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理模式

来源:互联网 发布:淘宝注册页面html模板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1 09:45

代理模式

         最近在学Spring框架,其中的AOP面向切面思想和代理设计模式非常相像,简单的来说就是在不改变源程序的基础上为代码段增加新的功能,进行增强处理。下面就为大家简单的讲解一下代理设计模式,并用一个简单的例子帮助大家理解。
       所谓代理,就是一个人或者机构代表另一个人或者机构采取行动。在一些情况下,一个客户不想或者不能够直接引用一个对象,而代理对象可以在客户端和目标对象之间起到中介的作用。通俗的来讲,就是就像现在的明星的经纪人。
优点: 1、职责清晰。 2、高扩展性。 3、智能化。
缺点: 1、由于在客户端和真实主题之间增加了代理对象,因此有些类型的代理模式可能会造成请求的处理速度变慢。

     2、实现代理模式需要额外的工作,有些代理模式的实现非常复杂。


在代理模式中的角色:

  ●  抽象对象角色:声明了目标对象和代理对象的共同接口,这样一来在任何可以使用目标对象的地方都可以使用代理对象。

    ●  目标对象角色:定义了代理对象所代表的目标对象。

  ●  代理对象角色:代理对象内部含有目标对象的引用,从而可以在任何时候操作目标对象;代理对象提供一个与目标对象相同的接口,以便可以在任何时候替代目标对象。代理对象通常在客户端调用传递给目标对象之前或之后,执行某个操作,而不是单纯地将调用传递给目标对象。

源代码

  抽象对象角色

public abstract class AbstractObjec{

 public abstract void operation();

}

  目标对象角色

public class RealObject extends AbstractObject {
    @Override
    public void operation() {
        System.out.println("目标对象的业务");
    }
}

代理对象

public class ProxyObject extends AbstractObject{
    RealObject realObject = new RealObject();
    @Override
    public void operation() {
        //调用目标对象之前可以做相关操作
        System.out.println("before");       

realObject.operation();  //目标对象的业务操作      

        //调用目标对象之后可以做相关操作
        System.out.println("after");
    }
}

测试类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通过代理类访问到目标对象,并在不改变其代码的前提下拓展其功能
        AbstractObject obj = new ProxyObject();
        obj.operation();
    }
}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