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理解requestAnimationFrame

来源:互联网 发布:python griddata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5 22:33

参照MDN的解释:https://developer.mozilla.org/zh-CN/docs/Web/API/Window/requestAnimationFrame

前言

本文主要参考w3c资料,从底层实现原理的角度介绍了requestAnimationFrame、cancelAnimationFrame,给出了相关的示例代码以及我对实现原理的理解和讨论。

本文介绍

浏览器中动画有两种实现形式:通过申明元素实现(如SVG中的元素)和脚本实现。
可以通过setTimeout和setInterval方法来在脚本中实现动画,但是这样效果可能不够流畅,且会占用额外的资源。可参考《Html5 Canvas核心技术》中的论述:

它们有如下的特征:
1、即使向其传递毫秒为单位的参数,它们也不能达到ms的准确性。这是因为javascript是单线程的,可能会发生阻塞。
2、没有对调用动画的循环机制进行优化。
3、没有考虑到绘制动画的最佳时机,只是一味地以某个大致的事件间隔来调用循环。
其实,使用setInterval或setTimeout来实现主循环,根本错误就在于它们抽象等级不符合要求。我们想让浏览器执行的是一套可以控制各种细节的api,实现如“最优帧速率”、“选择绘制下一帧的最佳时机”等功能。但是如果使用它们的话,这些具体的细节就必须由开发者自己来完成。

requestAnimationFrame不需要使用者指定循环间隔时间,浏览器会基于当前页面是否可见、CPU的负荷情况等来自行决定最佳的帧速率,从而更合理地使用CPU。

本文主要内容

  • 名词说明
  • API接口
  • 处理模型 
  • 已解决的问题
  • 注意事项
  • 参考资料

名词说明

  • 动画帧请求回调函数列表

每个Document都有一个动画帧请求回调函数列表,该列表可以看成是由< handle, callback>元组组成的集合。其中handle是一个整数,唯一地标识了元组在列表中的位置;callback是一个无返回值的、形参为一个时间值的函数(该时间值为由浏览器传入的从1970年1月1日到当前所经过的毫秒数)。
刚开始该列表为空。

  • Document

Dom模型中定义的Document节点。

  • Active document

浏览器上下文browsingContext中的Document被指定为active document。

  • browsingContext

    浏览器上下文。

浏览器上下文是呈现document对象给用户的环境。
浏览器中的1个tab或一个窗口包含一个顶级浏览器上下文,如果该页面有iframe,则iframe中也会有自己的浏览器上下文,称为嵌套的浏览器上下文。

  • DOM模型

详见我的理解DOM。

  • document对象

当html文档加载完成后,浏览器会创建一个document对象。它对应于Document节点,实现了HTML的Document接口。
通过该对象可获得整个html文档的信息,从而对HTML页面中的所有元素进行访问和操作。

  • HTML的Document接口

该接口对DOM定义的Document接口进行了扩展,定义了 HTML 专用的属性和方法。
详见The Document object

  • 页面可见

当页面被最小化或者被切换成后台标签页时,页面为不可见,浏览器会触发一个 visibilitychange事件,并设置document.hidden属性为true;切换到显示状态时,页面为可见,也同样触发一个 visibilitychange事件,设置document.hidden属性为false。
详见Page Visibility、Page Visibility(页面可见性) API介绍、微拓展

  • 队列

浏览器让一个单线程共用于执行javascrip和更新用户界面。这个线程通常被称为“浏览器UI线程”。
浏览器UI线程的工作基于一个简单的队列系统,任务会被保存到队列中直到进程空闲。一旦空闲,队列中的下一个任务就被重新提取出来并运行。这些任务要么是运行javascript代码,要么执行UI更新,包括重绘和重排。

API接口

Window对象定义了以下两个接口:

partial interface Window {  long requestAnimationFrame(FrameRequestCallback callback);  void cancelAnimationFrame(long handle);};

requestAnimationFrame

requestAnimationFrame方法用于通知浏览器重采样动画。
当requestAnimationFrame(callback)被调用时不会执行callback,而是会将元组< handle,callback>插入到动画帧请求回调函数列表末尾(其中元组的callback就是传入requestAnimationFrame的回调函数),并且返回handle值,该值为浏览器定义的、大于0的整数,唯一标识了该回调函数在列表中位置。
每个回调函数都有一个布尔标识cancelled,该标识初始值为false,并且对外不可见。
在后面的“处理模型”中我们会看到,浏览器在执行“采样所有动画”的任务时会遍历动画帧请求回调函数列表,判断每个元组的callback的cancelled,如果为false,则执行callback。

cancelAnimationFrame

cancelAnimationFrame 方法用于取消先前安排的一个动画帧更新的请求。
当调用cancelAnimationFrame(handle)时,浏览器会设置该handle指向的回调函数的cancelled为true。
无论该回调函数是否在动画帧请求回调函数列表中,它的cancelled都会被设置为true。
如果该handle没有指向任何回调函数,则调用cancelAnimationFrame 不会发生任何事情。

处理模型

当页面可见并且动画帧请求回调函数列表不为空时,浏览器会定期地加入一个“采样所有动画”的任务到UI线程的队列中。

此处使用伪代码来说明“采样所有动画”任务的执行步骤:

var list = {};var browsingContexts = 浏览器顶级上下文及其下属的浏览器上下文;for (var browsingContext in browsingContexts) {/*!将时间值从 DOMTimeStamp 更改为 DOMHighResTimeStamp 是 W3C 针对基于脚本动画计时控制规范的最新编辑草案中的最新更改,并且某些供应商仍将其作为 DOMTimeStamp 实现。较早版本的 W3C 规范使用 DOMTimeStamp,允许你将 Date.now 用于当前时间。如上所述,某些浏览器供应商可能仍实现 DOMTimeStamp 参数,或者尚未实现 window.performance.now 计时函数。因此需要用户进行polyfill*/    //var time = 从1970年1月1日到当前所经过的毫秒数;    var time = DOMHighResTimeStamp   //从页面导航开始时测量的高精确度时间。DOMHighResTimeStamp 以毫秒为单位,精确到千分之一毫秒。此时间值不直接与 Date.now() 进行比较,后者测量自 1970 年 1 月 1 日至今以毫秒为单位的时间。如果你希望将 time 参数与当前时间进行比较,请使用当前时间的 window.performance.now。   var d = browsingContext的active document;   //即当前浏览器上下文中的Document节点    //如果该active document可见    if (d.hidden !== true) {         //拷贝active document的动画帧请求回调函数列表到list中,并清空该列表        var doclist = d的动画帧请求回调函数列表        doclist.appendTo(list);        clear(doclist);    }    //遍历动画帧请求回调函数列表的元组中的回调函数    for (var callback in list) {        if (callback.cancelled !== true) {            try {                //每个browsingContext都有一个对应的WindowProxy对象,WindowProxy对象会将callback指向active document关联的window对象。                //传入时间值time                callback.call(window, time);            }            //忽略异常            catch (e) {                }        }    }}

已解决的问题

  • 为什么在callback内部执行cancelAnimationFrame不能取消动画?

问题描述
如下面的代码会一直执行a:

    var id = null;    function a(time) {        console.log("animation");        window.cancelAnimationFrame(id);    //不起作用        id = window.requestAnimationFrame(a);    }    a();

原因分析
我们来分析下这段代码是如何执行的:
1、执行a
(1)执行“a();”,执行函数a;
(2)执行“console.log("animation");”,打印“animation”;
(3)执行“window.cancelAnimationFrame(id);”,因为id为null,浏览器在动画帧请求回调函数列表中找不到对应的callback,所以不发生任何事情;
(4)执行“id = window.requestAnimationFrame(a);”,浏览器会将一个元组< handle, a>插入到Document的动画帧请求回调函数列表末尾,将id赋值为该元组的handle值;

2、a执行完毕后,执行第一个“采样所有动画”的任务
假设当前页面一直可见,因为动画帧请求回调函数列表不为空,所以浏览器会定期地加入一个“采样所有动画”的任务到线程队列中。
a执行完毕后的第一个“采样所有动画”的任务执行时会进行以下步骤:
(1)拷贝Document的动画帧请求回调函数列表到list变量中,清空Document的动画帧请求回调函数列表;
(2)遍历list的列表,列表有1个元组,该元组的callback为a;
(3)判断a的cancelled,为默认值false,所以执行a;
(4)执行“console.log("animation");”,打印“animation”;
(5)执行“window.cancelAnimationFrame(id);”,此时id指向当前元组的a(即当前正在执行的a),浏览器将当前元组的a的cancelled设为true。
(6)执行“id = window.requestAnimationFrame(a);”,浏览器会将新的元组< handle, a>插入到Document的动画帧请求回调函数列表末尾(新元组的a的cancelled为默认值false),将id赋值为该元组的handle值。

3、执行下一个“采样所有动画”的任务
当下一个“采样所有动画”的任务执行时,会判断动画帧请求回调函数列表的元组的a的cancelled,因为该元组为新插入的元组,所以值为默认值false,因此会继续执行a。
如此类推,浏览器会一直循环执行a。

解决方案
有下面两个方案:
1、执行requestAnimationFrame之后再执行cancelAnimationFrame。
下面代码只会执行一次a:

    var id = null;    function a(time) {        console.log("animation");        id = window.requestAnimationFrame(a);        window.cancelAnimationFrame(id);    }    a();

2、在callback外部执行cancelAnimationFrame。
下面代码只会执行一次a:

    function a(time) {        console.log("animation");        id = window.requestAnimationFrame(a);    }    a();    window.cancelAnimationFrame(id);

因为执行“window.cancelAnimationFrame(id);”时,id指向了新插入到动画帧请求回调函数列表中的元组的a,所以 “采样所有动画”任务判断元组的a的cancelled时,该值为true,从而不再执行a。

注意事项

1、在处理模型中我们已经看到,在遍历执行拷贝的动画帧请求回调函数列表中的回调函数之前,Document的动画帧请求回调函数列表已经被清空了。因此如果要多次执行回调函数,需要在回调函数中再次调用requestAnimationFrame将包含回调函数的元组加入到Document的动画帧请求回调函数列表中,从而浏览器才会再次定期加入“采样所有动画”的任务(当页面可见并且动画帧请求回调函数列表不为空时,浏览器才会加入该任务),执行回调函数。

例如下面代码只执行1次animate函数:

             var id = null;                          function animate(time) {                 console.log("animation");             }              window.requestAnimationFrame(animate);

下面代码会一直执行animate函数:

    var id = null;    function animate(time) {        console.log("animation");        window.requestAnimationFrame(animate);    }    animate();

2、如果在执行回调函数或者Document的动画帧请求回调函数列表被清空之前多次调用requestAnimationFrame插入同一个回调函数,那么列表中会有多个元组指向该回调函数(它们的handle不同,但callback都为该回调函数),“采集所有动画”任务会执行多次该回调函数。

例如下面的代码在执行“id1 = window.requestAnimationFrame(animate);”和“id2 = window.requestAnimationFrame(animate);”时会将两个元组(handle分别为id1、id2,回调函数callback都为animate)插入到Document的动画帧请求回调函数列表末尾。
因为“采样所有动画”任务会遍历执行动画帧请求回调函数列表的每个回调函数,所以在“采样所有动画”任务中会执行两次animate。

    //下面代码会打印两次"animation"        var id1 = null,        id2 = null;    function animate(time) {        console.log("animation");    }        id1 = window.requestAnimationFrame(animate);    id2 = window.requestAnimationFrame(animate);   //id1和id2值不同,指向列表中不同的元组,这两个元组中的callback都为同一个animate

兼容性方法

下面为《HTML5 Canvas 核心技术》给出的兼容主流浏览器的requestNextAnimationFrame 和cancelNextRequestAnimationFrame方法,大家可直接拿去用:

window.requestNextAnimationFrame = (function () {    var originalRequestAnimationFrame = undefined,        wrapper = undefined,        callback = undefined,        geckoVersion = null,        userAgent = navigator.userAgent,        index = 0,        self = this;    wrapper = function (time) {        time = performance.now();        self.callback(time);    };    /*!     bug!     below code:     when invoke b after 1s, will only invoke b, not invoke a!     function a(time){     console.log("a", time);     webkitRequestAnimationFrame(a);     }     function b(time){     console.log("b", time);     webkitRequestAnimationFrame(b);     }     a();     setTimeout(b, 1000);     so use requestAnimationFrame priority!     */    if(window.requestAnimationFrame) {        return requestAnimationFrame;    }    // Workaround for Chrome 10 bug where Chrome    // does not pass the time to the animation function    if (window.webkitRequestAnimationFrame) {        // Define the wrapper        // Make the switch        originalRequestAnimationFrame = window.webkitRequestAnimationFrame;        window.webkitRequestAnimationFrame = function (callback, element) {            self.callback = callback;            // Browser calls the wrapper and wrapper calls the callback            return originalRequestAnimationFrame(wrapper, element);        }    }    //修改time参数    if (window.msRequestAnimationFrame) {        originalRequestAnimationFrame = window.msRequestAnimationFrame;        window.msRequestAnimationFrame = function (callback) {            self.callback = callback;            return originalRequestAnimationFrame(wrapper);        }    }    // Workaround for Gecko 2.0, which has a bug in    // mozRequestAnimationFrame() that restricts animations    // to 30-40 fps.    if (window.mozRequestAnimationFrame) {        // Check the Gecko version. Gecko is used by browsers        // other than Firefox. Gecko 2.0 corresponds to        // Firefox 4.0.        index = userAgent.indexOf('rv:');        if (userAgent.indexOf('Gecko') != -1) {            geckoVersion = userAgent.substr(index + 3, 3);            if (geckoVersion === '2.0') {                // Forces the return statement to fall through                // to the setTimeout() function.                window.mozRequestAnimationFrame = undefined;            }        }    }    return window.webkitRequestAnimationFrame ||        window.mozRequestAnimationFrame ||        window.oRequestAnimationFrame ||        window.msRequestAnimationFrame ||        function (callback, element) {            var start,                finish;            window.setTimeout(function () {                start = performance.now();                callback(start);                finish = performance.now();                self.timeout = 1000 / 60 - (finish - start);            }, self.timeout);        };})();    window.cancelNextRequestAnimationFrame = window.cancelRequestAnimationFrame        || window.webkitCancelAnimationFrame        || window.webkitCancelRequestAnimationFrame        || window.mozCancelRequestAnimationFrame        || window.oCancelRequestAnimationFrame        || window.msCancelRequestAnimationFrame        || clearTimeout;

参考资料

Timing control for script-based animations
Browsing contexts
The Document object
《HTML5 Canvas核心技术》
理解DOM
Page Visibility
Page Visibility(页面可见性) API介绍、微拓展
HOW BROWSERS WORK: BEHIND THE SCENES OF MODERN WEB BROWSERS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