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m-linux启动过程中的内存布局

来源:互联网 发布:视频相册的软件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5 15:54

本文摘录于:http://www.cnblogs.com/armlinux/archive/2012/02/01/2396766.html

在arm平台下,zImage.bin压缩镜像是由bootloader加载到物理内存,然后跳到zImage.bin里一段程序,它专门于将被压缩的kernel解压缩到KERNEL_RAM_PADDR开始的一段内存中,接着跳进真正的kernel去执行。该kernel的执行起点是stext函数,定义于arch/arm/kernel/head.S。

 

在分析stext函数前,先介绍此时内存的布局如下图所示

 

 

在开发板tqs3c2440中,SDRAM连接到内存控制器的Bank6中,它的开始内存地址是0x30000000,大小为64M,即0x20000000。 ARM Linux kernel将SDRAM的开始地址定义为PHYS_OFFSET。经bootloader加载kernel并由自解压部分代码运行后,最终kernel被放置到KERNEL_RAM_PADDR(=PHYS_OFFSET + TEXT_OFFSET,即0x30008000)地址上的一段内存,经此放置后,kernel代码以后均不会被移动。

 

在进入kernel代码前,即bootloader和自解压缩阶段,ARM未开启MMU功能。因此kernel启动代码一个重要功能是设置好相应的页表,并开启MMU功能。为了支持MMU功能,kernel镜像中的所有符号,包括代码段和数据段的符号,在链接时都生成了它在开启MMU时,所在物理内存地址映射到的虚拟内存地址。

 

以arm kernel第一个符号(函数)stext为例,在编译链接,它生成的虚拟地址是0xc0008000,而放置它的物理地址为0x30008000(还记得这是PHYS_OFFSET+TEXT_OFFSET吗?)。实际上这个变换可以利用简单的公式进行表示:va = pa – PHYS_OFFSET + PAGE_OFFSET。Arm linux最终的kernel空间的页表,就是按照这个关系来建立。

 

之所以较早提及arm linux 的内存映射,原因是在进入kernel代码,里面所有符号地址值为清一色的0xCXXXXXXX地址,而此时ARM未开启MMU功能,故在执行stext函数第一条执行时,它的PC值就是stext所在的内存地址(即物理地址,0x30008000)。因此,下面有些代码,需要使用地址无关技术。

 

为kernel建立临时页表

前面提及到,kernel里面的所有符号在链接时,都使用了虚拟地址值。在完成基本的初始化后,kernel代码将跳到第一个C语言函数start_kernl来执行,在哪个时候,这些虚拟地址必须能够对它所存放在真正内存位置,否则运行将为出错。为此,CPU必须开启MMU,但在开启MMU前,必须为虚拟地址到物理地址的映射建立相应的面表。在开启MMU后,kernel指并不马上将PC值指向start_kernl,而是要做一些C语言运行期的设置,如堆栈,重定义等工作后才跳到start_kernel去执行。在此过程中,PC值还是物理地址,因此还需要为这段内存空间建立va = pa的内存映射关系。当然,本函数建立的所有页表都会在将来paging_init销毁再重建,这是临时过度性的映射关系和页表。

一口气将__create_pages_table分析完,但里涉及的代码还是需要细细品读。尤其是右移20位和18位两个地方与页表目录项的地址关系比较复杂。执行完该函数后,虚拟内存和物理内存的映射关系如下图所示: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