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并发编程】内在锁和同步

来源:互联网 发布:Linux mv移动文件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5/02 04:49

同步是建立在一个内部的实体——内在锁(或者叫做“监视锁”)基础之上的。内在锁在同步的两个方面互斥和可见性上都发挥着作用。

每个对象都有一个内在锁。通常来说,如果一个线程想独占某一个某个对象的属性变量,那么它首先要获取该对象的内在锁。在一个线程获取一个内在锁和释放这个内在锁之间这段时间,就称作拥有这个内在锁。当一个线程获得某个对象的内在锁,其他线程是不能再次获取的。如果其他线程再次获取,那么哪些线程将会阻塞。

当线程释放了内在锁,到下一次该内置锁被再次获取之间,“happens-before”的关系就建立了。

当一个线程调用了同步的实例方法后,它就获得了该方法所在对象的内在锁,当方法返回后,该锁就被释放掉了。即便方法执行的过程中发生了没有捕获的异常,该锁还是会被释放掉。

当一个线程调用了同步的类的静态方法后,它这个内在锁就是该类的Class对象。这里注意区分两种不同方法的内在锁对象的不同。

上一章中我们介绍了同步的方法,这里,我们有了同步锁的概念,就可以介绍同步语句了。

public void addName(String name) {    synchronized(this) {        lastName = name;        nameCount++;    }    nameList.add(name);}

与同步方法不同,同步语句需要显示地指明使用的是哪一个锁。这里,的锁就是该addName方法所在类的对象锁。(尽量避免在同步方法中调用其他类的方法,否则很有可能影响“活性”,后面具体聊这个话题)

另外,同步语句比同步锁具有优势的地方在于可以更细粒度地控制同步。如下代码所示。这里我们使用两个对象作为锁,lock1和lock2。当我们假设c1变量和c2变量是互相独立的,对一种一个方法的调用不应该影响另一个方法调用的时候,我们使用两个锁是更好的。否则,当我们对两个方法都是用lock1加锁,那么当线程访问inc1方法时,其他线程访问方法inc2,是无法进行的,因为它无法再次获得同一个锁了。鉴于此,这里使用了两个锁是合理的。

public class MsLunch {    private long c1 = 0;    private long c2 = 0;    private Object lock1 = new Object();    private Object lock2 = new Object();    public void inc1() {        synchronized(lock1) {            c1++;        }    }    public void inc2() {        synchronized(lock2) {            c2++;        }    }}

锁的重入是另外一个相关的概念,虽然当一个线程A获取了某个对象的锁之后,其他线程B,C,D…都无法再次获取该对象的锁,但是线程A,也就是获得了那个锁的线程是可以再次获得该锁的,即便此时该锁尚未释放。(想一想,如果不是这样,我们将如何写一个加了锁的递归方法)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