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群管理

来源:互联网 发布:windows server 2012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3 21:14
维护组群账户
Ⅰ、创建组群的命令:groupadd或addgroup
案例:创建一个新的组群,组群名称为testgroup
groupadd testgroup
tail -l /etc/group
Ⅱ、修改组群的命令:
格式:groupmod [选项] <groupname>
参数:-g gid 把组群的GID改成gid
  -n group-name 把组群的名称改为name
  -o 强制接受更改的组的GID为重复的号码
案例:修改组群gid
groupmod -g 510 testgroup
  修改组群名称:
groupmod -n grouptest testgroup
Ⅲ、删除组群的命令:
格式:groupdel <groupname>
案例:删除grouptest组群
groupdel grouptest
Ⅳ、主/附属组群
①在Red Hat中使用不带任何参数的useradd命令创建用户时,会同时创建一个和用户账户同名的组群,称为主组群;
②当一个组群中必须包含多个用户时则需要使用附属组群;
③在附属组中增加、删除用户都用gpasswd命令,改命令只有root用户和组管理员才能够使用。

为组群添加用户
Ⅰ、gpasswd命令:
格式:gpasswd [选项] [用户] [组]
选项:-a    把用户加入组
  -d 把用户从组中删除
  -r 取消组的密码
  -A 给组指派管理员
Ⅱ、案例:新建组群testgroup,把tom用户加入testgroup组,并指派tom为管理员
groupadd testgroup
gpasswd -a tom testgroup
gpasswd -A tom testgroup

使用用户管理器管理用户和组群
常用的账户管理命令
Ⅰ、vipw
①命令格式:vipw
②功能:用于直接对用户账户文件/etc/passwd进行编辑,使用的默认编辑器时vi
③特点:在功能上等同于“vi /etc/passwd”命令,但比vi更安全,因为在对/etc/passwd文件进行编辑时将自动锁定该文件,编辑结束后对该文件进行解锁,保证了文件的一致性。
Ⅱ、vigr
①命令格式:vigr
②功能:用于直接对组群文件/etc/group进行编辑,使用的默认编辑器时vi
③特点:在功能上等同于“vi /etc/group”命令,但比vi更安全,因为在对/etc/group文件进行编辑时将自动锁定该文件,编辑结束后对该文件进行解锁,保证了文件的一致性。
Ⅲ、pwck
命令格式:pwck
功能:用于验证用户账户文件认证信息的完整性,检测/etc/passwd文件和/etc/shadow文件的每行中字段的格式和值是否正确。
Ⅳ、grpck
命令格式:grpck
功能:用于验证组群文件认证信息的完整性,检测/etc/group文件和/etc/gshadow文件的每行中字段的格式和值是否正确。
Ⅴ、id
功能:查看用户UID和GID以及用户所属的组列表
命令格式:id [选项] <username>
选项:-g:只显示用户的组的GID
  -G:只显示用户的附属组的GID
  -u:只显示UID
案例:查看tom用户的UID、GID信息及所属组
id tom
Ⅵ、finger
功能:查看用户的相关信息,包括用户的主目录、启动shell、用户名、地址、电话等存放在/etc/passwd文件中的记录信息;
命令格式:finger [选项] <username>
选项:-l  以长格形式显示,是默认选项
      -s  以短格形式显示
案例:查看用户信息 finger xxx
Ⅶ、chfn
功能:修改用户的办公地址、办公电话和住宅电话等
案例:chfn xxx
Ⅷ、chsh
功能:修改用户的启动Shell
案例:chsh xxx
Ⅸ、whoami
功能:显示当前用户的名称
Ⅹ、su
功能:转换当前用户到指定的用户账户
案例:su ph
su命令不指定用户名时将从当前用户转换为root用户,但需要输入root用户的口令
XI、newgrp
功能:转换用户的当前组到指定的主组群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