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图像处理光源篇

来源:互联网 发布:linux中makefile文件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5 07:10

  想了很久写点东西,一直忙也没什么时间,最近放假,想着趁着机会写点关于图像处理的基础知识。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第一篇:光源篇

  先普及一些基础知识

1互补色与近邻色

(1)色光混合规律

  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三原色中任意一色都不能由另外两种原色混合产生,而其他色光可有这三色光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出来。色光连续变化规律:由两种色光组成的混合色中,如果一种色光连续变化,混合色也连续变化。

(2)补色律:三原色光等量混合,可以得到白光。如果先将红光与绿光混合得到黄光,黄光再与蓝光混合,也可以得到白光。这两种颜色称为补色。最基本的互补色有三对:红-青,绿-品红,蓝-黄。补色的一个重要性质:一种色光照射到其补色的物体上,则被吸收。如用蓝光照射黄色物体,则呈现黑色。

(3)中间色律:任何两种非补色光混合,便产生中间色。其颜色取决于两种色光的相对能量,其鲜艳程度取决于二者在色相顺序上的远近。

(4)代替律:颜色外貌相同的光,不管它们的光谱成分是否一样在色光混合中都具有相同的效果。凡是在视觉上相同的颜色都是等效的。即相似色混合后仍相似。如果颜色光A=B/C=D,那么:A+C=B+D.色光混合的代替规律表明:只要在感觉上颜色是相似的便可以相互代替,所得的视觉效果是同样的。

  以上四条规律是色光混合的基本规律。这些规律可以指导机器视觉光源系统设计。例如可以根据目标的颜色不同来选择不同光谱的光源照射,利用补色律和亮度相加律得到突出目标亮度,削弱背景的目的,以达到最终突出目标的效果。

2前景光与背景光

前景光,即光源、相机位于目标的同侧的照明方式;背景光,也称背光,则是指光源、相机位于目标的异侧的照明方式。前景光利于表现物体的表面细节特征,可用于各种表面检测。背景光照明有两种截然不同的使用:以投射方式观察的透明物体和使不透明物体轮廓成像。薄玻璃就是用背光观察的透明产品。那些与透镜不是同轴的点状照明突出了表面瑕疵(刮痕,凿沟)以及内部缺陷(泡,夹杂物);背光照明更常用语表现不透明部分的轮廓。轮廓是容易处理的图像,因为它本身就是二维和二元的。灵活的零件进料器经常用背光照明的图像确定装配中机器人选取的机械零件的定位。前景光的照明方式很多,而背景光的照明方式通常比较单一,利用背景光创造一个明亮的背景,而不透明或半透明的目标形成暗区,反差强烈。背景光更适合检查底片中缺陷和测量外形尺寸。

先写这些,又有点事,想要认真学习点关于图像处理的真本事的朋友可以继续关注我的微博,等我稳定下来以后我会持续更新的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