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协议概述

来源:互联网 发布:软件体系结构包含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10 20:36

这篇文章主要描述TCP/IP模型和OSI标准模型之间的关系,首先看一下在一端的应用层给另外一端的应用层发送数据,需要经过的模型层。如下图所示


这张图展示了应用层数据之间传输的流程。

标准的OSI模型和TCP/IP模型之间的对应关系和相关的协议是这样的


下面将对TCP/IP中的层做介绍:

对于TCP/IP中的各个模型的解释是这样的
(1)物理层
所谓的物理层,是指光纤、电缆或者电磁波等真实存在的物理媒介。这些媒介可以传送物理信号,比如亮度、电压或者振幅。对于数字应用来说,我们只需要两种物理信号来分别表示0和1,比如用高电压表示1,低电压表示0,就构成了简单的物理层协议。针对某种媒介,电脑可以有相应的接口,用来接收物理信号,并解读成为0/1序列。

(2)链路层(连接层)
在这一层中主要将传输过来的数据转换为数据帧。在连接层,信息以帧(frame)为单位传输。所谓的帧,是一段有限的0/1序列。连接层协议的功能就是识别0/1序列中所包含的帧。比如说,根据一定的0/1组合识别出帧的起始和结束。在帧中,有收信地址(Source, SRC)和送信地址(Destination, DST),还有能够探测错误的校验序列(Frame Check Sequence)。当然,帧中最重要的最重要是所要传输的数据 (payload)。这些数据往往符合更高层协议,供网络的上层使用。与数据相配套,帧中也有数据的类型(Type)信息。连接层协议不关心数据中到底包含什么。帧就像是一个信封,把数据包裹起来。

(3)网络层
如何让WiFi上的一台计算机和以太网上的另一台计算机通信呢?我们需要一个“中间人”。这个“中间人”必须有以下功能:
 1. 能从物理层上在两个网络的接收和发送0/1序列
2. 能同时理解两种网络的帧格式。路由器(router)就是为此而产生的“翻译”。
一个路由器有多个网卡(NIC,Network Interface Controller),每个NIC可以接入多个网络,并理解相应的连接层协议。在帧经过路由到达另一个网络的时候,路由会读取帧的信息,并改写以发送到另一个网络。所以路由器就像是在两个社区都有分支的邮局。当在路由器WIFI接口上的计算机1,需要发送数据到同一路由器以太网接口的计算机2时,整个通信过程如下:
WiFi上的计算机1 -> 路由WiFi接口 ->  路由以太网接口 -> 以太网上的计算机2(蓝色表示WiFi网络,绿色表示以太网络)
在连接层,我们的一个帧中只能记录SRC和DST两个地址。而上面的过程需要经过四个地址 (计算机1,WiFi接口,以太网接口,计算机2)。显然,仅仅靠连接层协议无法满足我们的需要。由于连接层协议开发在先,我们无法改动连接层协议,只能在连接层的数据(payload),也就是信纸内部下功夫了。IP协议应运而生。
计算机1,路由器和计算机2都要懂得IP协议。当计算机1写信的时候,会在信纸的开头写上这封信的出发地址和最终到达地址 (而不是在信封上),而在信封上写上要送往邮局。WiFi网的邮差将信送往邮局。在邮局,信被打开,邮局工作人员看到最终地址,于是将信包装在一个新的信封中,写上出发地为邮局,到达地为计算机2,并交给以太网的邮差,由以太网的邮差送往计算机2。(IP协议还要求写如诸如校验等信息,交通状况等信息,以保护通信的稳定性。)

(4)传输层
上面的三层协议让不同的计算机之间可以通信。但计算机中实际上有许多个进程,每个进程都可能有通信的需求(参看Linux进程基础和Linux进程间通信)。这就好像一所房子里住了好几个人(进程),如何让信精确的送到某个人手里呢?遵照之前相同的逻辑,我们需要在信纸上写上新的信息,比如收信人的姓名,才可能让信送到。所以,传输层就是在信纸的空白上写上新的“收信人”信息。每一所房子会配备一个管理员(传输层协议)。管理员从邮差手中接过信,会根据“收信人”,将信送给房子中的某个人。
传输层协议,比如TCP和UDP,使用端口号(port number)来识别收信人(某个进程)。在写信的时候,我们写上目的地的端口。当信到达目的地的管理员手中,他会根据传输层协议,识别端口号,将信送给不同的人。
TCP和UDP协议是两种不同的传输层协议。UDP协议类似于我们的信件交流过程。TCP协议则好像两个情人间的频繁通信。一个小情人要表达的感情太多,以致于连续写了好几封信。而另一方必须将这些信按顺序排列起来,才能看明白全部的意思。TCP协议还有控制网络交通等功能。

(5)应用层
通过上面的几层协议,我们已经可以在任意两个人(进程)之间进行通信。然而每个人实际上从事的是不同的行业。有的人是律师,有的人外交官。比如说律师之间的通信,会用严格的律师术语,以免产生纠纷。再比如外交官之间的通信,必须符合一定的外交格式,以免发生外交误会。再比如间谍通过暗号来传递加密信息。应用层协议是对信件内容进一步的用语规范(协议)。应用层的协议包括用于Web浏览的HTTP协议,用于传输文件的FTP协议,用于Email的IMAP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