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协议请求响应模型(一次请求的生命周期或简单的软件分层)

来源:互联网 发布:知乎专栏rss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8 14:32

场景:登录

1、客户端发起请求到api接口层

1.1用户在客户端填写用户名和密码,点击登录,发送请求

2、api接收到客户端发起的用户请求

2.1 api对业务逻辑进行验证

2.1.1 验证用户名和密码是否合法

比如:用户名要求必须为真实手机号码   11位,1开头,第二位34578

如果验证失败,即用户名不合法,那么需要给客户端返回响应吗

比如码值为 1 ,2 ,3

1代表用户名格式错误

2代码用户名或密码错误 (涉及到网络安全,太精准,会有安全问题,所以一般开发过程中都提示用户名或密码错误)

3代表密码格式错误


3、api会将用户数据的数据发给db层

 CRUD: create,read,update,delete 增删改查  (PS. delete一般是不采用这种操作,是物理删除,但是一般不进行物理删除,比较危险)

因为每条数据对公司来说都是宝贵的财富

一般删除,用update操作,ifdelete=0 删除,就显示成1

select * from user where userName='' and password='';

3.1数据库查询成功则返回1,失败则返回0

4、DB会将返回的查询数据库的条目数给api

5、api返回成功或失败的状态码给客户端

6、客户端将返回信息提示给用户


简单的软件分层:

1 客户端(浏览器,app,C/S)

功能测试,性能测试,自动化测试

2 接口层 业务逻辑层

接口测试,功能测试,性能测试,自动化测试

3数据库层

可以将开发人员使用到的sql语句单独拿出来进行性能测试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