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二章 良好的人际关系能激发潜能

来源:互联网 发布:silverlight mac下载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4/28 06:55

第二章  良好的人际关系能激发潜能

圆满人生不仅限于个人的独立,还须追求人际关系的成功,维系人与人之间的情谊,最重要的不是技巧,而是诚信。

第一节  化解人与人之间的冲突

安东尼·罗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酷寒的冬天早晨,购物中心的停车场,新堆了一处处的雪堆。约翰把车停好,旁边正是好不容易从雪堆中清除出来的唯一出入口。

但就在这时,另一辆车子却直接停在铲过雪的人行道上。这下害得他不得不绕过车子,在深及膝盖的雪地中行走。

“这个人真是缺乏公德心!”约翰一面念着,一面恼着。好不容易走到购物中心前入口后,他跺脚抖下裤子上的雪,然后转头忿恨地再蹬一眼停在车旁的另一部车子。

就在这个时候,他看到一位行动不便,双臂拄着拐杖的小姐,举步维艰地往前走。她走得很慢,一步一步的穿过滑溜的人行道,最后停在那辆车子旁边,打开车门,好不容易跌坐在前座上,车子这才开走。

他站在原地看了好一会儿,顿时对自己刚才的抱怨觉得不好意思。心里的怨气和懊恼,当然也像他裤管上的雪一样溶化了。

前后才几秒钟的时间,约翰的态度就改变了。到底是什么使他改变呢?情况并没有改变,车子还是阻碍了人行道,他还是必须踏进厚厚的雪堆里,唯一改变的是他的态度。

直到他看到那个跛脚的妇人和她的困境,他才恍然大悟!了解使他改变态度,内心的不悦和批评也才慢慢冰释。

现在你应该有所领悟了吧!与别人相处的不二法门,就是了解。人际关系的分歧,就是由于彼此的不了解。人与人之间的冲突、不悦、仇视、挫折、淡漠和分离,也都是因为互相不了解。

如果你想要和别人合作、相处,首先就必须懂得了解别人。

你纵使可以告诉自己,你为挡在人行道上的车子而生气,这是可以原谅的,又应该采取什么态度呢?一般人总难免要提出意见,批评别人。当别人的行为不如我们所想象时,我们就会显得不太高兴。即使程度并不严重,也会对别人造成或多或少的压力或紧张。

在一个人际关系讨论会上,教师对与会人员提出这个问题:“你们有没有人觉得自己无法和别人相处?”结果举手的人非常少。

然后请他们写出三件最令他们生气的事。从一千人的回答结果显示:其中有998 个人,生活中的牢骚都是因为别人的关系!这些人对于他们的答案又有什么说词呢?就像这样:“我和你一直相处得很好、很融洽,一直到你做一些我不喜欢的事,我才没办法和你相处。我觉得很生气、懊恼、难过。”一个人如果想要和别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他绝不能要求他们依照规定的模式做事,或处处请求利益。解决人与人之间不愉快的唯一方法,就是去了解。

这真是唯一的途径。旧约箴言第十四章第二十九节:“不轻易发怒的人才有真智慧。”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也都认同并追寻了解这一解决问题的途径。箴言第三章第十三节也指出:“得智慧、得聪明的,这人便为有福。

“因为得智慧胜过得银行,其利益强如纯金。

“比珍珠宝贵,你一切所喜爱的,都不足以比较。

“他右手有长寿,左手有富贵。

“他的道是安乐,他的路是平安。

“耶和华以智慧置地,以聪明定天”。

一  探察你的了解能力

你的了解能力如何?为了确实掌握与人相处的能力,你必须身临其境。

假设你在路上开车时,有一个小男孩站在路边向你挥手,车子经过他时,他竟拿东西丢你的车,你赫然听到一声“啪”的声音!这下才知道原来他用石头砸车子。

于是你猛然煞车,怒冲冲地走出车外,朝这个男孩子走去,愈走愈气,心里盘算着,你一定要把他带到他父母面前,指责他,并叫他们赔偿你的损失。

走到这个孩子面前时,你心中的怒气正好达到顶点。

他站在你面前害怕得哭个不停,抬头抽泣说:“我实在很抱歉,但是我想不出其它方法可以使你停车。

然后用手指着路边草坪上躺着的人,又说:“我小弟病得很严重,请你救救他吧?”这时,你心中的那股怨气会怎么样呢?它将会如火焰上的冰柱般迅速溶解了吧!为什么?因为现在你了解了这个男孩子用石头砸你车子的原因,所以你原谅他了,心中的愤怒也随之烟消云散了。

二  尽量去了解

让我们来看看另一个例子。假如你妹妹嫁给一位很成功的律师,最近几个月,他对待她的态度改变了。他变得多疑,占有欲强,甚至限制她的行动自由。

只要她离开,他一定会亦步亦趋地跟着他,不准她单独出门,她不停地抱怨,他还是不准她单独去购物。

知道他对你妹妹的态度后,你很生气,于是决定和家里的其他人讨论解决的方法,你们一致同意必须对他采取行动。

后来你接到一位心理学家打来的电话,他邀请你到他的办公室去。你去了之后,他请你回忆并描述一下你妹妹小时候的事情。他解释说你妹妹一直是个有盗窃癖的人,也就是说她无法控制自己偷窃行为的冲动。他还指出你妹婿始终承受着这种压力,不愿为人知道,直到别人揭开了她的这种病态。

听了这个解释之后,你对他的改变有什么感想?你还觉得忿怒不平吗?可能不会了,因为你已经了解他的行为。

三  生意上的了解

假设你是个拉保险生意的人。原先你和你的另一半约好星期四晚上要共进晚餐,一起玩桥牌。星期四早上你和一个客户洽谈愉快,而且他答应带他太太到你办公室来详谈了解保险条款,并签订合约。不巧的是,他们只有星期四晚上才有时间和你见面。

你颓丧的打电话回家,告诉“另一半”今天不能回家吃晚饭,电话的另一头传来失望的音调,这是可想而知的。

就这么样你必须留在办公室,不能回家吃饭,你只好跑出去买了一份三明治、一杯热咖啡当晚餐。这天晚上下着大雨,天气显得特别寒冷。于是你愈想愈觉得有点对不起自己,这么凄冷的晚上,竟然不能回家享受温暖,以及和朋友相聚的乐趣。

你没趣的喝着咖啡,一面等你的客户,然而约定的时间已经过去了,却仍不见他们到来。

又半小时过去了,他们还是没来。过了一小时,你实在等得不耐烦了,所以打电话到客户家,结果没有人接。过了一个半小时后,你才决定锁了办公室门,回家去了。你心里忿忿地自言自语:“至少,礼貌上他们可以打个电话来。”这个原本快乐的晚上泡汤了。直到上床前,你还迟迟不能平静内心的气忿和懊恼,你觉得应该把这客户列为“拒绝往来户”。

第二天早上大约九点钟,你坐在办公室桌前,桌上的电话铃响了,是那个客户打来的。

他急急地解释说:“昨天晚上没到你办公室来,我很抱歉。因为在路上,我们发生很严重的意外。由于下雨路滑,我的车子撞车了。从昨天晚上一直到现在,我们都在医院里,我曾打过电话,不过那时你大概走了。”你还会生他们的气吗?你还会认为他们不讲信用,说话不算数,而且应该“拒绝往来”吗?不,当然不会。你可能还会有一点罪恶感,因为他们是来拜访你的路上出事的。

现在你了解了吧!

四  雇员需要被了解

假设你是经理,其中有一位秘书习惯提早五分钟下班。每天下午五点差十分时,她就开始收拾桌上的东西,五点差五分时,她就走到办公室大门口准备走了。

你很生气她竟是个这么准时的看表员。如果不是她工作表现得不错,你早就警告她这种早退五分钟的习惯。然而,你心中的愤怒已经无法压抑了。

你把她叫到你的办公室,准备好好叱责她一番。你先告诉她,她这种早退的习惯大家都注意到了,你希望她能够提出合理的解释。

她回答说:“是的,我知道这是不应该的。但是你了解,我是个寡妇,心中唯一的支柱就是三个小孩子。我请了一位妇人帮我带小孩,但是她五点四十五分必须离开。如果我搭上了五点钟的巴士,就能在五点四十五分回到家;否则,下一班巴士的时间是五点四十五分,如果我搭这班车,回到家就要六点半了。这四十五分钟内我不能让我的孩子没有人照顾。我一直不愿说出这个原因,因为我害怕失掉这个工作。”听了这些话,你还生气吗?还懊恼吗?如果是你,你也一定和这个经理一样不生气了,因为他知道原因了。他可能会马上和公司方面协议,安排她每天提早五分钟离开,再利用其他特别时间补回来。

这些都是别人惹得你生气的例子。

在日常生活中,你总难免会碰到类似的人和事,惹得你“火冒三丈”。

在工作的时候,你可能因为别人的干扰,或浪费时间而生气;在路上时,你可能碰到别人的车开得太快或太慢,或太靠近你了,或挡在你的面前;在家里,家人之中也不免出现层出不穷的冲突和争吵。

如果你以任其发生发展的态度,面对这一连串的生活插曲,你会发现生活将是不间断的情绪冲击和创伤的累积。消极的生活态度除了会使你感到痛苦外,也会使你闷出病来。

所以如果你能觉悟到生活的环境、机遇和他人,都是无法控制的外在因素,唯一能控制的是,你对这些外在因素的态度,这才是明智之法。而且如果你抱持着去了解别人的心态,你一定能化解大部分不愉快,同时这也正是他们所需要的。他们每个人的内心里无不随时呐喊着:“请你来了解我。”

五  你可以填补人类内心深处的渴求

每个人都渴望被别人了解,这种心态的产生是由于他们不了解自己。苏格拉底的不朽名言,“了解自己”所影射的是一种追寻的精神——而不是一种目的。

监狱里的所有罪犯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通常会说“我不知道我为什么会这样做。不是我的错,不要骂我,请求你了解这一点,也了解我!”有一天一个任性的年轻小伙子,忧心忡忡地跑来找牧师。他见到这位牧师时第一句话就是“我必须找个了解我的人谈谈。”心理学家伯格博士说的好:“的确,人类内心深处一直渴求被了解,就像花朵需求阳光的照射一样。”所以安东尼·罗宾说,人类需要被了解。还有什么比和别人达成良好的沟通,付出你的关心去了解别人,更能和他们相处愉快呢?你的先生或太太可能经常会说:“我知道我对你说得太多,也够尖锐,但是在你掩耳不听,事态变得不可收拾之前,请你替我想想。我觉得好累,我要担心每个月的支出,事情多得好象永远做不完,还有小孩子的事。我又是背痛,又是头痛。求求你,不要只对我发脾气,或老是掉头不理我,请你了解我!”有多少家庭的破碎,不是由于彼此无法满足被了解的渴求而造成的?你看很多男女,彼此之间并没有真正的爱,他们也不重视彼此的了解。“家里没有人了解我”这虽然是一句常听见的老话,但是它所包含的意义,却是值得我们的深思的。

另外,受雇的职员也可能发出不平之鸣:“我知道我有时候傻里傻气的,而且好象不怎么用力。我可能会上班摸鱼,午餐时间在餐厅发牢骚。但是在你炒我鱿鱼,或者认定我在公司没有贡献之前,请替我想想。我家里有一大堆问题,而且整天站着,将资料放进档案,这样机械性的工作使我觉得很疲倦。求求你,了解我吧!”小孩子也是一样:“我的成绩不及格,但是爸爸、妈妈,在你们处罚我之前,你们为什么不先了解我。我努力了,但是我就是不喜欢那种课,而老师又老是挑我毛病。有一次还叫我在全班同学面前罚站,害我好臭。我知道你们可能会禁止我一个星期内出去玩,但是求你试着了解我一次就好了”。

买东西的人可能也有意见要对推销员说:“等一下。你讲了一大堆道理,就是要找理由卖出你的产品,我知道你准备了很多精心设计过的方法要叫我掏腰包。但是你怎么会知道我需要你所卖的东西?你并不了解我。”事实上,有一项对买东西的人所做的调查,为什么他们最不喜欢推销员,结果显示大部分的人回答是:“推销员好象并不了解我真正的问题!”推销员通常都不太用心,他们只是一味相信,他们的产品就是客户所需要的,他们从来不试着去了解客户,然而这却是维持任何一种人际关系所必备的。了解必须是经过相互沟通,而不是想当然的事。有时候需要以言语或行动表达出来,有时却只需要心照不宣的默契,只需要几句话也许就能打开别人心中的结。

例如,你上了一天班,既忙且烦的事搞得你筋疲力尽,好不容易才熬到下班。当你开车回到家时,就看到孩子的三轮车停在车道中间。你只好下车将它抬到路边,口里喃喃自语道:“老早跟这些小鬼讲过几十遍,叫他们不要把三轮车放在车道中间。”停好车子后,踏着疲惫的沉重步履走进屋里,将门用力一摔,这时你最想听到什么样的话?“你今天晚上干嘛这么火爆啊?”或者想听到:“怎么了,你今天不太顺利吧!我了解你的感觉!”表达了解与关心的简单方法,就这么一句话,“我了解你的感觉!”这就够令人感动的了。

接到电话后,你的第一个反应可能会驳斥他:“你没有理由这么讲。错误原是你们采购部造成的,我们一发现就马上采取补救办法了。你可以问问下订单的工厂,你就知道所有的货早在两天前,已经到达卸货码头了。”也许你是对的。但是如果你希望这个人能够接受你的辩解,那么你这样做法就错了。你没有表达了你了解这个人的感觉。

或者你遇到这种情况,“我无法再呆在这个屋子里了,东西总是乱七八糟地堆着。小孩子吵个不停,每天都做着单调的工作,我不要浪费时间了。”你可能会这么回答:“你怎么会这样认为呢?你有三个可爱的孩子,一个温暖的家,而且家里也都整理得有条不紊,好多人都很羡慕你。”但是你最好不要这么说,如果你想维持彼此间愉快的关系。面对这样的抱怨,你必须和对方沟通,让他知道你了解并尊重他有权利这么想。你不说出来,他怎么会知道你的想法呢!不要忘记了:“你给别人需要的,他们也会给予你所需要的。”如果你没有付出了解的心,你就甭想跟别人愉快相处,无法跟孩子进行沟通,工作的进展可能缓慢,也无法和你周围的人,发展更深刻、更亲切的人际关系。

与人相处时,你必须随时记得这个原则,并努力去做。虽然有时候会遇到困难,而有时你可能会忘记。但是尽力去做。当你初尝果实时,你就能获得莫大的鼓励。

达到了解的效果,并没有一定的方式。如果真的有的话,世界上就不会有战争、分离、家庭破裂、斗争或暴力犯罪事件发生。不过我们可以提出一些想法和意见,如果每个人都能遵循,那么至少可以增进人与人之间的了解。

 
第二节  深入了解别人——搞好人际关系的关键

有这样一则发人深思的报道:几位教师向2000 名雇主寄出一份问卷。调查被解雇的员工的资料,然后回答:“你为什么要他离开?”无论工种是什么,地区在哪里,有2/3 的答复是“他们是因为与别人相处不好而被解雇的。”能成大事的商界人士都认识到其他人对他们的成功的重要性。美国某大铁路公司前任总裁A·H·史密斯说:“铁路的成份95%是人,5%是铁。”他的话反映其他成功人士的共识,也为多项科学研究所证明。无论你干哪一行,或从事何种职业或专业,若学会处理人际关系,你就在成功路上走了85%的路程,在个人幸福的路上走了99%的路程了。

最基本的一点是,人际关系可以帮助我们成功,也可以使我们失败。我们与配偶的关系怎样,决定着我们与子女的关系。我们的家庭关系则给我们与别人的关系定下了调子,极少见到长久成功的人与配偶的关系是很糟糕的。

同样道理,我们与同事、上司及雇员的关系是我们生意成败的重要原因。

除非一个人与别人有良好的关系,否则任何技术知识、技能都不能使他得心应手,发挥自如。

如果你对此半信半疑,可以看如下的事实。人们在对美国商界所做的领导能力调查中证实:1.管理人员的时间平均有3/4 花在处理人际关系上;2.大部分公司的最大一笔开支用在人力资源上;3.任何公司最大笔,也是最重要的财富是人;4.管理人员所定计划能否执行,其关键是人。

无论你的目标是什么,选择了什么职业,如果你想获得人生的成功,你必须学会与别人搞好关系。

搞好人际关系的本领其实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善于与人打交道并不局限于生来就有某种魅力的人,虽然有些人的确天生有这方面的了不起的本领。但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与人保持良好关系的本领是后天学习得来的。

其中,深入了解别人就是人际关系的关键。下面的这些原则就能指导帮助你了解别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一  不要低估任何人的价值

一个年青政治家在第一次竞选演说时,极想给听众留下深刻印象,可是当他去到大礼堂时,却发现只有一名听众。他等了好一会,希望有人陆续到来,可是没有。最后他对那名唯一的听众说:“你听我说,我只是刚起来的政治家。你认为我应该发表这个演说还是取消呢?”那人想了一下说:“先生,我只是个养牛的,我只懂牛。如果我把一车干草送到牧场,而那里却只有一头牛,我肯定会喂这头牛的。”许多人跟那位年青政治家有同一种想法。他们盼望自己有大影响力,但不懂得影响力是如何产生的。其实我们能对单独见面的人发挥最大影响。如果我们忽视我们日常接触的人,不理睬他们,我们就会失去许多影响别人的大好机会。

以积极期待的态度会见每一个人,预期每一次打交道都能产生积极结果。把每个人都当作重要人物看待,这样你就绝对不会低估任何人了。

二  别占他人的便宜

人们最讨厌看到的事情之一,是有人企图为了自己发展而占别人便宜。

这样做不但是错误的,而且也不会有好结果。靠损害别人利益使自己得益,这貌似成功,但从长远观点看,是害人又害己。

取得成就是个耗费时间的过程,也是众人参与的过程。一个人要是占别人便宜,他未来的机会就要减少,乐意助他一路成功的人的数目也会减少。

占别人便宜者想走成功的捷径,但这是行不通的。正如美国总统德怀待·D·艾森豪威尔说的:“世界上没有折扣价买来的胜利。”

三  请别人提建议或给予帮助

跟别人建立积极关系,还有一极好的方法,你听了可能会大吃一惊:请别人给你提建议或帮个忙。人们希望有机会展示自己的专长,喜欢那种因为自己有力量或权威帮助别人而产生的感觉。

例如,本·富兰克林在自传中谈到他因为叫一个仇敌帮他个忙而使自己和那个人成了终生朋友。1736 年,富兰克林竞选州议会书记员的位置。富兰克林心中有数自己会获得提名,唯一问题是有个影响力很大的人反对他。富兰克林懂得,他要争取跟这个人交朋友,否则自己就会输掉。

富兰克林在自传中写道:“我听说他的书房中有一本珍贵的书,于是给他写信,表示我想读这本书,希望他能帮个忙,把书借给我。”那人对这一要求感到很高兴,很荣幸,于是把那本书借给富兰克林,还成了富兰克林的一名坚定的支持者。

关于请人提建议或帮忙,需要说明一下:要使相互关系健康和有益,就应该注意互利,不应该老是索取而不付出。请求别人帮助你是建立良好关系的开端,但仅仅这样做是不能使关系长久的。

四  别忘了给朋友“捎点东西”

最好的关系是双方时常从对方得益的关系。如果希望使关系有建设性,在去见朋友时就不要忘了给朋友“捎点东西”。

例如,你可能有许多熟人或同事,你们时不时聚会一下。虽然,纯粹交流各人的情况的聚会是好的,但如果你在去见别人时给他们“捎点东西”,这样的聚会就特别有益。“捎点东西”,指的是见解、业务机会、有助于个人发展及鼓舞士气的资料。什么东西都可以,出发点应该是帮助他人达到目标。

五  人是感情动物

我们主观上讲逻辑讲道理,但不应该忽视感情这一点。如果你想跟别人建立成功的关系,就要考虑到别人的感情。正如安东尼·罗宾所说:“在与人交流中讲感情比讲理性更能成功。”例如有个故事,说的是一位女士进一家鞋店买鞋。鞋店的一位男店员态度极好,不厌其烦地替她找合适的尺码,但都找不到。最后他说:“看来我找不到适合你的,你一只脚比另一只脚大。”那位女士很生气,站起来要走。鞋店经理听到俩人的对话,于是叫女士留步。男店员看着经理留那女士再坐下来,没过多久一双鞋就卖出去了。

女士走后,那店员问经理:“你究竟用什么办法做成这生意的?刚才我说的话跟你的意思一样,可她很生气。”经理解释说:“不一样啊,我对她说她一只脚比另一只脚小。”经理也把真相告诉了那位女士,但他考虑到她的感情,而且说话时讲究技巧,又带着尊重。他从那位女士的角度看问题,所以成功了。看出别人的感情,然后以尊重的态度为别人考虑,这种本领真是十分有用的。正如小说家约瑟夫·康拉德说的:“给我合适的字眼,合适的口气,我可以把地球推动。”把你自己最好的给别人,就会从别人那里获得最好的。你帮助的人愈多,你得到也会愈多,你愈吝啬,就愈会一无所有。

无论你的目标是什么,选择了什么职业,如果你想获得人生的成功,你必须学会与人搞好关系。

六  把注意力从你自己身上移开

当你开始把注意力集中到别人身上时,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

要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第一步是把注意力从自己身上移开。与别人交往时首先想到自己的人,很少能建立良好而持久的人际关系。当你开始把注意力集中到别人身上时,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

七  真诚关心别人

人们在知道你是否关心他们之后,才会在乎你是否了解他们。

有一句话总结了良好人际关系和人生成功的关键所在:“人们知道你是否关心他们之后,才会在乎你是否了解他们。”无论你有什么本领、特长、受教育程度有多高,都不如真心实意的关怀更能给人深刻的印象。事实上,当你是某个人的上司时,如果你不首先让他知道你关心他,你是不大可能对他有正面的影响力的。

统计数字表明,这个观点是对的。《华尔街日报》曾发表了一家名叫“国际出发点”的调研公司所作的一项研究的结果。在对1.6 万名公司主管人员所作的调查中,被列为“最有成就”的13%的主管人员对人的关心跟对利润的关心一样大如果你想建立良好人际关系,你首先要关心与你打交道的人。

八  认真了解别人

没有什么比得上了解和记住别人的情况更能产生积极效果的了。认真了解别人,是你关心别人的明证。这能创立一种良好而持久的关系。

历史上最好的例子是拿破仑·波拿巴与他的下属的关系。拿破仑叫得出手下全部军官的名字。他喜欢在军营中走动,遇见某个军官时,用他的名字跟他打招呼,谈论这名军官参加过的某场战斗或军事调动。他不失时机地询问士兵的家乡、妻子和家庭情况。这样做使下属大吃一惊,他们的皇帝竟然对他们的个人情况知道得一清二楚。

因为每个军官都从拿破仑的话和所提的问题中感到拿破仑对自己感兴趣,这就不难理解他们对拿破仑为什么那么忠心耿耿了。

九  了解别人的方式

有句话说得好,你把自己最好的给予别人,就会从别人那里获得最好的。

你帮助的愈多,你得到的也会愈多。你愈吝啬,就愈一无所有。

几年前有人分析100 位白手起家的百万富翁,他们的年龄从21 岁到70岁以上,教育程度从小学到博士都有。他们之中有70%的人来自于人口少于11000 人的小镇。然而,他们却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他们都是良好的发现者,能看到其他人好的一面——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如此。请听这个男孩的故事,他出于一时的气愤对他的母亲喊道他恨她。然后,也许是害怕惩罚,他就跑出房屋,走到山边,并对山谷喊道:“我恨你,我恨你,我恨你。”接着从山谷传来回音:“我恨你,我恨你,我恨你。”这个小孩有点吃惊,他跑回屋里对他母亲说,山谷里有个卑鄙的小孩说他恨他。他母亲把他带回山谷,并要他喊:“我爱你,我爱你。”这位小孩照他母亲说的做了,而这次他却发现,有一个很好的小孩在山谷里说:“我爱你,我爱你”。

安东尼·罗宾认为,生命就像是一种回声,你送出去什么它就送回什么,你播种什么就收获什么,你给予什么就得到什么。别人有的,你也会有。不论你是谁,也不论你在做什么,如果你寻找最好的方法,以便在人生各方面得到最好的收获,那么你就应当在对待每一个人和每一种情况时,寻找良好的一面,并且把它当作金科玉律,奉行不悖。玛丽·克罗莱女士也是用“给予”这种了解方式而发挥潜能,取得成功的。德州达拉斯的玛丽·克罗莱女士所办的家务与礼品公司,是本世纪的传奇故事之一。从一无所有开始,玛丽·克罗莱女士利用“追求卓越与连续成功”的各种原理,成功地建立了一家已经成为销售界楷模的公司。他们所持的信念是:一笔生意必须建立在信仰、干劲、努力工作,以及所有的人机会均等的基础上,而且只能那么做,才能永久建立起来。

大部分人想知道的问题是,玛丽·克罗莱以及她的公司,为什么能够从1957 年创立以来,一直获得如此惊人的成功。理由很简单,但是她深藏不露。

如果要用几个字来概括玛丽·克罗莱的成功,人们会说她的成功是由于深刻的信仰。她相信一个有信仰的人等于99 个只有兴趣的人;她相信每个人都有无限的潜能,并且决定将“无限的成长与成功的机会”给予她的销售女士们。

她相信,如果你能在心理上、道德上、体能上与精神上建立目标,那么她们也会在相同的基础上为你建立生意,从而挖掘潜能、发挥无限潜能。照任何标准看来,玛丽·克罗莱都是一个“富有”的女人,但她的富有并不是因为她拥有,而是因为她给予。

玛丽·克罗莱跟她的公司,并不全是阳光与玫瑰那么美好。他们付出了许多血,汗与眼泪。丰富的爱、信仰、热忱、同情、决心与努力工作,将给你带来生命中所有美好的事物。玛丽的故事属于典型的例子,任何一个律师在法庭中都可用它来证明,如果你帮助其他人获得他需要的事物,你可能因而得到想要的事物;而且你帮助的人越多,你得到的也越多。

(一)小白鼠的启发

罗伯特博士曾在哈佛大学主持了一系列有趣的实验,实验对象是三群学生与三群老鼠。他对第一群学生说:“你们很幸运。你们将和天才小白鼠在一起。这些小白鼠相当聪明,它们会到达迷宫的终点,并且吃许多干酪,所以要多买一些喂它们。”他告诉第二群学生说:“你们的小白鼠只是普通的小白鼠,不太聪明。

它们最后还是会到达迷宫的终点的,并且吃一些干酪,但是不要对它期望太大,它们的能力与智能只是普通而已。”他又告诉第三群学生说:“这些小白鼠是真正的笨蛋。如果它们能找到迷宫的终点,那真是意外,他们的表现自然很差,我想你们甚至不必买干酪,只要在迷宫终点放上干酪就行了。”往后六个星期,学生们都在这一指导下从事实验。天才小白鼠就像天才人物一样地行事,它们在短期间内很快到达了迷宫的终点。你期望从一群“普通小白鼠”那里得到什么结果呢?它们也会到达终点,但是在这种过程中并没有写下任何速度记录。至于那些愚蠢的老鼠呢?那更不用说了。它们都有真正的困难,只有一只最后找到迷宫的终点,可以说是一个明显的意外。

有趣的事情是在于,根本没有所谓的天才小白鼠和愚蠢小白鼠之分,它们都是从同一窝小白鼠中来的普通小白鼠。这些小白鼠的成绩之所以不同,是参加实验的学生态度不同而产生的直接结果。简而言之,学生们因为看到小白鼠不同才对它们不同,而不同的处理导致不同的结果。学生们并不知道小白鼠的语言,但是小白鼠懂得态度,而态度就是普通的语言。

这个有关小白鼠的实验,已经扩展到当地的一个小学。

有人告诉一位教师:“你很幸运,你跟天才儿童在一起。这些学生非常聪明。你的问题还没说完,他们就会给你答案。然而,你要小心,你们可能聪明得想要愚弄你。他们有些人想偷懒,希望你少留作业,不要听他们的,他们都会把作业赶出来,你只要把作业交给他们就行了。如果你给他们带来信心,以及一些日常的爱、训练与真诚的兴趣,这些小孩就能解决最困难的问题。”有人告诉第二位教师:“你教的是普通的孩子。他们既不太聪明也不太愚蠢,只有一般的智商、背景和能力,所以我们只期望普通的效果。”在该学年结束时,天才学生个个都比普通学生领先得多。你该能猜出这个故事的结局。事实上,根本没有天才学生,所有学生都是普通学生。唯一不同的就是教师的态度。教师认为普通学生是天才,所以就把他们当成天才,在这种态度下,他们也做得真的像天才一样。

最重要的问题是,你的孩子是否在五分钟内变得更聪明一些呢?在你们公司中,销售人员的情形又如何呢?在几分钟内,你的员工或同事是否变得比较有生产力、比较聪明、比较有能力呢?你太太的情形怎样呢?她是不是变得更美丽、更幽默呢?或者你丈夫是否又成熟些了呢?如果这些事情并未发生的话,那么鼓励你往前翻回几页,重新再读一遍,因为你看漏了重点。

诗人能以优美的词汇将这种情形表示出来。他说:“如果你认为某一个人就像他现在这样,你就得使他比过去更差。如果你把他当成是最好的人,那么他就会变成最好的人。”如果你阅读完这些文字,并这样去了解你周围的人,那么你的孩子会突然变得更聪明;你的丈夫或太太又有了进步,那么恭喜你,你是那个获得进步的人。

(二)你是一个卑劣的运动员

在绿湾比赛的练习期间,蓝伯第队的情况并不怎么顺利。

蓝伯第挑出一位身材高大的后卫杰瑞,因为他屡屡失误而必须退出场外,不得继续参加比赛。教练把后卫叫下来,很威严地训诫他:“孩子,你是一个卑劣的运动员。你没有阻挡对方,没有跟对方交锋,没有全力奋战。

事实上,你今天已经全完了,快回去冲洗吧!”这位高大的后卫点点头,然后走进更衣室。四十五分钟后蓝伯第走进来时,他看见高大的后卫坐在他的柜子前面,仍然穿着他的运动服,正静静地低头啜泣。

蓝伯第是位善于改变人性、富于同情心的教练,他走到橄榄球运动员那里,手臂环绕在对方肩膀上。“孩子,”他说:“告诉你真情,你是一位卑劣的运动员。你没有阻挡对方,没有跟对方交锋,没有全力奋战。然而,凭良心说,我应该告诉你,你自己的内在有一个伟大的橄榄球运动员,我正要紧紧地抱住你,直到你内在伟大的橄榄球运动员有机会出来,并且声明他是一个伟大的橄榄球运动员为止。”这些话使杰瑞激动万分。事实上,他最后变成了橄榄球界的杰出人士之一,甚至最近还荣获职业橄榄球界当代五十年杰出后卫的称号。

这就是蓝伯第的本事。他能见到他人美好的一面,并且善待他们,帮助他们发挥内在美好的一面。结果,这些运动员连续三年为蓝伯第赢得世界杯橄榄球冠军。

(三)助人结果自己得利

有一个人被带去观赏天堂和地狱,以便比较之后,能聪明地选择他的归宿。他先去看了魔鬼掌管的地狱。第一眼看去令人十分吃惊,因为所有的人都坐在酒桌旁,桌上摆满了各种佳肴,包括肉、水果、蔬菜。

然而,当他仔细看那些人时,他发现没有一张笑脸,也没有伴随盛宴的音乐或狂欢的迹象。坐在桌子旁边的人的左臂都捆着一把叉,右臂捆着一把刀,刀和叉都有四尺长的把手,使他们不能用来吃。所以即使每一样食物都在他们手边,结果还是吃不到,一直在挨饿。

然后他又去天堂,景象完全一样——同样的食物、刀、叉与那些四尺长的把手。然而,天堂里的居民却都在唱歌,欢笑。这位参观者困惑了,为什么情况相同,结果却如此不同。在地狱里的人都挨饿而且可怜,可是在天堂的人却吃得很好而且很快乐?最后,他终于看到答案了。在地狱里的每一个人都试图喂自己,可是一刀一叉,以及四尺长的把手根本不可能吃到东西。

在天堂的每一个人都在喂对面的人,而且也被对面的人所喂,因为互相帮忙,结果帮助了自己。

这个故事启示我们:如果你帮助他人获得他们需要的事物,你也因此而得到想要的事物,而且你帮助的人越多,你得到的也越多。

十  在生活中注入包容和了解

你如何培养了解别人的习惯?你肯定未真的下过工夫。

对我们而言,去了解别人是一种态度,而不是一种能力。一个人不可能完全了解或体会另一个人的经历的事情。有时候我们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会这么做,别人怎么可能了解你呢?实际上,我们的行为都是感情用事,不够理智,这也是最无法解释的。

我们为什么笑?为什么哭?为什么今天我们的情绪很好?改天却又情绪低落了呢?为什么我们会对自己所爱的人生气呢?为什么我们比较喜欢这个人,而不喜欢那个人呢?为什么我们经常会做一些错事或傻事,事后却又追悔自责:“我怎么会这么做呢?”回答这些问题时,很多因素必须加以考虑。例如感情、个人的意见、态度、经历、习惯及很多生活中曾经发生过,也早被遗忘的小插曲,而这些也许正是你了解别人的根据。所以现在我们应该知道,不管别人怎么生气,那些行为一定都有原因,如果你处在这些环境,可能也会这么做。

以这样的态度去赢得一个人的心,而不要以消极的态度去面对人,你就更接近、也更懂得去了解别人。我们应该理智地掌握环境,不要太感情用事。

达到这种精神境界也没有明确的方式,只有随时去做。

这么做之后,你会慢慢发现有很多方法可以增加你了解别人的能力。下面我们提出三种方法,指导你开始走进这个方向。

(一)包容的心

简单地说,就是忍受别人不合理的行为和各种不顺心的情况。学习欣赏并接受不同的生活方式、态度、文化、种族、年龄和长相。很明显这是了解别人所应抱持的态度。

我们还要将自己比喻成教会的教友,每个星期天都听牧师讲有关包容的典故。开始时都很专注地听讲,渐渐听烦了,就开始松懈下去。教堂的长老决定,应该请牧师改变讲道的主题。

于是长老对牧师说:“这虽是个很好的启示,但是教友在每个礼拜,都听同样有关包容的主题已经听烦了,你应该准备很多不同的内容。”牧师回答说:“是的,我准备了很多别的内容。可是我想和你商量,我要等到他们开始做时,我才停止讲这个主题。”这些话说明了实践包容的心(肯定并尊重别人的信仰、差异和歧见等)是很不容易的。

做到这一点为什么会这么困难呢?为什么人类无法接受和自己不同的人呢?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多样化的人和事,应该可以增加更多的乐趣和刺激。

在物换星移的变换中,涓涓细流终汇成大瀑布,峡谷的形成更增添了草原的壮观与魅力。

但是感受到这片大地之美的人,却被人的问题所困扰。在别人身上所发现的差异,使他感到不悦,甚至恐惧。

这实在很奇怪,人类之所以彼此需要,就是因为他们的差异。如果世界上所有的人都完全一样,那么人类文明就根本无法幸存。

人类必须随时了解这一点。不要再让不同的国籍、不同的宗教、家人之间的差异和朋友间的分歧,成为困扰和争执的原因。

不要等别人去做,你现在就面对现实,每个人都有其特异之处,世界上绝对没有两个人是完全一样的。

安东尼·罗宾指出,培养包容的心,确实去实行,去想和去做是完全不同的两件事。

(二)答案操之在你

什么样才算有包容的心呢?这就像一个古老的寓言故事,有一位神秘的长者,他有非常丰富的知识,和洞悉事物的观察能力。你问他任何问题,他从来不会答错。

有一天,学校里有一个调皮的男孩,聚集了其他的男孩子在一起,他大言不惭的吹牛说:“我想到了一个问题,这一定可以难倒那个‘智者’。我抓一只小鸟藏在手中,然手跑去找这个智者,我要问他,我手上的小鸟是死的还是活的?如果他回答是活的,我就即刻将手里的小鸟捏死,丢到他脚边。

如果他说小鸟是死的,我就放开我的手,让小鸟飞走。”打定主意之后,这一群男孩子于是跑去找这位智者。一见到他时,这个调皮的男孩子立刻问:“聪明人啊,你告诉我,我手上的小鸟是死的,还是活的?”这位聪明的长者沉思了一下,并回答说:“小男孩,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掌握在你手中!”这就是包容。你是否愿意包容,掌握在你手上,因为你有能力选择你的思考。你可以选择仇恨、批判或责难,或者你也可以包容他们的错误和缺点。

多注意他们好的一面,而不要老是挑剔不好的一面。

包容的心,简单地说,就是接受别人原来的样子。富有包容心的人,能多看到别人的优点,很少看到别人的缺点。对别人的评估,正面价值多于负面价值,鼓励多于责难。

然而奇怪的是,愈来愈多人总是期望别人从不犯罪,在他心里将自己的雇员、伴侣或朋友,塑造出理想的完美形象。因此只要他们犯错、或行为不理想,那么他心中那个“完美的形象”就粉碎了,他就一定会生气和失望。

这就像一对新婚夫妇,对婚姻生活的美丽幻想,在现实中粉碎了,婚前幸福的笑靥,编织的美梦,兴奋的激情,俩人卿卿我我共度的星夜和喁喁细语的甜蜜,都因为发现对方的某个缺点而消失了。彼此开始互相猜忌,自我意识强烈,不为对方着想,互相挑毛病,渐渐摧毁了他们的未来。

情感是有扩散性的,愤怒只会引发愤怒。

(三)接受别人原来的样子

试着去接受别人原来的样子,不要勉强他们扮演你心目中完美的角色。

潜能学家罗杰说:“我从来没有碰到过一个我不喜欢的人!”他并没有特意去忍受他人,因为他以包容的心待人,他只发现别人性格中令他喜欢的部分。

令人惊讶的是,有些人似乎特别喜欢强调和注意别人性格上的缺陷。他们似乎以找出别人的错误为乐趣,并以此达到自我满足。然而这种寻找乐趣的方式代价太高,因为这会渐渐抹煞一个人的包容心。

学习注意别人的优点。你要随时记住这一点:如果你能够看到别人的好处,你就不需要处处拘泥于容忍别人,自然便能达到那个境界!努力培养容忍的心,你就是有福的人。你会快乐,更接近真实的自我,而且也能够享受丰富而美好的人际关系,从而让你更好地发挥你的潜能。相反的,缺乏容忍的人会使你感到痛苦,甚至会闷出病来。这些道理你都懂,但是也许你并不能完全了解,没有包容心的人在你心理上所造成的影响有多大。

当你怒火中烧,对别人发脾气时,你已经对这个人失去包容的心。这时你的血液循环和心跳都会加速,比正常时快三至四倍!当你日子过得“很顺利”时,也就是你的态度乐观积极、有朝气时,你会觉得每天都很舒畅有活力。

相反的,当你失望沮丧、怨天尤人时,也就是你和别人发生摩擦时,你便觉得自己在心理上和生理上都大不如前,每天都很疲惫。

在一个人际关系座谈会上,主持人请参加的人将他们觉得无法容忍的情况和对象写下来,以便了解他们的反应。以下是几个典型的答案范例:“我丈夫等我时,总是不耐烦地跺脚、骂人。”“我老婆总是在电话中对我唠叨个没完。”“上班累了一天回家后,总是发现家里乱七八糟,而且没有晚饭吃。”“我的上司对我的无理要求。”“说话讽刺、尖酸的人。”“大笑不止。”“约会迟到的人。”“没有礼貌的人。”“背后中伤别人的人。”“喜欢自夸的人。”“在高速公路左侧超车道上驾驶,低于规定时速的人。”“我的“另一半”待我像个完全无助的人。”“在拥挤的街道上,任意停车的卡车司机。”“嚼口香糖的人。”“总是等待他人来帮忙的人。”“游手好闲的人。”“在公司下班时间比别人晚。”“犹豫不决的人。”“一大清早就聒噪不停的人。”“喜欢吹牛的人。”“完全不替我们着想的老板。”这些就是促使人们心跳加快三至四拍的典型情况!你是不是觉得都很熟悉呢?试着学习对别人让步,并收敛自己不安的情绪,那么你就能节省很多精神。

下面两种方法也许可以帮你达到这一点。

(四)对事不对人

一个温暖的春天夜里,在美国东岸的一个城市里,有位年轻的韩国学生,走出公寓去寄一封信。当他自邮筒走回去时,被十一个不良少年围起来,拳打脚踢狠狠揍了一顿,不幸的是救护车来到之前,他就断气了。

两天之内,警察将这十一个不良少年一一逮捕。社会大众都要求严惩他们,报纸也希望采取最严厉的惩罚。

后来这位死者的家长寄来一封信,他们要求尽可能减轻这些少年的罪行,并成立一笔基金,作为这一群孩子出狱重新生活及社会辅导的费用。

他不愿仇恨这些少年。

无疑地,他内心经过相当的挣扎,而且需要有相当强烈的意志,才能够不恨这些不懂事的孩子。他只恨控制这些孩子内心的病态性格。

他希望让这些孩子从残暴、粗鲁、仇恨、病态的虐待性格中重生,甚至还提供金钱来帮助这一群孩子。他恨的是这件事,而不是人。

了解别人,并不是指容忍所有错误的行为及不正常的性格。如果你能够学习“针对事情而不要作人身攻击”,那么你会发现培养了解的态度容易多了。

自夸、自私、贪婪、讽刺、仇恨、嫉妒、自怜、邪念、自我意识强烈,这些性格就好象是寄生在人们身上的水蛭,会带给他们痛苦,使他们生病、甚至夺走他们的生命。你可以仇恨这些害虫,但是应该同情被水蛭所害的受害人。

去爱一个可爱的人并非难事,难的是去爱不可爱的人。要求自己去体谅一个自大、傲慢、尖酸、刻薄、自私或粗鲁的人,这确实是一项很大的考验。

了解这些人确实很困难,因为这还需要你费心去了解这些人受的伤害,谁使他们觉得不受重视而且不被需要。不过,不要让那些原因而造成你的漠视和偏见,进而使别人永远痛苦。

试试下面这种方式。

(五)参加了解别人的游戏

由于我们知道了解别人在人际之间的沟通,是很重要的,所以我们有一群工作在一起的同事,便可以进行一种可以增进我们了解别人的游戏。在公共场所时,我们会猜测身边的人的某种行为。

有一天,在我们大伙一起去吃中餐的途中,就出现类似这样的谈话。

“看看那些躺在沙滩上的人,他们为什么不用工作呢?”然后大家便开始猜测答案。

“他们是消防队员,现在正好在享受两天的休假。”“他们有个有钱的父母。”“他们正好在休假。”“他们忙里偷闲,来这里舒解紧张的情绪。”“他们被宣布只剩下一个星期的生命,所以到这里来及时行乐。”“其实他们只是偷懒罢了,如果我们有机会的话,我们也会躺在那里。”然后是一个年轻小伙子开车在我们后面猛按喇叭,随后便迅速冲过我们身边。

“哇!开得这么快,可能出了什么问题?”“可能刚接到消息说他母亲出了意外,他现在要赶去医院。”“他只是想满足自己开快车的瘾。”“他停下来帮小姐修理爆胎,所以把时间耽误了,现在急着赶去上班。”“可能他右脚抽筋了。”“没有人喜欢他,所以他得开快车,可以使他自己变得重要一点。”“他想要当赛车选手,现在正在练习,这也没什么不对吧?”“他觉得我们走得太慢,他这样子只是告诉我们他的想法。”就这么你一言,我一语的,其中当然不乏大伙儿频频爆笑的猜测,但是收获却也不少。这种游戏确实帮助我们增进了解别人的心,比其它生硬的学术性方式更有效,而且还要以缓冲彼此尖锐的敌对和偏见。

有一天早上,一个妇人垂头丧气走进塞缪尔的办公室,因为她的一个很有希望的客户,竟然向别家公司订购。

她问塞缪尔:“为什么他会这么做呢?难道是我做错了什么吗?”“可能是你的口红颜色不对,换一种吧。”“可能是昨天客户打电话找你时,发现你已婚了,你说对不对?”“他可能从别人那里拿到更好的价钱。”“你的对手可能使用胁迫的方法。”虽然,一开始是以幽默和轻松的态度进行讨论,但能逐渐导入正题,这显然对事情更有所帮助。保持一点幽默感,可以使事情更容易处理。如果你老是要以非常严肃的态度来分析你所有的人际关系,那么你一定会经常失眠。一连串的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积压在你的心里,将会使你面对每个人,都变得神经兮兮,更不用谈去了解别人了。

世界上每一个人,都是非常有趣、迷人、可爱的。就像冬天的雪片一样,没有两个人是完全一样的。这就是我们进行“了解别人”的游戏,所获得的心得。你也试试看,请你的家人、朋友或同事,一起来推动这个游戏。这会使你以更友善的态度来对待别人,也会更了解别人。

你会发现我们这里所提出的包容之心,其实只是“恻隐之心”的另一种说法。

恻隐之心就是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所有的领导人物都应具有恻隐之心,他们能够和大伙儿一起笑、一起哭,和周围的人一起共享快乐、共担痛苦。他们真心地去感受他们所爱和所关心的人的感觉,这就是恻隐之心。

如果你希望阅读这一本书而有所获,你就必须具备这种宝贵的特质。恻隐之心和可怜或同情并不相同,恻隐之心是一种同甘共苦的精神。想想什么事情可以使别人心跳加快,你不妨带给他们一点惊喜,使他们的今天比昨天更美好。

当然,你必须能够和他们一起共度困难的时刻,让他们低落的情绪得以排解,挫折的感觉得以疏导。随时安慰他们,并帮助他们再重新快乐起来,甚至对人生的态度更积极。

这就是恻隐之心、包容之心、体谅之心。仔细看看每个面具的背后,你会发现原来他们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渴望别人的了解、包容和悲悯。

他们需要你的关怀。

 
第三节  修身之道是良好的人际关系所必需

一  人际关系不可缺少诚信

个人独立不代表真正的成功,圆满人生还必须追求人际关系的成功。不过,群体的互赖关系必须以个人真正的独立为前提条件,想要抄近路是办不到的。

在一次俄勒冈州沿岸主持的研讨会上,有位男士向麦考梅克抱怨:“实在不想来参加这种研讨会!”这句话立刻引起麦考梅克的注意。

他接着说:“看看其他人,个个都颇有所获,这儿的海滩美景又是那么迷人。而我,却只能坐在这儿,为内人今晚的查勤发愁。”“每次出远门,不论在哪里,她的电话一定紧追不舍,在哪儿吃早餐?有没有碰上熟人?几时用午餐?吃了些什么?下午怎么过的?晚上有什么余兴节目..。”“把我从早到晚的一举一动都打听得清清楚楚,恨不得找个目击证人查证一番。害得我每次参加这种活动,心理负担都很重,哪有心思在正事上。”看起来,他的确很痛苦。他们继续交谈了一会儿,忽然有句话又引起了麦考梅克的注意。他略显腼腆的说:“她其实很了解,我就是在一个类似的研讨会上遇见她的..当时我已经有家室了!”麦考梅克玩味这句话的含意,然后说:“你是那种追求速效的人,对不对?”“此话怎讲?”“你希望奇迹出现,只要一把螺丝起子,把尊夫人的脑打开,改写一下程序,好让她立刻脱胎换骨,对不对?”“当然啦,我巴不得她能够改变作风,我实在被她烦得受不了了。”麦考梅克说:“老兄,解决问题不能光用嘴说,还得以身作则来感动别人。”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观念——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是自制与自知之明。有人说,爱人之前,必须先爱自己。此言果然不虚,但是更强调人贵知己。了解自我才懂得分寸,也才能真正爱护自己。

所以说,独立是互赖的基础。缺乏独立人格,却一味玩弄人际关系的技巧,纵使得逞于一时,也不过是运气罢了。处顺境之中,还可任你为所欲为。

但天有不测风云,一时面临逆境,技巧便不足恃。

维系人与人之间的情谊,最要紧的不在于言语或行为,而在于本性。言不由衷、虚伪造作的表面功夫很快就会被识破,如此将何以建立圆满的人际关系?由此可见,修身是人际关系成功的基础。完成修身的功夫后,再向前看,面前又是一片崭新的领域。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使人享有深厚丰富的情感交流,以及为社会服务奉献的机会。

不过,这也是最容易带来痛苦与挫折,横亘在眼前的障碍纷至沓来,令人疲于应付。个人生活的得失,比如浑浑噩噩、漫无目标,使你于心难安,而思有所振作,但很快就习以为常、熟视无睹了。

人际关系的挫折就不是如此单纯。它所带来的痛苦,往往十分剧烈,令人无法遁形。无怪乎各种标榜速效的人际关系成功术,盛行一时,只可惜强调表面功夫的权术只能治标,不能治本。人际关系的得失其实取决于更深一层的因素,舍本逐末将适得其反。

这里用鹅生金蛋的比喻来说明非常恰当。鹅——良好的人际关系,会生出完美的金蛋——团体合作、开诚布公、积极互助以及高效率。为使鹅能够不断生金蛋,就得悉心呵护,本文说的正是这个道理。

二  为感情开个帐户

众所周知,在银行里开个户头,就可储蓄以备不时之需的帐款。所谓感情帐户,储存的是增进人际关系不可缺少的“信赖”,也就是他人与你相处时的一分“安全感”。

能够增加感情帐户存款的,是礼貌、诚实、仁慈与信用。这使别人对你更加信赖,必要时能发挥相当作用,甚至犯了错也可用这笔储蓄来弥补。有了信赖,即使拙于言辞,也不致开罪于人,因为对方不会误解你的用意。所以信赖可带来轻松、直接且有效的沟通。

反之,粗鲁、轻蔑、威逼与失信等等,会降低感情帐户的余额,到最后甚至透支,人际关系就得拉警报了。

这就仿佛走在满布地雷的战场上,一言一行都是步步为营。为求自保,不得不玩弄手腕权术,以致人人神经紧张,许多家庭、团体都充斥着这种现象。

人类最亲密的婚姻关系又何尝不是如此。尽管一开始结合是在互相信赖的基础上,倘若不继续储蓄,仍有关系恶化的危险。虽然有的能维持关系,但如不进行感情储蓄,则会导致大打出手,甚至劳燕分飞。

愈是持久的关系,愈需要不断的储蓄。由于彼此都有所期待,原有的信赖很容易枯竭。你是否有过这种经验:偶然与老同学相遇,即使多年未见,仍可立刻重拾往日友谊,毫无生疏之感,那是因为过去累积的感情仍在。但经常接触的人就必须时时投资,否则突然间变生肘腋,会令人措手不及。

这种情形在青春期子女身上尤其明显。父母与子女交谈的内容一般不外乎:维持整洁、用功读书、把收音机音量关小一点、别忘了倒垃圾等等,但这样一来,感情帐户很快就会透支。

孩子一旦面临一生中最重大的抉择,由于对父母极不信任,沟通的管道又不畅通,保证他绝不愿征求父母的意见。纵使父母的阅历,足以提供更好的建议,他也宁可自作主张。

所以为人父母者,何不就从现在起,对子女多表达一分关怀。比方买一本他最想要的书,协助他作功课、整理内务。最重要的是,不要只顾教训、责骂。要善于聆听孩子的心声,让他感觉父母是真心关怀他,把他当一个独立的人看待。

或许,态度突然变得亲切会使人起疑:“爸的目的何在?妈想在我身上套用什么技巧?”其实,只要不断付出,感情帐户的存款自会增加,透支自会减少,父母与子女间关系也会自然而然改善。这需要时间与耐心,别因指望速效而轻言退缩,更不可埋怨子女不知感恩图报,否则连过去的心血也将付诸流水。

三  存入六种感情款

在感情帐户里,可存入六种主要存款:

(一)了解别人

认识别人是一切感情的基础。人如其面,各有所好。同一种行为,施行于某甲身上或许能增进感情,换了某乙,效果便可能完全相反。因此唯有了解并真心接纳对方的好恶,才可增进彼此的关系。比方六岁的孩子趁你正忙的时候,为一件小事来烦你。在你看来这事或许微不足道,在他小小心灵中,却是天下第一要事。此时就得认同他的观念与价值,以对方的需要为优先考虑而加以配合。

一个男孩对棒球近于痴迷,而他父亲却丝毫不感兴趣。有一年暑假,父亲居然带着儿子看遍每个主要球队的比赛,总共花去六个星期的时间与不少金钱,但对增进父子亲情的助益却无法估量。

有人问他:“你真那么爱棒球吗?”父亲答:“不,我只是那么爱我的孩子。”一位大学教授,专心致志于学术研究,对不肯用脑、只爱动手的儿子,总斥为浪费生命。可想而知,父子的关系有多么恶劣。

偶尔他也会良心发现,想要挽回孩子的心,可惜从未成功。十几岁的儿子则认为,父亲时时刻刻不忘批评他,把他与别人相比,却从未真正接纳他。

即使父亲向他示好,也会被曲解。到后来,他父亲的心简直碎了。

幸好有一天,他听人谈起“视人之事如己之事”的观念,他牢记在心。

回到家,就设法说服儿子,一同动手把住宅四周的围墙改建成万里长城的式样。这件大工程持续了一年半之久,他们父子终于有长期相处的经验。儿子耳濡目染,也养成与父亲一般爱好动脑的习惯。不过,他俩真正的收获还在于巩固了父子真情。

一般人总习惯于以己之心,度他人之腹,以为自己的需要与好恶,别人也会有同感。待人处事若以此为出发点,一旦得不到良好的回应,便武断地认为是对方不知好歹,而吝于再付出。

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从表面上看来,似乎是说,己所欲便要施于人。但安东尼·罗宾告诉我们,这句话的真谛在于——若欲为人所了解,就得先了解别人。

(二)注意小节

一些看似无关紧要的小节,如疏忽礼貌,不经意的失言,其实最能消耗感情帐户的存款。在人际关系中,最重要的正是这些小事。多年前的一天,麦考梅克像往常一样,带着两个儿子出门看运动比赛,吃点心,然后赶一场电影。结果电影看到一半,四岁的小儿西恩就睡着了。散场以后,麦考梅克把他抱到车上。当晚天气很冷,麦考梅克脱下外套给他盖上,然后打道回府。

回到家,把西恩送上床,他又照顾六岁的史蒂芬准备就寝。他上床以后,躺在儿子身边,这时候父子俩该聊当晚的趣事了。

平常儿子总是兴高采烈的忙着发表意见,那天却显得异常安静,没什么反应。麦考梅克很失望,也觉得有点不对劲。突然史蒂芬偏过头去,对着墙。

他翻身一看,才发现史蒂芬眼中噙着泪水。麦考梅克问:“怎么啦,孩子,有什么不对吗?”史蒂芬转过头来,有点不好意思的问:“爸,如果我也觉得冷,你会不会也脱下外套披在我身上?”原来,那一晚所有的趣事都比不上这小小的一个动作,他居然吃起弟弟的醋来了。

然而,这对麦考梅克却是一个很大的教训,至今难忘。原来,人的内心是如此敏感、脆弱。不分男女老少,不分贫穷富贵,即使外表再坚强,内心仍有着细腻脆弱的情感。

(三)信守承诺

守信是一大笔收入,背信则是庞大支出,代价往往超出其它任何过失。

一次严重的失信使人信誉扫地,再难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

因此,为人父母,应要求自己绝不轻易对子女许诺。即使不得不如此,事先一定要考虑所有可以发生的变化与状况,避免食言。唯有守信才能赢得子女的信赖;唯有信赖,才能让子女在关键时刻听从你的意见。

当然,偶尔也会有人力无法控制的意外发生。不过就算客观环境不允许,你应依然尽力实践诺言,知其不可而为之,因为你重视诺言。否则你也应详细说明原委,请对方让你收回承诺。

(四)阐明期望

几乎所有人际关系的问题,都源于彼此对角色与目标的认识不清,甚至相冲突所致。所以,不论在办公室交代工作,或在家中分配子女家务,都是愈明确愈好,以免产生误会、失望与猜忌。

对切身相关的人,我们总会有所期待,却误以为不必明白相告。以婚姻为例,夫妻双方都期盼对方扮演某些角色,却并不开诚布公的讨论,有些人甚至连自己怀抱着哪些期望都不清楚。对方若不负所望,婚姻关系自然美满,反之则否。

这种心理导致太多问题。我们总认为,关系既然如此密切就应有默契。

殊不知,其实不然。因此,宁可慎乎始,在关系开始之初,就明确了解彼此的期待,哪怕需要投入较多时间精力,但是却能省去日后不少麻烦,这是一种必要的储蓄。否则,单纯的误会可能一发不可收拾,断绝了沟通的管道。

坦诚相待有时需要相当的勇气,逃避问题,但愿船到桥头自然直,反倒来得轻松。但就长远看,慎乎始总胜过事后懊悔莫及。

(五)诚恳正直

诚恳正直可赢得信任,是一项重要存款。反之,已有的建树也会因为行为不检而被抹杀。一个人尽管善解人意,不忽视小节,守信,又不负期望;可是行为不诚恳就足以使感情帐户出现赤字。

背后不道短,是诚恳正直的最佳表现。在人后依然保持尊重之心,可以赢得信任。假定你有与同事在背后抨击上司的习惯,一旦彼此关系破裂,对方难道不会怀疑,你也在他背后蜚短流长吗?你在人前甜言蜜语、人后大加挞伐的习惯,他知之甚详,如此行为能增加信任吗?因此,如果有人向你发牢骚,对上司不满。你会告诉他,基本上你同意他的看法,但你建议一同去找主管,委婉的把问题说明白。这么作,对方便了解,若有人在你面前批评他,你会有什么反应。

再举例子来说,有些人为了争取友谊、不惜揭第三者之短:“我本来不该告诉你的,可是既然你我是好友,那..”背叛能够赢得信任吗?还是会引起戒心?此等言行表面看来仿佛是储蓄,事实上是支出,个人的缺点因此暴露无遗。

诚恳正直其实并不难做到,只要对所有人抱持相同原则,一视同仁即可。

纵使起初并非人人都能接受这种作风,因为在人后闲言闲语,是人的通病;不同流合污,反而显得格格不入。好在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诚恳坦荡终会赢得信任。

因此,请避免矫饰、欺骗、表里不一,作个童叟无欺的人吧!

(六)勇于道歉

向感情银行提款时,应勇于道歉。发乎至诚的歉意足以化敌为友,例如:“是我不对。”“我对你不够尊重,十分抱歉。”“在别人面前令你下不了台,虽然是无心之过,可是也不应该,我向你道歉。”这种勇气并非人人具备,只有坚定自持、深具安全感的人能够如此。缺乏自信的人唯恐道歉会显得软弱,让自己受伤害,使别人得寸进尺。还不如把过错归咎于人,反而更容易些。

有句名言说:“弱者才会残忍,唯强者懂得温柔。”由衷的歉意是正数,但习以为常就被视为言不由衷,变成负数。一般人可以容忍错误,因为错误通常是无心之过。但动机不良,或企图文过饰非,就不会获得宽恕。

四  无条件的爱

无私的爱可以给予人安全感与自信心,鼓励个人肯定自我,追求成长。

由于不附带任何条件,没有任何牵绊,被爱者得以用自己的方式,体验人生种种美好的境界从而激发出更大的潜能。不过,无条件的付出并不代表软弱。

我们依然有原则、有限度、有是非观念,只是无损于爱心。

有条件的爱,往往会引起被爱者的反抗心理,为证明自己的独立,不惜为反对而反对。其实这种行为更显示出不成熟的心理,表示你仍受制于人。

有句话说的好,以敌人为生活重心,乃是生活在对方的阴影下。

有一所名校的校长为了使儿子也能挤进这所学校,费了九牛二虎之力。

没想到儿子居然拒读,真令为父的伤心不已。

就读名校对儿子的前途大有助益,更何况那已成为家族传统,这位名校校长的家人连续三代都是该校校友。可想而知,这位父亲必定想尽力挽回儿子的心意。

可是孩子却反驳,他不愿为父亲读书。但是,在父亲心目中,进入名校比儿子更重要,这种爱是有条件的。而为了维护自己,儿子必须反抗这种安排。

幸好,这位校长最后想通了。明知孩子可能违背他的意愿,仍与妻子约定无条件放手,不论儿子作何抉择,都支持到底。即使多年心血可能白费,却也割舍得下,这种品格的确相当伟大。他们向孩子说明,一切由他决定,父母绝不干预,而且绝非故作开明。

没想到,去除了父母的压力,孩子反而切实反省;发现自己其实也希望好好求学,于是仍决定申请那所学校。听到这个消息,这位校长自然十分欣喜,倒不是因为儿子最后的决定与他不谋而合,而是身为父母,当然会为子女肯上进感到欣慰,这才是无条件的爱。

 
第四节  以坚强的意志去迎接批评

安东尼·罗宾认为,某些人总是想要看到你跌倒,看到你遭逢不幸,孤立无援。

急于对别人说“他之所以会有这样的下场,真是罪有应得,”或“他一直以为自己多么有办法,现在请看看他的这一副德行吧!”的人,可真是太多了。他们尽力对你的人格、聪明才智、你的财物,以及朋友,作出一些恶意的批评和指责,让你因而感到心慌意乱,不知所措。

原来这些轻视你、批评你的卑鄙小人,是你在迈向成功之途中,绝对必要的条件。以下将为你指出一些具体、有用的建议,使你心灵宁静,从而适度保护自己,以免掉入陷阱之中。

一  不辩自明

60 年代早期,有一位很有本事,曾经当过高中校长的人,出马竞选美国中西部某一州的国会议员。这个人的资历很好,又很精明能干,看来他很有希望赢得这项选举。

但是在选举的中期,有一个很小的谣言散布开来:三四年前在该州首府举行的一项教育大会中,他跟一位年轻教师“有那么一点暖昧的行为”。这真是一个弥天大谎,这位候选人感到非常的愤怒,尽力想要辩解。

每一次聚会中,他都要站起来极力澄清这项恶毒的谣言。其实,大部分的选民根本没有听过这码事,直到这位候选人自己提出,他们才知道。结果,这位候选人愈声明自己是无辜的,人们却愈相信他是有罪的,真是愈抹愈黑。

群众振振有词地反问:“如果他真的是无辜的,他为什么要百般为自己辩解呢?”如此火上加油,恶化下去,最后他彻底失败了。而且最悲哀的是,连他的太太最后也转而相信谣言了。夫妻之间的亲密关系被破坏无遗。

有许多很有才气的人,都是被恶意的指控所隐害,结果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

在成功学家大卫·史华兹担任大学教授生涯的早期,曾经有过一次相似难忘的经历。当时他一直蝉联“退学委员会”的主席。这个委员会设立的目的是要订立出一些政策,好让那些成绩太差必须退学的学生有所遵循。

在经过多次的聚会商讨之后,委员会要对全体教职员提出一项报告。史华兹把这个报告交给大会主席以后,就坐回原位了。接着,有一位教授忽然站起来,对这项报告的每一方面都横加批评。他把这个报告形容为“虚弱”、“幼稚”、“正如同作者一样的不成熟”。他所做的批评真是极尽挑剔之能事。

史华兹当时很想立刻反唇相讥,报复一番。但是,还是强迫自己在表面上显得若无其事一般。

他的长篇大论相当于口头报告两倍多的时间,会议主席转而对史华兹说:“史华兹教授,你对这位教授的批评有什么补充说明?”史华兹当即站起来回答:“对于这个报告不能讨好这位教授,我真是感到很抱歉,如果以我自己而言,我想要来一次公开投票。”随后又有少数几个批评,然后就真的投票表决了。投票结果是四比一支持这项报告,史华兹获胜了。

待散会以后,一位将近有40 年大学行政工作经验、长女也已半百的资深教授,把史华兹拉到旁边说了一些话:“史华兹,我很高兴你刚才并没有跟他一般见识。你有很充分的理由将他逼得发狂,也可以针对他的指控,以同样方式予以反击。今天在座的每一位同仁,都认为他的批评有悖常理。但是只要你一开始顶嘴,马上会丧失别人对你的同情与支持。”他继续说:“我们都认为自己很文明,但是文明有不同等级的。一个未开化的人,听到他不喜欢的批评时,很快就会使用拳头攻击对方。半文明程度的人,不会使用拳头,而是用嘴巴,用恶毒的语言来反击对方。

“至于十分文明的人,是不屑于使用拳头与嘴巴来反击的,他只是拒绝反击而已,他深知此时能获胜的唯一方法就是不理会他。”高明的政治家们都早就学到“唯一聪明的做法是拒绝迎战那些明显的谎言”这一道理。几乎每一次选举竞争中,都会有某种谣传“某一位候选人的太太是一个酒鬼”,或是“他俩婚姻失谐”的谣言。

美国罗斯福总统一生拥有许多的朋友与许多的敌人。

几乎从他成为美国总统的第一天开始,舆论界就一直在批评他。几年以后,口诛笔伐愈演愈烈。

到了1940 年,罗斯福决定打破传统,竞选蝉联第三任总统时,这些批评情况之恶劣达到了最高潮。

那么罗斯福到底是以怎样的方式应付呢?在一次全国性的电讯网络演讲中,罗斯福说出了以下的这段话语:“依连娜(他的太太)不介意外界的传言,我的儿子们都不理会各方攻击,而我本人必定不会关心那些无的放矢的批评。但是,全国同胞们,法拉(他的狗的名字),法拉将要疯狂了!”罗斯福只是以惯用的微笑,把那些批评轻易地支开了。

下次,当你被人逼得很想要反唇相讥时,别忘了罗斯福的这段轶事。

罗斯福总统之所以赢得胜利,就是因为他能坚持不理会那些卑鄙龌龊的批评。你当然也要办到才是!

二  跟你的敌人握手

安东尼·罗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卡尔是一位卖砖的商人,由于另一位对手的竞争而使他陷入困难之中。

对方在他的经销区域内定期走访建筑师与承包商,告诉他们:卡尔的公司不可靠,他的砖块不好,生意也面临即将停业的境地。

卡尔解释说他并不认为对手会严重伤害到他的生意。但是这件麻烦事使他心中生出无名之火,真想“用一块砖头敲碎那人肥胖的脑袋”作为发泄。

“有一个星期天早晨,”卡尔说,“牧师讲道时的主题是:要施恩给那些故意跟你为难的人。我把每一个字都记下来。就在上个星期五,我的竞争者使我失去了一份25 万块砖的订单。但是,牧师却教我要以德报怨、化敌为友,而且他举了很多例子来证明他的理论。

“当天下午当我在安排下周的日程表时,我发现住在佛吉尼亚州的一位我的顾客,正为新盖一间办公大楼要一批砖。可是他所指定的砖却不是我们公司所能制造供应的那种型号,却与我的竞争对手出售产品很相似。同时我也确信那位满嘴胡言的竞争者完全不知道有这笔生意机会。

“这使我感到为难。如果遵从牧师的忠告,我应该告诉他这项生意的机会,并且祝他好运。但是,如果我按照自己的意思去做,我但愿他永远也得不到这笔生意。”“那么你到底怎样做呢?”有人问道。

“喔!我内心挣扎了一段时间。牧师的忠告一直盘踞在我的心田。最后,也许是因为我很想证实牧师是错的,所以我就拿起电话拨到竞争者的家里。

他的太太先接电话,可是我要求跟他本人讲话。”“他是不是感到很惊奇呢?”另一个人半带微笑地反问道。

“他吗?”卡尔说,“你应当可以想象到他当时的反应。他难堪得说不出一句话来。我就很有礼貌地直接告诉他,有关佛吉尼亚州的那笔生意机会。

“有一阵子他结结巴巴地说不出话来,但是很明显的是,他很感激我的帮忙。我又答应打电话给那位住在佛吉尼亚州的承包商,并且推荐由他来承揽这笔订单。”“以后呢?”“喔!”卡尔说:“我得到非常惊人的结果。他不但停止散布有关我的谎言,而且甚至还把他无法处理的一些生意转给我做。现在,除了我们之间的一些阴霾已经获得澄清以外,还有另一项作用。”“是什么呢?”有人反问道。

“我现在心里比以前感到好得多了。”卡尔回答说。

因此,以德报怨,以敌为友是迎战那些终日想要让你难堪的卑鄙小人所能采用的上策。

三  批评意味着你很重要

要抬高一个人,最容易的办法是贬低另一个人。

蜜蜂从花中啜蜜,离开时殷殷地道谢。

浮华的蝴蝶却认为花应该向它道谢的。

在美国最受人批评、指责与严厉攻击的人,并不是歹徒,也不是已宣判死刑的囚犯,更不是侦探。

而是美国的第一号人物——美国总统。

任重而道远的人往往也是最受人攻击的人。这种情况在每一种行业中都是一样。

在美国好莱坞的摄影棚内,高级演员都是被嘲笑捉弄的对象;而刚入影艺圈的新秀配角们,却能够逃避批评与指责。

军队中的将领们通常都是被传言烦得几乎无法忍受,而一般的小兵却无责一身轻。

当你日益位高权重,就应当预料会有更多的批评与指责落到身上。

当人们把你攻击得体无完肤时,你要把它当成是“你继续在成长中”的一个必然现象。

以下是一封作家来信的摘要。

“我对于某某杂志上的书评一点也不生气。相反的,我还感到很是受用不尽呢。在该周出版的书将近二百本,他们居然选上我的书来加以评论。我已经写过四本其他的书,但是该杂志却一直没有注意到。书评好不好并不重要,只要他们认为这本书还值得批评就够了。它使我感到我已经逐渐走进文学世界,慢慢步向坦途、开花结果了。”在娱乐界与政治圈中有一句老话:“只要他们能把我的名字都拼对,说些什么都不太重要。”当你愈重要,愈趋伟大,你被人批评的机会也会愈来愈多。所以如果你要烦恼,就该为“没有被人批评得够”而感到烦恼才是。

有一位善良、聪明、而且很能干的妇女,跑来向成功学家史华兹博士请教工作方面的问题。她大约是60 岁了,由于她丈夫生前未投足够的保险,突然去世以后,她就非得找份工作自力谋生不可了。几个月前,史华兹帮她找到一份广告方面的工作,而这正是她35 岁以来第一次领到薪水的工作,于是她把史华兹当成“职业顾问”,向他讨教。

“史华兹博士,我不知道该怎么做才好。”她开始说:“我害怕将失去工作。”她哭了起来。

史华兹博士只好安慰她,并请她解释一下。

“我是知道的,”她继续说,“我跟另外两个妇女一起工作,这两个人都比我年轻得多了。说得坦白些,史华兹博士,她们很想使我做不下去,把我给撵走。我们三人都是为同一老板工作,但是她们都极尽一切能事来打击我,使我干不下去。你说,我该做些什么才好呢?”史华兹想了一会儿,然后答道:“诚实地说,你是不是相信自己正在做一项很好的工作?”对于这个问题,她的反应颇为积极。“是的,我已经把我的工作做得很好。我的工作很完美,一点问题也没有。”然后史华兹又问她:“你是否认为你的老板很愚蠢呢?”这个问题不但使她不知所措,而且也使她得到一点安慰。她含笑承认,他似乎是一位很聪明的人,而且很公正,很明理。

“那么”史华兹回答说,“你一点也不用顾虑。只要继续表现你最好的工作能力就行了。”“但是假定我被辞退了呢?”她再次提起。

“这么说吧,”史华兹回答道,“如果你的工作真的做得很好,而那些卑鄙龌龊的小人竟能使老板深信你应该离职,那么,你再为他工作就表示你是一个愚蠢的人了。”如果一位主管无法分辨哪些是挑拨离间的人,哪些是卖力工作的人,那么,他就不是一位成功的经营者了。事实上,这位老板真是一位非常明理的人(大部分的经营者都是如此)。那两个制造麻烦的人很快就遭到处分了。

这说明了什么呢?那就是:别人想要使你感到难堪,攻击你时,你必须先集中心力做好自己的工作,并且保持礼貌与和善的态度,然后不理会他们卑鄙龌龊的攻击性举动。

只要能做到这三件事情,你就每次都赢定了。而且保证效果很好。

四  要承认自己的错误

当肯尼迪先生竞选美国参议员的时候,他的对手很轻易地抓到他的一个把柄:著名的“哈佛大学插曲事件”。细节在此并不怎么重要。总之,肯尼迪先生在学生时代,就因为欺骗而被哈佛大学勒令退学。

这件事在政治上很可能构成氢弹般的震撼与威力。竞争者只要利用这个证据,就能使肯尼迪先生诚实、正直与道德的形象蒙上一层阴影,政治前途黯然无光了。

一般人的反应不外是努力否认,澄清自己,参议员肯尼迪先生倒是很爽快地就承认了。他以适当的措词清楚地表达他真诚的忏悔,承认自己曾经犯了一项很严重的错误,他是这样说的:“我对于我所曾经做过的事情感到很抱歉。我是错的。我没有什么可以辩驳的余地。”请注意一个基本的原则。一个人既然已经承认错误了。那么你还能再去攻击他,再去跟他计较吗?参议员肯尼迪先生不但没有因为他有退学的经历而受到一丝一毫的伤害,相反的是,他还将它转变成为一个优点。第一,当他承认在学校中曾经有过欺骗行为时,他就已经把自己人性找回来了,他就和平常人一样。何况,谁在学校没有过违规的举动呢!第二,承认自己有错,赢得了人们的同情。

唯有诚实的人才会承认自己的过错。所以肯尼迪先生更因此而赢得诚实的赞誉。

由此可见,犯了过错,要能迅速承认、改过,才能迅速地从错误中挣脱出来,如果企图抵赖,反而会陷入更严重的困扰之中。

 
第五节  利用心理因素激发潜能

一  要符合人性

有记者问医生:“为什么有的医生特别忙碌呢?”,那个医生设在郊区的诊所医疗业务十分兴隆,病人蜂拥而至,常常站着候诊。

医生当时笑了,稍微考虑了几秒钟以后,才说:“我认为大概是这样吧,想要医疗业务兴隆,就得多关心病人,要把病人的病痛或问题都看成是全世界最重要的事情。”“我常常私下感到很高兴,”他继续说,“当一位新的病人跑来找我,并且对我说,‘朋友说你是这附近最好的医生’。我当真觉得自己是一个很好的医生,但是说穿了,我并不相信在医治扁桃体炎或鸡眼等病症方面,我的医术会比其他医生高明。”“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这位医生又补充说,“实际上,一般人是没有资格判断医生医术的好坏的。医学修养、医学造诣的高低往往很难加以评定。”“因为我喜欢病人,所以才会有接应不暇的医疗业务。例如,我已经养成了绝不看轻或鄙视某位病人的习惯,有些人根本没有病,却一直自以为‘身体上有什么不舒服’时,更不能轻视他。我总是以一种同情怜悯的态度来倾听病情,并考虑如何才能对他有所帮助。医生这一行,除了要有医学知识以外,还要有爱来关心别人才行。”这种人性化的处世态度,是处处见效的。而且,人们对于“富有人性”一面的好奇,远超过他们对你的财产、职位、薪水的兴趣。

大卫·史华兹就曾经在大庭广众之前,介绍某一位赫赫有名的演说家时,偶然之间证实了这一道理。

在介绍之前,这位演说家把大卫拉到一边,说:“你是否能帮我一点忙?当你在介绍我的时候,请轻轻带过有关教育、资历以及其他令人感到无聊的资料。我想使听众在一开始就产生有温暖的人情味的印象。”然后他递给大卫一张小卡片,要他把卡片上的事情说给听众听。该卡片上是这样写的:①这位演说家有五个美丽大方的女儿,她们的头发有的是金色的,有的浅黑色的,有的是红色的,真可以说是五彩缤纷。而现在,她们正像你们一样在这里听他演讲。

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在太平洋某群岛的前线担任空军侦察员,侦察的对象是天空。

③他从未碰过一下高尔夫球,但是每周却要做三次户外举重训练。他的目标是有朝一日成为世界上身体最强壮的人。

④他最近刚结束一生中最大的生意(销售病床的业务,他并没有跟护士小姐结婚),他又卖给另一家新医院六千组铝门窗。

⑤他最乐于称道的口号就是:“早睡早起,不顾一切地努力工作,完成任务;并且一直乐此不疲,引以为荣,自吹自擂。”这位演说家在会后对大卫说:根据他的亲身经验,一般人会对于别人的嗜好、特殊经历比对他自己的地位、学位感兴趣得多。

人是很有趣的。谁不想知道“名人通常早餐是吃些什么”、“他们到哪些地方休闲度假”、“他们的孩子怎么称呼”以及他们的风流韵事、奇闻逸事等等。就算是冷漠无情、非常刻板的人,他们也希望找出一些“你是否颇合人性的”事实。

所以要能迅速而完整地赢得其他人的接纳,一定要能随时做到处处符合人性才好。

二  不求回报的付出

应该毫无疑问地相信:你一定无法找到一位慷慨施予,但却不受人欢迎的人物;也一定无法发现一位刻薄、自私、吝啬可是却被人们普遍欢迎的人。

受人欢迎往往是在一个慷慨施舍以后,所必然会有的附带产物。那些肯大力布施、肯慷慨奉献、肯广结善缘的人物,往往会获益无穷、受益匪浅。

有一位很成功的房地产商人就是这样做的,他同时拥有三幢办公大楼。

一般的房地产商人都会在圣诞节即将来临时,送一些礼物给他们的房客,通常是五分之一或五分之二加仑的酒类,表示一点意思。

这位商人却有一种与众不同的做法。他认为每一位房客都是有不同身份、不同背景的人物。他总会不时地送上一些极不寻常的礼物,这些礼物花费不多,可是却颇具功效。

有人曾为此向他请教:“山姆!你认为送的礼物能抵回租金吗?”山姆不假思索地回答说:“这些房客的确是本镇最忠实的房客了。他们一旦租了我的办公室,就舍不得退租,我的办公室永远也不会有空下来的时候。我的租金要比别人高出一些,然而还是一直供不应求,一切只为了我很喜欢他们的缘故。”可能有人会挑剔说:“喔!山姆先生是一位百万富翁啊!当然负担得起这种慷慨施予的。”但是,山姆先生的慷慨,并不是他有了财富以后的结果,而是他所以能获得财富的原因。几个月以前,大卫·史华兹的时间表上排定,仅有90 分钟之隔,要分别到亚特兰大市与田纳西州的度假地演讲,这简直让他分身无术。但他未能及早发现这项错误,直到时间已经很紧迫了,只得接洽一架包机才能赶到。他当即决定去拜访他的朋友约翰先生,因为他拥有私人飞机,而且跟两家包机公司很熟。

大卫·史华兹开门见山问约翰先生:“两家包机公司之中,要推荐哪一家?”他毫不犹豫地说:“约翰古恩航线。”这真是一项非常大的人情负债,因此大卫·史华兹试图推辞。但是不管怎样,约翰先生就是不听,一直坚持要帮忙。他真的驾驶自己的飞机,把大卫·史华兹很顺利地载到目的地,而且没有要史华兹一分钱。

古恩先生一直在做这种“很难得”的傻事。他会把非常热门的足球比赛入场卷赠给想看球赛的人;他经常从老远的地方搜购别致、特殊的礼品来馈赠朋友。

他这样做是否值得呢?回答是肯定的。约翰先生在他所从事的行业中赫赫有名,他的企业是全国最佳企业之一;而慷慨馈赠的做法,正是他所以能获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要想多得到一些收获是人类本性的自然现象,而且也是很正常的。但是如果能采取倒向式的做法——像大部分有成就的人所遵循的“先施予,后收获”的做法,那就更为难能可贵了。

大部分都会想“他能为我做些什么?”而不是“我还可能再为他做些什么?”。

以上这两种思想模式之间的差异,正是一个之所以会变成平凡庸俗或变成高度成功的主要差异所在。

慷慨的人往往都会飞黄腾达,甚至日进斗金。可是自私吝啬的人却无法办到这一点。这是一项千锤百炼、万世不移的原则:一个人的成就程度,大致上是与他的施予程度成正比的。

三  使别人觉得你很重要

每一个人都想要有“缺我不可”与“有用武之地”那种受重视的感受。

有一位传教士曾讲过一位教师如何提高班级出席率的故事。

“摩特先生是一位很成功的教师。有一次他接下一个难缠的班级。该班级原先仅有4、5 个固定的听众,但是他授课一年后,该班级的出席率就直线上长平均22 人之多。”传教士半带微笑,并且挤眉弄眼了一下才接着对记者说:“摩特先生不但是一位好老师,同时也是一位很聪明的老师。当他一接下这个‘问题班级’以后,就着手为班上每一位成员找些事情做,使他们‘有所事事’,全员参与。每一个都觉得如果没有这位成员,整个班级就会无法正常运转。”就因为这些成员们都感觉到“缺我不可”而且也“有用武之地”,所以整个班级才会连成一片,大家都勤于出席。

鲁斯·巴比太太是一位婚姻问题专家,她曾经帮助过许多对夫妻“发掘婚姻生活中真实深挚的喜悦与芬芳”。最近她在一次“破镜重圆”、“相悦如初”的主题下所做的评论中提到:我对每一位妇女所给予的忠告,就是要她记住“使你的丈夫存有你很需要他、非他不可的感觉”。

反过来说,妇女也必须觉得她的先生的确非常需要她。

有许许多多勤勉、认真、努力工作的丈夫们,往往在生活中忘了表现“深情款款”、“一往情深”的样子。他们虽然能给太太“所有的东西”,但就单缺少“我需要你”的感觉。

有一位医生就有这样一个问题。

他自己解释道:“在我还是一位大学预科学生时,爱伦就嫁给我了。当时我几乎没有收入,唯一的指望就是让爱伦上班工作来维持我们的生活。爱伦也确实很能干,她毫无怨言。现在,每当我回想起那段往日情怀,真是非常美好、非常璀璨的岁月。可是好景不长,四年后我踏入社会,我的医疗事业业务非常兴旺,爱伦可以不必工作,也能过得很好了。”“奇怪的是,”这位医生继续说:“若我所赚的钱愈多,我们俩人之间的距离就好象愈远。我们俩人之中都没有外遇事件,可是满不在乎的感觉却作崇。我们没有什么口角,但是这种情况更糟糕。我们的婚姻可以说已经貌合神离了。”“最后,在一次旅游活动中,我们俩人促膝长谈。我毫不留情地一再问她笨丈夫才会问的问题:‘难道我没有给你一件你所向往做的事情吗?’这把爱伦惹恼了,她先放声大哭一场,然后才对我说,‘我们在刚结婚时,你表现得非常需要我,非我不可的样子。可是你现在却变了,现在你已经能完全自给自足不再需要我、依靠我了。你为什么不让我再帮你一些忙呢?即使是偶然一下,使我觉得你还是很需要我的。’”“当时我激动得无以复加,我含含糊糊问:‘那么,你到底想做些什么呢’”?“爱伦自己表示她想到我的办公室帮忙照顾业务,这倒使我颇为犹豫了一阵子。因为我一直有一种很愚蠢的观念,认为如果要我太太帮我照顾生意的话,就表示入不敷出,每况愈下。但是我终于还是依了她的意思,而且也很庆幸我能够如此开明。因为爱伦马上变得年轻了好几岁,仿佛脱胎换骨,恢复到我们第一次邂逅时的快乐爽朗,美丽活跃,处处充满着青春的气息。”此种“使别人感到他自己是不可缺少,无可替代”的原则,可以适用于许多不同的情况中。

有一位男士说,他就是使用这个原则结识新邻居,并成了好朋友。他是这样说的:“我们初搬到那个陌生的居民区时,没有人主动跟我们打招呼。

我们很想早日打开这种尴尬的局面。所以我就建议我的太太,分别跟每一位邻居借些小东西——任何小东西都可以,像少量的咖啡、肥皂、面粉等等。”“如此在借还之间就能自然而然地建立友谊。因为人们通常都很乐意帮别人一些小忙。只要给他们多提供一些诸如此类的机会就好了。”请记住:施予比接受更有福。让其他人来为你做些芝麻大小之类的事情,比你为他做这些事情,更有助于赢得他的友情。

例如,推销员可要求顾客辗转介绍一些新的顾客。此时顾客会因为帮了推销员的忙而感到很高兴。教师们也可要求学生分担微劳,从而激励学生们的向上之心。

请你记住这项基本原则:人们都渴望别人能感觉到“他们是你生活中的一部分,在你心中占有一点份量”。如果能满足这项需求,你就能轻易获得他们的赞美、尊敬以及通力合作的回报。

聪明的野营指导员给每一位前来度假的人士各自分担固定的任务,使各位玩得更开心。聪明的导演,也能为所有演员分配适当的角色。大卫·史华兹就亲眼目睹一个有趣的俱乐部晚会公演,其中一个演员造成一个高潮迭起的场面,使台下的观众雀跃不已——并不是他的演技多么出神入化,可是,他就是有办法使在场的每一位观众时而欢唱,时而挥手,无一刻冷场出现。

有一位年轻人讲述,他如何运用“让别人帮助你”的原则。“我很想在我服务的公司里飞快地成长。”他解释道“我当时一边工作,一边在大学念书。在公司里有一天我想会见一下我这一部门的副董事长,请求他帮我计划一下我在大学中的研读方向。我对他解释,我念完大学以后,仍然会留在这家公司工作,别无其他打算,希望能为未来的工作尽可能地做好。结果这位副董事长受感动,对我特别垂青。他当下坦白地告诉我,他真的感到很兴奋,但是他要花些时间研究一番——显然他正在设法帮助我。

“后来我处在一种很特殊的地位。我把他的立场拉到跟我站在同一边,使他有机会来实际参与拟定我的教育课程。”要设法使你的上司感觉你是一个颇特殊的人物,是一个需要帮助,需要教导、值得投资的对象。当人们感觉被其他人置身事外时,往往会显得漫不经心,转而采取对立的态度与行动了。

所以,要尽力使你的同事们、顾客们、孩子、丈夫或妻子——亦即任何一位与你非常亲近的人都觉得你确实是很需要他们的。

但是以下的两件事情你千万不能做:(一)不要太傲慢自大,不要有非份要求;(二)不要忘记对他们表示真诚的谢意。

一般说来,人们都会很乐意帮助别人,可是唯有在感觉到“这样做很值得的,而且你也会很感激”时才会继续下去。

四  做一个慷慨的人

冬日的黄昏,查尔斯和朋友坐在熊熊的炉火旁,气氛宜人,最适合促膝谈心,这位朋友平素沉默寡言,现在却娓娓细语讲述自己的心事。

“我常常感到痛苦,”她说,“我没有力量对别人慷慨一点。要想送人一点东西也办不到。”查尔斯知道她的情形。她丈夫接连生了几场病,家里债台高筑,还有三个孩子在读书,所以她的手头非常拮据,一文钱也不能乱花。可是她似乎并不知道,她自己实在是小镇上最肯帮助别人的人。

“我觉得,你是最慷慨的人了。”查尔斯说,“让我把其中的道理说给你听。”他们首先谈到钱,因为钱所代表的慷慨是大家所最熟悉的。可是事实上,真正的慷慨是另外一种表现。

某年,纽约闹流行性感冒,非常严重,医生和护士应接不暇。纽约市某俱乐部的若干会员决定助一臂之力。他们都是上了年纪的富人,如果捐出大笔钱来,实在是易如反掌。但是他们没有那样做,却穿上白制服,为医院擦地,替病人洗澡,侍候病人,安慰垂死的病人和死者的遗嘱。疲劳和传染病都不能阻碍他们的热心。这才称得上真正的慷慨,因为他们不是出钱,而是献出自己。

一位朋友对此讲述了他的太太送他一株木兰作为生日礼物的故事。有一天,他回家比较早,看见邻家的孩子在他的前院挖坑,他觉得很奇怪。

“那孩子告诉我,他知道我的太太要送我一株木兰。他接着说:‘我很穷,但我也想送你一点礼物,就是这个坑’我心里感动极了!”一方慷慨给予,另一方应该欣然接受。受礼而不领情,反而伤感情。有一次,查尔斯在路上遇见一位朋友的丈夫,他提着一个漂亮盒子,满面春风地告诉我:“我的太太一直想有一件皮大衣。这两年我省吃俭用,现在终于买来了——我要送给她,庆祝我们结婚十周年纪念。来,你到我家来,看看她高兴的样子。”到了他家之后,他的太太打开盒子一看,却说:“哎,你怎么搞的?你晓得,我们现在多需要一块新地毯..”然后才很勉强地补上一句:“当然,我很感谢你,你待我太好了..”但已经太迟了。送礼的快乐遇到了寒流,两年来的一腔热情完全付诸东流。

反而另外一种受礼的态度却能带来不同的效果。一位有钱的太太,她想要的东西都有了。有一天,她无意中谈到需要一样小东西,可是没有空上街。

查尔斯觉得可以替她效劳。想不到她竟眼泪汪汪地说:“你真好,肯为我跑那么远的路!”不过花点时间,她那样感激涕零,使查尔斯觉得反而倒欠了她的情似的。事实上,最好的礼物莫过于自己的时间。礼物没有送礼者自身的成分,便没有意义;任何礼物都不如时间所包括的自身成分多。可是许多人宁愿花钱,而吝啬时间。

有一天,威尔逊正忙着,他的小儿子进来了,他想出种种方法来打发他的儿子——小刀、铅笔、银币等,他的儿子都不喜欢。他问:“孩子,你到底想要什么?”他儿子回答:“爸爸,我要你。”许多做父母的表面看起来非常慷慨,为孩子花许多钱,买这买那,竟不知自己省吃俭用却宠坏了子女。明智的父母就知道,在子女身上花钱,不如花时间。

一位企业家问他的邻居:“你想不想知道,我送给儿子的圣诞礼物是什么?”他的邻居以为一定是什么值钱的东西,事实大出他的意料,原来只是一张纸,上面写:“儿子:我每天留出一小时给你,星期天两小时,你高兴怎样我们就怎样——爸爸。”送礼物不必花太多钱,送时间也不必太多。如果匀不出一个下午去探望朋友,可以打电话向他致意;如果写信太费事,可以寄一张明信片。

多数人都有慷慨之心,所幸表达慷慨的方式也很多。为别人的幸运和成功而庆幸,是一种慷慨;能从别人的观点看事物,容许别人有自己的意见和特色,也是一种慷慨。此外,善解人意,避免鲁莽的言行;耐心,倾听别人的诉苦;同情,分担别人的悲痛,都是慷慨。

五  珍视心中的爱

每个人在诞生的那天都收到一件生日礼物,这就是世界。那里面装满了作为人所需要的一切,不仅有美好的东西,也有许多痛苦和眼泪。它既包含着很多魔力,很多奇迹,也有很多混乱。然而,这正是它的意义所在,这就是生活。当你打开这件礼物,将自己置身于这个世界中的时候,你将永不怀疑生活的价值和意义。

在生活中可以见到这样一种人,他们总是讲:“我心中充满了爱,我对爱笃信不移。”可是当他们问女服务员“哪儿有水?”的时候,态度却是那样蛮横,歇斯底里。

安东尼·罗宾认为,只有当你用行动表明了你的爱时,人们才会相信你。

那么,到底什么样的人才算得上是充满爱的呢?首先,他们必须热爱自己。

事实上,如果你不爱自己,你将永远不会去爱他人。一个人不可能完美无缺,但这并不等于说他无足轻重。每个人都有一些别人所不具备的东西。

犹太作家爱拉·威索尔曾这样精辟地写道:当我们告别人世去见上帝时,他不会问:“你为什么没有成为救世主?你怎么没有发现解决某某难题的办法?”而他将会问“你为什么没成为‘你’?”一天,一位姑娘说:“现在我知道了,自己为什么总是闷闷不乐,精神上感到很痛苦,因为我希望每个人都爱我,而这是不可能的。尽管我可以使自己成为世界上最鲜美的李子,可还是难免有对李子过敏的人!”这话讲得多么深刻!接下去她又说:“如果别人想要香蕉,我也可以使自己变成一个香蕉,但我将永远是个二等品,而事实上,我本来可以成为最出色的李子。

如果我耐心地等待,那么喜欢李子的人就一定会出现。”这是因为,假如你为了满足别人的需要不做李子,而把自己变成香蕉,那么,他们又会说,应该把这个香蕉一掰两半。这时候,你就会进退两难,不知自己如何许人了。

如果你面对你内心的“自我”,握握手说:“喂,这些年你究竟到哪儿去了?现在我们又来到一起了,让我们一块向前走吧。”那么,你将会发现你身上蕴藏的潜能是无限的。

然而,你如果就此止步,这个自我发现就只不过是一次令人赞赏的历程。

只有当你认识到“我们”这个“大家”,并把爱献给他人的时候,你才会成为真正的“你”。

有一次,潜能学家安东尼·罗宾乘飞机时坐在一个大学生旁边。那个大学生看上去似乎无所不知,可是在他们的交谈中,他每句话都带着“我”。

最后罗宾说:“你知道在这五百英里的空中旅程中,你讲了多少次‘我’吗?为什么不谈谈‘我们’呢?”和他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罗宾在芝加哥机场遇到的一个人。当时,大雪漫天,他们被困在那里已有两天了。有的人一天到晚地叫:“我要离开这里!我要去辛辛那提!”然而,就在这群人中间有一位妇女,她挨个走到带孩子的母亲面前说:“来,把孩子交给我吧?我要搞个幼儿园,给孩子讲个有趣的故事,您可以借这个机会喝口水、上厕所或是买些东西吃。”共处一个场合,同被风雪所困,可人们为什么会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呢?答案在于:是否有一个强烈的意识,一个为他人着想,努力使他人生活得更美好的意识。当你这样做了以后,你将会从中得到一种幸福和快乐。

你们在开始一天生活的时候应该提醒自己去爱他人,应该努力去发现世间美好的事物。那么,从外界的反映中,你将发现一个可爱的自我。假如在你即将离开人世的时候,身边没有一个人紧紧握着你的手,这说明你在一生中未曾伸出友爱之手去帮助他人。

学生们常来问牧师:“你总是讲要为他人做些什么,这到底是什么意思?”。有一次,一个叫吉尔的男孩子问牧师:“有什么可做的呢?”于是牧师把他带到离南加州大学不远的一个疗养院。面对那些躺在床上、两眼直视天花板的病人们,吉尔说:“我对老年医学一无所知,到这里来做什么?”牧师对他讲:“别忘记,你看见那边有位太太吗?走过去说‘你好吗’!”。

于是,他坐下来和她谈了起来。吉尔惊讶地发现,她的学识是那样的渊博,灵魂是那样的高尚。她对生活、对爱、对于痛苦和不幸谈起来滔滔不绝,她甚至还谈到怎样努力以平静的心情去迎接死亡的来临。从此以后,吉尔向那位老太太及疗养院的其他人伸出了友爱的手,他们之间不断发生着感人的事情。一天,牧师看见吉尔带着三十多个老人从校园里走过——他们是去看足球赛的。难道还有什么比这更令人激动的吗?有什么可做的呢?看看你的周围吧!在你身旁就有一个孤独的人需要得到爱的温暖,还有个态度不好的女售货员需要引导和鼓励。这些不都是可以去做的吗?这些虽然不是惊天动地之举,可是做与不做大不一样。如果真正把爱这个巨大能源放出来,我们可以把这整个城市托到空中!生活本身不是一个目标,而只是你走向某个目标的过程。目标的实现要靠一步一步地走,如果每一步都迈得扎实而有意义,这就意味着生活。而且,你将不会在告别人生时为自己从来没有真正生活过而叹息。

从现在做起吧!这种时刻不是空的,它一旦消失就再不复返,我们大多数人在对过去的追悔中度过一生。今天,仍有千百万人在重蹈这个覆辙。

如果给爱下一个定义的话,唯一能够概括其全部含义的字就是生活。你一旦失去了爱,也就失去了生活。请加倍珍视自己的爱吧!

六  别逞一时口舌之强

卡耐基在二战结束不久出席一个宴会,宴会中,坐在他右边一位先生讲了一段幽默的故事,并引用了一句话,意思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那位健谈的先生提到,他所征引的那句话出自圣经。他错了,卡耐基很肯定地知道出处,一点疑问也没有。为了表现优越感,卡耐基纠正了他。他立刻反唇相讥,什么?出自莎士比亚?不可能!绝对不可能!那句话出自圣经,确定是如此。

卡耐基的老朋友法兰克·葛孟坐在左边,他研究莎士比亚的著作已有多年,于是两人都同意向他请教。葛孟听了,在桌下踢了卡耐基一下,然后说:“戴尔,你错了,这位先生是对的。这句话出自圣经。”那晚回家的路上,卡耐基问葛孟:“法兰克,你明明知道那句话出自莎士比亚。”“是的,当然。”他回答,“哈姆雷特第五幕第二场。可是亲爱的戴尔,我们是宴会上的客人。为什么要证明他错了?那样会使他喜欢吗?为什么不保留他的脸面?他并没问你的意见啊。他不需要你的意见,为什么要跟他抬扛?永远避免跟人家正面冲突。”是的,永远不要和人正面冲突,永远!小时候的卡耐基和哥哥为天底下任何事物都抬扛。进入大学,他选修逻辑学和辩论术,也经常参加辩论比赛,后来在纽约讲授演讲与辩论;有一度曾想写一本这方面的书,从那次以后,卡耐基听过、看过、参加过、也批评过数千次的争论。这一切的结果,使他得到一个结论,天底下只有一种能在争论中获胜的方式,就是避免争论。要像避免响尾蛇和地震那样避免争论。

十之八九,争论的结果会使双方比以前更相信自己是绝对正确,你赢不了争论。要是输了,当然你就输了;如果赢了,还是输了。为什么?如果你的胜利,使对方的论点被攻击得千疮百孔,证明他一无是处。那又怎么样?你会觉得洋洋自得。但他呢?你使他自惭。你伤了他的自尊。他会怨恨你的胜利。

欧哈瑞,纽约怀德汽车公司的明星推销员。他怎么成功地发挥人际关系潜能呢?这是他的说法:“如果我现在走进顾客的办公室,而对方说:‘什么?怀德卡车?不好!你送我我都不要,我要的是何赛卡车。’我会说:‘老兄,何赛的货色的确不错,买他们的卡车绝对错不了。何赛的车是优良公司的产品,业务员也呱呱叫。’“这样他就无话可说了,没有抬扛的余地。如果他说何赛的车子最好,我说没错,他只有住口了。他总不能在我同意他的看法后,还说一下午的‘何赛的车子最好’。接着我们不再谈何赛,我就开始介绍怀德的优点。

“若是当年听到他那种话,我早就气得脸色一阵红一阵白了。我会开始挑何赛的错;我愈批评别的车子不好,对方就愈说它好;愈辩之下,对方就愈喜欢我的竞争对手的货品。

“现在回忆起来,真不知道过去是怎么干推销工作的。我一生里花了不少时间抬扛。我现在守口如瓶了,果然有效。”因此,别逞一时口舌之强,必须做到欢迎不同的意见。

记住这一句话:“当两个伙伴意见总是不同的时候,其中之一就不需要了。”如果有些地方你没有想到,而有人提出来的话,你就应该衷心感谢。

不同的意见是你避免错误的最好机会。因此,在遇到有争执的情况时,必须:

(一)不要相信你直觉的印象

当有人提出不同意见的时候,你第一个自然的反应是自卫。你要慎重。你要保持平静,并且小心你的直觉反应。这可能是你最差劲的地方,而不是你最好的地方。

(二)控制你的脾气

记住,你要根据一个人在什么情况下会发脾气的情形,测定这个人的度量和城府究竟有多深。

(三)先听为上

让你的反对者有说话的机会。让他们把话说完。不要抗拒、防护或争辩。

否则的话,只会增加彼此沟通的障碍。努力建立了解的桥梁。不要再加深误解。

(四)寻找同意的地方

在你听完了反对者的话以后,首先去找你同意的意见。

(五)要诚实

承认你的错误,并且老实地说出来,为你的错误道歉。这样做有助于解除反对者的武装和减少他们的防卫。

(六)同意仔细考虑反对者的意见

同意出于真心。你的反对者提出的意见可能是对的。在这时,同意考虑他们的意见是比较明智的做法。如果等到反对者对你说:“我们早就要告诉你了,可是你就是不听。”那你就难堪了。

(七)为反对者关心你的事情而真诚地感谢他们

如果肯花时间表达不同意见的人,必然和你一样对同一件事情感到关心。把他们当作要帮助你的人,或许就会把你的反对者转变为你的朋友。

(八)延缓行动,让双方都有时间把问题考虑清楚

建议当天稍后或第二天再举行会议,这样所有的事实对可能都考虑到了。在准备举行下一次会的时候,要问问自己。

 
第六节  欣赏他人,感激他人

人类本性最深的渴求就是得到别人的欣赏。

有一位母亲和十四岁的儿子在讨论他的第一个女朋友。

妈妈说:“她为什么喜欢你?”他说:“这很简单啊,她觉得我英俊、风趣、聪明、有才干,舞跳得好。”“那么你为什么喜欢她呢?”“因为她觉得我英俊、风趣、聪明、有才干,舞跳得好。”这就对了,生命的花朵就在这一刹那中绽放异彩!你生命的光辉,使你觉得自己更有价值,更好。

对你最深入、最具有影响力的冲击是:你必须喜欢自己。如果你对自己的观念与想法充满自信,那么你一定能生活得像春天的云雀一样的自由自在。但是如果你根本不喜欢你自己,那么过日子对你而言,真是一种折磨。

试想你每天怎么能跟自己不喜欢的人,相处二十四小时。

爱的力量确实很不可思议,因为被爱可以促使一个人更重视自己,更爱自己。除了被爱,我们几乎找不到其他方法,能使一个人更肯定自己的形象能发挥自己更大潜能。当你第一次听到别人对你说:“我爱你”时,你一定会顿然觉得你的世界充满温馨,能力和信心大增。这种激励超过任何一种感情的刺激,你会突然觉得现在的自己和以前大不相同。

一  别人能帮助你喜欢你自己

你的自我形象,也就是你对自己的印象,随着你所处的环境,以及你所相处的人而有所改变。不错,别人对你的自我形象影响很大。他们会激发你发挥潜能,也能抑制你的潜能。他们会增进你的自我形象,也可能摧毁它,他们会带来喜悦,也可能带来伤害,他们会使你建立信心,也可能使你患得患失。在某些人面前,你会觉得充满自信,能力出众。你会突然变成这个世界的领袖,所到之处无不顺心遂意。

然而另外还有些人喜欢挑剔、批评、鄙视你,或许拿你和成功的人比较。

在他们面前,你可能就会觉得自卑、苦恼、绝望、没有生气,你的所有努力将会变成多余,你只能做消极的反抗,无奈的感叹。你会渐渐不喜欢你自己,而且因为在这些人面前,你几乎失去自制能力,你便会极力地对他们采取报复、敌对的态度。

二  批评是有害的

不幸,很多亲密关系的存在,都免不了批评。就某些角度看起来,电脑和人类的关系似乎更成功,它可以帮助孩子学习,却从没有任何批评。

曾经从事心理临床治疗及父母与子女关系引导的心理学家威廉·葛莱瑟相信:“批评是管教孩子最糟的方法。”如果你严厉地指责孩子,为什么倒翻牛奶?这是最不恰当的批评,通常并没有什么效果,只会使孩子躲进自己的世界里,并渐渐远离你。

小杰,一家拥有几万员工的美国公司的训练指导,曾对此描述他所训练的员工接受新观念的情形。他说:“我们称这次训练为健智营。这次的训练之前,所有的训练总脱离不了斗争、批评的特性,然而我们的结论是没有所谓‘建设性的批评’,批评是一种破坏性的行为,批评绝对无法使人们重视自己、喜欢自己。”他们“健智”的方法,就是寻找每个人的良好性格。身为指导人员,必须特别了解每一位员工的正面性格。

正如小杰的理想,这次训练的成果相当完美。运用这种方式的训练,使工厂内每个人的效率,平均提高了3%。你也许认为这数目并不大,但你不妨算算一个百分点,等于每年替公司省下60 万美元的开销,这不是个相当惊人的数目吗?另外,该公司某部门中三个原销售成绩最低的单位,也实行了这项训练。

两年之后,这个单位的销售量竟然从最低而跃居为该部门的首位。

如果你使用鼓励的方法,引导别人多想想他们自己的优点,而不要老是揭发他们的短处,那么他们在各方面的表现,一定会更杰出。

三  你必须重视自己

安东尼·罗宾认为,每个人都和你一样,内心深处也常住着一个小人物,期望受重视,成为重要人物。这个小人物就是第二个自我。有些人因为感受到你的好处与优点而欣赏你,接近你。和这些人相处,你会感觉到没有负担。

你一定喜欢和能够使你感觉踏实、有自信的人在一起相处和工作。

每个人也一定和你一样,所以你应该不会忘记,促使别人为你做事的关键吧?那就是你给予别人他们所需要的,他们也会相对给予你的需要的。别人和你一样,也都需要你对他说:“和你在一起,我变得更有自信,也更喜欢我自己。”有一次绿湾足球队教练隆巴第教练生了一场大病住进华盛顿医院时,以前绿湾队的一位后卫大卫,从洛杉矶赶飞机到华盛顿,去探望隆巴第,只逗留几分钟时间,便又搭机赶回家去。

大卫说:“虽然很忙,我还是一定要去,不为什么,我就是不能不去。

他曾经让我觉得自己很重要。”我们总是迫切地想替使我们觉得自己重要的人做任何事。这样的心态显示出人类内心深处的渴望——肯定自己、喜爱自己。

根据专家的估计,我们做每一件事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原因,是为了满足自重的渴望。但是不幸的是,一个人的成长过程,大多数存在着失败、失落和失意的记忆。

四  挖掘别人的优点

同学们都叫佩姬为“小胖娃”。老师常告诉她,如果不偷懒,她一定能把事情做得更好。她妈妈也常唠叨她草率的个性。她不愿意参加学校的舞会,因为她知道没有人会邀请她跳舞。因为她的动作笨拙又慢吞吞,所以上体育课时总是成为同学的笑柄。佩姬要选修艺术、工艺课程,她的爸爸却叫她学打字和速记。脸上老是带着伤痕,牙齿上套着齿裂矫正器,佩姬的童年就在这样的记忆中度过的。

如果你想到的佩姬,是一个腼腆的小女孩,屁股上多出来一堆肥肉,戴着一副深度近视眼镜,及一个歪扁的鼻子。那么你也会成为佩姬眼中的很多人之一——她没有任何印象的人。你何不注意她亲切又可人的笑脸、她的艺术天分、她的雄心大志以及对别人的敏锐观察力。

为了佩姬,你何不做一个愿意倾听孩子倾诉的父母,做一个善于鼓励她的老师,而不要老是挑她的毛病;做一个引导她参加游戏的教练,而不要老是叫她在旁边观摩;做一个真正喜欢她的朋友,而不要老是在意她的长相。

你的态度对别人可能产生相当深刻的影响,所以你何不只想他们是能力强、观察敏锐、值得教导的人。

有一位银行职员就这样做过。他经常丢一块硬币给坐在银行门口的一位没有脚的乞丐。但是,他和大多数人不同,他每次丢了硬币之后,一定要顺手捡起一支放在这个乞丐旁边的铅笔。这个银行职员对这个乞丐说:“你是一个生意人,而我的习惯是买东西一定要选择品质好的,所以我向你买。”有一天,这个缺腿、驼背的乞丐没有出现在银行门口。日子一天一天过去了,银行职员也渐渐忘记这个人。直到有一天他走到一幢大厦内,突然在一处室内摊贩前面,再看到这个以前流浪街头的熟悉身影。这个店老板激动的对他说:“我一直希望有一天能看到你来,我今天能在这里开店,你给我的帮助实在很大。你不断地鞭策我,说我是个‘生意人’。于是我开始这么认定自己,而不再觉得自己是个讨钱的乞丐。我努力卖笔,卖了很多很多。

你给予我自重,使我对自己刮目相看。”你又如何看别人呢?是否总是带着挑剔的眼光,只看到他们的缺点和短处呢?或者你会欣赏别人的优点和长处?你也能像这个银行职员一样分辨乞丐或生意人吗?每个人都可以带着面具过日子,而在面具之后,每个人的情况都和这个乞丐或佩姬相似。不管他们变得多么富有、出名或成功,他们的内心都是空虚的,希望别人来填补。你只要稍微用心便能填补这些空虚,而且你的影像将深印在这些偶然过客的心里。这些人纵然远离你,但你也会觉得你们彼此竟是这么接近。渐渐地你会觉得这个世界既美好又亲切,样样都如你所需,依你所愿。每个人都给予你仁慈的回馈,而且都帮你做事。

达到这种境界的关键,在于你对别人的态度。与别人成功相处的方法,开始于你对他们的看法。每个人的眼睛都是雪亮的,如果你想投机取巧,绝对无法达到效果。本书提供很多方法,指导你如何给予别人他们所真正需要的。不过这些只是可行的方法,并不能保证一定达到理想。你必须视自己的情况和关系而适当的应变运用。

如果你只想利用这些方法来达到私欲,那么这些方法产生不了作用。你必须是真心诚意的对待别人,如果你真正关心别人,希望帮助他们拾回对自己的自重和自信,那么你得到的收获将会比得到一颗最心爱的珠宝而更丰富,更值得高兴。所以,真心地付出吧!表现出你对别人的认同和尊重。你一点点的尊重,却可能在别人的生活中,带来最大的激励力量!有一位表现杰出的州长,在回首他过去的际遇时,深深感受到他这一切的成就,受一位年轻教师的影响很大。他回到学校找她时,才知道她已经退休了,于是他写了一封信,表达他的感激之情。

他收到了回信:“我实在不知道怎么告诉你,你的这封短信对我的意义有多大。我现在已经八十岁,孤零零地住在一个小房间里,每天一个人自己做饭、过日子就好像在等着进棺木一样。你知道吗?我教书教了五十年,从来没有接到只字片语表达感激的信,你这是第一封。虽然这封信是在一个阴暗而寒冷的早晨接到的,但这却是多年来唯一让我感到高兴的事。”多年来唯一让我感到高兴的事!这个句子多么强烈的暴露出人类渴望感激的心态。尽管美国在物质上已经为美国人民做得够多了,但是却仍有数百万人每天晚上抱着遗憾睡去,因为他们听不到感激的话语。

即使是著名的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也不例外,有一天正在写一本书时,得了一场病,住进了医院。一位朋友来探望他,并送了一束杜鹃花及慰问卡给他。在表达他对这位朋友的感激时,詹姆士博士说,这件事提醒了他,书中遗忘了一个重要部分。

他忽略了人类性格中最深处的特质——对感激的渴求!付出你的感激,可以使一个人觉得自己被需要、被爱,而且会使他更爱自己。

根据统计显示,许多工作成果无法达到理想的原因,多半是由于缺乏感激,而不是因为合作的摩擦!另外,资料指出造成婚姻问题最重要的因素,是夫妻障碍无法相互表达感激的情绪。

富比斯在《富比斯杂志》上说:“人类不可能获得真正的快乐,除非他受到了相当的尊重。如果别人希望能够和我们愉快地相处,那么他一定要常常惦记着我们的立场和我们的情绪。一句感激的话通常能够发挥意想不到的效果,使你的理想轻易实现。”

五  接受别人

事实上,感激只是维持人际关系的三足鼎立的其中之一。

维持人际关系的三足鼎立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他们分别是接受、赞成和感激。

每个人心中有强烈渴求被接受。“请接受我吧!虽然你我有年龄上、性别、宗教、种族、工作、国籍上的差异,但是请你接受我吧!我必须知道我是受人欢迎的,我必须用心去感受我的生活,我所相处的人,及对环境的归属感。但是你要帮助我、告诉我。你可以用一个微笑、一句温馨的问候、一个友谊的行动或任何方式来告诉我,你接受我。因为如果你接受我,那么我就会接受我自己,我们的关系便能从这个基础开始,然后慢慢建立起我们之间的默契。但是,这一切都必须以我被接受为前提。”有一次,小尤正值情绪低落心情郁闷,意兴阑珊地走进一家餐厅。当时侍者正忙得不可开交,于是匆匆忙忙递给他一份菜单,连一声招呼也没有。

小尤闷闷的看着菜单,一面说:“朋友,菜单上面都没有我想要的,我现在需要的是一个橘子及几句安慰的话。”一点点的关注,几句亲切的问候便足够表达接受的情感。美国诗人爱默生告诉我们:“钻戒和珠宝都不是真正的礼物,只是敷衍、谄媚的礼物。唯一的礼物是你自己。”打开你的内心世界,让别人走进来!你在任何场合和别人相处时,不管这些人是朋友或陌生人,你是打开友谊之门,向他们说:“请进!”总之,你有两种选择,第一种是拒人于千里之外,第二种就是接受他们,而这正是他们所希望的。你接受他们,就是向他们伸出友谊之手。不管这种关系只维持一段时间,还是终其一生。被接受后他们跟着找寻三只鼎足中的第二只——赞成。

六  接受之后就是赞成

有一次激励专家罗勃和一位客人一起在后台,当时那客人正准备对数以千计的人发表一场演讲。

客人对罗勃说:“我紧张死了,我的膝盖在发抖,胃的肌肉也好像缩成一团。”罗勃问他:“你为什么会这么害怕呢?”他回答道:“如果他们不喜欢我怎么办呢?也许他们不同意我所说的!”罗勃真不敢相信他说:“如果他们不同意我的说法怎么办?”事实上,这也正是人与人相处时,存在每个人心中的恐怖。

1977 年5 月20 日,星期五,当天有一群记者和卡特总统会晤,那时他当选美国总统才四个月。卡特总统坐在白宫的内阁会议厅接见这群记者,他神态自若,幽默地对他们说:“这的确是个畅快的日子。”一定有人不解为什么他看起来这么轻松。因为当时他所面临的情况是十分不乐观的,国会强烈抨击他的能源政策,以色列群众也对他的中东和平协定嗤之以鼻,南非总理也使美国副总统孟代尔碰了一鼻子灰。另外韩国的美军将领也不满地指出,卡特的政策会招致战争的厄运。

当记者问到他,身为总统,在心里是否有压力时,卡特回忆说竞选期间确实碰到了很多困难。

卡特说:“竞选活动的前段期间,我的确感觉到孤立无援,而且经常受到挫折及被忽略。刚开始时,我甚至必须奔走找摄影师。”他说什么?从一开始他就一直在渴望别人的接受和赞成。但是等到他掌握了四千万选票时,他便能够从容而自信地面对所有的论战。

这个例子应该能够提供你一点与人相处的启示。如果你能和你的孩子、“另一半”或工作伙伴在事事互相接受与赞同中沟通,那么你们的关系绝不会因任何的争执或辩论而有所改变。因此记得对他们投下赞成的一票,让他们知道你接受他们,支持他们,表现出你对他们的想法和意见非常有兴趣,即使和你的看法意见不尽相同。你这么做,就是给予他们最期望的赞成。

七  表达出你感激的心情

下面这个故事是描述一位妇人,她辛苦地支撑着一个家,却从未得到家人的任何感激。

有一天晚上,她问她的先生:“彼得,我在想,万一我有一天死了,你会不会花一笔钱买花向我哀悼,你会吗?”“当然会啊!玛莎,你干嘛问这个?”“我只是在想,其实到那时候,二十块钱的鲜花对我已经一点意义也没有了。但是我还活着的时候,有时候只要一点鲜花,对我却更有意义。”玛莎的感叹,不也正是你周围每个人内心深处呐喊的心声吗?“有时只要一点鲜花”,便能带给别人活下去的希望和喜悦。

你还等什么呢?你还要等到你的心无法再爱,眼睛永远无法再睁开,耳朵也永远听不到,才肯行动吗?为什么人类总是隐藏他们感激的心情呢?安东尼·罗宾认为可能是人与人之间的摩擦,摧毁了他们感谢的心,或相互的伤害抹煞了彼此的和气,也可能是他们习惯了没有感激的日子,自己也不懂得。

这是本末倒置的作法,不是吗?“你满足我的需要,然后我才满足你的”这种方式很少能发挥效果。一个人这么渴望别人付出感激之情,相对的他也会努力希望获取别人的接受和赞同。但是在这个过程中,这个人难免会痛苦、悔恨、甚至变得没有自信。也许你几句感激的话或一点感激的行动,就能使一个人活得快乐、自在,你何乐而不为呢!

八  对你所拥有的,怀着感激的心

仔细想想别人曾经为你所做的——爱的表示、友善的动作、信心的鼓励、友好的示意。你曾经对你的父母表达你的感激之情,只因为他们是你的父母;对你的老板表示感激他雇用你;感激你的朋友对你伸出友谊之手;感激你的职员卖力地为你工作;感激你“另一半”的牺牲和关爱;感激顾客对你商店的光顾;以及感激任何为你服务的人吗?你每天应该空出一段时间,对这些使你的生活更丰富、更充实的人,表达你的感激之情。

表达出你对别人的感激之情后,你会发现你所得到的回报将源源不断。

不吝啬对别人付出接受、赞同和感激之心的人,总是受人欢迎的,因为和他们相处使人有甘之如饴的舒适感。相对地,习惯深藏对别人感激之情的人,则容易吃闭门羹,遭到别人的拒绝。

九  表达你的感激之情

总之,以你觉得最舒服、最自然的方式去做。很多人习惯搭着别人的肩表示:“我爱你。”其实,你没有必要以这种方式,来传送你对别人的关怀和感激之情。不需要肉麻的动作,只需要简单的几句话,便可以使别人感受到你的热情和诚恳。但是你的表现和平常有所不同,尽量避免公式化。有时候感激对别人的意义相当大,尤其是他们正渴望和期待时。

随时有这样的观念,并努力去做!你只要打开心扉,让别人听到你想说的每一句话,感受到你每一次亲切的行动,而不需要刻意去想你该怎么做。

比如你可以依照下面所建议的去做,这些都是表达感激的声音和方式:微笑、招呼别人用餐、递一张纸条来分享你的喜悦、握个手祝他今天过得更快乐一点、送一份小礼物、说一句赞美的话、帮一个忙、借他一本书、打个电话给朋友、寄一张问候卡、说一声:“谢谢你。”诸如此类还有很多,你可从生活中慢慢去体会,使它更丰富。

我们无法一一分类叙述,哪些人需要哪一类的感激。事实上,本书所提出的意见也只是感激话语的象征。诸如赞美、倾听、理解、使别人觉得被尊重——这些都是你对周围的人需要付出的尊重。你不必特意将所有的人加以区分,或将本书所列举的内容加以分类。你只要仔细体会我们字里行间的真正含义,并加以吸收,然后一一应用到你所接触到的每一个人身上。

感激和爱也是相通的,不是吗?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