槛外人观察 :语义和语用

来源:互联网 发布:移动搜索引擎域名采集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5/02 00:17

                                     周锡令xlzhou0421@vip.sina.com

 

据说,既涉及人工语言,又涉及自然语言的“符号学(Semiotics)”是由三部分组成的:语法、语义 语用

 

遵守语法,大家可以使用规范的语言,弄清楚语义,彼此就交流了思想。那么还要讨论语用干什么呢?按照Webster 词典的解释,语用学(pragmatics就是“符号学中专门研究符号或者语言成分 它们的使用者 之间的关系 的一个分支。”(A branch of semiotcs that deals wth the relaton between signs or linguistic expressions and their users.

 

这话说得太抽象,有点叫人摸不着头脑。我们不禁要进一步问:你这门学问研究的是符号和它们的使用者之间的什么关系?

 

为了简短起见,在以下的讨论中,我们用“词语”一词来通指在符号流的层面上的自然语言中的单词、语言成分;计算机语言中的标识符、程序片断。

实例探讨

现在让我们从一般社会生活现象中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1有两组不同背景的人在一起开会。其中一组人正在讨论社会上流感问题,有人在说话中提到了“病毒”,他们是在医学的语境下指称“生物性病毒”。

另一组人正在讨论计算机安全问题,有人在说话中提到了“病毒”,他们是在计算机安全这一话题的语境下指称“计算机病毒”。

评论:这是同一词语在不同的“语景”中具有不同“语义”的典型例子。

 

2A女士借邻居B先生到北京出差的机会托他替她买一双红色的布鞋。B先生认真地挑选了一双“在规格上完全满足A女士所提出的全部要求”的布鞋回来。然而A女士却非常不满意。B先生大惑不解地说,我为你买的鞋子已经满足了你提出的全部规格需求,你为什么还不满意?A女士回答说:“我已经结了婚,有了孩子,怎么能穿这种绯红颜色的鞋子?你应该买一双枣红色的才对。”

评论:大大咧咧的男士B先生的头脑中“红色”就是“红色”,他没有想到,对于心思更细的A女士来说,“红色”一词还可以进一步更深更细致的划分。换言之,表面上看起来是单义词的“红色”这一词语可以被理解为“鲜红”。“大红”,“粉红”,“绯红”,“枣红”……,因而依然具有含糊性A女士在“语用”方面的考虑使得含糊性较大的“红色”进一步细化,用公式加以表述就是: “红色”+“说话人A女士已经结婚” →“枣红”。

 

3“阳光”,“青春”,“中国”,“林黛玉”……本来都是名词。但是近几年电视台和年轻人群中流行“把名词当作修饰词(形容词和副词)来使用”:

我喜欢这位男生,因为他很阳光。

同学们都说我穿这条裙子很青春。

我的脸很中国。

她比林黛玉还要林黛玉。

…………

评论:这意味着新的用法给原来的词语增添了新的语义

 

4设想有人到超市看见一件衣服很喜欢,就问售货员:“这件衣服多少钱?”

如果售货员回答说:“120元。”这是一般正常的回答。

如果售货员又加了一句:“只剩下这一件了。”意思是:“要买快掏钱,否则就轮不上您了。”这就涉及到一种特殊的“语用”:售货员委婉地用“言外之意,弦外之音”的方式来表达她真正想要表达的意思。

评论:当很多人想说一句话,但是直说出来显得不礼貌、粗鲁……但又不能不说得时候,往往采用这种婉转的说法。这是一种特殊的语用,它利用了对方在社会生活常识的推理。

分析

1中涉及的是“词的多义性”。自然语言中绝大部分的词都是多义的。但是在特定的“语境”中,其含义基本上都能唯一地确定。【如果不是这样,听话人就会提出问题,要求对方“说清楚,以资解惑”。】

计算机编程语言中也有同样情况。如果不是分工合作,我写的程序中使用的变量“X”和你写的程序中使用的变量“X”根本不是一个东西。即使在同一程序中,也可以内嵌一个block,在其中重新定一个名字一样,但实际上完全不同的变量“X”。

可以认为,任何一个“语言成分”的含义都必须和它所在的“语境”结合起来才能确定。自然语言和计算机语言在这方面的区别只是:后者可以通过Scope原则等简单而又精确地“解惑”;而前者则要通过社会生活常识、专业知识的运用才能做到(这一点正是计算机理解自然语言时遇到的最大难点)。

 

2表明:如果向精细的方向进一步推进,任何表面上看起来毫无多义性的词语都会变成“多义性”的。计算机编程语言中也不乏这样的例子:一个简单的程序循环看起来语义非常明确,可是,如果进一步询问:这个循环是否处于很内层因而必须优化,还是反过来用不着优化,就不清楚了。如果要进一步说清楚,就要用 pragma 等手段加以说明。

 

3表明,自然语言中常常是通过“流行的新用法”而产生的。但是在计算机语言中,必需要“显式”地预先定义之后才能使用。

 

4则进一步牵涉到社会生活常识的推理,本文暂不讨论。

含糊性的正面作用

在大部分有关NLP的文献中,含糊性(歧义,一个词具有多种词性等等)总是被当作一种负面的东西来看待的。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含糊性有它积极的一面。

1a:设想例1中正在讨论“计算机病毒”和“生物病毒”的这两组人正在一起开会,目的是为领导机关拟定某某年度科研项目申报提纲中的最后一个项目的名称。由于主管机关所掌握的经费的限制,允许申报的只剩下最后一项,而且必须在中午12点以前将申请书上报,过期作废。

可以想象,这两组人将互相争执不下,达不成共识。但是为了避免因为上报时机延误而使双方都落空,最后决定先写出一个“表述一致,但是各持自己理解”的申请书:《关于建立“病毒”检测与预防机制的研究》。至于是那种病毒,留待今后进一步申述。

评论:这是一个假想的例子,但是他显示了许多外交文件的实质。自然语言的含糊性在此显示出它伟大的功能。

 

在文学艺术领域,含糊性更是功不可没。除了小说、诗歌以外,音乐中的乐谱,舞蹈中的肢体语言,都通过其含糊性为读者、指挥者、表演者提供了极大的发挥其想象力或者进一步诠释的空间。有了这样的空间,读者,听众,观众,表演者……才得以积极地参与,得到美学以及其他诸方面的享受。

观点的比较

对于“语义”和“语用”,一种传统的解释是:

 

l        语义”是一个单词或者一个语言成分“所固有的”,它和包括说话人、听话人、语境等在内的“言语情景(Speech situation)”无关。

l        语用pragmatics)则是语言成分相对言语情景的含义。

 

但是按照槛外人的观察,任何一个一个单词或者一个语言成分的语义都是多重的,在这多重的语义解释中,所谓“固有的”只具有时间上先后的含义。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还在不断地在动态的变化着,这种“固有性”会变得越来越弱。

 

因此,关于“语义”和“语用”,不妨更为简单的用以下几句大白话来概括:

 

l        “语义”就是一个单词或者一个语言成分的含义的解释。而其解释通常不止一种。而在自然语言中,一个词语的新语义往往是通过流行的新的用法而产生的。

l        “语用”就是:说话双方按照该单词或者语言成分所在的“语境”来确定应该选择其中那一种。

l        “语境”的范围可以变化很大:从一个句子,一段话,到整篇文章,乃至文章作者的身份和处境,所在的时代的文化背景。研究古文,古诗词的专家常常要探究作者的生平和经历,就是这个道理。

结语

l        在自然语言中,每一词语具有多种语义是普遍现象。计算机语言中也有类似现象。这是同一层次上的“含糊性”。

l        同一层次上的某一含义(概念)在进一步细化时又会在下一层次显现出新的含糊性(例如“红色”细化为“大红、粉红、枣红”……)。

l        词语的多义性会随着时代而变迁。在自然语言中,某一词语的新的语义项的产生是由于新的用法得到流行而产生的。在计算机语言中,作为一种符号的标识符也可以得到新的含义,但是往往必须“先定义,后使用”。

含糊性的存在给“解读者”提供了“解释和想象空间”。于是引出了“语用”的概念。“语用”的效果是使词语的“语义”进一步按照语境或者说话人、听话人的身份具体化或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