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FI(Deep/DynamicFlow Inspection,深度/动态流检测)

来源:互联网 发布:网络转串口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6 20:12

DFI采用的是一种基于流量行为的应用识别技术,即不同的应用类型体现在会话连接或数据流上的状态各有不同。例如,网上IP语音流量体现在流状态上的特征就非常明显:RTP流的包长相对固定,一般在130~220byte,连接速率较低,为20~84kbit/s,同时会话持续时间也相对较长;而基于P2P下载应用的流量模型的特点为平均包长都在450byte以上、下载时间长、连接速率高、首选传输层协议为TCP等。DFI技术正是基于这一系列流量的行为特征,建立流量特征模型,通过分析会话连接流的包长、连接速率、传输字节量、包与包之间的间隔等信息来与流量模型对比,从而实现鉴别应用类型。
DFI仅对流量行为分析,因此只能对应用类型进行笼统分类,如对满足P2P流量模型的应用统一识别为P2P流量,对符合网络语音流量模型的类型统一归类为VOIP流量,但是无法判断该流量是否采用H.323或其他协议。如果数据包是经过加密传输的,则采用DPI方式的流控技术则不能识别其具体应用,而DFI方式的流控技术则不受影响,因为应用流的状态行为特征不会因加密而根本改变。

流量异常模型是将基线模板(Baseline Template)应用于使用者所设定的监测范围内(因特网、互联自治域、子网、路由器、服务器、interface、监测条件等多种模型),流量异常侦测模型主要凭借系统实时对网络中正常流量形成流量基线,再根据网络正常的网络流量模型来动态分析网络中的异常流量,以期最早时间发现网络中流量的激增和突减。针对不同的网络监测范围,用户可使用定义不同的流量基线模板进行监控。系统支持自动建立及更新流量基线,也允许管理员手动设定和调整基线的参数和取值期间,并排除某些受异常流量攻击的特定日列入计算,以免影响基线的准确性。通过参数的设定,系统能根据对网络效能的影响,将网络异常流量的严重性分为多个等级,包括:正常、中度异常(yellow)、高度异常(red),并允许使用者透过参数设定,对每个检测范围设定合适的参数。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