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百度产品人对于百度的描述

来源:互联网 发布:多媒体教学软件价格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7 05:36
《一生需要到百度历练一次》
我叫小山,一个执着的互联网踏浪人。受脉脉之邀,写写百度的故事和职场文化。那么我就从几年前和百度相遇的故事说起,看看我的机遇和人生轨迹。
百度,好一首众里寻他千百度。一家由发明了语义超链分析技术的创始人创办的科技公司。现如今已是国内最大的搜索引擎公司和一家著名的综合性科技公司。
百度是BAT里面的第一个B。在很多人眼里还是十分牛逼的公司。尤其是父母和亲戚眼里,那是十分完美的职业归属地,因为他们都知道baidu.com可以搜索,是个大网站。
大学毕业那阵子,试着投递过百度公司,不过是以实习生的身份。那段日子没有那么多的校招平台,也没有如今的各种培训机构帮助大学生寻找方向,告别迷惘。如今不同,大学生有了很多捷径,能遇上很多好的导师。比如互联派,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这些平台。还有满天飞的XX老师和文章知识碎片。
每个人的工作都有很多份,情况和机遇也不一样。
此文的价值和人群我觉得还是泛的,不管是大学生还是在职人都可以找到一些营养。用另外一种叙述的方式,对百度有更多的了解。
1、面试故事
2011年,在一家大型国企当产品总监,一直躺在招聘网站里的老旧简历翻出来改了改,试着推给了猎头。
那段日子百度各个部门都在招人,就这样,每周一次的频度,陆续面了几个公司,百度面了3个部门,分别是知道,百度云和百度钱包。不过百度的这3个部门跨越了3年时间。
后来你会发现有时候面试的那些法则理论特别灵验。比如那条“像我的人是好人”的面试法则。
第一次在百度知道的面试约在了鹏寰大厦的一楼大厅,第一次来百度的办公区还是挺激动的。大厅的休闲咖啡吧和拿着电脑边喝咖啡边聊ppt方案的景象让我觉得挺互联网公司味道。等了大概20分钟,下来2个妹子,一个和我聊,一个在旁边记录,后来发现其实不是记录我的话,而是在和其他同事聊需求。整个面试过程十分平静,我当时也对面前的两位年轻的妹子没有太多的相见恨晚的感觉,所以,后来自然也没有反馈。这是第一次。
最大的收获是认识了做地铁来公司的路线,后来的几次就熟练多了。
同年的某日,我又来到了百度,还是鹏寰大厦,百度云当时在做百度网盘,PC端的pm和我聊了大概1个小时,这次聊了很多职业规划和产品体验的问题。这次是一个总监,后来知道是1个 P7。直到现在还有业务往来,关系还不错。
当时没有达成结果的原因的是因为我要的工资太高了。而招的职位是1个普通的职位。不过那个时候,百度的待遇还不是那么的高。P序列的差异感也比较值钱。也是那段日子,很多出去创业的百度人也很厉害,比如我一个老朋友创业的color多彩手帐项目,百度内部的业务线也出了不少好的产品创意。很多那个时候就去了百度人比较幸运,积累了不少资历。
一眨眼就过了好多年,踏踏实实的在海航干了几年,也做了几款不错的客户端,对产品的理解也更加成熟和独立。
2014年,尘封在百度简历库的简历突然活了,没有投递的情况下,接到了百度钱包HR的电话,兴奋又害怕。
因为支付,金融完全没有做过。微信支付也是2013年8月才上线。一切都是新鲜的。
百度钱包是我进入百度梦的起点。
收到的面试通知邮件里面清晰的写着 鹏寰大厦。和以往几次的经历完全不一样,第一次面试约在了晚上8点。这次我做了很多准备,提前和百度HR做了沟通,了解了公司的大环境,还有面试官的基本情况。
当知道面试官是一个很有资历又很nice的产品老人时,心理有些期待。
我按时到了大厅,顺利被前台接到了2层的茶水间,人性化的面试流程有了很大的变化。茶水间,过道人来人往,一点都感觉不到已经晚上8点了。每个人都拿着一个本本快速的走,边走还边和旁边的人讨论,如熙熙攘攘的市场一般欣欣向荣。
“你好,不好意思,我刚开完会,我们快速聊一下,如果合适的话,后面还有有几个人和你聊聊。”开场白随意自然的让你以为已经在他讨论产品方案了。
可能是这几年自己也经常招人和面试人的缘故,一切都聊的很顺畅。我们更多的是谈谈对支付行业的看法和目前的市场环境,最经典的问题就是,你觉得支付宝和微信最大的区别是什么?我们如何选择自己的风向。这个问题直到2017年,还是一道经典的面试题,我在培训新人时,也常常分享这个问题。一个晚上,连续换了3个人和我聊。后来知道分别是我的直接领导,技术老大,还有钱包部门的最大总监。
就这样,大概又过了1周多的时间,确认了入职的事情。我就这样来到了百度。这个几年前一直想来而没有缘分的地方。
2、百度文化和待遇
百度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口号,我入职那段日子是:连接人与服务,2017年5月新发布的口号是:用科技让复杂的世界更简单。2017年是百度17岁。
在内部,百度的文化是 简单可依赖。2014年感触特别深。
我们组一开始人不多,大部分都是P4-P5。每个人复杂一个模块,积分系统,收银台,sdk,支付通道,全部都是新知识。你会发现支付真的是看的简单,背后十分复杂。
在百度这样的公司,自驱力十分重要,主动问人,内网看资料,主动总结十分重要。各种文档,prd,ppt,全部下了一大堆。那时候并不知道 知识的幻觉这个词。只知道看看看,学学学,问问问。还好团队氛围特别好,学习效率也比较高。每年都是10点以后下班。充实而快乐。
第一版的SDK混合支付上线的那一天特开心,自己在一个月完成的第一个项目,80多页的prd文档,异常及业务分支逻辑多的让自己写错了好几版。烧脑指数100分。
百度的待遇是挺不错的,当时不错,现在也不错。
每天20元的饭补,加班9点打车报销出租车车费,部分部门可以报销滴滴快车发票。五险一金全额缴纳,每个月各种税费扣的让你心疼10分钟才能缓过来。
基本保险+商业补充保险都是有的。自己可以100%报销,直系家属50%报销(医保外内容除外)。每天下午2点发水果酸奶,冰箱有早点饼干,茶水间有免费的咖啡茶叶。友宝的售卖机里的吃喝也是十分的便宜,可乐2元,乐事薯片3元。
每个办公区的6层有休息区,里面有按摩椅,不过中午基本没位置。百度现在有了科技园,一共6个楼。B1是食堂,N多档口,和大时代一样。各种口味。价格市场价,一顿饭10-30,看你怎么吃。B2有羽毛球馆,健身房,洗澡堂,台球室,乒乓球,投篮机,瑜伽室。理发室,按摩室。总之基本可以不出去就全部满足生活了。除了没有女朋友服务。
百度是不打卡的。每天10点上班,10点半开站会,不过这个也看不同部门的情况不一样。我知道有段日子,百度某部门是9点开站会。我们晚上正常6点下班,不过很少按时走。如果你想找清闲的部门也是有的,不过不能在这里说,避免引起误导。我觉得只要干it,没有早下班的。
百度的PM序列分P1-P12,这个应该很多人都知道。目前中层力量在P5-P6这块,能够独当一面。当然现在百度的P序列的含金量不如当年了。同样是P6,知识结构和理解问题的深度广度还有表达能力的差异还是不小的。到了P8就不容易,都会带个小团队。外面对百度P序列的口碑也不稳定。很多部门的老P8人还是很厉害的。空降的高P也很多。
3、现在还适合来百度么,去什么部门好?
我在百度待了3年,3年没有换过部门,但是事情接触了一个遍,所以了解的东西比较全,对自己影响和成长也比较大。现在的百度钱包是在FSG下面,我们都叫百度金融大家庭。下面分支付,信贷,理财3个线。
最近很多校招生和外面的人都想来百度金融。信贷招了一些实习生,名额不多。来百度金融是不错的选择,有太多的沉淀知识可以吸收,但是也需要有人带你,否则还是看的表面。因为每个部门每个业务线的pm的知识结构和层次都完全不一样,压力、挑战和能力差异也是不言而喻。
在百度现在核心战场是 搜索,内容分发,金融,AI。 逐渐边缘的是糯米外卖这些O2O。其他业务线也有很多市场份额比较大的,都是在做继续占地盘稳固的事情。资源倾斜力度肯定是最开始的那几个核心业务线。所以大家可以优先考虑,知识体系的百家号,问咖,内容分发的事情对标今日头条。还有手百在做feed,然后就是大搜,金融,AI。不过这几个地方不是很好进就是了。需要背景比较高,很多都是内推为主,还要P6以上的。
4、最后
作为产品人,不管是新人还是老人,对于BAT的渴望和仰慕都是一直的追逐。我觉得都是没有错的。
除了百度,科技园旁边 的网易,联想,还有腾讯,都来了。还有望京阿里。都是不错的选择。
不管在哪里,大公司都有大公司的通病和优点。跟对项目跟对老板比什么都重要。
我认识一个运营的姐们,从直达号到了医疗,又去了糯米。3年了还是P4。可惜之极。
送给每个人一句话。我相信自己成长坚强才是王道。一生来一次BAT不遗憾。当你出去后,你会收获自己的力量,不管是PPT技能、沟通,还是人脉。也许会积累很多。
现在,还是不是产品经理最好的时代? 我觉得是。我也觉得现在是知识分享和传承的好时代。因为我见过了太多的大学生和新人期待的眼光。我相信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的时代又来了。但是要遇上好导师。
3年的职业生涯人生,不短不长。感恩继续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