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软件企业的发展和规范需要甲方的驱动

来源:互联网 发布:stm32单片机是什么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7 02:59

国内的软件行业也发展了快20年了,大大小小的软件企业也也有上千家,可是成规模的,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有几家,谁都知道,对于一个软件企业来说,人才的储备,知识的积累至关重要,可是有几家企业能够做到低于10%的人才流动率,能有几家企业有真正适合自己的开发管理标准和规范,并根据规范执行积累的项目数据库,建立了公司的Benchmark。经常在一些研讨会上讨论过这个话题,可是大家都有很多的理由说明目前国内的环境不适合,包括实施CMMI,国内的文化,甲方的素质等等都不存在这种让软件行业、软件项目规范化的因素,的确这是事实。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随着CMM/CMMI引入近10年,国内的信息化发展程度也越来越高,大家对软件开发的神秘感在降低,而且甲方在进行软件系统实施时的遇到的失败的教训,损失的成本也让甲方明白了软件开发规范化的重要性。就像CMMI初始级一样,甲方提出一个需求,然后过了几个月就出来一个系统,在企业中实施后根本就用不了,或者可能就不是企业原来想要的,或者说大概齐是企业所要的系统,但是三天两头出问题,这些都让甲方吃尽了苦头。所以在CMMI后来的2级,简单的从里程碑对项目进行阶段性明晰,让管理者和客户阶段性的验收和理解项目的状况,到了3、4级以后,更加细化到各过程的子过程也要明晰并且量化可控,那么这样才能最终保证IT项目的和服务的质量,让客户得到真正的满意。
但是目前我们的过程改进和CMM/CMMI实施都是政府提倡,乙方在实施。这里面有一个问题,从人性的角度来讲,人们通常不会按照你规定的去做,大家只会按照你检查的去做。就是说不是说你定义的流程规范怎样,关键是你甲方要检查什么,所以乙方才会去做什么。而其从我自己多年从事软件外包项目的经验来看,不是我们的软件企业不能做到规范化,文档化,只要客户要求的,要作为成果物验收的,我们的乙方其实都可以做的很认真很好。当然,这里面所付出的工作量,甲方也是认可的,愿意为此付钱的。
所以我认为软件行业要发展,软件企业要规范,更应该从甲方做起,为了保证自己发包的项目的质量,和以后在企业中能够发挥足够的效用,为企业真正带来效益,甲方应该学习CMMI中的一些思想,或者更进一步应该成立自己的ATM,发包项目给乙方时,应该专门去检查审计乙方真正的成熟度和实力。当然有人会说,现在不是很多项目招标中都提出了要有CMMI资只认证什么的一些硬指标吗?可是在中国就像大家自己在日常生活中一样,装修房子我的是装修方面的专家,不然买到不环保的建材,工人在看不见的地方偷工减料,我们在买食品的时候也得注意,那些东西有这样那样的化学成分,或者不够绿色等,我们在看病的时候要能够鉴别那些是必须的那些药品检查是没必要乱开的,等等一切其实都是要求甲方自己在花费自己的钱的时候还要有鉴别力。那么对于那些动辄成百上千的信息系统项目甲方更应该有鉴别力,别到最后因为质量或者其他方面的问题让他成为一个烂尾楼。
而其实从CMMI本身来说,人家最开始也就是美国军方用来考核承包军方项目的承包商资质的一个工具,只是后来收集的bestpractice被作为一个软件企业成熟度的一个学习或者奋斗的目标了。其实对于一个信息系统的成败最应该关注的,最应该严格要求和检查的应该是甲方自己,所以对甲方实施CMMI的教育更加重要,培养甲方的ATM,既保证了甲方的投资有效性,进而也推动了中国的软件行业的发展,而其也规范了过程改进和CMMI实施相关从业者的环境和待遇,三全其美的一个共赢为什么不提倡呢。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