到了面试老师的关注。

接下来问题的问题就围绕着我做的项目来了,问了Node.js的核心,我在那扯Electron是Chrome的皮,所以可以跨平台,没想到老师想听的是node.js的基于事件的异步回调。大概答得还好,还问了一下序列化和反序列化,这个我没有准备过理论,只记得在json解析中用到过,所以大概解释了一下,老师表示还算满意。然后其他的问题不太记得了,问了Flag走人。后来听做记录的学姐说,面试分挺高的,算是有一些安心。

浙大的学长学姐们真的都很nice,感谢他们。

现在可以说一说最重要的初试了。

如果按照公式算,似乎初试分数还被除了个5,才加入计算。

但要记住姥姥的话:如果初试分数一骑绝尘,几乎就是稳进啦。

虽然放到今年,仅仅初试分数一骑绝尘还是不够的,三项都不差才能综合高分走到最后。

初试都没过的话,后面的所有事情都和自己没关系了。而且,一志愿没录取,再去调剂,那真的是更惨淡了。

尤其按照今年这种形势,我斗胆猜测,考研真的是越来越乱了。

我其实并不是今年毕业,而是去年就毕业了,工作到8,9月这样,工作不开心,决定离职考研。在杭州玉泉校区边上,租了一个房间,开始备考。

我没有加入考研的浙大总群,就自己在摸索,天天看书,看懂了一个知识点就开始写博客,用Latex语法写数学公式写到开心不已,一发不可收。但是这么干的结果是进展很慢。

虽然如此,值得强调的是,一个知识点,当你能讲给别人听的时候,你才算真的懂了。

读书是在获取,是在输入端用力,写作是在输出端强化。知识只有在输入输出中才能真的被融会贯通。

如果加入这个考研群,我想获取有效信息的效率要高出许多许多。

反思我自己的408,用了太多的时间去理解基础知识,最后没有太多的时间去做整合,所以应对不了综合的题目。

我不打算写时间段的划分。因为我想大家都看了许多的经验了吧,哪个时间段干什么都门儿清。

我分学科说一点经验。

先说政治:我跟的是有道的杨加宁团队,很喜欢,后来的押题也很准。

再说英语:严格说,我英语很早就有看新东方的王江涛,唐静,舒洋,朱伟等等许多老师的视频课,帮我打消了许多对考研英语的顾虑。

大概有一个概念后,我一直有背单词,背新概念作文,背王江涛道长的满分作文。按照他的背诵,默写,仿写六字真言在进行。真题认真刷三遍这样。

我走过一堆弯路,但回头看,没有什么路是直路,所以任何备考的同学都不用担心说自己这么干是不是走的弯路,不用怕,先启程,自然会走出来。

如果让我总结英语,我想,大家真的要把作文拿稳,背诵至少大作文10篇,小作文10篇,做到15分钟默写一篇大作文,8分钟默写一篇小作文。

然后能够根据已经背诵的作文题材快速仿写。

反复操练10篇,你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考研英语的作文真的就是套路,但是不做好可以练习,你会被套路到低分,而不是靠套路取得高分。

作文拿下,就可以反补阅读,因为在背诵,默写,仿写间,不知不觉对长难句就有很好的理解。

阅读不要先通读一遍再来做题,最好读一部分写一道题。

最有道理的解释是:

你通读下来,会被自以为掌握的全局信息覆盖掉关键细节。

出题点恰恰是细节里坑人。

只有一段一段看,一道一道解,才能在局部中仔细推敲意思,甚至会理解出自己觉得反常的意思来。

数学和408,真的没什么好说的,我很渣。

基础不太牢,不妨看看张宇的基础或者强化课,然后认真刷他的36讲+9讲+9讲。

基础好的,直接上李永乐的全书,认真看两到三遍,一定有大收获。

408呢,我自己现在心都痛。不过听考到高分的朋友说,读国外的那基本教材,尤其是深入理解计算机系统这本,看懂会收获一种上帝视角,再做408就是降维打击了。。。

还有朋友说,跟一圈MOOC的,自己动手做实验,会有很好的收获。

真的困了,有问题,私信来扰吧。

总而言之,我是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剩下的九十分,都是侥幸+运气。所以这篇所谓经验贴,不过是一个回顾,没有什么干货,也不对文字带来的影响负任何责任。特此说明。

最后的最后,分享一个王江涛老师的话,选择考研,请记住:

爽 == 有害。

Seize the day.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