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运维学习之路(1)网络基础概览笔记

来源:互联网 发布:软件项目外包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5 01:18
1.ISO:国际标准化组织
2.OSI:开放式系统互联
3.OSI七层参考模型:
应用层(7层)、表示层(6层)、会话层(5层)、传输层(4层)、
网络层(3层)、数据链路层(2层)、物理层(1层)
4.应用层(7层):提供应用程序间通讯
使用的协议:HTTP、FTP、SMTP、POP3、SNMP
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用于访问web服务器。
FTP:文件传输协议,主要用于文件传输。
SMTP:简单邮件传输协议,用于发送邮件。
POP3:邮件接收协议,用于接收邮件。
SNMP:简单网络管理协议,用于收集网络信息以及网络管理。
5.传输层(4层):选择哪种传输协议,建立主机端到端的连接,传送的是数据段。
使用的协议TCP、UDP
TCP:面向连接的、可靠的传输协议。
功能:1)建立连接(三次握手)     2)确认重传   3)断开连接(四次握手)
特点:网络开销大
怎么简单理解三次握手和四次握手?
三次握手:
主机A:要建立连接吗?
主机B:要建立,你要建立连接吗?
主机A:要建立。
连接建立。
四次握手:
主机A:我想断开连接行吗?
主机B:可以。
主机B:要断开连接吗?
主机A:要断开。
连接断开。
UDP:非面向连接的、不可靠的传输协议。
特点:网络开销小,因为它不需要关注数据是否发送成功。
端口:是用来区分上层应用程序的,而且每个服务都会工作在相应的端口上。
端口的范围:1~65535
一些常见端口:
http:tcp/80
https:tcp/443
ftp:tcp/21
ssh:tcp/22
smtp:tcp/25
tomcat:tcp/8080
mysql:tcp/3306
nginx:tcp/80
6.网络层(3层):根基IP地址进行路由选择和转发,传送的是数据包。
使用的协议:IP、ICMP
IP地址:逻辑地址,用于标示一定网段内的主机。
ICMP:主要用于传输差错报文。
IP地址由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组成,通过子网掩码来区分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
网络地址用于区分不同的IP网络,主机地址用于标示网络上的一个IP节点即一个主机。
路由器作用:根据数据包进行路由。它将整个网段连接起来,适配链路层协议,
在网络之间转发数据包,是3层应用。
IP路由原理:路由器负责将数据包在逻辑网段间进行转发,每台路由器都有路由表,路由信息存储在路由表中。
路由表的三个指标:目标地址、出接口、下一跳地址,简单讲就是去哪,怎么去。
数据包:包含源IP地址和目的IP地址。
IP协议:头部包含20个字节,包括源IP和目的IP。
IP地址是使用点分十进制的方式将32位二进制数转换为十进制数。
127.0.0.1:回环测试、回环接口
特殊IP:
主机位是0,网络地址
主机位是1,广播地址
全是0,全部网络
全是1,全网广播
7.数据链路层(2层):提供介质访问、链路管理等,传送的是数据帧。
使用的协议:APR
APR:地址解析协议,通过广播方式,将IP地址解析成MAC地址。
2层设备:交换机
交换机是根据数据帧进行数据交换的。
数据帧:包含源MAC地址和目标MAC地址。
什么是MAC地址?
MAC地址即物理地址,是固定在网卡上的,并且全球唯一。
有时虽然处于同一网段,为了办公需要而分割网络,这时就需要用VLAN在交换机上划分网络,进行隔离,
那么什么是VLAN呢?
VLAN:也叫虚拟局域网,它可以隔离广播,减小广播范围,提高网络性能。
特点:有效控制广播域范围、增强局域网安全性、灵活构建虚拟工作组
8.物理层(1层):传输比特流。
物理层主要定义电压,接口,线缆标准、传输距离等。
常见物理层设备有:
同轴电缆、双绞线、光纤、无线(红外线、蓝牙,WLAN技术)
网络流量单位划分:
名称    全拼     简写     换算
位      bit      b      最小单位
字节    byte     B      1字节=8位
千字节           KB     1KB=1024B  
兆字节           MB     1MB=1024KB
吉字节           GB     1GB=1024MB
                TB     1TB=1024GB
        PB     1PB=1024TB
网络带宽:
100Mb/s、1000Mb/s等
计算:
100Mb/s=12.5M/s
1000Mb/s=125M/s   
9.几个专业单词
route 路由    router 路由器    switch 交换机    gateway 网关    netmask 子网掩码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