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学习day7

来源:互联网 发布:粉红色的火烈鸟 知乎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7 15:55

1.带包的编译和运行:

(1)手动式:编写一个带包的Java文件--通过javac命令编译该Java文件--手动创建包名---b步骤的class文件放到c步骤的包名

(2)自动式

2.权限修饰符:

(1)在本类中,publicprivateprotected全部可以访问

(2)在同一包下(子类和无关类)所有的类,除了private其他都可以访问

(3)不同包下(子类),publicprotected可以访问(protected一般给子类使用)

(4)不同包下无关类只有public可以访问

3.状态修饰符:staticfinal

4.抽象修饰符:abstract(不能修饰成员变量)

5.构造方法:只能使用权限修饰符修饰,使用最多的是public

6.成员方法:权限修饰符、抽象修饰符、权限修饰符都可以修饰

7.内部类:

(1)把类定义在其他类的内部就称为内部类

(2)特点:内部类可以直接访问外部类的成员,包括私有;外部类要访问内部类的成员,必须创建对象

(3)直接访问内部类的成员:外部类名.内部类名 对象名=外部类对象.内部类对象

(4)成员内部类被静态修饰后的访问方式:外部类名.内部类名 对象名=new外部类名.内部类名()

(5)Private为了保证数据安全,static为了方便访问数据

(6)内部类和外部类没有继承关系

8.局部内部类:

(1)可以直接访问外部类的成员

(2)在局部位置,可以创建内部类对象,通过对象调用内部类方法,来使用局部内部类功能

(3)局部内部类访问局部变量的注意事项:局部内部类访问局部变量必须使用final修饰,原因是局部变量是随着方法的调用而调用,方法调用完毕而消失,而堆内存的内容并不会立即消失,所以我们加final修饰,加final修饰后,这个变量就成了常量

9.匿名内部类:内部类的的简化写法

(1)前提:存在一个类或者接口

(2)本质:是一个继承了该类或者实现了该接口的子类匿名对象

10.总结:

(1)形式参数:类名、抽象类名、接口名

(2)返回值类型:类名、抽象类名、接口名

(3)链式编程            

(4)包:作用--区分同名的类;对类进行分类管理

(5)导包

(6)内部类:局部内部类、匿名内部类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