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rialVersionUID的作用

来源:互联网 发布:javascript的continue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5 09:52



Java的序列化机制是通过在运行时判断类的serialVersionUID来验证版本一致性的。在进行反序列化时,JVM会把传来的字节流中的serialVersionUID与本地相应实体(类)的serialVersionUID进行比较,如果相同就认为是一致的,可以进行反序列化,否则就会出现序列化版本不一致的异常,即是InvalidCastException。 

Eclipse中The serializable class XXXXXX does not declare a static final serialVersionUID field of type long出现这样的警告处理办法。 

当采用程序的Add default Serial version ID修复时,Eclipse会加上:private static final long serialVersionUID = 1L; 

当采用程序的Add generated Serial version ID修复时,Eclipse会加上:private static final long serialVersionUID = xxxxL; 

其实这个问题出现的具体原因是和序列化中的这个serialVersionUID有关。 

serialVersionUID 用来表明类的不同版本间的兼容性。有两种生成方式: 

一个是默认的1L,比如:private static final long serialVersionUID = 1L;(对应修复方法1) 

一个是根据类名、接口名、成员方法及属性等来生成一个64位的哈希字段,比如: 
private static final long serialVersionUID = xxxxL;(对应修复方法2) 

在JDK中,可以利用JDK的bin目录下的serialver.exe工具产生这个serialVersionUID 的值,对于Test.class,执行命令: 
serialver Test   这时JVM(java虚拟机)会生成一个哈希字段。 

对比一下这个哈希字段的值与方法2中生成的字段值是一样的,可见,在CMD中使用serialver指令就是根据类名、接口名、成员方法及属性等来生成哈希字段的。 

下面来讨论java类中为什么需要重载 serialVersionUID 属性。 

当两个进程在进行远程通信时,彼此可以发送各种类型的数据。无论是何种类型的数据,都会以二进制序列的形式在网络上传送。发送方需要把这个Java对象转换为字节序列,才能在网络上传送;接收方则需要把字节序列再恢复为Java对象。 

  把Java对象转换为字节序列的过程称为对象的序列化。 

  把字节序列恢复为Java对象的过程称为对象的反序列化。 

  对象的序列化主要有两种用途: 

  1) 把对象的字节序列永久地保存到硬盘上,通常存放在一个文件中; 

  2) 在网络上传送对象的字节序列。 


当实现java.io.Serializable接口的类没有显式地定义一个serialVersionUID变量时候,Java序列化机制会根据编译的Class自动生成一个serialVersionUID作序列化版本比较用,这种情况下,如果Class文件(类名,方法明等)没有发生变化(增加空格,换行,增加注释等等),就算再编译多次,serialVersionUID也不会变化的。

当一个类实现了Serializable接口,如果没有显示的定义serialVersionUID,Eclipse会提供相应的提醒。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只需要在Eclipse中点击类中warning图标一下,Eclipse就会      自动给定两种生成的方式。如果不想定义,在Eclipse的设置中也可以把它关掉的,设置如下:
Window ==> Preferences ==> Java ==> Compiler ==> Error/Warnings ==> Potential programming problems
将Serializable class without serialVersionUID的warning改成ignore即可。

下面用代码说明一下serialVersionUID在应用中常见的几种情况。

(1)序列化实体类

(2)序列化功能:

(3)反序列化功能:

情况一:假设Person类序列化之后,从A端传输到B端,然后在B端进行反序列化。在序列化Person和反序列化Person的时候,A端和B端都需要存在一个相同的类。如果两处的serialVersionUID不一致,会产生什么错误呢?
【答案】可以利用上面的代码做个试验来验证:
先执行测试类SerialTest,生成序列化文件,代表A端序列化后的文件,然后修改serialVersion值,再执行测试类DeserialTest,代表B端使用不同serialVersion的类去反序列化,结果报错:
Exception in thread "main" java.io.InvalidClassException: test.Person; local class incompatible: stream classdesc serialVersionUID = 1234567890, local class serialVersionUID = 123456789
    at java.io.ObjectStreamClass.initNonProxy(ObjectStreamClass.java:560)
    at java.io.ObjectInputStream.readNonProxyDesc(ObjectInputStream.java:1580)
    at java.io.ObjectInputStream.readClassDesc(ObjectInputStream.java:1493)
    at java.io.ObjectInputStream.readOrdinaryObject(ObjectInputStream.java:1729)
    at java.io.ObjectInputStream.readObject0(ObjectInputStream.java:1326)
    at java.io.ObjectInputStream.readObject(ObjectInputStream.java:348)
    at test.DeserialTest.main(DeserialTest.java:15)
    
情况二:假设两处serialVersionUID一致,如果A端增加一个字段,然后序列化,而B端不变,然后反序列化,会是什么情况呢?
【答案】新增 public int age; 执行SerialTest,生成序列化文件,代表A端。删除 public int age,反序列化,代表B端,最后的结果为:执行序列化,反序列化正常,但是A端增加的字段丢失(被B端忽略)。

情况三:假设两处serialVersionUID一致,如果B端减少一个字段,A端不变,会是什么情况呢?
【答案】序列化,反序列化正常,B端字段少于A端,A端多的字段值丢失(被B端忽略)。

情况四:假设两处serialVersionUID一致,如果B端增加一个字段,A端不变,会是什么情况呢?
验证过程如下:
先执行SerialTest,然后在实体类Person增加一个字段age,如下所示,再执行测试类DeserialTest.

相应的修改测试类DeserialTest,打印出age的值。

结果为:
Person Deserial Person: 1234 wang age: 0
说明序列化,反序列化正常,B端新增加的int字段被赋予了默认值0。
最后通过下面的图片,总结一下上面的几种情况。


本文部分来自网络http://swiftlet.net/archives/1268;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