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tivity和View

来源:互联网 发布:php表白源码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6 07:40

Activity是Android应用中负责和用户交互的组件,大致上可以认为是Swing编程中的JFrame控件.
区别在于:
JFarme本身可以设置布局管理器,不断的向JFarme中添加组件.
Activity只能通过setContentView(View)来显示指定组件.
View组件是所有UI控件,容器控件的基类,View组件就是Android应用中用户实实在在看到的部分.但是View组件需要放到容器组件中,或者使用Activity将它显示出来.如果需要通过某个Activity把指定的View显示出来,调用Activity的setContentView()方法即可.
setContentView()方法可以接受一个View对象作为参数,例如:

//创建一个线性布局管理器LinearLayout layout = new LinearLayout(this);//设置该Activity显示layoutsuper.setContentView(layout);

上面的程序通过代码创建一个LinearLayout对象(它是ViewGroup的子类,ViewGroup又是View的子类),接着调用Activity的setContentView(layout)把这个布局显示出来.

setContentView()方法也可以接受一个布局资源的ID作为参数,例如:

//设置该Activity显示main.xml文件定义的ViewsetContentView(R.layout.main);

实际是Activity是Window的容器,Activity包含一个getWindow()方法,该方法返回该Activity所包含的窗口.对于Activity而言,开发者一般不需要关心Window对象.如果应用程序不调用Activity的setContentView()来设置该窗口的显示内容,那么该窗口显示一个空窗口.

Activity为Android应用提供了可视化用户界面,如果该Android应用需要多个用户界面,那么这个Android应用将会包含多个Activity,多个Activity组成了Activity栈,当前活动的Activity位于栈顶.(堆是先进先出,栈是先进后出)

Activity包含了一个setTheme(int resid)方法来设置其窗口风格,例如我们希望窗口不显示标题,以对话框的形式显示窗口,都可以通过该方法来实现.

需要注意的是:
AndroidMainfest.xml设置的默认主题必须是Theme.Translucent.NoTitleBar,若是设置为自定义主题,然后在setTheme()中再设置为Theme.Translucent.NoTitleBar不起作用

需要重写setTheme()方法,经过debug发现,进入Activity之后,是先调用了setTheme(),然后才调用onCreate(),所以就不要再onCreate中折腾了。

AndroidMainfest.xml+Override setTheme()方式
思路是在AndroidMainfest.xml设置一个默认主题,然后在Activity中重写setTheme()方法,动态改变theme,代码如下。

<activityandroid:name=".activity.internat.TestActivity"android:configChanges="orientation|keyboardHidden"android:screenOrientation="portrait"android:theme="@android:style/Theme.Translucent.NoTitleBar"/>
//在Activity中重写setTheme方法@Overridepublic void setTheme(int resid) {   Bundle bundle = this.getIntent().getExtras();   boolean isNeedTransparent= bundle.getBoolean("NeedTransparent");   if(isNeedTransparent){            super.setTheme(android.R.style.Theme_Translucent_NoTitleBar);    }else{        super.setTheme(R.style.common);    }}

1.运行状态:当活动处于返回栈的栈顶时,这个活动就处于运行状态.系统最不愿意回收的就是处于运行状态的活动,因为会带来非常差的用户体验.
2.暂停状态:当一个活动不再处于栈顶的位置,但仍然可见时,这时活动就进入了暂停状态,你可能会觉得既然活动已经不再栈顶了,还怎么会可见呢?这是因为并不是每个活动都会占满整个屏幕,比如对话框形式的活动只会占用屏幕的中间部分区域,处于暂停状态的活动仍是完全存活的,系统也不愿意去回收这种活动(因为它还是可见的),只有在内存极低的情况下,系统才会考虑回收这种活动.
3.停止状态:当一个活动不再处于栈顶位置,并且完全不可见的时候,就进入了停止状态.系统仍然会为这种活动保存相应的状态和成员变量,但是这并不是完全可靠的,当其他地方需要内存时,处于停止状态的活动就有可能被系统回收.
4.销毁状态:当一个活动从返回栈中移除后就变成了销毁状态,系统会最倾向于回收处于这个状态的活动,从而保证手机的内存充足.

1.onCreate():每个活动中我们都重写这个方法,它会在活动第一次被创建的时候调用.你应该在这个方法中完成活动的初始化操作,比如说加载布局,绑定事件等.
2.onStart():这个方法在活动由不可见变为可见的时候调用.
3.onResume():这个方法在活动准备好和用户交互的时候调用,此时活动一定处于返回栈的栈顶,并且处于运行状态
4.onPause():这个方法在系统准备去启动或者恢复另一个活动的时候调用,我们通常会在这个方法中将一些消耗CPU的资源释放掉,以及保存一些关键数据,但这个方法执行速度一定要快,不然会影响到新的栈顶活动的使用
5.onStop():这个方法在活动完全不可见的时候调用,它和onPause()方法的主要区别在于,如果启动的新活动是一个对话框式的活动,那么onPause()方法会得到执行,onStop()方法并不会执行.
6.onDestroy():这个方法在活动被销毁之前调用,之后活动的状态变为销毁状态.
7.onRestart():这个方法在活动由停止状态变为运行状态之前调用,也就是活动被重新启动了

1.完整生存期: 活动在onCreate()方法和onDestroy()方法之间所经历的,就是完整生存期,一般情况下,一个活动会在onCreate()方法中完成各种初始化操作,而在onDestroy()方法中完成释放内存的操作
2.可见生存期:活动在onStart()方法和onStop()方法之间所经历的,就是可见生存期,在可见生存期内,活动对于用户总是可见的,即使有可能无法和用户进行交互.我们可以通过这两个方法,合理的管理那些对用户可见的资源.比如在onStart()函数中对资源进行加载,而在onStop()方法中对资源进行释放,从而保证处于停止状态的活动不会占用过多内存
3.前台生存期:活动在onResume()方法和onPause()方法之间所经历的就是前台生存期,在前台生存期内,活动总是处于运行状态的,此时的活动是可以和用户进行交互的,我们平时看到和接触最多的也就是这个状态下的活动.
Activity的生命周期:
这里写图片描述

1.启动Activity:系统会先调用onCreate方法,然后调用onStart方法,最后调用onResume,Activity进入运行状态。

2.当前Activity被其他Activity覆盖其上或被锁屏:系统会调用onPause方法,暂停当前Activity的执行。

3.当前Activity由被覆盖状态回到前台或解锁屏:系统会调用onResume方法,再次进入运行状态。

4.当前Activity转到新的Activity界面或按Home键回到主屏,自身退居后台:系统会先调用onPause方法,然后调用onStop方法,进入停滞状态。

5.用户后退回到此Activity:系统会先调用onRestart方法,然后调用onStart方法,最后调用onResume方法,再次进入运行状态。

6.当前Activity处于被覆盖状态或者后台不可见状态,即第2步和第4步,系统内存不足,杀死当前Activity,而后用户退回当前Activity:再次调用onCreate方法、onStart方法、onResume方法,进入运行状态。

7.用户退出当前Activity:系统先调用onPause方法,然后调用onStop方法,最后调用onDestory方法,结束当前Activity。

Activity屏幕方向的相关知识
我们可以为一个Activity指定一个特定的方向,指定之后即使转动屏幕方向,显示方向也不会跟着改变:

1.指定为竖屏:在AndroidManifest.xml中对指定的Activity设置android:screenOrientation=”portrait”,或者在onCreate方法中指定:

setRequestedOrientation(ActivityInfo.SCREEN_ORIENTATION_PORTRAIT);  //竖屏 

2.指定为横屏:在AndroidManifest.xml中对指定的Activity设置android:screenOrientation=”landscape”,或者在onCreate方法中指定:

setRequestedOrientation(ActivityInfo.SCREEN_ORIENTATION_LANDSCAPE); //横屏 

当我们旋转屏幕时,我们发现系统会先将当前Activity销毁,然后重建一个新的:系统先是调用onSaveInstanceState方法,我们保存了一个临时参数到Bundle对象里面,然后当Activity重建之后我们又成功的取出了这个参数。

为了避免这样销毁重建的过程,我们需要在AndroidMainfest.xml中对Activity对应的配置android:configChanges=”orientation”,
可以看到,每次旋转方向时,只有onConfigurationChanged方法被调用,没有了销毁重建的过程。
以下是需要注意的几点:

1.如果配置了android:screenOrientation属性,则会使android:configChanges=”orientation”失效。

2.模拟器与真机差别很大:模拟器中如果不配置android:configChanges属性或配置值为orientation,切到横屏执行一次销毁->重建,切到竖屏执行两次。真机均为一次。模拟器中如果配置android:configChanges=”orientation|keyboardHidden”(如果是Android4.0,则是”orientation|keyboardHidden|screenSize”),切竖屏执行一次onConfigurationChanged,切横屏执行两次。真机均为一次。
参考:http://blog.csdn.net/liuhe688/article/details/6733407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