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BOCON——TITR——2015回顾

来源:互联网 发布:sqlserver 字符串截取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3 19:00

如果有一天我的记忆全无,如果问我大学里还能记得些什么,我可能只会告诉你四个字母——TITR,之后便是沉寂~
多么深情的告白,我差点儿自己就信了~ 呲牙
大一 的暑假没回家,要参加校内机器人比赛需要先进行暑期培训。总共20天左右,正值酷暑,每个教室几乎坐满了人,60多人的样子。51单片机、STM32单片机、AD画电路板的软件还有一些其他的基础知识。画AD的时候,每天回宿舍画到半夜1点多,乐此不疲~培训结束后的第一天,我睡到下午4点多才起……我最大的优点可能就是比较能坚持吧~不是所有的人在培训的过程中都坚持了下来。在这要感谢那些学长的辛勤付出,他们暑假也仅仅在家呆几天而已。之后出去玩,爬了一次泰山,在济南逛了逛,然后就在学校做校内机器人比赛了~在这穿插下,当时报专业,不报师范、不学医,最后就剩理工类的了,最后选择了太工,是觉得名胜应该不少,能出去玩。我就是这么来到太工的。报专业那时不知道我们学校有机器人队,后来和其他人聊,有人真的是冲着机器人队才来我们学校的~~汗颜,当初我选择进机器人队是为了毕业后能找份工作呲牙 ~不过这已经不重要了。
校内机器人比赛是手动车和自动车合作,完成投掷篮球进筐的动作。手动车抓取木球(篮球)后,传送给自动车,自动车完成投取的动作,投掷进去,比赛结束。比赛一直在做,刚开始先从最简单的开始做,先让小车能动,之后是寻线,之后是用手柄能操纵,之后是机械结构,之后……这期间有三次联调,也就是所有人做的小车进行PK,看看大家都做的怎么样。第一次联调我们组的小车没动,第二次动了一点儿,第三次终于能完成任务了。真的是每次进步一点儿点儿。好像大一下学期还参加了我们系的单片机初级大赛,就是焊接电路板,为了焊的快,我把所有电容的位置都记住了。但是比赛的时候二极管焊错了,之前练习的时候没发,不多说~9月份就最后的比赛了,最后进了8强,一等奖。其中某一会场比赛,那个抓取动作很难,我们组操作手(现在已经考研成功)也不知道怎么抓住的,就是这么诡异。比赛过程中,借了其他组一块电池,在不影响自己的前提下能帮就帮嘛;还帮对手捡过道具,被学长表扬了,有点儿小不好意思啊害羞 ,或许机器人队文化的核心之一就是这种小细节粘合在一起的吧。
有几个组做的小车真心不错,基友波那组创下了手动和自动联合完成19s的记录(他们组的结构也是被模仿的最多的坏笑 ),周黑宝(科协四个助理之一)结构做的很有创意。王凯旋组(大二就学了嵌入式)的弹射结构和同组小小和(进队)的航模遥控手柄。而学姐(科协助理唯一的女生,外号就是我起的呲牙 )做的比较糟糕……….王子文(后来进了Masters了)是唯一寻线完成自动车的控制了。冠军组的高聪(后来进了Masters)、裕哥他们组的车比较特殊,能“解体”,自己脑补吧~松松组(后来进了非思卡尔,现在叫enzhipu了)和王鹏宇(后来一起进队)组比赛时手动车互相干扰,比赛失利;赵宇组(去了思死卡尔)洒水了~~~学姐没进第三轮培训,原因比较蛋疼,这些事情真的挺忧桑~黑宝、松松也惋惜。
比赛结束,这期间还有进入机器人队的面试。之后是机器人队的第三轮培训 ,将近一个月,正值十一,没有双休,没有国庆的假日,有时还翘课,翘课的习惯就是从那时养成的吧流泪 ~至于放假,以后没没假期的日子还多着呢。接触到以前很多没接触的东西,觉得以前见的东西太少了。到现在也是~或许这就是进步吧呲牙
最后进行的第三轮面试,有些孩纸就要分别了难过 ~40几人,最后留下了21人。大一时,参加科协的有600多人,一年后参加校内机器人比赛的100人左右。面试后,会有短信通知,等待结果的过程,自己体会。
从此被机器人队“抓”走了~
召集大家见面的时候,心里刚开始有的兴奋马上就被一种沉甸甸的责任压碎了。是的,就是一种责任。生来而具有的本能。
“TITR”——Taiyuan Institute of Teachnology Robot Team ——太原工业学院机器人队
“我要为机器人队创造一种文化”
“不为失败找借口,只为成功找出路”
在队里,女生像男生一样被对待,男生像机器人一样,而机器人则像女生一样被照顾。
当你做的第一代机器人完不成任务、第二代也不行、第三代依然不行,你?还有做第四代、第五代的勇气吗?
刚开始住在自己的宿舍,每天是10:30锁楼门。后来有住的地方了,12点多吧。后来更忙了,就在场地上,后来攻坚了,就那样了。我们那年的做的是机器人打羽毛球,两个机器人配合双打。
我们戏称,被机器人队抓走了。我们觉得上课是一种休息。我们认为的休息是吃饭、睡觉、上厕所还有倒垃圾桶。
当然,不可能一直紧绷,要不然你们早就见不到我了~每周有打篮球——暴力篮球、每天跑步…….
有时去上课,会提前下课,趁着那一会儿自己忙里偷闲下,但心里有点儿不好意思哈害羞
调试机器人,每个人做自己的模块。大家在一起又似分离着。
小小和(何阳)喜欢后半夜工作,为此和队长吵过。出队后他考研,住的地方晚上特别冷,他晚上学习白天睡觉……
公主(武文成)那时在调试摄像头,经常我们睡了后不知道他什么时候睡的,那时他从不脱衣服睡……
有一次我觉得摄像头轨迹预测马上就要调出来了,晚上只睡了3、4个小时吧,睡前倒了一杯热水,醒时水未凉。
攻坚时,两班倒,波波是夜班。比完赛听他说,有一次从12点熬到早上6点,没睡多久,车坏了,他就得爬起来……可能那时心里有一万只曹尼玛吧~
调试底盘的睿国,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午都不下楼吃饭,让别人给他带饭。
每天早出,凌晨归,见到的人多我会说“突然见到这么多的人,有点不习惯呢”
每年队里都有活宝,那年可能就是yao哥和zzy(张志勇)了。
裕哥是大三才进队的,我们都是大二,他大二时没进去~他的坚持,我们很难比。现在已经考上研究生了。
交哥(输入法没打出来~),一个唯一能让我们队长叫哥的人。我们那届考研分数最高的人。临走去山东比赛时,半夜了,只有他一个人还在收拾我们去比赛要用的东西……
有一周熬夜比较很,每天2:40才睡,第5天的时候,鼻子哇哇流血,当时帮帮就在旁边好了之后又流,吓的我不敢熬了,还去医院看了下,医生说熬夜太多。之后就1点多睡了。然后花了70多大洋,买了一罐蜂蜜,效果奇好。
邱洋和公主轨迹预测做的很好,很可惜。
还有很多事情是我没看到的。。。我龙的减小电机损耗结构、鹏子的、李亚帅他们组的自动,明子,不好意思,我把你忘了。流泪 。差点把肌肉男忘了,他做的刹车结构。谭满一直在场地上测数据,大汉后来也和我们睡地铺,后来他变成了B车操作手,还有A车操作手另一个龙。还有做硬件的鹏宇,就是这个男人把我的头当篮球打的…..
这是每个做ROBOCON团队的共识——没睡过场地、没通过宵都不好意思说是做ROBOCON的
或许你们没有感动自己,现在我回想的却都是感动。
同时也不得不承认,这样的高压让人窒息。最后比赛,我们小组没出线,当时感到的却是放松。
第一场输了,关键的第二场,因为气瓶漏气,羽毛球发不到位置。这个情况我是知道的,它是一个月才可能出现的一次。场地有风,对大家都一样。这些都只是诱因,不是根本。9个月的心血,毁于气瓶,我也不知道自己作何感想。
在邹城,肌肉男病了,操作手也有问题,那个啥,肌肉男的医疗费用还是我垫付的,后来学校……
这9个月来,压力很大,大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但都不说。
当时有个生产实习,睡过了,没去。有个很严厉老师的课,后来也不去了,现在想想,不知道是什么给的我勇气。可能是那份所谓的责任感吧。又或是觉得比赛都做不好,还有心思上课?
一有课,波波和yao哥就问我去不去,问我去不去……去不去
希望机器人队的这份经历让我们大家在未来可以砥砺前行~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