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hcpd.conf配置

来源:互联网 发布:西南交通大学网络教学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5 03:32

dhcpd.conf文件有二大部分,分别是全局配置和局部配置。当全局配置与局部配置发生冲突时,局部配置优先级更高。
  (1)常用参数:
  ●ddns-update-style (none|interim|ad-hoc):定义所支持的DNS动态更新类型,该参数必选且必须放在第一行且只能在●全局配置中使用。
  ●none:不支持。
  ●interim:DNS互动更新模式。
  ●ad-hoc:特殊DNS更新模式。
  ●ignore-client-updates:忽略客户端更新,该参数只能在全局配配置中使用。
  ●default-lease-time:默认IP租约时间,单位秒,该参数可以在全局配置、局部配置均可使用。
  ●mas-lesase-time:客户端IP租约时间的最大值,单位秒,该参数可以在全局配置、局部配置均可使用。
  (2)常用声明:
  ●subnet 网络号 netmask 子网掩码 {…..}:定义作用域。
  ●range 起始IP 结束IP:动态IP地址范围。
  (3)常用选项:
  ●option routes IP地址:默认网关,该选项可以在全局配置、局部配置均可使用。
  ●option subnet-mask 子网掩码:默认子网掩码,该选项可以在全局配置、局部配置均可使用。
  ●option domain-name-servers:DNS服务器地址,该选项可以在全局配置、局部配置均可使用。
  ●option domain-name:DNS后缀,该选项可以在全局配置、局部配置均可使用。
  ●option time-offset:为客户端指定格林威治时间领衔时间,单位秒,该选项可以在全局配置、局部配置均可使用。

在编写配置文件时需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每行必须以分号结尾(如不用分号结尾,在启动dhcpd时是不会报错的,只能通过查看日志文件/var/log/message得知)。
  ●局部配置必须包含在一对中括号之间。
  ●上面的例子中全局部分定义了参数option domain-name,在局部也定义了,这个在实际工作是没有必要的,这里只是为了说明局部参数的优先级高于全局部分。

转自:http://aaaxiang000.blog.163.com/blog/static/206349122009965152455/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