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听器+过滤器+拦截器区别(二)

来源:互联网 发布:淘宝无忧退货流程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7 06:02

对于监听器、过滤器和拦截器这三个功能组件,由于他们的一些作用效果有些类似,所以在学习和使用初期不免就会出现概念的混淆。这些天在通过自己的思考以及在网上看到一些总结的好的朋友的文章,所有就整理分享给大家。


1、总览:在web.xml中各个元素的执行顺序是这样的,context-param-->listener-->filter-->servlet; 而拦截器是在Spring MVC中配置的,如果从整个项目中看,一个servlet请求的执行过程就变成了这样context-param-->listener-->filter-->servlet-->interceptor(指的是拦截器),为什么拦截器是在servlet执行之后,因为拦截器本身就是在servlet内部的。


2、概念:
context-param:就是一些需要初始化的配置,放入context-param中,从而被监听器(这里特指org.springframework.web.context.ContextLoaderListener)监听,然后加载;

监听器(listener):就是对项目起到监听的作用,它能感知到包括request(请求域),session(会话域)和applicaiton(应用程序)的初始化和属性的变化;

过滤器(filter):就是对请求起到过滤的作用,它在监听器之后,作用在servlet之前,对请求进行过滤;

servlet:就是对request和response进行处理的容器,它在filter之后执行,servlet其中的一部分就是controller层(标记为servlet_2),还包括渲染视图层(标记为servlet_3)和进入controller之前系统的一些处理部分(servlet_1),另外我们把servlet开始的时刻标记为servlet_0,servlet结束的时刻标记为servlet_4。

拦截器(interceptor):就是对请求和返回进行拦截,它作用在servlet的内部,具体来说有三个地方:

1)servlet_1和servlet_2之间,即请求还没有到controller层

2)servlet_2和servlet_3之间,即请求走出controller层次,还没有到渲染时图层

3)servlet_3和servlet_4之间,即结束视图渲染,但是还没有到servlet的结束

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张图来表示:





3、使用原则:

对整个流程清楚之后,然后就是各自的使用,在使用之前应该有一个使用规则,为什么这个说,因为有些功能比如判断用户是否登录,既可以用过滤器,也可以用拦截器,用哪一个才是合理的呢?那么如果有一个原则,使用起来就会更加合理。实际上这个原则是有的:

把整个项目的流程比作一条河,那么监听器的作用就是能够听到河流里的所有声音,过滤器就是能够过滤出其中的鱼,而拦截器则是拦截其中的部分鱼,并且作标记。所以当需要监听到项目中的一些信息,并且不需要对流程做更改时,用监听器;当需要过滤掉其中的部分信息,只留一部分时,就用过滤器;当需要对其流程进行更改,做相关的记录时用拦截器


本文转载自:  http://blog.csdn.net/Jintao_Ma/article/details/52972482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