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Linux的硬盘分区格式

来源:互联网 发布:资本在线网络贷款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11 16:50

各硬件在Linux下的位置

设备 位置 IDE硬盘 /dev/hd[a-d] SCSI/SATA/U盘硬盘 /dev/sd[a-p] U盘 /dev/sd[a-p] 软盘机 /dev/fd[0-1] 打印机 25针: /dev/lp[0-2];usb: /dev/usb/lp[0-15] 鼠标 /dev/usb/mouse[0-15] PS2: /dev/psaux 当前CDROM/DVDROM /dev/cdrom 当前的鼠标 /dev/mouse 磁带机 IDE: /dev/ht0 SCSI: /dev/st0

MSDOS(MBR)与GPT分区表格式

* 主引导纪录(Master Boot Record, MBR):位于磁盘最前边的一段引导(Loader)代码,安装开机启动程序的地方,有446bytes* 分区表(partition table):记录整个硬盘分区的状态,有64bytes    * 分区表所在区块只有64bytes,因此最多仅可以记录4个主分区(Primary)或逻辑分区(Extended),每组分区记录该区的启动与结束的磁柱号;但逻辑分区可以再分许多分区,命名以sda5开始,硬盘最少储存单位为磁柱。        如硬盘在Linux文件名为/dev/sda时,分4个分区后名字如下:            P1:/dev/sda1            P2:/dev/sda2            P3:/dev/sda3            P4:/dev/sda4        为什么需要对硬盘分区            1.数据的安全性            2.提高系统查找数据的时间* GUID partition table, GPT 硬盘分区表:将区块以LBA(512buyes)来规划,第一个LBA称为LBA0    与MBR仅适用第一个512bytes区块来记录不同,GPT适用了34个LBA区块来记录分区信息,同时与过去MBR仅有一个区块,损坏了就所有数据无法读取,GPT除了前面34个LBA之外,最后33个LBA也拿来作为备份。    * LBA0(引导):与MBR格式相似,最前遍的引导代码446bytes    * LBA1(GPT的记录):记录分区表位置和大小,同时记录备份GPT分区的位置,还有分区表的检验机制码(CRC32)    * LBA2(分区记录):从LBA2开始每个都可以记录4个分区表信息,所有最多一共有4*32=128个分区表信息,每个LBA有512bytes,因此每个记录有128bytes的空间,所以GPT最大可以识别2^30TB的硬盘容量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