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类

来源:互联网 发布:ubuntu 16.04 聊天工具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5 14:31

一、内部类(对类的封装)
1.定义:内部类( Inner Class )就是定义在另外一个类里面的类。与之对应,包含内部类的类被称为外部类。
2.作用:
1. 内部类提供了更好的封装,可以把内部类隐藏在外部类之内,不允许同一个包中的其他类访问该类
2. 内部类的方法可以直接访问外部类的所有数据,包括私有的数据
3. 内部类所实现的功能使用外部类同样可以实现,只是有时使用内部类更方便
3.种类:成员内部类
静态内部类
方法内部类
匿名内部类
4.this 当前类的对象 类名.this 类名的对象
局部的 不存在静态动态 存在栈里
、成员内部类
1. Inner 类定义在 Outer类的内部,相当于 Outer 类的一个成员变量的位置,Inner 类可以使用任意访问控制符,如 public 、 protected 、 private 等
2.  Inner 类中定义的方法可以直接访问 Outer 类中的数据,而不受访问控制符的影响,如直接访问 Outer 类中的私有属性
3.  定义了成员内部类后,必须使用外部类对象来创建内部类对象,而不能直接去 new 一个内部类对象,即:内部类 对象名 = 外部类对象.new 内部类( );
或:外部类.内部类 对象名= new 外部类().new 内部类();条件是内部类不能是私有化的
4. 编译上面的程序后,会发现产生了两个 .class 文件 其中,第二个是外部类的 .class 文件,第一个是内部类的 .class 文件,即成员内部类的 .class 文件总是这样:外部类名$内部类名.class
5. 注意点:
1、 外部类是不能直接使用内部类的成员和方法的,可先创建内部类的对象,然后通过内部类的对象来访问其成员变量和方法。
2、 如果外部类和内部类具有相同的成员变量或方法,内部类默认访问自己的成员变量或方法,如果要访问外部类的成员变量,可以使用 this 关键字。外部类名.this.变量名

三、静态内部类
1.静态内部类是 static 修饰的内部类
2.特点:
a.静态内部类不能直接访问外部类的非静态成员,但可以通过 new 外部类().成员 的方式访问
b.如果外部类的静态成员与内部类的成员名称相同,可通过“类名.静态成员”访问外部类的静态成员;
如果外部类的静态成员与内部类的成员名称不相同,则可通过“成员名”直接调用外部类的静态成员
c.创建静态内部类的对象时,不需要外部类的对象,可以直接创建 内部类 对象名= new 内部类();
d.在测试类中通过创建对象来访问静态内部类的方 外部类.内部类 对象名= new 外部类.内部类();
四、局部内部类
是内部类定义在外部类的方法中,方法内部类只在该方法的内部可见,即只在该方法内可以使用外部类$1 局部内部类
特点: 可以访当前方法中的局部变量
可以访问外部类的成员变量
可以匿名,故.class的名称上有1
由于方法内部类不能在外部类的方法以外的地方使用,因此方法内部类不能使用访问控制符和 static 修饰符。
由于是局部的内部类,使用在创建对象时是在外部类的方法中实例化对象,调用方法,然后在在测试类中实例化外部方法,调用外部方法来实现内部方法的内容。
五、匿名内部类
1.没有名称的局部内部类
2. 格式new 外部类/接口/抽象类(){
覆盖外面的类的方法/实现外面的接口的方法/实现外面的抽象类的方法
};
3.用外面的类来引用匿名内部类的方法
4.对于外面的类存在继承关系
5.匿名内部类是重写 所继承类的方法,所以匿名内部类有的方法外部的类业必须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