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笔记 ——KDE &GNOME安装分区与文件类型

来源:互联网 发布:opengl游戏编程 pdf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6 03:53

摘要:对于开发者来说CentOS+GNOME无疑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为什么我会选择这个?主要有几方面的原因:①CentOS作为服务器几乎是极大多数公司的选择;②CentOS表现出极大的稳定性;③即使在05年的软件源也不会失效;另外,这里不讨论Ubuntu,当然这也是一款很棒的操作系统,以前学习时用的就是它。


目录:

  • KDE与GNOME之争
  • 如何启动系统
  • 了解磁盘接口
  • 关于磁盘分区
  • 几种文件类型

KDE与GNOME之争

这里主要谈一谈KDE与GNOME,可能你还听说过X Windows(其实这只是一套协议,KDE与GNOME都是基于它的)。这里为什么把KDE写在前面?这要从一个久远的故事说起——90年代,它是Linux急速发展的黄金时代,大量硬件厂商加入其中。昙花一现,厂商们看到Linux竟然无法娱乐化推广开来,慢慢的远离了Linux。

上帝却为Linux开了另一扇门,凭借其运行稳定性与资源的低消耗,在丧失了几乎所有个人用户的同时,稳稳的占据了服务器领域。在Linux面临如此艰巨的情况下,KDE项目发起了,它旨在开发一套Linux的视窗软件。Linux领域大牛不是一般的多,KDE很快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在其快速上升时期却遇到了一个极大的问题,产权问题。

这要从KDE的开发说起,它采用的是Qt,而Qt却不是开源的,这让KDE从基层就开始存在问题了(后来KDE不得不采用双授权机制),正是这样一大批核心开发人员离KDE而去,另起炉灶开始了GNOME的进程。GNOME吸取教训,采用C/C++作为基层开发,完全开源的机制,不了解这段历史的人也很难理解为什么KDE与GNOME几乎两个一样的产品会重复出现,也正是这一批人员的理念不同,曾一度导致KDE与GNOME视如仇敌。

那么KDE与GNOME各有什么优缺点呢?KDE是一个更早期的产品,其稳定性目前比GNOME好。GNOME吸取了KDE的优点,同时界面更为美观,它以超越MAC为目标。

如何启动系统?

首先需要介绍一下,BIOS为何?BIOS其实就是写入到硬件中的一个程序软件,也可以说是在开机的时候,计算机系统会主动加载的第一个程序。MBR又是何人?它是由操作系统值入的内容,主要用来准备加载操作系统。此处可用于多重引导。

那么,系统是如何启动的呢?BIOS与MBR是硬件必须完成的功能,同时MBR中装载着操作系统植入的开机管理程序——这段程序写的非常完美,它不会超过466bit,能完美的引导加载系统核心档案。核心档案则铺开了整个操作系统。

BIOS->MBR(主要启动记录区,446bytes):boot loader(开机管理程序)->Core(核心档案)->操作系统。

提示:

  • 如果要安装多重引导, 最好先安装Windows再安装Linux。
  • 在默认的情况下,Linux是将光驱的数据放置到/media/cdrom里。
  • 几乎所有的硬件装置档案都在/dev这个目录内。

了解磁盘接口

磁盘接口有两种:

装置 装置在Linux内的文件名 IDE 硬盘机 /dev/hd[a-d] SCSI/SATA/USB硬盘机 /dev/sd[a-p]

IDE是一种老式的,从2009年开始主流基本上是SATA了。

关于磁盘分区

很多新用户对于安装系统时,磁盘分区很是头大。其实系统本身就有很多种自动分区方案,但是并不是都能满足我们的要求?对于不同的用户,这里提供几种分区方案。

  1. 初次接触Linux的用户
    /
    /swap

    缺点:一旦有磁盘有任何问题,根目录将整体毁灭。

  2. 初级分配方式
    /boot = 1G
    /
    /usr
    /home
    /var
    /tmp
    /swap = 2倍内存大小(如果内存较大,swap可适当减小)

    • 提示:/boot 要放在整块硬盘的最前面!(一般分区时,安装系统会主动将其置于最前方)

    • /boot 存放系统引导文件;(由于BIOS原因,boot只能在1024柱面前,否则会找不到。一般只需要100M,但是很多时候系统升级的时候,该目录下会保存旧引导文件)

    • / 根目录;
    • /usr 最庞大的目录,几乎所有应用程序、文件都在这里;
    • /home 用户主目录;
    • /var 某些大文件溢出区、cache存放、email存放;
    • /tmp 公共的临时文件;
    • /swap 虚拟内存交换区。

几种文件类型

  1. ext2/ext3:Linux 适用的文件系统类型。由于ext3文件系统多了日志的记录, 对于系统的复原比较快速,因此建议务必要选择新的ext3不要用 ext2 了。
  2. LVM:用来弹性调整文件系统容量的一种机制, 可以让你的文件系统容量变大或变小而不改变原有的档案数据内容!
  3. RAID:利用Linux操作系统的特性,用软件仿真出磁盘阵列的功能!这东西很棒!不过目前暂时还用不到!
  4. swap:只用于操作系统虚拟内存置换,无法用于挂载。
  5. vfat:如果同时存在Windows/Linux操作系统,则可以选择vfat为虚拟内存置换区。

    • 提示:一般只需要选择ext3或者swap,ext3一般也叫标准模式。

@qingdujun
2017-8-2 in X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