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网络工程师-----IP编址

来源:互联网 发布:中科大软件学院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13 08:53

        网络层在OSI模型中介于数据链路层与传输层之间,在TCP/IP模型中介于链路层与传输层之间,网络层包含(IP协议,ICMP协议,ARP协议,RARP协议,IGMP协议),其中最重要的协议就是IP协议。同时网络层提供了IP路由功能。合理的使用IP编址会为路由协议的工作时减少对设备性能浪费。

IP报文头部长度为20到60个字节,具体格式如下(数据属于IP报文头部):




版本(Version)字段:占4比特。用来表明IP协议实现的版本号,当前一般为IPv4,即0100。

报头长度(Internet Header Length,IHL)字段:占4比特。此字段的单位为4B,包括可选项。无可选项的取值为5,最大为15.

服务类型(Type of Service ,TOS)字段:占8比特。其中前3比特为优先权子字段(Precedence,现已被忽略)。第8比特保留未用。第4至第7比特分别代表延迟、吞吐量、可靠性和花费。当它们取值为1时分别代表要求最小时延、最大吞吐量、最高可靠性和最小费用。这4比特的服务类型中只能置其中1比特为1。可以全为0,若全为0则表示一般服务。服务类型字段声明了数据报被网络系统传输时可以被怎样处理。

总长度字段:占16比特。指明整个数据报的长度(以字节为单位)。最大长度为65535字节。

标识字段:占16比特。用来唯一地标识主机发送的每一份数据报。

标志位字段:占3比特。标志一份数据报是否为最后一片。

段偏移字段:占13比特。如果一份数据报要求分段的话,此字段指明该段偏移距原始数据报开始的位置。

生存期(TTL:Time to Live)字段:占8比特。用来设置数据报最多可以经过的路由器数。由发送数据的源主机设置。操作系统不同,TTL值会有所不同。

协议字段:占8比特。指明IP层所封装的上层协议类型,如ICMP(1)、IGMP(2) 、TCP(6)、UDP(17)等。

头部校验和字段:占16比特。验证IP报文头部是否完整。(和ICMP、IGMP、TCP、UDP不同,IP不对头部后的数据进行校验)。

源IP地址、目标IP地址字段:各占32比特。用来标明发送IP数据报文的源主机地址和接收IP报文的目标主机地址。

可选项字段:占32比特。(可扩充需要属性)可选项字段的长度必须是32比特的整数倍,如果不足,必须填充0以达到此长度要求。

补充:    标识、标记、片偏移用于分片,生存时间用于数据防环,协议区分数据类型(1,6,17),标识:识别不同片来自的段,标记:识别片是否为最后一片,片偏移:识别片在段中的位置(初始为0,加上分片大小)

IP编址:  A:0.0.0.0~127.255.255.255

 B:128.0.0.0~191.255.255.255

 C:192.0.0.0~223.255.255.255

 D:224.0.0.0~239.255.255.255(组播)

 E::240.0.0.0~255.255.255.255(保留)

私有地址:(允许冲突,适用家庭)

 10.0.0.0~10.255.255.255

 172.16.0.0~172.31.255.255

 192.168.0.0~192.168.255.255

特殊地址:

 127.0.0.0~127.255.255.255(环回)

 0.0.0.0(表示所有网络)

                 255.255.255.255(表示所有网络的广播地址)

补充:在IETF(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发布的RFC1166 Internet Numbers中详细描述了各类IP地址。

    IP地址0.0.0.0仅在采用DHCP方式的系统启动时允许本主机利用它进行临时的通信,并且永远不是有效目的地址;

    IP地址是一种非等级的地址结构,不同于电话号码的结构。也就是说,IP地址不能反映任何有关主机位置的地理信息,只能通过网络号码字段判断出主机属于哪个网络。

    传输控制协议(TCP)由RFC793定义,用于在主机间实现面向连接的可靠性服务。TCP协议为用户进程定义了一个可靠的、面向连接的、全双工的服务。

    为了在并不可靠的网络上实现面向连接的可靠的传送数据,TCP必须:

    解决可靠性、流量控制的问题

    为上层应用程序提供多个接口

    为多个应用程序提供数据

    解决连接问题

    解决通信安全性的问题

    UDP面向操作

            IP面向无连接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