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管理学通论——3.1&nbsp…

来源:互联网 发布:比特鱼软件下载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16 09:24

广义动量定理的公式为:

第三章 <wbr>管理学通论——3.1 <wbr>广义动量定理
其中的F表示力量,包括智力,体力,想象力等各种力量,而不局限于物理学上定义的力量; 第三章 <wbr>管理学通论——3.1 <wbr>广义动量定理表示方向,t表示时间。M表示广义的质量,V表示广义的速度。将MV称作成果。即可以说成果需要在正确的方向上持续的努力。美国已故励志大师厄尔·南丁格尔说:“成功是一个持续不断的实现一个有价值理想的过程。”稻盛和夫说:“人生·工作的结果=思维方式×热情×能力”。

成果与3个因素有关,力量的大小,方向的正确与否,以及在目标上所花费的时间。一个人做出租车司机,创立一家企业或者做一名医生所作出的结果是不同的,这和这个人选择的力的作用点有关。所以成果还与力的作用点有关。澳大利亚华人经济学家杨小凯用超边际分析方法来分析人对专业做什么的选择。

人做出的成果会影响环境,环境也会影响他的成果,所以成果还和环境有关。成果和环境的互相影响,是系统思考要解决的问题。我将称为过程,与其相关的市场叫做过程市场;而将MV称为成果,与其相关的市场叫做成果市场。这点我会在经济学那章详细阐释。

而企业市场包含过程市场和成果市场,但企业市场主要是过程市场,是创造成果的地方。成果市场包含过程市场和成果市场,但主要是成果市场,是大家进行交换的地方。

因此,我将企业市场和其他创造成果的市场称为过程市场。其特征为企业组织原材料,资本,人力资源等,然后通过力量(F)作用于这些这些原材料(作用点),去生产某种产品(方向第三章 <wbr>管理学通论——3.1 <wbr>广义动量定理),经过一段时间(t),产生了某种产品。

我将成果市场称为交易市场。其特征为企业通过交易在交易市场获得生产所必需的原材料等,然后将这些原材料在过程市场中生产出产品,再到交易市场进行交易。

3.1.1 广义质量,管理学质量,物理学质量

 

物理学上的质量常用kgg等单位来衡量,指的是重量,以m表示。管理学中产品的质量常指产品的性能,可靠性等,我以第三章 <wbr>管理学通论——3.1 <wbr>广义动量定理(quality)表示;而广义动量定理中的广义质量我以M表示,指产出。如果一个手工艺者,用藤条一天工作8小时,能编80个花篮,那么这80个花篮就是这个手工艺者一天的产出,80个花篮就是广义质量。

3.1.2 动量定理和广义动量定理

 

如图所示,外力F作用于质量为m的小方块,时间为t,v0v 示物体的初速度、末速度,如图所示。

 

第三章 <wbr>管理学通论——3.1 <wbr>广义动量定理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am

推出 a=F/m,

代入公式得

v=v0+at

v=v0+ Ft/m

化简得到

mv-mv0=Ft

mv做为描述运动状态的量,叫动量。但其适用范围既包含宏观、低速物体,也适用于微观、高速物体。

令初始速度为v0=0,则得到Ft=mv,将力的方向用第三章 <wbr>管理学通论——3.1 <wbr>广义动量定理表示出来(第三章 <wbr>管理学通论——3.1 <wbr>广义动量定理取值范围为-11,即力量与速度方向夹角的余弦值),则得到动量定理:第三章 <wbr>管理学通论——3.1 <wbr>广义动量定理mv换成MV,则得到广义动量定理:

第三章 <wbr>管理学通论——3.1 <wbr>广义动量定理

动能定理第三章 <wbr>管理学通论——3.1 <wbr>广义动量定理反映的是力在时间上的积累。即一外力作用于一质量为m的物体,时间为t,初速度为0。则在时间t后物体的速度为v,质量为m未变,动量为mv。即力量F作用于质量为m物体t秒后的积累效应为mv。速度的变化是由力量F引起。

 

广义动能定理第三章 <wbr>管理学通论——3.1 <wbr>广义动量定理反映的也是力在时间上的积累。在动量定理中,物体的质量m不可变,速度v可变。在广义动量定理中,广义质量和广义速度均可变。

假设一名制针工人用原材料一秒能制造1枚大头针,则1/秒就是制针工人的广义速度;这名工人60秒能制造60枚大头针,这六十枚大头针就是这名制针工人的力量在60秒钟内所积累的广义质量。广义动量定理的解释是,这名制针工人将自己的力量F作用于原材料(力的作用点)来生产大头针(方向第三章 <wbr>管理学通论——3.1 <wbr>广义动量定理),60秒(时间t)生产了60枚大头针,60*1/秒就是这名工人60秒的成果,而60枚大头针就是这名工人所创造的的广义质量。

而当这名工人增加工作时间t时,他所能产生的成果也在增加。120秒的时间能产生120枚大头针的广义质量。即增加时间,可以增加成果的产出。

而当这名工人由于熟练或者使用工具而使自己的力量F增加时,他所能创造的成果也在增加。比如他的制针能力是以前的2倍,则60秒的时间t内,他能创造120枚大头针的广义质量。即增加力量会增加成果的产出。

假设这名工人以前在制针时还需要将制造好的大头针进行包装(即力量与制针的方向的夹角不为0,即第三章 <wbr>管理学通论——3.1 <wbr>广义动量定理),而现在他将所有的力量都用于制造大头针(即第三章 <wbr>管理学通论——3.1 <wbr>广义动量定理=1),则此工人的成果也在增加。即增加力量用在所要产出的方向上,产出会增加。

 

假设此工人现在将力量F作用于更好的制钉设备进行制钉,则他的成果会增加。说明力的作用点会影响产出的成果。高德拉特博士的TOC理论的核心就是找到一个系统的关键杠杆点(力的作用点),然后将力量作用于这个杠杆点,从而增加系统的有效产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