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分享] [Camera] MTK Camera基础知识一

来源:互联网 发布:java smb 木马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5/22 03:05

Platform: MediaTek

Lens shading:

镜头边缘的光线与光轴有较大夹角,使得通光路径变长,最后投射到画面的亮度也会变暗。因此最后的效果就是中间亮,边缘暗这样。虽然是硬件自身问题,但是可以通过软件补偿。1:00

Flare:

镜片(感光区)表面反射后产生的雾蒙。Blue glass比IR cut要好。
这里写图片描述

Shutter:

曝光时间的长短。

Flicker:

国内交流电频率是50Hz,光强波动就是100Hz,周期是10ms,如果camera的曝光时间不是10ms的整数倍,那么在不同的感光面接收到的光能量不一样,体现在图像上就是有明暗条纹。

这里写图片描述

摩尔纹:

感光元件出现的高频干扰。消除摩尔纹应使镜头分辨率小于感光元件的空间频率或者感光元件像素密度超过镜头分辨率。
这里写图片描述

可参考: http://baike.baidu.com/view/1363.htm?fr=aladdin

False color:

除了摩尔效应之外,感光的RGB色块排列有是原因之一。一般ISP按照bayer pattern色块的顺序排列,当遇到突出部或微细构造时,会出现颜色换算出错而产生 false color。
这里写图片描述

Purple Fringe:

镜头色散与颜色插值运算问题导致。一般都是在拍反差的景物时,在明暗交界边缘部分会出现异常的紫色。
这里写图片描述

分辨率:

单位是线对/毫米,lp/mm。
评判分辨率的方法: 1. MTF,引进反差对比的概念来验证。 2.目测ISO12233。

这里写图片描述

色差:

理想颜色和实际颜色的偏差。

这里写图片描述

Black level:

解决方法:sensor本身将output Raw减去对应的black level值。 ISP将input Raw减去对应的black level值。

这里写图片描述

Gamma

目的: 为了补偿感光元件和人眼之间对于亮度感受的差异。 感光元件->线性曝光,亮部和暗部的敏感度相同。人眼->非线性,对暗部比较敏感。
Gamma调高后,虽然整体能变亮,但是Noise也被加强了。
这里写图片描述

饱和度:

色彩有不同的表示方式,如RGB, Lab, HSV, 饱和度是HSV的其中一个维度。

HSV color的三个维度:

  • H: Hue -> 色调,色彩在标准色环上的位置,用角度来决定现在是什么颜色。
  • S: Saturation -> 饱和度,色彩的纯度, 以%表示,0%是灰色, 100%是完全饱和。
  • V: Luminance -> 明度,色彩的亮度,以%表示,0%是黑色,100%是白色。

    这里写图片描述

Sharpness:

影响高频成分越多,就越锐利。
主要由镜头决定,镜头越好,成像越锐利,反之越模糊。
虽然可以由软件来加强,但是会有side effect.
Over shoot: 导致图片在edge出现白边。
Noise Enhance: Noise被放大。
这里写图片描述

对比度:

表示图片中亮(白)和暗(黑)的差异。
高对比度就是白的地方够亮,黑的地方够暗。
对比度低的情况:
整体过亮 -> 过曝或者Gamma拉太高引起。
整体过暗 -> 曝光不足或者Gamma拉太低引起。

这里写图片描述


参考:

Camera Basic Training I - Camera.mp4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