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客网刷题笔记--网络基础

来源:互联网 发布:软件集成测试需求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6 01:48

1.关于互联网中IP地址,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在同一个局域网上的主机或路由器的IP地址中的网络号必须是一样的。
  B.用网桥互连的网段仍然是一个局域网,只能有一个网络号。
  C.路由器总是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IP地址。
  D.当两个路由器直接相连时,在连线两端的接口处,必须指明IP地址。答案:D。
1.网桥是第二层的设备,而路由器是第三层的设备;
2.网桥只能连接两个相同的网络,而路由器可以连接不同网络;
3.网桥不隔离广播,而路由器可以隔离广播。
4.网桥在局域网上存储转发,路由器在互联网上存储转发。

2.管理员通常使用命令(   )来测试网络是否畅通。
  A.ipconfig
  B.winipcfg
  C.ping
  D.route答案:C。ipconfig:查看本机的IP信息winipcfg:显示用户所在主机内部IP协议的配置信息route:在本地 IP 路由表中显示和修改条目网络命令3.下说法正确的有()
  A.短连接多用于操作频繁,点对点的通讯,且连接数不能太多的情况
  B.数据库的连接一般都用长连接
  C.web网站的http服务一般都用短连接
  D.长连接多用于并发量大,但是每个用户又不需频繁操作的情况
答案:B。
什么是长连接?

其实长连接是相对于通常的短连接而说的,也就是长时间保持客户端与服务端的连接状态。

通常的短连接操作步骤是:

连接-》数据传输-》关闭连接;

而长连接通常就是:

连接-》数据传输-》保持连接-》数据传输-》保持连接-》…………-》关闭连接;

这就要求长连接在没有数据通信时,定时发送数据包,以维持连接状态,短连接在没有数据传输时直接关闭就行了

什么时候用长连接,短连接?

长连接主要用于在少数客户端与服务端的频繁通信,因为这时候如果用短连接频繁通信常会发生Socket出错,并且频繁创建Socket连接也是对资源的浪费。

但是对于服务端来说,长连接也会耗费一定的资源,需要专门的线程(unix下可以用进程管理)来负责维护连接状态。

总之,长连接和短连接的选择要视情况而定。

4.168.192.33.124/26 subnet mask IP address block can be written as(    )
  A.255.255.255.192
  B.255.255.255.224
  C.255.255.255.240
  D.255.255.255.248
答案:A。
26代表子网掩码有26个1.
子网掩码不能单独存在,它必须结合IP地址一起使用。子网掩码只有一个作用,就是将某个IP地址划分成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两部分5.tcp套接字中不会阻塞的是?
  A.read
  B.write
  C.accept
  D.bind
答案:D。首先,服务器端启动进程,调用Socket创建一个基于TCP协议的流套接字描述符。其次,服务进程调用bind命名套接字,
将套接字描述符绑定到本地地址和本地端口上。再次,服务器端调用listen,开始侦听客户端的Socket连接请求。接下来阻塞,直到
收到了客户端的connect请求,调用accept进行相应。因此,不阻塞bind和listen



6.浏览器和服务器在基于https进行请求链接到数据传输过程中,用到了如下哪些技术?
  A.非对称加密技术
  B.对称加密技术
  C.散列(哈希)算法
  D.数字证书
答案:ABCD.
非对称加密算法用于在握手过程中加密生成的密码
对称加密算法用于对真正传输的数据进行加密
而HASH算法用于验证数据的完整性。
非对称加密算法会生成公钥和私钥,公钥只能用于加密数据,因此可以随意传输,而网站的私钥用于对数据进行解
密,所以网站都会非常小心的保管自己的私钥,防止泄漏。


7.下列不属于广域网的是 () 。

  A.ATM网
  B.帧中继网 
  C.以太网
  D.X.25分组交换
答案:C.以太网(Ethernet)是一种计算机局域网组网技术。IEEE制定的IEEE 802.3标准给出了以太网的技术标准。它规定了包括物理层的连线、电信号和介质访问层协议的内容。以太网是当前应用最普遍的局域网技术。它很大程度上取代了其他局域网标准,如令牌环网、FDDI和ARCNET。 以太网的标准拓扑结构为总线型拓扑,但目前的快速以太网(100BASE-T、1000BASE-T标准)为了最大程度的减少冲突,最大程度的提高网络速度和使用效率,使用交换机(Switch)来进行网络连接和组织,这样,以太网的拓扑结构就成了星型,但在逻辑上,以太网仍然使用总线型拓扑和 CSMA/CD(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Collision Derect 即带冲突检测的载波监听多路访问) 的总线争用技术。 广域网(WAN),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Internet,它是一个遍及全世界的网络。

8.发送数据时,数据块从结点进入到传输媒体所需要的时间 称为_

  A.发送时延
  B.传播时延
  C.处理时延
  D.往返时延
答案:A
发送时延:结点在发送数据时使数据块从结点进入到传输媒体所需的时间,也就是从数据块的第一个比特开始发送算起,到最后一个比特发送完毕所需的时间。发送时延又称为传输时延。发送时延=数据帧长度/发送速率
传播时延:从链路起点到终点传播所需要的时间。传播时延=d/s(其中d为起点和终点距离,s为传播速率)
处理时延:进行转发处理所花费的时间,如首部处理、差错检验等
往返时延:从发送端发送数据开始,到发送端接收到来自接收端的确认,总共经历的时延。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