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学习笔记-以太网帧结构

来源:互联网 发布:linux sed 举例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8 18:15

在二层数据链路层传输时,利用的以太网的帧结构

由前导码—目标MAC地址—源MAC地址—上次协议+DATA+FCS 组成

前导码

     8个字节组成。 最后两个bit为11称为 SFD(start Frame Delimiter)

目标MAC地址与源MAC地址

    各有6字节,共12字节。

上层协议

    2字节:
标示上层使用的协议类型: 
——0x0800 IPv4
——0x08DD IPv6
——0x9000 Lockback

FCS 帧检测序列

     4字节:在帧尾部,检测帧是否损坏,用整个帧除以生成多项式所得的余数

IEEE802.3标准

      在IEEE802.3 标准下 帧结构有所区别,在源地址后是2字节的帧长度 +LLC+SNAP。其中SNAP定义了上层的协议类型。LLC :3字节 SNAP:5字节

VLAN TAG

    划分VLAN在源地址后加入4字节VLAN标示,具体见相关文章。

通过以太网帧的结构分析,可以看出,数据链路层可以进一步细化为MAC(介质访问控制层)+LLC(逻辑链路控制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