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 OSI模型与TCP/IP模型

来源:互联网 发布:linux 复制全部目录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6 05:17


一、对应关系

OSI模型

TCP/IP模型

协议

设备

数据单位

应用层

应用层

HTTP、FTP、DNS、TELNET

 

 

表示层

 

会话层

 

传输层

传输层

TCP、UDP

 

 

网络层

网络层

IP 、ARP、RARP、ICMP

路由器

数据包

数据链路层

网络接口层

物理通信网络接口

网桥、交换机

物理层

网卡、中继器、集线器

比特

 

二、数据报文格式


三、tcp/ip各层简介

1、 网络接口层

网络接口层包括各种可以将电脑连接起来的物理设备及手段,同时定义0和1所代表的意义。

其上的协议称为以太网协议,规定其数据包称为帧,同时连入网络的设备必须具有“网卡”接口,而网卡的地址,被称为MAC地址,在传送包的时候,使用的是“广播”的形式在本网络中进行传送的,让计算机自己去判断是否是传给自己的。

2、 网络层

网络层是引入了IP地址,也叫网址。其是建立“主机到主机”的通信。

其上的协议被称为IP协议。同时其上还有另外2种协议,ARP和RARP,ARP是地址解析协议,可以根据IP地址得到MAC地址。

3、 传输层

传输层就是端到端的通信了。

其上主要有2个协议,,TCP和UDP协议。

UDP的优点是比较简单,但是可靠性差,无法确定数据包是否被对方收到。

TCP能够确保数据不会丢失,但是过程复杂,会消耗较多的资源。

4、 应用层

应用层就是规定应用程序的数据格式。

DHCP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NS域名解析


盗用一张图,讲的很好

 

 

参考博客:http://blog.csdn.net/samantha_wang/article/details/44241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