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科技进步的启示:公民智慧成最大的资源

来源:互联网 发布:c语言实验正弦信号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5/21 17:44
以色列科技进步的启示:公民智慧成最大的资源
 
以色列的经济构成正在改变,高科技出口在1994年是26%,现在已到了34%。在纳斯达克,以色列拥有75家上市公司,总数量仅在美国之后位居次席

  以黎冲突并未让以色列的高科技产业停下脚步,到第三季度,以色列的高科技产业并购金额达到了71亿美元的高峰。

  如巴菲特所言,“有些美国人到中东寻找石油。我们到中东寻找智力。”日益涌入以色列的风险投资基金正在印证着这一点。

  投资者最青睐的地区

  欧盟执委会不久前刚刚宣布,批准惠普(HP)以45亿美元、折合每股52美元的价格收购以色列软件商Mercury Interactive。而在中国,一款可随身携带的资料笔刚刚由汉王科技研发成功。这种产品是由汉王与以色列高新技术企业Wizcom公司技术合作的成果,其用途主要是帮助教师、科研工作者及商业人员等随时随地收集资料。

  这些只是以色列高科技企业在国际市场的众多成果之一。华为、中兴、中国移动、中国网通,这些中国公司后面,往往都能找到以色列公司的身影——Comverse、Axerra、Rad、Scopus、Allot……

  这些公司高层告诉《第一财经日报》,他们的方案或成果,已经或将深深植入中国的3G建设。

  纳斯达克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罗伯特·葛瑞菲尔德曾这样说:“除硅谷外,以色列拥有世界上最集中的高科技公司。”以色列,这个从一无所有开始的国家,目前人均GDP是近1.8万美元,居世界前列。他们的水技术、电信技术、远程医疗、航空技术全球领先。自1993年以来,全球有超过180亿美元的风险投资投入到这里。

  飞利浦制药高级副总裁鲍尔·史密斯感受更深:“我在这里呆了两天,比我在全世界一年里看到的商机都多。”

  而著名的投资人巴菲特更直接。今年9月在耶路撒冷大卫王酒店,巴菲特在一个聚集了100多位要人的庆祝会上表示:“有些美国人到中东寻找石油。我们到中东寻找智力。”

  在我们到访的头一天,巴菲特刚刚出资40亿美元购买了以色列的一家切割钢公司Iscar,这是一家精密金属加工厂。

  在此之前,微软、思科、摩托罗拉、英特尔、西门子、飞利浦、IBM、诺基亚……在这里都有投资。

  换来的收获则是:摩托罗拉第一部手机、英特尔的迅驰和奔四微处理器均诞生在这里;以色列的M系统提供的移动硬盘和闪存产品首次改变了人们的IT生活方式;GE公司在以色列的机构,负责把世界上第一个微缩便携式心脏超声波系统推向市场;开发于以色列的飞利浦CT扫描仪为病人拍摄一张图片只需要几秒钟;李嘉诚的Orange公司推行的3G业务,唯有在以色列和意大利,开始盈利。

  以色列进出口协会电信工业商业发展部门经理依格兹(Shiri Egozy)女士告诉记者,国际上的风险基金或跨国公司在以色列的投资有三种方式:直接购买以色列小型的高科技企业、在以色列设立研发中心,或者投资已经成熟的以色列公司。巴菲特属于第三种类型。

  对于以色列的科技能量,Shiri Egozy介绍说:IP技术由以色列人发明,他们后来创立了Vocal Tec公司;ZIP压缩技术由以色列的技术研究所Technion的两名教授发明;以色列的格文图像公司生产了第一个医疗摄取成像相机,能够从内部看到小肠;美国在线的即时通讯工具ICQ技术由四名以色列年轻人发明。

  紧接着,又是以色列人,他们发明了Skype技术;以色列Comverse公司发明了语音通讯;Keter塑料公司在全球拥有23家工厂,是欧洲最大的塑料家用品公司;Teknion公司的两名教授获得了2004年诺贝尔化学奖。

  以色列进出口协会在40年前刚成立时,主要业务是推广柑橘和椰枣。而现在,他们更多的业务是向全世界推广以色列的电信技术、精密机床、软件和远程医疗技术。目前,他们正在准备11月6日在以色列召开的有400个展位的“国际电信展”。

  “1992年的时候,就有人投资1亿美元进行创业,现在有100个不同的机构,大概投资了120亿美元。其中70%投资在电子工业方面,而其中39%在电信方面。”依格兹说。

  为何会是以色列

  以色列,一个没有石油资源、连水都很缺乏的国家,刚刚建国58年、人口只有700万的国家,每年的GDP为1240亿美元,人均GDP 17900美元,年增长率5%。

  摩托罗拉首席运营官麦克·扎法罗维斯基说:“以色列公民的智慧和灵巧是这个国家最大的自然资源。”从全球高科技人才的百分比排名来看:第一是美国,第二是荷兰,第三是以色列。数据表明,以色列研究生学历占到劳动力的24%。

  以色列工业贸易和劳工部外贸司副总司长赫什(Boaz Hirsch)在接受记者专访时特别强调,国家对高科技企业的扶持,是以色列“两头在外”的高科技企业迅速成长的重要原因,也就是说,他们一般只为全球最优秀的大公司做尖端服务。

  所谓“两头在外”,即“市场在外,大规模生产在外”。由于当地市场有限,以色列的大多数公司,承担的都是“卖方的卖方”角色,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他们只牢牢占据研发环节。

  以色列将国民生产总值的4.8%投入到研发上,是世界上研发投资比例最大的国家。

  “以色列的经济构成正在改变,高科技出口在1994年是26%,现在已到了34%。在纳斯达克,以色列拥有75家上市公司,总数量仅在美国之后位居次席。由于拥有好的创意和新的技术,有超过30家以色列高科技公司在法国、英国、比利时、荷兰等地上市。”赫什介绍说。

  根据《世界经济论坛报告2004~2005》显示,技术成熟度以色列第一;风险投资利用率,仅次于美国,全球第二;科研方面排名第三。以色列在多个高科技领域,跟美国、荷兰、瑞典等国家排在第一方阵。

  是什么让以色列的科技可以如此进步?赫什总结了六点原因:

  政府愿意扶植这些企业的研究与发展;政府鼓励他们拥有高技术的人员;政府鼓励高科技企业冒险,失败的成本由政府承担。同时,大量、有效的风险投资源源不断地进入以色列;大量国防技术转化为民用技术;企业家精神。

  赫什举例说,ICQ在还未盈利时就已卖了4亿美元。由于以色列市场太小,所以大多数高科技公司都以全球市场为目标。风险投资业在以色列非常风行,并且大部分都是外国的。在2000年达到顶峰,一年内大约有41亿美元进入以色列。2006年仍然有十几亿美元流入这里的高科技公司。

  首席科学家办公室

  为了进一步培育企业精神和创新精神,在过去10年里,以色列23个高科技孵化器为那些刚成立不久的公司提供支持,如果你的项目通过以色列国家首席科学家办公室的审核,政府将提供50%的研发经费——当然,在你的产品进入市场后,政府将每年提取一定比例的销售额作为回报。

  隶属于以色列贸工部的首席科学家办公室创立于1973年,主要是为以色列的创新技术提供政府支持,帮助那些可以用在国际上的研发,可以在一两年内有成果,并且能够迅速上市的公司。目前该办公室约有100~150人。

  他们的衡量标准是:不只是看现在,要结合学术和市场单位,看未来十年后的科技趋势,然后投入。首先会成立一个专门委员会,审核企业研发项目的财务状况、审核技术、评估商业化的可能性,然后决定是否投资。

  赫什介绍说:“被资助公司如果要出售首先要得到他们(首席科学家办公室)的同意,并且需要达到两个条件,一是在以色列制造,二是如果卖给别的国家,需要付更高的转让费。”

  首席科学家办公室掌握的资金并不多,每年预算大概4亿美元。2005年有2000家申请,但得到准许的只有700家。但这700家的带动效应,使整个以色列科研技术具备了进入市场的核心竞争力。

  赫什表示,以色列特别重视与中国的合作,因为中国是世界上五个最重要的经济体之一。“我们只有700万人,但有多项技术全球领先,希望能够与中国实现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