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应式设计

来源:互联网 发布:自己通过淘宝客链接吗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5 18:08

什么是响应式设计?

页面的设计和开发应当根据用户行为以及设备环境(系统平台、屏幕尺寸、屏幕定向等)进行相应的响应和调整。具体的实践方式由多方面组成,包括弹性网格和布局、图片、css media query的使用等。无论用户正在使用笔记本还是iPad,我们的页面都应该能够自动切换分辨率、图片尺寸及相关脚本功能等,以适应不同设备;换句话说,页面应该有能力去自动响应用户的设备环境。

为什么要做响应式设计?

响应式网页设计就是一个网站能够兼容多个终端——而不是为每个终端做一个特定的版本。这样,我们就可以不必为不断到来的新设备做专门的版本设计和开发了。

响应式设计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响应式设计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媒体查询检测不同的设备屏幕尺寸做处理。

(1)页面头部必须有meta声明

使用viewport在手机浏览器上控制布局:<meta name="viewport" content="width=device-width, initial-scale=1, maximum-scale=1, user-scalable=no" />通过快捷方式打开时全屏显示:<meta name="apple-mobile-web-app-capable" content="yes" />隐藏状态栏:<meta name="apple-mobile-web-app-status-bar-style" content="blank" />iPhone会将看起来像电话号码的数字添加电话链接,应当关闭<meta name="format-detection" content="telephone=no">

(2)弹性布局、弹性网格、表格响应式

(3)图片的处理

为适配不同终端机型的屏幕宽度和像素密度,我们一般会使用如下方法设置图片的CSS样式:

<style>    img{        max-width:100%;        height:auto;    }</style>

将图片的最大宽度设置为100%,以确保图像不会超出其父级元素的宽度,如果父级元素的宽度发生改变,图片的宽度也随之改变,height:auto 可以确保图片的宽度发生改变时,图片的高度会依据自身的宽高比例进行缩放。
这样当我们在移动设备上访问响应式网页里的图片时,只是把图片的分辨率做了缩放,下载的还是PC端的那张大图,这样不仅浪费流量,而且浪费带宽,而且会拖慢网页的打开速度,严重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新的解决方案:

<picture>是HTML5的一个新元素;
如果<picture>元素与当前的<audio>,<video>元素协同合作将增强响应式图像工作的进程,它允许在其内部设置多个<source>标签,以指定不同的图像文件名,根据不同的条件进行加载;
<picture>可以根据不同的条件加载不同的图像,这些条件可以是视窗当前的高度(viewport),宽度(width),方向(orientation),像素密度(dpr)等;

1.如下栗子中针对不同屏幕宽度加载不同的图片;当页面宽度 在320px到640px之间时加载minpic.png;当页面宽度大于640px时加载middle.png

<picture>    <source media="(min-width: 320px) and (max-width: 640px)" srcset="img/minpic.png">    <source media="(min-width: 640px)" srcset="img/middle.png">    <img src="img/picture.png" alt="this is a picture"></picture>

2.如下栗子中添加了屏幕的方向作为条件;当屏幕方向为横屏方向时加载_landscape.png结尾的图片;当屏幕方向为竖屏方向时加载 _portrait.png结尾的图片;

<picture>    <source media="(min-width: 320px) and (max-width: 640px) and (orientation: landscape)" srcset="img/minpic_landscape.png">    <source media="(min-width: 320px) and (max-width: 640px) and (orientation: portrait)" srcset="img/minpic_portrait.png">    <source media="(min-width: 640px) and (orientation: landscape)" srcset="img/middlepic_landscape.png">    <source media="(min-width: 640px) and (orientation: portrait)" srcset="img/middlepic_portrait.png">    <img src="img/picture.png" alt="this is a picture"></picture>

3.如下栗子中添加了屏幕像素密度作为条件;当像素密度为2x时加载_retina.png 2x 的图片,当像素密度为1x时加载无retina后缀的图片;

<picture>    <source media="(min-width: 320px) and (max-width: 640px)" srcset="img/minpic.png,img/minpic_retina.png 2x">    <source media="(min-width: 640px)" srcset="img/middle.png,img/middle_retina.png 2x">    <img src="img/picture.png,img/picture_retina.png 2x" alt="this is a picture"></picture>

4.如下栗子中添加图片文件格式作为条件,当支持webp格式图片时加载webp格式图片,当不支持时加载png格式图片;

<picture>    <source type="image/webp" srcset="img/picture.webp">    <img src="img/picture.png" alt="this is a picture"></picture>

5.如下例子中添加宽度描述;页面会根据当前尺寸选择加载不大于当前宽度的最大的图片;

<img src="picture-160.png" alt="this is a picture"     sizes="90vw"      srcset="picture-160.png 160w,             picture-320.png 320w,             picture-640.png 640w,             picture-1280.png 1280w">

6.如下例子中添加sizes属性;当窗口宽度大于等于800px时加载对应版本的图片;

<source media="(min-width: 800px)"        sizes="90vw"         srcset="picture-landscape-640.png 640w,                picture-landscape-1280.png 1280w,                picture-landscape-2560.png 2560w"><img src="picture-160.png" alt="this is a picture"     sizes="90vw"      srcset="picture-160.png 160w,             picture-320.png 320w,             picture-640.png 640w,             picture-1280.png 1280w">

优点

加载适当大小的图像文件,使可用带宽得到充分利用;
加载不同剪裁并具有不同横纵比的图像,以适应不同宽度的布局变化;
加载更高的像素密度,显示更高分辨率的图像;

步骤
1.创建<picture></picture>标签;
2.在这些标签内创建一个你想用来执行任何一个特性的<source></scource>标签;
3.添加一个media属性,用来包含你想要的特性,如宽度(max-width,min-width),方向(orientation)等;
4.添加一个srcset属性,属性值为相应的图像文件名称,进行加载。如果你想提供不同的像素密度,例如Retina显示屏,可以添加额外的文件名到srcset属性中;
5.添加一个回退的标签;

<picture>的工作原理

<picture>语法
由上面的示例代码可知,在没有引入js和第三方库,CSS中没有包含media queries的情况下,<picture>元素可以实现只用HTML来声明响应式图片;

<source>元素
<picture>标签它本身没有属性。神奇的地方是<picture>被用来当做<source>的容器。
<source>元素,是用来加载多媒体的比如视频和音频,已经被更新用到图片的加载并且一些新的属性已经被添加:

srcset (必需)
接受单一的图片文件路径(如:srcset=”img/minpic.png”).
或者是逗号分隔的用像素密度描述的图片路径(如:srcset=”img/minpic.png,img/minpic_retina.png 2x”),1x 的描述是默认不使用的。

media (可选)
接受任何验证的media query,你可以看到在CSS @media选择器(如:media=”(min-width: 320px)”).
在之前的语法的例子里已经用到了。

sizes(可选)
接收单一的宽度描述(如:sizes=”100vw”)或者单一的media query宽度描述(如:sizes=”(min-width: 320px) 100vw”).

或者逗号分隔的media query对宽度的描述(如:sizes=”(min-width: 320px) 100vw, (min-width: 640px) 50vw, calc(33vw - 100px)”) 最后的一个被当做默认的。

type(可选)
接受支持的MIME类型(如: type=”image/webp” or type=”image/vnd.ms-photo”)

浏览器会根据这些提示和属性来加载确切的图片资源。根据标签的列表顺序。浏览器会使用第一个合适的<source>元素并忽略掉后面的<source>标签。

添加最后的<img>元素
<img>元素在<picture>内部用来当浏览器不支持时或者没有源标签匹配时的显示。在<picture>内使用<img>标签是必须得,如果你忘记了,将不会有图片显示出来。

<img>来声明默认的图片显示。将<img>标签放到<picture>内的最后,浏览器在找到<img>标签之前会忽略<source>的声明。这个图片标签也需要你写上它的alt属性。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