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 文件操作

来源:互联网 发布:js 怎么使用es6模块化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5 06:36

1、 读文件

要以读文件的模式打开一个文件对象,使用Python内置的open()函数,传入文件名和标示符:

f = open('test.txt', 'r')

标示符'r'表示读。如果文件不存在,open函数就会抛出IOError的错误,并且该出错误代码和详细的错误信息。

如果文件打开成功,可以通过调用read() 方法一次读取文件的全部内容,并把该内容放到内存中,用一个str对象表示。

f.read() 

最后一步是调用close方法关闭文件。文件使用完毕后必须关闭,因为文件对象会占用操作系统的资源,并且操作系统同一时间能打开的文件数量也是有限的:

f.close()


由于文件读写时都有可能产生IOError,一旦出错,后面的f.close()就不会调用。所以,为了保证无论是否出错都能正确地关闭文件,我们可以使用try... finally来实现:

try:    f = open('/path/to/file', 'r')    print(f.read())finally:    if f:        f.close()

但是每次都这么写实在太繁琐,所以,Python引入了with语句来自动帮我们调用close()方法:

with open('/path/to/file', 'r') as f:    print(f.read())


调用read()会一次性读取文件的全部内容,如果文件有10G,内存就爆了,所以,要保险起见,可以反复调用read(size)方法,每次最多读取size个字节的内容。另外,调用readline()可以每次读取一行内容,调用readlines()一次读取所有内容并按行返回list。因此,要根据需要决定怎么调用。


2、 写文件

写文件和读文件是一样的,唯一区别是调用open()函数时,传入标识符'w'或者'wb'表示写文本文件或写二进制文件:

f = open('/Users/michael/test.txt', 'w')f.write('Hello, world!')f.close()

注意,当我们写文件时,操作系统往往不会立刻就把数据写入磁盘,而是放到内存缓存起来,空闲的时候在写入磁盘,只有调用close()方法时,操作系统才保证把没有写入的数据全部写入磁盘。


3、 文件打开的主要模式

'r': 以只读模式打开(缺省模式)(必须保证文件存在)

'w':以只写模式打开。若文件存在,则会自动清空文件,然后重新创建;若文件不存在,则新建文件。使用这个模式必须要保证文件所在目录存在,文件可以不存在。该模式下不能使用read*()方法

'a':以追加模式打开。若文件存在,则会追加到文件的末尾;若文件不存在,则新建文件。该模式不能使用read*()方法。

 

下面四个模式要和上面的模式组合使用

'b':以二进制模式打开

't': 以文本模式打开(缺省模式)

'+':以读写模式打开

'U':以通用换行符模式打开


4、再议文件编码方式

open()函数有一个encoding参数,它对于我们正确读写文件非常重要!


我们首先要明白,文件中并不存在字符串,每一个文件都是由字节组成,也就是你在电脑中保存的文件中,只有0101这种字节,没有你所看到的字符如abc、汉字等。所以只有当你告诉Python使用何种编码方式把字节流转换为字符串,从文件读取“字符串”才成为可能。相反地,写入文本到文件面临同样的问题。


实际上你不能直接把字符写入到文件,字符只是一种抽象。为了写入字符到文件,Python需要知道如何将字符串转换为字节序列。唯一能保证正确地执行转换的方法就是当你为写入而打开一个文件的时候,指定encoding参数。

 

  • PyCharm等IDE开发工具指定的项目工程和文件的字符编码:它的主要作用是告诉Pycharm等IDE开发工具保存文件时应该将字符转换为怎样的字节表示形式,以及打开并展示文件内容时应该以什么字符编码将字节码转换为人类可识别的字符。

  • Python源代码文件头部指定的字符编码,如*-* coding:utf-8 -*-: 它的主要作用是告诉Python解释器当前python代码文件保存时所使用的字符编码,Python解释器在执行代码之前,需要先从磁盘读取该代码文件中的字节然后通过这里指定的字符编码将其解码为unicode字符。

注意:Python解释器执行Python代码的过程与IDE开发工具将代码文件显示给你看是没有什么关联性的。不过,你也不用担心总是需要设定IDE的编码方式跟Python源代码文件的编码格式一致,因为现在的pycharm可以根据你在Python源文件中指定的编码自动将文件也保存为相应的编码格式。

 

小知识:cp936、GBK、GB19030均为汉字编码方式

 

在Python3中,open函数的encoding参数是可以不用指定的,这时候就会用一个默认编码方式。这个默认编码方式与平台有关,Windows上是GBK,Linux上是UTF-8。

 

下面让我们用实际的例子来进行说明一下吧。

这是一个test.py文件。

#*-* coding:utf-8 *-*with open('test.txt','w') as f:    print(f.encoding)   #out: cp936f.write('活色生香')

执行改代码后,test.txt文件如下图所示:



可以看到文件显示是乱码的,同时pycharm的编码方式是utf-8,这个跟我在Python源文件中指定的编码一致。

上面代码中输出的encoding方式为cp936,也就是GBK的编码方式,这也就说明了如果我没有指定文件打开时的编码方式,那么Python的解释器将会选择与平台相关的编码方式。

如图,将pycharm的编码方式换成GBK,那么test.txt文件中的内容就可以正常显示了。



同理,读取文件时也是要指定一下编码比较好!

 

 

文件处理参考:

http://www.ttlsa.com/docs/dive-into-python3/files.html#divingin

http://blog.csdn.net/doiido/article/details/43675465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