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叉树的用途之一二叉搜索树

来源:互联网 发布:linux常用的命令有哪些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17 15:51

在学习数据结构的时候,除了基本的之外的,还有许多树像是二叉搜索树,2-3树,红黑树等等。

也曾经学习过二叉树,以及前序排列中序排列后序排列等等,但是一直无缘使用它!

排序有快速排序,归并排序,查找有二分法,甚至直接遍历查找,二叉树的使用很少。那二叉树究竟是干什么的呢?

进行了一番粗浅的研究,我们学习的经典二叉树,仅仅当他是一种数据结构是不行的,他还是一种编程思想,例如解决背包问题(后面进行学习),在考试和面试中使用较多。

而实际场景使用上,用的最多的是二叉平衡树,有种特殊的二叉平衡树就是红黑树,Java集合中的TreeSet和TreeMap,C++STL中的set,map以及LInux虚拟内存的管理,都是通过红黑树去实现的,还有哈弗曼树编码方面的应用,以及B-Tree,B+-Tree在文件系统中的应用。当然二叉查找树可以用来查找和排序啦(知乎网友)


那么二叉树有什么优点?

大家看到最多的是这么说的,二叉排序树是一种比较有用的折中方案:

数组的搜索比较方便,可以直接使用下标,但删除或者插入就比较麻烦了,而链表与之相反,删除和插入都比较简单,但是查找很慢,这自然也与这两种数据结构的存储方式有关,数组是取一段相连的空间,而链表是每创建一个节点便取一个节点所需的空间,只是使用指针进行连接,空间上并不是连续的。而二叉树就既有链表的好处,又有数组的优点。

 

二叉树的分类,了解一下

满二叉树:从高到低,除了叶节点外,所以节点左右节点都存在。

完全二叉树:比满二叉树少几个叶节点,从左向右放子节点。

平衡二叉树:空树或者它的左右两个子树的高度差的绝对值不超过1,并且左右两个子树也都是平衡树。

二叉搜索树:空树或者二叉树的所有节点比他的左子节点大,比他的右子节点小。

红黑树:不仅是具有二叉搜索树的属性,还具有平衡树的属性,有序且子树差不超过1,颜色规则:根节点和特殊节点(即叶节点下面两个虚无的节点和未填写的节点)是黑的,红节点的左右子节点是黑的,最重要的是对于每个节点,从该节点到子孙叶节点的所有路径包含相同数目的黑节点。


今天就学习一下最简单的二叉排序树

二叉排序树又叫二叉查找树或者二叉搜索树,它首先是一个二叉树,而且必须满足下面的条件:

1)若左子树不空,则左子树上所有结点的值均小于它的根节点的值;

2)若右子树不空,则右子树上所有结点的值均大于它的根结点的值

3)左、右子树也分别为二叉排序树


这种特殊的结构二叉树,采用中序遍历左根右)即可获得一个有序数组。

在网上找到的一个基础图形:


前序遍历(根-左-右):ABDGHECKFIJ
中序遍历(左-根-右):GDHBEAKCIJF
后序便利(左-右-根):GHDEBKJIFCA

二叉搜索树的数据关系:G<D<H<B<E<A<K<C<I<J<F

实现方法也比较干净利落

void PreOrderTraverse(BiTree root)    //先序遍历{    if(root)    {        printf("%d ",root->value);        PreOrderTraverse(root->lchild);        PreOrderTraverse(root->rchild);    }}void InOrderTraverse(BiTree root)    //中序遍历{    if(root)    {        InOrderTraverse(root->lchild);        printf("%d ",root->value);        InOrderTraverse(root->rchild);    }}void PostOrderTraverse(BiTree root)    //后序遍历{    if(root)    {        PostOrderTraverse(root->lchild);        PostOrderTraverse(root->rchild);        printf("%d ",root->value);    }}


接着就是关于创建一个二叉搜索树的过程,这里没有将相同的数字屏蔽掉。


#include <iostream>using namespace std;/*BST的结点*/typedef struct node{    int key;    struct node *lChild, *rChild;}Node, *BST;/*在给定的BST中插入结点,其数据域为element, 使之称为新的BST*/bool BSTInsert(BST &p, int element){    if(NULL == p) // 空树    {        p = new Node;        p->key = element;        p->lChild = p->rChild = NULL;        return true;    }//    if(element == p->key) // BST中不能有相等的值,不注释掉会屏蔽掉相同的树//        return false;    if(element < p->key)  // 递归        return BSTInsert(p->lChild, element);    else        return BSTInsert(p->rChild, element);}/*先序遍历*/void preOrderTraverse(BST T){    if(T)    {        cout << T->key << " ";        preOrderTraverse(T->lChild);        preOrderTraverse(T->rChild);    }}/*中序遍历*/void inOrderTraverse(BST T){    if(T)    {        inOrderTraverse(T->lChild);        cout << T->key << " ";        inOrderTraverse(T->rChild);    }}/*后序遍历*/void postOrderTraverse(BST T){    if(T)    {        inOrderTraverse(T->lChild);        inOrderTraverse(T->rChild);        cout << T->key << " ";    }}int main(){    int a[13] = {4, 5, 2, 1, 0, 9, 3, 7, 6, 8,5,4,7};    int n = 13;    BST T;    T = NULL;    int i;    for(i = 0; i < n; i++)    {        BSTInsert(T, a[i]);    }    inOrderTraverse(T);    cout << endl;    return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