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画图程序设计

来源:互联网 发布:linux用户权限同组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15 09:02

本文讲述一个画图板应用程序的设计,屏幕抓图如下:
程序截图

 

『IShape』

这是所有图形类(此后称作模型类)都应该实现接口,外部的控制类,比如画图板类就通过这个接口跟模型类“交流”。名字开头的I表示它是一个接口(Interface),这是eclipse用的一个命名法则,觉得挺有用的,就借鉴来了。这个接口定义了两个方法:

 

下面这个class diagram显示了所有图形类的结构图。FreeShape, RectBoundedShape,和PolyGon这三个类直接实现了IShape接口。其中,FreeShape和RectBoundedShape是抽象类,分别代表不规则图形(比如铅笔画图)和以一个长方形为边界的规则图形,由于分属于这两个类别的图形对于鼠标事件的处理基本上都是一致的,所以就抽象出来这两个父类,避免重复代码。PolyGon是一个具体类,它的命名没有采用Polygon是为了避免同java.awt.Polygon重名。它代表的图形是多边形,由于它独特的鼠标处理方式,它不属于上面两种类型图形的任何一种,所以它直接实现了IShape接口。

 

 图

 

IShape接口所定义的两个方法到底是怎么被用到的呢?这个问题现在还不能立刻解答。在下面的部分,我们先讲述FreeShape所定义的不规则图形及其两个具体子类PolyLine和Eraser,然后在这个基础上讲述一个缩略版的画图板类,到那个时候,上面问题的答案也就自然揭晓了。之后,我们再继续讲述其他的图形类。

『FreeShape』

讲到FreeShape,我们不得不先说一下PointsSet这个类。这是一个util类,被FreeShape和PolyGon用到,代表一个有序的点集合,并提供方便的方法来加入新的点和读取点坐标。为了方便对模型类代码的理解,这里列出PointsSet类的API。

 

好了,来看下面代码中FreeShape对IShape接口的实现。FreeShape有三个属性变量:color, stroke,和pointsSet。权限设成protected当然是给子类用啦。color就是色彩了,stroke用来指定使用线条的粗细(当然,Stroke类的对象还可以指定交接点形状之类的属性,不过这里都使用其默认值了),pointsSet当然就是包含了所有控制点(这里叫控制点似乎不太恰当,因为其实无法利用这些点来“控制”的,不过也想不到其他恰当的名字,就这么叫吧)集合。值得注意的是构造函数里面包含了起始点的坐标,这个点在函数里面被加到了控制点集中。

这类图形对鼠标事件的处理很简单,它只对IShape.CURSOR_DRAGGED类型的事件感兴趣,每当发生这类事件的时候,就把鼠标拖拽到的新的点加入到控制点集中。当然了,根据上面看到的PointsSet.addPoint(int,int)这个方法的“个性”,这个点是否真的被加入还要看它是否跟旧的末端点重合。

 

 

FreeShape类没有实现IShape接口的draw(Graphics2D)方法,很明显,这个方法是留给子类来完成的。PolyLine和Eraser继承了FreeShape,分别代表铅笔绘出的图形和橡皮擦。其中PolyLine的构造函数结构跟其父类相似,直接调用父类的super方法来完成;相比之下,Eraser类就有点“叛逆”了,它的参数里面用一个JComponent替换了Color。Eraser类是通过画出跟画图板背景色彩一致的线条来掩盖原有图形而实现橡皮擦的效果的,但由于画图板的背景色是可以调的(见抓图的Color Settings部分),直接给Eraser的构造函数一个色彩对象不太合适,所以干脆将画图板自己(JComponent)传了进来,这样,每次Eraser设定图形色彩时,都直接问画图板要它的背景色。来看一下PolyLine对draw(Graphics2D)方法的实现:

 

 

这个方法里面有一个if-else结构,由于构造函数里面已经将起始点加入控制点集中,所以pointsSet.getPoints()会至少返回一个点。利用Graphics.drawPolyline(int[],int[],int)画图时,如果只有一个点,它是不会画出来东西的,所以检查一下点数,如果只有一个,则改用Graphics.drawLine(int,int,int,int)将这个点画出来。Eraser的draw(Graphics2D)方法跟上面基本上完全一样,只是传给Graphics.setColor(Color)的参数是通过JComponent.getBackground()得到的。

『TestBoard』

现在就来看一个精简版的画图板类:TestBoard。下面的代码,是通过代码注释进行解释的。需要注意的是,TestBoard本身还不能直接运行,需要把它放到一个JFrame里面才行。同时画图工具的切换也需要外部的控件来处理。不过这些都比较简单了,就不多说了。

 

 

至此,整个程序的流程就很清楚了,文章开头部分的问题也被解开了。接下来,就继续来看其他的模型类。

『RectBoundedShape』

RectBoundedShape构造函数的结构跟FreeShape一样,在色彩和线条的运用上也是一样的,也只对鼠标拖拽事件感兴趣。不过,它只有两个控制点,起始点和结束点,所以,不需要用到PointsSet。本来,RectBoundedShape这个类是比FreeShape简单的,在处理鼠标拖拽事件时只要将结束点设置到新拖拽到的点就可以了。不过,这里我们多加入一个的功能,就是在shift键按下的情况下,让图形的边界是个正方形(取原边界中较短的那条边)。这个功能是由regulateShape(int,int)这个方法来完成的,它的代码相当简短,就不多做解释了 。

 

 

有了RectBoundedShape这个父类打下的基础,它下面的子类所要做的事情就是画图啦。所有子类的构造函数跟父类都是一样的结构,基本上也都是直接调用super的构造函数,只是Diamond这个类为了提高画图效率,“私下”定义了一个数组。RectBoundedShape的子类包括Line, Rect, Oval, 和Diamond。除了Diamond需要根据边界长方形进行稍微计算求得菱形的四个点外,它们的图形都可以直接利用Graphics类提供的方法很方便的画出来,详情可以参看源代码,就不多说了。现在看一下Line这个类。不同于其它几个类,在shift键按下的情况下,根据角度不同,我们想画出45度线,水平线,或者竖直线。所以,Line这个类不使用其父类定义的processCursorEvent(MouseEvent,int)方法,而是自己定义了一套。父类中regulateShape(int,int)方法的权限设成protected也是为了给Line用的。代码如下:

 

 

『PolyGon』

用户画多边形的步骤是这样的,先在一点按下鼠标左键,定义一个顶点,然后将鼠标拖拽到多边形的下一个顶点,点鼠标右键将这个点记录,之后重复这个步骤直到所有顶点都记录,松开左键,多边形完成。在多边形完成前,显示出来的不是闭合图形,当左键松开时,图形自动闭合。对于最后一个顶点,用户不用点右键也会被自动记录的。好了,来看一下这个过程是怎么来完成的。方便起见,直接用注释在代码上解释了。

 

 

『其他』

DrawingBoard(extends JPanel)是附件程序中用的画图板类,它是在TestBoard类上的一个扩展,加入了其他的模型类。另外,它提供了一些方法让外部控制界面来设置绘图色,画图板背景色,画图线条,橡皮擦大小(也是通过改变线条实现的)。这些就不再一一赘述了。

AppFrame(extends JFrame)用来放画图板和控制面板。

此外,在稍微变动代码的情况下,还可以加入新的图形类,当然这些类要实现IShape接口,比如,直接继承RectBoundedShape,定义新的图形显示代码。

 

 

ps:文章出处(http://www.javaresearch.org/article/26890.htm)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