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VM调优总结(一):概念

来源:互联网 发布:三国无双Mac版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5 01:05

一、数据类型

Java虚拟机中,数据类型可以分为两类:基本类型和引用类型。

基本类型包括:byte,short,int,long,char,float,double,Boolean;引用类型包括:类类型,接口类型和数组。

二、堆与栈

栈是运行时的单位,解决程序的运行问题,而堆是存储的单位,解决的是数据的存储问题。

正是因为堆和栈分离的思想,才使得Java的垃圾回收成为可能。

问题一:为什么要把堆和栈区分出来呢?栈中不是也可以存储数据吗?
第一,从软件设计的角度看,栈代表了处理逻辑,而堆代表了数据。这样分开,使得处理逻辑更为清晰。分而治之的思想。这种隔离、模块化的思想在软件设计的方方面面都有体现。
第二,堆与栈的分离,使得堆中的内容可以被多个栈共享(也可以理解为多个线程访问同一个对象)。这种共享的收益是很多的。一方面这种共享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数据交互方式(如:共享内存),另一方面,堆中的共享常量和缓存可以被所有栈访问,节省了空间。
第三,栈因为运行时的需要,比如保存系统运行的上下文,需要进行地址段的划分。由于栈只能向上增长,因此就会限制住栈存储内容的能力。而堆不同,堆中的对象是可以根据需要动态增长的,因此栈和堆的拆分,使得动态增长成为可能,相应栈中只需记录堆中的一个地址即可。
第四,面向对象就是堆和栈的完美结合。其实,面向对象方式的程序与以前结构化的程序在执行上没有任何区别。但是,面向对象的引入,使得对待问题的思考方式发生了改变,而更接近于自然方式的思考。当我们把对象拆开,你会发现,对象的属性其实就是数据,存放在堆中;而对象的行为(方法),就是运行逻辑,放在栈中。我们在编写对象的时候,其实即编写了数据结构,也编写的处理数据的逻辑。不得不承认,面向对象的设计,确实很美。

问题二:堆中存什么?栈中存什么?

堆中存的是对象,栈中存的是基础数据类型和堆中对象的引用。程序运行永远都是在栈中运行的,因而参数传递时,只存在传递基本类型和对象引用的问题。不会直接传递对象本身。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