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毕业设计总结

来源:互联网 发布:阿里云ecs和虚拟主机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7 04:42

本论文撰写总结是按照从开题到结题的过程进行总结:

1.选题

关于选题方面建议还是要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想法, 这个想法必须是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以是系统、可以是写编译器、可以写算法,就比如这次我写的是搜索引擎,是因为我在学习的过程中经常需要用到某些网盘搜索引擎,所以萌发出自己写一个属于自己的搜索引擎的想法。在暑假面试的过程中会经常遇到一些企业面试多线程的问题,所以我最终敲定做一个基于多线程的搜索引擎,即是自己的兴趣,又能通过本次设计来让自己学习多线程的知识,一举两得。当然在选题的时候心里也一定要有底,不能做一些超出能力范围的题目,因为从选题到做完的时间不过三个月,要衡量好自己的技术资本,选一个适合自己,又能突破自己的题目。

2.知识储备

当敲定选题的时候接下来的时间就是知识储备的环节了,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寻找题目的突破口,通过阅读论文,或者相关书籍的方式让自己能大概知道如何去构建整个软件工程。比如我在开始期间,大概是3月多4月,那个时候我还在实习上班,我会利用每天下班的时间看一些相关的论文,同时也看了一本叫《自己动手写爬虫》的书,到4月中旬时,我大概如何知道如何去构建整个软件工程,此时如何对我的论文结构的划分也心里有底。

3.论文与开发并进

当储备好开发知识的时候,接下来就是开发,在开发中发现问题再补充相关知识。大概4月下旬我已经开始搭建自己的工程,撰写第一行代码。在开发时尽可能用自己四年积淀下来的技术去构建工程,这样一来是对自己的知识的一个回顾,二来是使用自己熟悉的知识写论文心里有底也可以应对后面的答辩,因为问的东西都是自己玩过的。在开发的过程是不断有问题出现的,这个时候不能轻言放弃而是通过学习的方式去完善自己的工程项目,比如当初遇到一个IO缓存的问题我知道传统的IO技术太慢就顺势把NIO也给学了,虽然在后面这部分技术用不上,但是我自己又得到提高,所以不要把开发的过程当成完成任务的过程,而是当做自己的一个回顾和一个学习过程,这样不会感觉太无聊。
再聊聊论文撰写的事情,论文撰写的时第一步主要是划分文章架构,就好像我们高三写文章一样先把骨骼画起来再往里面填充内容,你可以有你自己的工程思想,也可以使用老师给的架构去填充。如果是编写一些非系统(CMS)的程序最好是有自己的思想架构,不然到时候写起来容易断片。写论文的时候先不调格式,然后选几篇相似的论文可以同步参考,这里的参考不是说抄,而是学习别人的思想,再结合自己的项目,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来,这样下来论文也就基本成形,过程是非常漫长与苦闷的,但是需要坚持。

4.论文的收官与程序的收官

如果按上述的路线走,相信在5月中旬的时候工程大概完成70%。而这时候也是论文的冲刺阶段,应该把全部精力放在论文上面了,这个时候你需要对论文进行排版,查重,内容修改,这个不是一次性过的,而是周期反复的,每次做完修改肯定要询问老师意见,在老师的建议下认真仔细的再审查论文,阅读论文。而程序方面这个时候也是得继续完成,可以说没有100%的程序,但是你要尽可能去完成到99%,在答辩的前一分钟我也是在改程序,无独有偶,班里做设计的同学都是如此,因为都想做出一个更完美的程序参加答辩,所以得再次强调一下工程思想的重要性,当开发毕业设计的时候自己就是自己的项目经理,合理安排开发时间,开发内容相当重要,不能在最后冲刺阶段还让自己的程序停留在Hello world 阶段,那这样的注定二辩。

5.关于答辩

关于答辩的建议我送一句师兄的话,“当你踏上讲台就是来赢的”,我的理解是踏上讲台就是来展示自己的,向各位老师展示自己四年学习到的知识,答辩本来就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因为是一次表现自我的机会,所以根本没什么好怕好紧张的,有些同学在答辩前夕一直再研究什么死亡小组,什么天使小组,这在我看来完全没必要,把自己最优秀的一面拿出来就行了,只要设计不是买的,老师是不会难为你的。另外一点是我自己的建议,我认为上台是一次很好的机会,无论在学校还是在工作,上台的机会并不是很多,而当你能掌握好这个机会却能让你自己得到意外的收获,所以我一直都是这么认为的,当我上了台我就要做最特别的一个,我要与众不同,让答辩的老师或观看的师弟师妹记住我肯定我,所以我用代码写了答辩的PPT,制作了视频,写了答辩稿。后面也得到老师与同学们的肯定,这让我非常开心与自豪。

6.注意事项

6.1 不要购买毕业设计或依赖别人,不然你会非常吃亏
6.2 认真接受指导老师的修改意见,尊敬老师,要体会老师的良苦用心
6.3 要沉得住气,毕业没有想象中那么难也没有那么简单
以上,江锦泰,2017年6月24日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