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息化的2.0时代:回归以人为本

来源:互联网 发布:软件可移植性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4/28 17:57

Web2.0时代典型特征是互动,其实,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Web2.0的最大特点就是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当今的一句政治流行语,中国共产党提出科学发展观,其核心就是以人为本,就是要实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就是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决策和工作的标准,把发展的目的真正落实到满足人民需要、实现人民利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

以人为本,也是企业管理中常用的理念。强调承认人的价值和尊严,认为人是最高的价值,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最高理想,强调企业管理要充分发挥人的主动能动性、积极性、责任感、上进心、团体意识(以前叫集体荣誉感)。

传统工业化的典型模式是,依赖从世界广大殖民地掠夺能源、原材料,并倾销其产品,结果造成全球范围贫富两极分化、资源大量消耗和环境生态恶化。疯狂掠夺自然资源、先污染后治理成为传统工业化的原罪。从工业化进程的角度来讲,以人为本强调的是自然和人的统一、人和人、人和社会的统一。

以人为本,语出《三国志·先主传》。刘备虽然常败,但精英人才越聚越多。在曹操追击甚急之时,有人对刘备说:“宜速行保江陵,今虽拥大众,被甲者少,若曹公兵至,何以拒之!”备说:“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今人归吾,吾何忍弃去!”。

Web2.0时代的互联网有一个词,叫“用户体验”。用户体验, 英文叫做User Experience,缩写为UE, 或者UX 它是指用户访问一个网站或者使用一个产品时的全部体验。他们的印象和感觉,他们能够忍受的麻烦和BUG的程度,是否还想再来使用。用户体验主要是来自用户和人机界面的交互过程。说白了,就是如何让用户在使用互联网的过程感觉到舒服。胥某认为,从博客、WIKI到现在最流行的SNS,任何一种应用都非常强调用户体验,实际上也就是在努力实践着“以人为本”。

1.0时代的企业信息化,更多的是强调对人约束,对人的修正,要人去服从系统,要人去服从机器的管理。这些非人待遇导致人的主体性丧失,使人无法从根本上摆脱机器面前的被动地位和忐忑不安。正如学者所说:“当人们高度地被网络自衍之结构所制约安排后,人们就愈来愈不需要智慧了,因为他不必跨过原有体系的自衍理路结构的温室,寻找偶发、创新的灵感来为自己解决问题”,也就是说人不需要创新,只需要遵守,只需要执行,只需要重复。

很多的企业管理软件,动辄就是要重组企业业务流程,减岗裁人,认为投资设备、投资系统远重于对员工、对人的投资。实际上,信息化本身的特性就决定了信息化实施的效果是很难立即显现的,或者说很难在短期内产生可观的效益的,这也就是“IT黑洞论”得以产生的根本的原因(1987 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索罗发表文章,首次提出信息技术应用中的“生产率悖论”( The Productivity Paradox)问题,他认为,IT 投资与生产率之间的关系微弱或不存在联系。其后很多学者研究认为,不能够证明IT 投资能够获得回报)。实际上,没有有主动性、有责任感的人参与,信息化最终就变成了简单的信息系统采购行为――为信息化而信息化

另外,过于严格甚至苛刻的信息系统工作模式,把人的操作充分简化,使人失去了主动性,越来越多的工作转化为符号的选择、键盘的操作。长期以往,势必造成人的文字能力、语言能力、思维创造能力的退化,就像现在有些时候我们拿笔就忘了字,不敲键盘写不出来文章。

在国内企业信息化过程中,那些作为终极服务目标的人是最容易被忽略的。从CIO到最终实施人员,更多地是考虑降低信息化项目成本、提高信息系统性能,反而对信息系统应该为最终用户提供什么样的服务研究得不够。这正是国内企业信息化不足的地方,也是国内企业推行现代管理理念的盲区。

胥某认为,实现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最终是要实现人与两化(信息化、工业化)的“和谐”发展,这是两化融合中的用户体验。两化融合就是要使人和系统、技术得以更好合作,使员工实现舒适感和成就感。在企业中,虽然信息的处理和管理由系统来完成,但信息的利用以及决策却是必须由人来完成的,信息技术最终只是一种辅助手段,其目的仍然是服务于人本管理。实现人与计算机的合理分工,计算机的归计算机,人的归人。信息化要使得人的主动性、创造性、责任感成为企业最重要的生产要素。

2.0时代的企业信息化,必须要真正贯彻“以人为本”思想,必须要树立人本管理的理念,强调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依靠人、发展人和服务人。通过对人的有效激励来充分发挥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以最大限度挖掘人的潜能,来更好地实现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的契合、促进个人与组织之间的良好互动、协调发展,最终为企业的良性发展提供持久动力。(博主:胥军)

更多内容

http://blog.e-works.net.cn/49171/articles/28569.html

http://blog.e-works.net.cn/49171/articles/5026.html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