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视觉思考(光源篇)

来源:互联网 发布:腾讯云安全组80端口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5 08:56

  • 机器视觉照明的目的:使被测物的重要特征显现,而一直不需要的特征。
  • 实际应用中为实物找一个合适的光源常常需要大量的实验
  • 光源类型:白炽灯、荧光灯、LED(最常用)等
  • 光与被测物的相互作用:主要有漫反射和镜面反射等
  • 彩色物体反射一部分光谱,其它部分被吸收。可以利用这一特点增强需要的特征,例如:绿色背景上的红色被测物体需要增强,可以使用红色照明。
  • 滤镜的使用(红外截止滤光片、红外透过滤光片、偏振片(起偏镜、检偏镜))
  • 照明的方向性:正面光、背面光。明场照明、暗场照明。正面光:光源与相机位于被测物体同一侧。背面光:光源与相机位于被测物体两侧。明场照明:光源与被测物体成一定的角度,使得绝大部分光反射到相机中。暗场照明:光源位置使得大部分的光没有反射到相机中,仅仅将照射到被测物体的特定部分的光反射到相机中。
  • 划分标准基本互相独立,可以有多种组合方式。例如:明场漫射正面照明、直接明场正面照明、直接暗视场正面照明、明场漫射背光照明。
  • ☆环形灯前段加漫射板构建明场漫射照明:优点:可以用于防止阴影;缺点:除非环形灯比被测物体大很多,否则很那得到均匀的照明。
  • 明场漫射背光照明主要用于厚度不大的被测物。(有一定高度的被测物,其在相机一侧的某些部分也会被照亮。为了避免这一缺陷,可以采用直接明场背光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