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Session和唯一索引字段实现通用Web分页功能

来源:互联网 发布: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库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6 04:42
With t AS 
E;w2L(gQ5~|qF+@&I18822451(ITPUB个人空间9{,s.g1/w$d
    
SELECT contactid, namestyle, lastname,
gG/] m$F%w4SnFX18822451    ROW_NUMBER() 
over(order by namestyle) as RowNumber 
.N1h^3M-t;}B18822451    
FROM Person.Contact
!IHG.u1AT!kv18822451)
w,[`JR.eC#L$R18822451
select * from tITPUB个人空间8C.SfN|5M /TH`
Where RowNumber Between 20 and 30

 虽然上面的SQL语句虽然也可以实现和MySQL一样的功能,但却比MySQLlimit复杂一些。

   如果在数据库中提供了实现Web分页的机制,就算复杂一些,也是可以解决的。但有效数据库可能并未提供这种机制。这就得使用更复杂的方法来实现Web分页,如在SQLServer2000中未提供ROW_NUMBER()函数,就有很多开发人员通过编写分页的存储过程来处理。这样做既复杂,又不通用。假设要移植到Oracle上,还得费一番功夫。

   在本文给出一种直接使用Web中的Session对象来方式来实现分页的功能,Session是在Web系统中保存当前分话数据的。我们可以想象。分页的难点在哪里,就象MySQL中的limit语句一样,只需要有两个值:起使记录数和要获得的记录总数就可以了。要获得的记录总数这个我们很容易知道,一般就是分一页的记录数。但是起使记录数却很难获得。

   如果使用自增键当然可以,但这要建立在表只增不删,而且id1或一个已知的起始位置开始的情况。如果删除了表中的一些数据,自增键就不再是从1n,依次递增了。也就是中间可能有空档。如自增键从20100,中间可能只有10条记录。因此,单纯使用自增键并不能很好地解决分页问题。

   但却可以将Session和自增键组合来解决分页问题。大家可以设想,在用户第一次查询时,如select* from table1 where field1 like '%abc%',这时将记录全部查出。假设每页显示50条记录,这时可以从头开始取出50条记录。这不会有任何问题。然后,当用户要查看第2页时,最普通的做是再执行一次上面的SQL语句,然后从第51第记录开始,再取出50条记录。如果这样做,将大大浪费服务器的资源。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在每一次执行完上面的SQL语句后,除了取出前50条记录外,再通过记录的定位,将其他页面的起始id值保存在Session中(可以放在List对象中)。然后在用户要查看第2页或后面的页时,直接从Session中取出该页起始id的值,如果使用的是SQL Servlet数据库,可以使用top n,其中n表示每页记录数,来查询当前页的记录。

   先拿Java为例来说明一下。下面的代码在Session中记录了第一页到最后一页的起始id:

 

//  rs为记录集,其他语言的操作类似ITPUB个人空间iZ.Mn�UOE
ResultSet rs = stmt.executeQuery("select * from table1 where field1 like '%abc%'");  ITPUB个人空间+^f(pl;If$P6w2D{[X
int n = 1;ITPUB个人空间q%E%Gw5ha
while(rs.absolute(n))ITPUB个人空间GAF B` D
{ITPUB个人空间6tO!U1A&iC:Z
    
int id = rs.getInt(id)ITPUB个人空间#U%?,fO.m~&i:^
    
//  将id保存在Session中ITPUB个人空间3_N&|5be_/t O
    n += 50;ITPUB个人空间p:GG�}�IVC
}
N&WA(M%n:C(x%[@18822451

select * from table1 where field1 like '%abc%' and (id >= 290 and id < 367)

   假设用户要查看第3页的话,就会取出123179,并将其加入select语句的where条件,类似上面的SQL语句。这样用户除了第一次查询外,查看其他页都会只返回当前页面的记录了。

   上面的方法还有一些问题,如当第一次返回的记录很多的话,使用absolute方法进行循环所有的记录可能有些慢,那可以在程序中做个约定,只循环41次,也就是保存前40页的记录,当用户要查看第41页的话,再取出第40页的开始记录的id值,将再次查询从该id值往后的所有记录,再记录40页的id值,也就是这时已经有80页的id记录被保存在Session中的。以此类推,

   当然,这种方法也不可避免地遇到删除记录的情况,如果用户正在查看页面,这时某一页的记录被删除了,当用户再次要查看这页时,根据Session中保存的id区间,就会得到少于50的记录。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使用的是SQL Servlet,就好办一些,可以在where条件中只加id的上限,不加下限,然后使用top关键字来限制查询出的记录数,SQL语句如下:

select top 50 * from table1 where field1 like '%abc%' and id >= 290
0Ef+C#rCfhp_18822451

   如果使用的是其他数据库,没有类型top的关键字,可以在查询时多加一个区间,如用户要查询第2页的数据,可以将第2页和第3页的都查出来,这样一般就可以获得超过50条的记录。但如果记录数还不够(这个表的记录被删除的太多了),笔者建议重新查询所有的记录,重新更新一下Session对象中的id值。

   总之,本算法就是在第一次查询时预先将后面页面的起始记录的id值事先保存起来,然后等待以后查看其他页面时使用。如果这时某个页面的记录被删除(如果当前页面记录数不足页面记录总数,被示为有记录删除),可以重新更新一下Session中的id值,然后根据新的id值再查一遍。但要注意的是这个id值最好使用数据库的自增型字段(一般的数据库,甚至桌面数据库都会有自增型字段类型)。为了尽量避免总更新Session中的id值,可以在查询一个页面时查询出两个页面的记录,这样在一般情况下,会保证记录数超过页面记录总数。但这样做一个缺点,就是可能两个相邻页面的记录有一定的重复。不过并没有太大影响。我们在网上看某些论坛的贴子时,有时可能也会发现两个相邻页面的记录有重复。

   本分页方法适合于所有的数据库,无论是网络数据库(OracleSQL ServletDB2等),以及桌面数据库(accessparadoxpdf等)。并且不需要在数据库中建立额外的资源,如存储过程等。(当然,每个表需要有一个自增类型字段,这一点很关键)。

   哪位读者有更好,更通用的分页方法(最好不要在数据库中建立象存储过程一样的资源,尽量不要使用与数据库相关的语句,如SQL Server中的top),请跟贴。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