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大公司Java面试题分类总结

来源:互联网 发布:大数据四大特征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6 04:10

各大公司Java面试题分类总结

Java 面试问题列表包含的主题:
多线程,并发及线程基础
数据类型转换的基本原则
垃圾回收(GC)
Java 集合框架
数组
字符串
GOF 设计模式
SOLID (单一功能、开闭原则、里氏替换、接口隔离以及依赖反转)设计原则
抽象类与接口
Java 基础,如 equals 和 hashcode
泛型与枚举
Java IO 与 NIO
常用网络协议
Java 中的数据结构和算法
正则表达式
JVM 底层
Java 最佳实践
JDBC
Date, Time 与 Calendar
Java 处理 XML
JUnit
编程


Java基础知识


面向对象的三大特性,如何理解多态?

继承给对象提供了从基类获取字段和方法的能力。继承提供了代码的重用行,也可以在不修改类的情况下给现存的类添加新特性

多态是编程语言给不同的底层数据类型做相同的接口展示的一种能力。
一个多态类型上的操作可以应用到其他类型的值上面。


抽象的定义?抽象和封装的不同点?

抽象是把想法从具体的实例中分离出来的步骤,因此,要根据他们的功能而不是实现细节来创建类。Java支持创建只暴漏接口而不包含方法实现的抽象的类。这种抽象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把类的行为和实现细节分离开。

抽象和封装是互补的概念。一方面,抽象关注对象的行为。另一方面,封装关注对象行为的细节。一般是通过隐藏对象内部状态信息做到封装,因此,封装可以看成是用来提供抽象的一种策略。

抽象:就是把现实生活中的某一类东西提取出来,用程序代码表示,我们通常叫做类或者接口。抽象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数据抽象,一个是过程抽象。数据抽象也就是对象的属性。过程抽象是对象的行为特征。

封装:把客观事物封装成抽象的类,并且类可以把自己的数据和方法只让可信的类或者对象操作,对不可信的进行封装隐藏。封装分为属性的封装和方法的封装。


抽象类和接口的区别?

Java提供和支持创建抽象类和接口。它们的实现有共同点,不同点在于:
接口中所有的方法隐含的都是抽象的。而抽象类则可以同时包含抽象和非抽象的方法。
类可以实现很多个接口,但是只能继承一个抽象类
类可以不实现抽象类和接口声明的所有方法,当然,在这种情况下,类也必须得声明成是抽象的。
抽象类可以在不提供接口方法实现的情况下实现接口。
Java接口中声明的变量默认都是final的。抽象类可以包含非final的变量。
Java接口中的成员函数默认是public的。抽象类的成员函数可以是private,protected或者是public。
接口是绝对抽象的,不可以被实例化。抽象类也不可以被实例化,但是,如果它包含main方法的话是可以被调用的。
也可以参考JDK8中抽象类和接口的区别(Java8可以定义default类型的方法

Java 中,抽象类与接口之间有什么不同?
Java 中,抽象类和接口有很多不同之处,但是最重要的一个是 Java 中限制一个类只能继承一个类,但是可以实现多个接口。抽象类可以很好的定义一个家族类的默认行为,而接口能更好的定义类型,有助于后面实现多态机制。


接口是什么?为什么要使用接口而不是直接使用具体类?( 面向接口编程)

接口用于定义 API。它定义了类必须得遵循的规则。同时,它提供了一种抽象,因为客户端只使用接口,这样可以有多重实现,如 List 接口,你可以使用可随机访问的 ArrayList,也可以使用方便插入和删除的 LinkedList。
接口中不允许写代码,以此来保证抽象,但是 Java 8 中你可以在接口声明静态的默认方法,这种方法是具体的。


面向对象软件开发的优点有哪些?

代码开发模块化,更易维护和修改。
代码复用。
增强代码的可靠性和灵活性。
增加代码的可理解性。
面向对象编程有很多重要的特性,比如:封装,继承,多态和抽象。


封装的定义和好处有哪些?

封装给对象提供了隐藏内部特性和行为的能力。对象提供一些能被其他对象访问的方法来改变它内部的数据。在Java当中,有3种修饰符:public,private和protected。每一种修饰符给其他的位于同一个包或者不同包下面对象赋予了不同的访问权限。
下面列出了使用封装的一些好处:
通过隐藏对象的属性来保护对象内部的状态。
提高了代码的可用性和可维护性,因为对象的行为可以被单独的改变或者是扩展。
禁止对象之间的不良交互提高模块化。
参考这个文档获取更多关于封装的细节和示例。


Java有哪四种引用?分别代表什么含义,它们有什么区别?

强软弱虚引用。

强引用 ( Strong Reference )

强引用是使用最普遍的引用。如果一个对象具有强引用,那垃圾回收器绝不会回收它。当内存空间不足,Java虚拟机宁愿抛出OutOfMemoryError错误,使程序异常终止,也不会靠随意回收具有强引用的对象来解决内存不足的问题。 ps:强引用其实也就是我们平时A a = new A()这个意思。

强引用特性:
强引用可以直接访问目标对象。
强引用所指向的对象在任何时候都不会被系统回收。
强引用可能导致内存泄漏。

软引用 ( Soft Reference )

是用来描述一些还有用但并非必须的对象。对于软引用关联着的对象,在系统将要发生内存溢出异常之前,将会把这些对象列进回收范围之中进行第二次回收。如果这次回收还没有足够的内存,才会抛出内存溢出异常。

对于软引用关联着的对象,如果内存充足,则垃圾回收器不会回收该对象,如果内存不够了,就会回收这些对象的内存。在 JDK 1.2 之后,提供了 SoftReference 类来实现软引用。软引用可用来实现内存敏感的高速缓存。软引用可以和一个引用队列(ReferenceQueue)联合使用,如果软引用所引用的对象被垃圾回收器回收,Java虚拟机就会把这个软引用加入到与之关联的引用队列中。

注意:Java 垃圾回收器准备对SoftReference所指向的对象进行回收时,调用对象的 finalize() 方法之前,SoftReference对象自身会被加入到这个 ReferenceQueue 对象中,此时可以通过 ReferenceQueue 的 poll() 方法取到它们。

弱引用 ( Weak Reference )

用来描述非必须的对象,但是它的强度比软引用更弱一些,被弱引用关联的对象只能生存到下一次垃圾收集发生之前。当垃圾收集器工作时,无论当前内存是否足够,都会回收掉只被弱引用关联的对象。一旦一个弱引用对象被垃圾回收器回收,便会加入到一个注册引用队列中。

注意:Java 垃圾回收器准备对WeakReference所指向的对象进行回收时,调用对象的 finalize() 方法之前,WeakReference对象自身会被加入到这个 ReferenceQueue 对象中,此时可以通过 ReferenceQueue 的 poll() 方法取到它们。

虚引用 ( Phantom Reference )

PhantomReference 是所有“弱引用”中最弱的引用类型。不同于软引用和弱引用,虚引用无法通过 get() 方法来取得目标对象的强引用从而使用目标对象,观察源码可以发现 get() 被重写为永远返回 null。

那虚引用到底有什么作用?
其实虚引用主要被用来 跟踪对象被垃圾回收的状态,通过查看引用队列中是否包含对象所对应的虚引用来判断它是否 即将被垃圾回收,从而采取行动。
它并不被期待用来取得目标对象的引用,而目标对象被回收前,它的引用会被放入一个 ReferenceQueue 对象中,从而达到跟踪对象垃圾回收的作用。

当phantomReference被放入队列时,说明referent的finalize()方法已经调用,并且垃圾收集器准备回收它的内存了。

注意:PhantomReference 只有当 Java 垃圾回收器对其所指向的对象真正进行回收时,会将其加入到这个 ReferenceQueue 对象中,这样就可以追综对象的销毁情况。这里referent对象的finalize()方法已经调用过了。

所以具体用法和之前两个有所不同,它必须传入一个 ReferenceQueue 对象。当虚引用所引用对象准备被垃圾回收时,虚引用会被添加到这个队列中。

详细介绍可参考《Java 引用类型简述》


深拷贝和浅拷贝-2017阿里电话面试

【Java进阶】Java浅克隆和深克隆


对注解的理解


对反射的理解?为什么要使用反射?


使用哪些设计模式?为什么要这么用,能解决什么问题?


你平常是怎么进行加密的?MD5加密是可逆的吗?

使用过MD5加密算法加密用户密码等涉密的信息。
MD5加密过程是不可逆的,也就是它是单向加密。


equals 和 == 有什么区别?


”static”关键字是什么意思?Java中是否可以覆盖(override)一个private或者是static的方法?

static”关键字表明一个成员变量或者是成员方法可以在没有所属的类的实例变量的情况下被访问。
Java中static方法不能被覆盖,因为方法覆盖是基于运行时动态绑定的,而static方法是编译时静态绑定的。static方法跟类的任何实例都不相关,所以概念上不适用。

Java中也不可以覆盖private的方法,因为private修饰的变量和方法只能在当前类中使用,如果是其他的类继承当前类是不能访问到private变量或方法的,当然也不能覆盖。


解释下Serialization和Deserialization

Java提供了一种叫做对象序列化的机制,他把对象表示成一连串的字节,里面包含了对象的数据,对象的类型信息,对象内部的数据的类型信息等等。

因此,序列化可以看成是为了把对象存储在磁盘上或者是从磁盘上读出来并重建对象而把对象扁平化的一种方式。反序列化是把对象从扁平状态转化成活动对象的相反的步骤。


什么是JDBC?

JDBC是允许用户在不同数据库之间做选择的一个抽象层。
JDBC允许开发者用JAVA写数据库应用程序,而不需要关心底层特定数据库的细节。


解释下驱动(Driver)在JDBC中的角色。

JDBC驱动提供了特定厂商对JDBC API接口类的实现,驱动必须要提供java.sql包下面这些类的实现:
Connection,
Statement,
PreparedStatement,
CallableStatement,
ResultSet和Driver。


PreparedStatement比Statement有什么优势?

PreparedStatements是预编译的,因此,性能会更好。同时,不同的查询参数值,PreparedStatement可以重用。


什么时候使用CallableStatement?用来准备CallableStatement的方法是什么?

CallableStatement用来执行存储过程。存储过程是由数据库存储和提供的。存储过程可以接受输入参数,也可以有返回结果。非常鼓励使用存储过程,因为它提供了安全性和模块化。

准备一个CallableStatement的方法是:
CallableStatement Connection.prepareCall();


数据库连接池是什么意思?

像打开关闭数据库连接这种和数据库的交互可能是很费时的,尤其是当客户端数量增加的时候,会消耗大量的资源,成本是非常高的。可以在应用服务器启动的时候建立很多个数据库连接并维护在一个池中。连接请求由池中的连接提供。在连接使用完毕以后,把连接归还到池中,以用于满足将来更多的请求。


c3p0的工作机制


Math.round(11.5) 等于多少?Math.round(-11.5)等于多少?

答:Math.round(11.5)的返回值是12,Math.round(-11.5)的返回值是-11。
四舍五入的原理是在参数上加0.5然后进行下取整。


构造器(constructor)是否可被重写(override)?

答:构造器不能被继承,因此不能被重写,但可以被重载。


静态嵌套类(Static Nested Class)和内部类(Inner Class)的不同?

Static Nested Class是被声明为静态(static)的内部类,它可以不依赖于外部类实例被实例化。而通常的内部类需要在外部类实例化后才能实例化,其语法看起来挺诡异的。


抽象的(abstract)方法是否可同时是静态的(static),是否可同时是本地方法(native),是否可同时被synchronized修饰?

都不能。抽象方法需要子类重写,而静态的方法是无法被重写的,因此二者是矛盾的。本地方法是由本地代码(如C代码)实现的方法,而抽象方法是没有实现的,也是矛盾的。synchronized和方法的实现细节有关,抽象方法不涉及实现细节,因此也是相互矛盾的。


如何实现对象克隆?

有两种方式:
1). 实现Cloneable接口并重写Object类中的clone()方法;
2). 实现Serializable接口,通过对象的序列化和反序列化实现克隆,可以实现真正的深度克隆

注意:
基于序列化和反序列化实现的克隆不仅仅是深度克隆,更重要的是通过泛型限定,可以检查出要克隆的对象是否支持序列化,这项检查是编译器完成的,不是在运行时抛出异常,这种是方案明显优于使用Object类的clone方法克隆对象。让问题在编译的时候暴露出来总是好过把问题留到运行时。


事务的ACID是指什么?

  • 原子性(Atomic):事务中各项操作,要么全做要么全不做,任何一项操作的失败都会导致整个事务的失败;
  • 一致性(Consistent):事务结束后系统状态是一致的;
  • 隔离性(Isolated):并发执行的事务彼此无法看到对方的中间状态;
  • 持久性(Durable):事务完成后所做的改动都会被持久化,即使发生灾难性的失败。通过日志和同步备份可以在故障发生后重建数据。

只有存在并发数据访问时才需要事务。当多个事务访问同一数据时,可能会存在5类问题,包括3类数据读取问题(脏读、不可重复读和幻读)和2类数据更新问题(第1类丢失更新和第2类丢失更新)。

**脏读(Dirty Read):**A事务读取B事务尚未提交的数据并在此基础上操作,而B事务执行回滚,那么A读取到的数据就是脏数据。

不可重复读(Unrepeatable Read):事务A重新读取前面读取过的数据,发现该数据已经被另一个已提交的事务B修改过了。

幻读(Phantom Read):事务A重新执行一个查询,返回一系列符合查询条件的行,发现其中插入了被事务B提交的行。

第1类丢失更新:事务A撤销时,把已经提交的事务B的更新数据覆盖了。
第2类丢失更新:事务A覆盖事务B已经提交的数据,造成事务B所做的操作丢失。

需要说明的是,事务隔离级别和数据访问的并发性是对立的,事务隔离级别越高并发性就越差。所以要根据具体的应用来确定合适的事务隔离级别,这个地方没有万能的原则。


简述一下你了解的设计模式。

所谓设计模式,就是一套被反复使用的代码设计经验的总结(情境中一个问题经过证实的一个解决方案)。使用设计模式是为了可重用代码、让代码更容易被他人理解、保证代码可靠性。设计模式使人们可以更加简单方便的复用成功的设计和体系结构。将已证实的技术表述成设计模式也会使新系统开发者更加容易理解其设计思路。

在GoF的《Design Patterns: Elements of Reusable Object-Oriented Software》中给出了三类(创建型[对类的实例化过程的抽象化]、结构型[描述如何将类或对象结合在一起形成更大的结构]、行为型[对在不同的对象之间划分责任和算法的抽象化])共23种设计模式,包括:

Abstract Factory(抽象工厂模式),
Builder(建造者模式),
Factory Method(工厂方法模式),
Prototype(原始模型模式),
Singleton(单例模式);

Facade(门面模式),
Adapter(适配器模式),
Bridge(桥梁模式),
Composite(合成模式),
Decorator(装饰模式),
Flyweight(享元模式),
Proxy(代理模式);

Command(命令模式),
Interpreter(解释器模式),
Visitor(访问者模式),
Iterator(迭代子模式),
Mediator(调停者模式),
Memento(备忘录模式),
Observer(观察者模式),
State(状态模式),
Strategy(策略模式),
Template Method(模板方法模式),
Chain Of Responsibility(责任链模式)。

面试被问到关于设计模式的知识时,可以拣最常用的作答,例如:

  • 工厂模式:工厂类可以根据条件生成不同的子类实例,这些子类有一个公共的抽象父类并且实现了相同的方法,但是这些方法针对不同的数据进行了不同的操作(多态方法)。当得到子类的实例后,开发人员可以调用基类中的方法而不必考虑到底返回的是哪一个子类的实例。

  • 代理模式:给一个对象提供一个代理对象,并由代理对象控制原对象的引用。实际开发中,按照使用目的的不同,代理可以分为:远程代理、虚拟代理、保护代理、Cache代理、防火墙代理、同步化代理、智能引用代理。

  • 适配器模式:把一个类的接口变换成客户端所期待的另一种接口,从而使原本因接口不匹配而无法在一起使用的类能够一起工作。

  • 模板方法模式:提供一个抽象类,将部分逻辑以具体方法或构造器的形式实现,然后声明一些抽象方法来迫使子类实现剩余的逻辑。不同的子类可以以不同的方式实现这些抽象方法(多态实现),从而实现不同的业务逻辑。

除此之外,还可以讲讲上面提到的门面模式、桥梁模式、单例模式、装潢模式(Collections工具类和I/O系统中都使用装潢模式)等,反正基本原则就是拣自己最熟悉的、用得最多的作答,以免言多必失。


什么是不可变对象(immutable object)?Java 中怎么创建一个不可变对象?(答案)

不可变对象指对象一旦被创建,状态就不能再改变。任何修改都会创建一个新的对象,如 String、Integer及其它包装类。


我们能创建一个包含可变对象的不可变对象吗?

是的,我们是可以创建一个包含可变对象的不可变对象的,你只需要谨慎一点,不要共享可变对象的引用就可以了,如果需要变化时,就返回原对象的一个拷贝。最常见的例子就是对象中包含一个日期对象的引用。


Java 中应该使用什么数据类型来代表价格?

如果不是特别关心内存和性能的话,使用BigDecimal,否则使用预定义精度的 double 类型。


怎么将 byte 转换为 String

可以使用 String 接收 byte[] 参数的构造器来进行转换,需要注意的点是要使用的正确的编码,否则会使用平台默认编码,这个编码可能跟原来的编码相同,也可能不同。


能将 int 强制转换为 byte 类型的变量吗?如果该值大于 byte 类型的范围,将会出现什么现象?

是的,我们可以做强制转换,但是 Java 中 int 是 32 位的,而 byte 是 8 位的,所以,如果强制转化是,int 类型的高 24 位将会被丢弃,byte 类型的范围是从 -128 到 128。


a = a + b 与 a += b 的区别(答案)

+= 隐式的将加操作的结果类型强制转换为持有结果的类型。如果两这个整型相加,如 byte、short 或者 int,首先会将它们提升到 int 类型,然后在执行加法操作。如果加法操作的结果比 a 的最大值要大,则 a+b 会出现编译错误,但是 a += b 没问题,如下:
byte a = 127;
byte b = 127;
b = a + b; // error : cannot convert from int to byte
b += a; // ok
(译者注:这个地方应该表述的有误,其实无论 a+b 的值为多少,编译器都会报错,因为 a+b 操作会将 a、b 提升为 int 类型,所以将 int 类型赋值给 byte 就会编译出错)


3*0.1 == 0.3 将会返回什么?true 还是 false

false,因为有些浮点数不能完全精确的表示出来。


为什么 Java 中的 String 是不可变的(Immutable)

Java 中的 String 不可变是因为 Java 的设计者认为字符串使用非常频繁,将字符串设置为不可变可以允许多个客户端之间共享相同的字符串。


能在 Switch 中使用 String 吗

从 Java 7 开始,我们可以在 switch case 中使用字符串,但这仅仅是一个语法糖。

内部实现在 switch 中使用字符串的 hash code。


Java 中的构造器链是什么

当你从一个构造器中调用另一个构造器,就是Java 中的构造器链。这种情况只在重载了类的构造器的时候才会出现。


Java 中的编译期常量是什么?使用它又什么风险?

公共静态不可变(public static final )变量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编译期常量,这里的 public 可选的。实际上这些变量在编译时会被替换掉,因为编译器知道这些变量的值,并且知道这些变量在运行时不能改变。

这种方式存在的一个问题是你使用了一个内部的或第三方库中的公有编译时常量,但是这个值后面被其他人改变了,但是你的客户端仍然在使用老的值,甚至你已经部署了一个新的jar。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当你在更新依赖 JAR 文件时,确保重新编译你的程序。


在多线程环境下,SimpleDateFormat 是线程安全的吗

不是,非常不幸,DateFormat 的所有实现,包括 SimpleDateFormat 都不是线程安全的,因此你不应该在多线程序中使用,除非是在对外线程安全的环境中使用,如 将 SimpleDateFormat 限制在 ThreadLocal 中。如果你不这么做,在解析或者格式化日期的时候,可能会获取到一个不正确的结果。因此,从日期、时间处理的所有实践来说,我强力推荐 joda-time 库。


单元测试 JUnit 面试题

  • 如何测试静态方法?(答案)
    可以使用 PowerMock 库来测试静态方法。

  • 怎么利用 JUnit 来测试一个方法的异常

  • 你使用过哪个单元测试库来测试你的 Java 程序

  • @Before 和 @BeforeClass 有什么区别?


什么情况下会违反迪米特法则?为什么会有这个问题?

迪米特法则建议“只和朋友说话,不要陌生人说话”,以此来减少类之间的耦合


构造器注入和 setter 依赖注入,那种方式更好?

每种方式都有它的缺点和优点。构造器注入保证所有的注入都被初始化,但是 setter 注入提供更好的灵活性来设置可选依赖。如果使用 XML 来描述依赖,Setter 注入的可读写会更强。

经验法则是强制依赖使用构造器注入,可选依赖使用 setter 注入。


什么是模板方法模式

模板方法提供算法的框架,你可以自己去配置或定义步骤。例如,你可以将排序算法看做是一个模板。它定义了排序的步骤,但是具体的比较,可以使用 Comparable 或者其语言中类似东西,具体策略由你去配置。列出算法概要的方法就是众所周知的模板方法。


什么时候使用访问者模式

访问者模式用于解决在类的继承层次上增加操作,但是不直接与之关联。这种模式采用双派发的形式来增加中间层。


什么时候使用组合模式

组合模式使用树结构来展示部分与整体继承关系。它允许客户端采用统一的形式来对待单个对象和对象容器。当你想要展示对象这种部分与整体的继承关系时采用组合模式。


什么时候使用享元模式

享元模式通过共享对象来避免创建太多的对象。为了使用享元模式,你需要确保你的对象是不可变的,这样你才能安全的共享。JDK 中 String 池、Integer 池以及 Long 池都是很好的使用了享元模式的例子。


继承和组合之间有什么不同

虽然两种都可以实现代码复用,但是组合比继承共灵活,因为组合允许你在运行时选择不同的实现。用组合实现的代码也比继承测试起来更加简单。


OOP 中的 组合、聚合和关联有什么区别

如果两个对象彼此有关系,就说他们是彼此相关联的。组合和聚合是面向对象中的两种形式的关联。组合是一种比聚合更强力的关联。组合中,一个对象是另一个的拥有者,而聚合则是指一个对象使用另一个对象。如果对象 A 是由对象 B 组合的,则 A 不存在的话,B一定不存在,但是如果 A 对象聚合了一个对象 B,则即使 A 不存在了,B 也可以单独存在。


给我一个符合开闭原则的设计模式的例子

开闭原则要求你的代码对扩展开放,对修改关闭。这个意思就是说,如果你想增加一个新的功能,你可以很容易的在不改变已测试过的代码的前提下增加新的代码。有好几个设计模式是基于开闭原则的,如策略模式,如果你需要一个新的策略,只需要实现接口,增加配置,不需要改变核心逻辑。一个正在工作的例子是 Collections.sort() 方法,这就是基于策略模式,遵循开闭原则的,你不需为新的对象修改 sort() 方法,你需要做的仅仅是实现你自己的 Comparator 接口。

Java 中,Serializable 与 Externalizable 的区别

Serializable 接口是一个序列化 Java 类的接口,以便于它们可以在网络上传输或者可以将它们的状态保存在磁盘上,是 JVM 内嵌的默认序列化方式,成本高、脆弱而且不安全。

Externalizable 允许你控制整个序列化过程,指定特定的二进制格式,增加安全机制。


Java 中,DOM 和 SAX 解析器有什么不同?(答案)

DOM 解析器将整个 XML 文档加载到内存来创建一棵 DOM 模型树,这样可以更快的查找节点和修改 XML 结构。

SAX 解析器是一个基于事件的解析器,不会将整个 XML 文档加载到内存。

由于这个原因,DOM 比 SAX 更快,也要求更多的内存,不适合于解析大 XML 文件。


Java 中,Maven 和 ANT 有什么区别?

虽然两者都是构建工具,都用于创建 Java 应用,但是 Maven 做的事情更多,在基于“约定优于配置”的概念下,提供标准的Java 项目结构,同时能为应用自动管理依赖(应用中所依赖的 JAR 文件)。






字符串和包装类型

String/StringBuilder/StringBuffer的区别,StringBuffer是如何实现线程安全的

String和StringBuilder、StringBuffer的区别?
答:Java平台提供了两种类型的字符串:String和StringBuffer/StringBuilder,它们可以储存和操作字符串。其中String是只读字符串,也就意味着String引用的字符串内容是不能被改变的。
而StringBuffer/StringBuilder类表示的字符串对象可以直接进行修改。
StringBuilder是Java 5中引入的,它和StringBuffer的方法完全相同,区别在于它是在单线程环境下使用的,因为它的所有方面都没有被synchronized修饰,因此它的效率也比StringBuffer要高。






Java集合框架

对集合的理解

(Java集合类框架的基本接口有哪些?)
集合类接口指定了一组叫做元素的对象。集合类接口的每一种具体的实现类都可以选择以它自己的方式对元素进行保存和排序。有的集合类允许重复的键,有些不允许。
Java集合类提供了一套设计良好的支持对一组对象进行操作的接口和类。Java集合类里面最基本的接口有:
Collection:代表一组对象,每一个对象都是它的子元素。
List:有顺序的collection,并且可以包含重复元素。
Set:不包含重复元素的Collection。
Queue:队列,可以实现先进进出。
Map:可以把键(key)映射到值(value)的对象,键不能重复。


为什么集合类没有实现Cloneable和Serializable接口?

克隆(cloning)或者是序列化(serialization)的语义和含义是跟具体的实现相关的。
因此,应该由集合类的具体实现来决定如何被克隆或者是序列化。


什么是迭代器(Iterator)?

Iterator接口提供了很多对集合元素进行迭代的方法。每一个集合类都包含了可以返回迭代器实例的
迭代方法。迭代器可以在迭代的过程中删除底层集合的元素,但是不可以直接调用集合的
remove(Object Obj)删除,可以通过迭代器的remove()方法删除(删除的是上一次,也即是最近一次next返回的对象)。


Iterator详解

Iterator接口提供遍历任何Collection的接口。
我们可以从一个Collection中使用迭代器方法来获取迭代器实例。
迭代器取代了Java集合框架中的Enumeration。
迭代器允许调用者在迭代过程中移除元素。

它包含有三个方法:
hasNext
next
remove


Iterator和ListIterator的区别是什么?

Iterator可用来遍历Set和List集合,但是ListIterator只能用来遍历List。
Iterator对集合只能是前向遍历,ListIterator既可以前向也可以后向。
ListIterator实现了Iterator接口,并包含其他的功能,比如:增加元素,替换元素,获取前一个和后一个元素的索引,等等。


快速失败(fail-fast)和安全失败(fail-safe)的区别是什么?

Iterator的安全失败是基于对底层集合做拷贝,因此,它不受源集合上修改的影响。
java.util包下面的所有的集合类都是快速失败的,而java.util.concurrent包下面的所有的类都是安全失败的。
快速失败的迭代器会抛出ConcurrentModificationException异常,而安全失败的迭代器永远不会抛出这样的异常。

快速失败:当你在迭代一个集合的时候,如果有另一个线程正在修改你正在访问的那个集合时,就会抛出一个ConcurrentModification异常。
在java.util包下的都是快速失败。

安全失败:你在迭代的时候会去底层集合做一个拷贝,所以你在修改上层集合的时候是不会受影响的,不会抛出ConcurrentModification异常。
在java.util.concurrent包下的全是安全失败的。

详细版本:
一:快速失败(fail—fast)
在用迭代器遍历一个集合对象时,如果遍历过程中对集合对象的内容进行了修改(增加、删除、修改),则会抛出Concurrent Modification Exception。
原理:迭代器在遍历时直接访问集合中的内容,并且在遍历过程中使用一个 modCount 变量。集合在被遍历期间如果内容发生变化,就会改变modCount的值。每当迭代器使用hashNext()/next()遍历下一个元素之前,都会检测modCount变量是否为expectedmodCount值,是的话就返回遍历;否则抛出异常,终止遍历。
注意:这里异常的抛出条件是检测到 modCount!=expectedmodCount 这个条件。如果集合发生变化时修改modCount值刚好又设置为了expectedmodCount值,则异常不会抛出。因此,不能依赖于这个异常是否抛出而进行并发操作的编程,这个异常只建议用于检测并发修改的bug。
场景: java.util包下的集合类都是快速失败的,不能在多线程下发生并发修改(迭代过程中被修改)。

二:安全失败(fail—safe)
采用安全失败机制的集合容器,在遍历时不是直接在集合内容上访问的,而是先复制原有集合内容,在拷贝的集合上进行遍历。
原理:由于迭代时是对原集合的拷贝进行遍历,所以在遍历过程中对原集合所作的修改并不能被迭代器检测到,所以不会触发Concurrent Modification Exception。
缺点:基于拷贝内容的优点是避免了Concurrent Modification Exception,但同样地,迭代器并不能访问到修改后的内容,即:迭代器遍历的是开始遍历那一刻拿到的集合拷贝,在遍历期间原集合发生的修改迭代器是不知道的。
**场景:**java.util.concurrent包下的容器都是安全失败,可以在多线程下并发使用,并发修改。
链接


通过迭代器fail-fast属性,你明白了什么?

每次我们尝试获取下一个元素的时候,Iterator fail-fast属性检查当前集合结构里的任何改动。如果发现任何改动,它抛出ConcurrentModificationException。

Collection中所有Iterator的实现都是按fail-fast来设计的(ConcurrentHashMap和CopyOnWriteArrayList这类并发集合类除外)。


在迭代一个集合的时候,如何避免ConcurrentModificationException?

在遍历一个集合的时候,我们可以使用并发集合类来避免ConcurrentModificationException,比如使用CopyOnWriteArrayList,而不是ArrayList。


为何Iterator接口没有具体的实现?

Iterator接口定义了遍历集合的方法,但它的实现则是集合实现类的责任。每个能够返回用于遍历的Iterator的集合类都有它自己的Iterator实现内部类。

这就允许集合类去选择迭代器是fail-fast还是fail-safe的。比如,ArrayList迭代器是fail-fast的,而CopyOnWriteArrayList迭代器是fail-safe的。


解释HashMap的底层实现原理?【2017阿里电话面试真题】

Java中的HashMap是以键值对(key-value)的形式存储元素的。HashMap需要一个hash函数,它使用hashCode()和equals()方法来向集合/从集合添加和检索元素。当调用put()方法的时候,HashMap会计算key的hash值,然后把键值对存储在集合中合适的索引上。如果key已经存在了,value会被更新成新值。HashMap的一些重要的特性是它的容量(capacity),负载因子(load factor)和扩容极限(threshold resizing)。
更为详细的内容请参考HashMap工作原理及实现的总结


对ConcurrentHashMap的理解


ConCurrentHashMap中的Segment是不是越多越好?为什么?


HashSet和TreeSet有什么区别?

HashSet是由一个hash表来实现的,因此,它的元素是无序的。add(),remove(),contains()方法的时间复杂度是O(1)。

另一方面,TreeSet是由一个树形的结构来实现的,它里面的元素是有序的。因此,add(),remove(),contains()方法的时间复杂度是O(logn)。


HashMap和TreeMap的区别

HashSet和TreeSet有什么区别 答案相同。


HashMap和Hashtable有什么区别?

HashMap和Hashtable都实现了Map接口,因此很多特性非常相似。
但是,他们有以下不同点:
(1)HashMap允许键和值是null,而Hashtable不允许键或者值是null。
(2)HashTable是同步的,而HashMap不是。所以HashMap适合单线程环境,HashTable适合多线程环境。
(3)在Java1.4中引入了LinkedHashMap,HashMap的一个子类,假如你想要遍历顺序,你很容易从HashMap转向LinkedHashMap,但是HashTable不是这样的,它的顺序是不可预知的。
(4)HashMap提供对key的Set进行遍历,因此它是fail-fast的,但HashTable提供对key的Enumeration进行遍历,它不支持fail-fast。
(5)HashTable被认为是个遗留的类,如果你寻求在迭代的时候修改Map,你应该使用CocurrentHashMap。

需要更加深入的理解和比较两者的异同。


数组(Array)和列表(ArrayList)有什么区别?什么时候应该使用Array而不是ArrayList?

下面列出了Array和ArrayList的不同点:

  • Array可以包含基本类型和对象类型,ArrayList只能包含对象类型。
  • Array大小是固定的,ArrayList的大小是动态变化的。
  • ArrayList提供了更多的方法和特性,比如:addAll(),removeAll(),iterator()等等。
  • 对于基本类型数据,集合使用自动装箱来减少编码工作量。但是,当处理固定大小的基本数据类型的时候,这种方式相对比较慢。
  • 如果你要使用多维数组,使用[][]比List<List<>>更容易。

要清楚ArrayList的实现细节


ArrayList和Vector有何异同点?

ArrayList和Vector在很多时候都很类似。
(1)两者都是基于索引的,内部由一个数组支持。
(2)两者维护插入的顺序,我们可以根据插入顺序来获取元素。
(3)ArrayList和Vector的迭代器实现都是fail-fast的。
(4)ArrayList和Vector两者允许null值,也可以使用索引值对元素进行随机访问。

以下是ArrayList和Vector的不同点。
(1)Vector是同步的,而ArrayList不是。然而,如果你寻求在迭代的时候对列表进行改变,你应该使用CopyOnWriteArrayList。
(2)ArrayList比Vector快,它因为有同步,不会过载。
(3)ArrayList更加通用,因为我们可以使用Collections工具类轻易地获取同步列表和只读列表。


如何权衡是使用无序的数组还是有序的数组

有序数组最大的好处在于查找的时间复杂度是O(log n),而无序数组是O(n)。

有序数组的缺点是插入操作的时间复杂度是O(n),因为值大的元素需要往后移动来给新元素腾位置。相反,无序数组的插入时间复杂度是常量O(1)。


在ArrayList和LinkedList的末尾添加元素,哪个更快?【2017阿里电话面试题目】

(自己的见解,如有问题,还望大家指正。)
LinkedList操作会更快。
ArrayList会根据数组的首地址和长度计算新元素的位置,然后将元素存储到计算出的位置上。
LinkedList包含有last指针,直接将last.next执行新元素,然后将新元素赋值给last即可。
当然两者都需要更新长度。


ArrayList与LinkedList的区别?

ArrayList和LinkedList都实现了List接口,他们有以下的不同点:

(1)ArrayList是由Array所支持的基于一个索引的数据结构,所以它提供对元素的随机访问,复杂度为O(1),但LinkedList存储一系列的节点数据,每个节点都与前一个和下一个节点相连接。所以,尽管有使用索引获取元素的方法,内部实现是从起始点开始遍历,遍历到索引的节点然后返回元素,时间复杂度为O(n),比ArrayList要慢。

(2)与ArrayList相比,在LinkedList中插入、添加和删除一个元素会更快,因为在一个元素被插入到中间的时候,不会涉及改变数组的大小,或更新索引。

(3)LinkedList比ArrayList消耗更多的内存,因为LinkedList中的每个节点存储了前后节点的引用。


哪些集合类提供对元素的随机访问?

ArrayList、HashMap、TreeMap和HashTable类提供对元素的随机访问。


什么是Java优先级队列(Priority Queue)?

PriorityQueue是基于堆排序算法实现的队列。

PriorityQueue是一个基于优先级堆的无界队列,它的元素是按照自然顺序(natural order)排序的。在创建的时候,我们可以给它提供一个负责给元素排序的比较器。PriorityQueue不允许null值,因为他们没有自然顺序,或者说他们没有任何的相关联的比较器。最后,PriorityQueue不是线程安全的,入队和出队的时间复杂度是O(log(n))。


Stack和ArrayList的区别


Java集合中哪些是线程安全的?

并发集合类是什么?

Java1.5并发包(java.util.concurrent)包含线程安全集合类,允许在迭代时修改集合。迭代器被设计为safe-fast的,会抛出ConcurrentModificationException。
一部分类为:
CopyOnWriteArrayList、
CopyOnWriteArraySet,
ConcurrentHashMap


BlockingQueue是什么?

Java.util.concurrent.BlockingQueue是一个队列,
在进行检索或移除一个元素的时候,它会等待队列变为非空;
当在添加一个元素时,它会等待队列中的可用空间。

BlockingQueue接口是Java集合框架的一部分,主要用于实现生产者-消费者模式。
我们不需要担心等待生产者有可用的空间,或消费者有可用的对象,因为它都在BlockingQueue的实现类中被处理了。
Java提供了集中BlockingQueue的实现,比如
ArrayBlockingQueue、
LinkedBlockingQueue、
PriorityBlockingQueue,、
SynchronousQueue等。


对equals和hashCode方法的理解

(hashCode()和equals()方法的重要性体现在什么地方?)
Java中的HashMap使用hashCode()和equals()方法来确定键值对的索引,当根据键获取值的时候也会用到这两个方法。如果没有正确的实现这两个方法,两个不同的键可能会有相同的hash值,因此,可能会被集合认为是相等的。而且,这两个方法也用来发现重复元素。所以这两个方法的实现对HashMap的精确性和正确性是至关重要的。

hashCode和equals这两个方法都是Object里面的方法。
hashCode的默认结果是System.identityHashCode(obj)的返回值,可以理解 obj 在内存中独一无二的地址,是对象的唯一标识。当使用 == 比较两个对象是否相等(应该是相同,是严格的相等,它们是否是同一个对象)时,比较的就是对象的独一无二的地址。

hashCode()和equals()方法有何重要性?

HashMap使用Key对象的hashCode()和equals()方法去决定key-value对的索引。当我们试着从HashMap中获取值的时候,这些方法也会被用到。如果这些方法没有被正确地实现,在这种情况下,两个不同Key也许会产生相同的hashCode()和equals()输出,HashMap将会认为它们是相同的,然后覆盖它们,而非把它们存储到不同的地方。同样的,所有不允许存储重复数据的集合类都使用hashCode()和equals()去查找重复,所以正确实现它们非常重要。

equals()和hashCode()的实现应该遵循以下规则:
(1)如果o1.equals(o2),那么o1.hashCode() == o2.hashCode()总是为true的。
(2)如果o1.hashCode() == o2.hashCode(),并不意味着o1.equals(o2)会为true。


Comparable和Comparator接口是干什么的?列出它们的区别

java.lang.Comparable 和 java.util.Comparator 接口(注意,它们的泛型类型参数会传递给对应的比较函数)

Java提供了只包含一个compareTo()方法的Comparable接口。
这个方法可以个给两个对象排序。具体来说,它返回负数,0,正数来表明已经存在的对象小于,等于,大于输入对象。

Java提供了包含compare()和equals()两个方法的Comparator接口。
compare()方法用来给两个输入参数排序,返回负数,0,正数表明第一个参数是小于,等于,大于第二个参数。
equals()方法需要一个对象作为参数,它用来决定输入参数是否和comparator相等。
只有当输入参数也是一个comparator并且输入参数和当前comparator的排序结果是相同的时候,这个方法才返回true。


Java集合类框架的最佳实践有哪些?

根据应用的需要正确选择要使用的集合的类型对性能非常重要,比如:假如元素的数量是固定的,而且能事先知道,我们就应该用Array而不是ArrayList。

有些集合类允许指定初始容量。因此,如果我们能估计出存储的元素的数目,我们可以设置初始容量来避免重新计算hash值或者是扩容。

为了类型安全,可读性和健壮性的原因总是要使用泛型。同时,使用泛型还可以避免运行时的ClassCastException。

使用JDK提供的不变类(immutable class)作为Map的键可以避免为我们自己的类实现hashCode()和equals()方法。

编程的时候接口优于实现。
底层的集合实际上是空的情况下,返回长度是0的集合或者是数组,不要返回null。


Enumeration接口和Iterator接口的区别有哪些?

Enumeration的速度是Iterator的两倍,也使用更少的内存。
Enumeration是非常基础的,也满足了基础的需要。
但是,与Enumeration相比,Iterator更加安全,因为当一个集合正在被遍历的时候,它会阻止其它线程去修改集合。

迭代器取代了Java集合框架中的Enumeration。迭代器允许调用者从集合中移除元素,而Enumeration不能做到。
为了使它的功能更加清晰,迭代器方法名已经经过改善。


a.hashCode() 有什么用?与 a.equals(b) 有什么关系

hashCode() 方法是相应对象整型的 hash 值。它常用于基于 hash 的集合类,如 Hashtable、HashMap、LinkedHashMap等等。它与 equals() 方法关系特别紧密。

根据 Java 规范,两个使用 equal() 方法来判断相等的对象,必须具有相同的 hash code。


poll() 方法和 remove() 方法的区别?

poll() 和 remove() 都是从队列中取出一个元素,
poll() 在获取元素失败的时候会返回空,
remove() 失败的时候会抛出异常。


Java集合类框架的最佳实践有哪些

(1)根据需要选择正确的集合类型。比如,如果指定了大小,我们会选用Array而非ArrayList。如果我们想根据插入顺序遍历一个Map,我们需要使用TreeMap。如果我们不想重复,我们应该使用Set。

(2)一些集合类允许指定初始容量,所以如果我们能够估计到存储元素的数量,我们可以使用它,就避免了重新哈希或大小调整。

(3)基于接口编程,而非基于实现编程,它允许我们后来轻易地改变实现。(编程的时候接口优于实现。)

(4)总是使用类型安全的泛型,避免在运行时出现ClassCastException。

(5)使用JDK提供的不可变类作为Map的key,可以避免自己实现hashCode()和equals()。

(6)尽可能使用Collections工具类,或者获取只读、同步或空的集合,而非编写自己的实现。它将会提供代码重用性,它有着更好的稳定性和可维护性。

(7) 底层的集合实际上是空的情况下,返回长度是0的集合或者是数组,不要返回null。


用哪两种方式来实现集合的排序

你可以使用有序集合,如 TreeSet 或 TreeMap,
你也可以使用有顺序的的集合,如 list,然后通过 Collections.sort() 来排序。


在遍历 ArrayList 时移除一个元素

该问题的关键在于面试者使用的是 ArrayList 的 remove() 还是 Iterator 的 remove()方法。
使用Iterator的remove方法来实现在遍历的过程中移除元素,它不会出现 ConcurrentModificationException 异常。


我们能自己写一个容器类,然后使用 for-each 循环码

可以,你可以写一个自己的容器类。如果你想使用 Java 中增强的循环来遍历,你只需要实现 Iterable 接口。如果你实现 Collection 接口,默认就具有该属性。


ArrayList 和 HashMap 的默认大小是多数?(答案)

在 Java 7 中,ArrayList 的默认大小是 10 个元素,HashMap 的默认大小是16个元素(必须是2的幂)。
这就是 Java 7 中 ArrayList 和 HashMap 类的代码片段:

// from ArrayList.java JDK 1.7private static final int DEFAULT_CAPACITY = 10;//from HashMap.java JDK 7static final int DEFAULT_INITIAL_CAPACITY = 1 << 4; // aka 16

当容量不足时,各个容器会扩展多大呢?


我们如何对一组对象进行排序

如果我们需要对一个对象数组进行排序,我们可以使用Arrays.sort()方法。

如果我们需要排序一个对象列表,我们可以使用Collection.sort()方法。两个类都有用于自然排序(使用Comparable)或基于标准的排序(使用Comparator)的重载方法sort()。Collections内部使用数组排序方法,所有它们两者都有相同的性能,只是Collections需要花时间将列表转换为数组。

TreeSet和TreeMap。

PriorityQueue


如何从给定集合那里创建一个synchronized的集合

我们可以使用Collections.synchronizedCollection(Collection c)根据指定集合来获取一个synchronized(线程安全的)集合。


集合框架里实现的通用算法有哪些?

Java集合框架提供常用的算法实现,比如排序和搜索。Collections类包含这些方法实现。大部分算法是操作List的,但一部分对所有类型的集合都是可用的。部分算法有排序、搜索、混编、最大最小值。






Java异常

Java中的两种异常类型是什么?他们有什么区别?

Java中有两种异常:受检查的(checked)异常和不受检查的(unchecked)异常。
不受检查的异常不需要在方法或者是构造函数上声明,就算方法或者是构造函数的执行可能会抛出这样的异常,并且不受检查的异常可以传播到方法或者是构造函数的外面。
相反,受检查的异常必须要用throws语句在方法或者是构造函数上声明。

编译时异常(Exception)和运行时异常(RunException)


throw和throws有什么区别?

throw关键字用来在程序中明确的抛出异常。
相反,throws语句用来表明方法不能处理的异常。每一个方法都必须要指定哪些异常不能处理,所以方法的调用者才能够确保处理可能发生的异常,多个异常是用逗号分隔的。


Java中Exception和Error有什么区别?

Exception和Error都是Throwable的子类。
Exception用于用户程序可以捕获的异常情况。
Error定义了不期望被用户程序捕获的异常。


异常处理完成以后,Exception对象会发生什么变化?

Exception对象会在下一个垃圾回收过程中被回收掉。


finally代码块和finalize()方法有什么区别?

无论是否抛出异常,finally代码块都会执行,它主要是用来释放应用占用的资源。finalize()方法是Object类的一个protected方法,它是在对象被垃圾回收之前由Java虚拟机来调用的。


常见的Exception和Error

Exception、Error体系(写出五个异常和五个错误)

NullPointerException
ArrayIndexOutOfBoundsException
ClassCastException
ArithmeticException: / by zero
NumberFormatException
CloneNotSupportedException
FileNotFoundException
ClassNotFoundException
NoSuchMethodException

OutOfMemoryError
IOError
VirtualMachineError
ThreadDeath
AssertionError


异常处理的时候,finally代码块的重要性是什么

无论是否抛出异常,finally代码块总是会被执行(除非在finally块之前执行了System.exit方法,退出虚拟机)。
就算是没有catch语句同时又抛出异常的情况下,finally代码块仍然会被执行。
最后要说的是,finally代码块主要用来释放资源,比如:I/O缓冲区,数据库连接。
(也在finally代码块里面释放显式锁)






Java多线程与并发库

什么是线程池(thread pool)

在面向对象编程中,创建和销毁对象是很费时间的,因为创建一个对象要获取内存资源或者其它更多资源。在Java中更是如此,虚拟机将试图跟踪每一个对象,以便能够在对象销毁后进行垃圾回收。所以提高服务程序效率的一个手段就是尽可能减少创建和销毁对象的次数,特别是一些很耗资源的对象创建和销毁,这就是”池化资源”技术产生的原因。线程池顾名思义就是事先创建若干个可执行的线程放入一个池(容器)中,需要的时候从池中获取线程不用自行创建,使用完毕不需要销毁线程而是放回池中,从而减少创建和销毁线程对象的开销。

什么是线程池(thread pool)?

答:在面向对象编程中,创建和销毁对象是很费时间的,因为创建一个对象要获取内存资源或者其它更多资源。在Java中更是如此,虚拟机将试图跟踪每一个对象,以便能够在对象销毁后进行垃圾回收。所以提高服务程序效率的一个手段就是尽可能减少创建和销毁对象的次数,特别是一些很耗资源的对象创建和销毁,这就是”池化资源”技术产生的原因。线程池顾名思义就是事先创建若干个可执行的线程放入一个池(容器)中,需要的时候从池中获取线程不用自行创建,使用完毕不需要销毁线程而是放回池中,从而减少创建和销毁线程对象的开销。
Java 5+中的Executor接口定义一个执行线程的工具。它的子类型即线程池接口是ExecutorService。要配置一个线程池是比较复杂的,尤其是对于线程池的原理不是很清楚的情况下,因此在工具类Executors面提供了一些静态工厂方法,生成一些常用的线程池,如下所示:

  • newSingleThreadExecutor:创建一个单线程的线程池。这个线程池只有一个线程在工作,也就是相当于单线程串行执行所有任务。如果这个唯一的线程因为异常结束,那么会有一个新的线程来替代它。此线程池保证所有任务的执行顺序按照任务的提交顺序执行。

  • newFixedThreadPool:创建固定大小的线程池。每次提交一个任务就创建一个线程,直到线程达到线程池的最大大小。线程池的大小一旦达到最大值就会保持不变,如果某个线程因为执行异常而结束,那么线程池会补充一个新线程。

  • newCachedThreadPool:创建一个可缓存的线程池。如果线程池的大小超过了处理任务所需要的线程,那么就会回收部分空闲(60秒不执行任务)的线程,当任务数增加时,此线程池又可以智能的添加新线程来处理任务。此线程池不会对线程池大小做限制,线程池大小完全依赖于操作系统(或者说JVM)能够创建的最大线程大小。

  • newScheduledThreadPool:创建一个大小无限的线程池。此线程池支持定时以及周期性执行任务的需求。

  • newSingleThreadExecutor:创建一个单线程的线程池。此线程池支持定时以及周期性执行任务的需求。

如果希望在服务器上使用线程池,强烈建议使用newFixedThreadPool方法来创建线程池,这样能获得更好的性能。


线程池里的Queue的作用


怎么保证线程安全?有几种安全机制?区别是什么?在性能上有什么区别吗?为什么有这样的区别?( 多线程下有什么同步措施)

参考


创建线程的方式有哪些?它们有什么区别?

有4种方式可以用来创建线程:

  • 继承Thread类
  • 实现Runnable接口
  • 实现Callable接口
  • 应用程序可以使用Executor框架来创建线程池

实现Runnable接口这种方式更受欢迎,因为这不需要继承Thread类。在应用设计中已经继承了别的对象的情况下,这需要多继承(而Java不支持多继承),只能实现接口。同时,线程池也是非常高效的,很容易实现和使用。


线程的几种可用状态

  1. 新建( new ):新创建了一个线程对象。

  2. 可运行( runnable )-就绪:线程对象创建后,其他线程(比如 main 线程)调用了该对象 的 start ()方法。该状态的线程位于可运行线程池中,等待被线程调度选中,获 取 cpu 的使用权 。

  3. 运行( running ):可运行状态( runnable )的线程获得了 cpu 时间片( timeslice ) ,执行程序代码。

  4. 阻塞( block ):阻塞状态是指线程因为某种原因放弃了 cpu 使用权,也即让出了 cpu timeslice ,暂时停止运行。直到线程进入可运行( runnable )状态,才有 机会再次获得 cpu timeslice 转到运行( running )状态。

  5. 死亡( dead ):线程 run ()、 main () 方法执行结束,或者因异常退出了 run ()方法,则该线程结束生命周期。死亡的线程不可再次复生。

阻塞的情况分三种:

(一). 等待阻塞:运行( running )的线程执行 o . wait ()方法, JVM 会把该线程放 入等待队列( waitting queue )中。

(二). 同步阻塞:运行( running )的线程在获取对象的同步锁时,若该同步锁 被别的线程占用,则 JVM 会把该线程放入锁池( lock pool )中。

(三). 其他阻塞: 运行( running )的线程执行 Thread . sleep ( long ms )或 t . join ()方法,或者发出了 I / O 请求时, JVM 会把该线程置为阻塞状态。 当 sleep ()状态超时、 join ()等待线程终止或者超时、或者 I / O 处理完毕时,线程重新转入可运行( runnable )状态。

概括的解释下线程的几种可用状态。
线程在执行过程中,可以处于下面几种状态:

就绪(Runnable):线程准备运行,不一定立马就能开始执行。
运行中(Running):进程正在执行线程的代码。
等待中(Waiting):线程处于阻塞的状态,等待外部的处理结束。
睡眠中(Sleeping):线程被强制睡眠。
I/O阻塞(Blocked on I/O):等待I/O操作完成。
同步阻塞(Blocked on Synchronization):等待获取锁。
死亡(Dead):线程完成了执行。


对ThreadLocal的理解

ThreadLocal(线程变量副本), Thread Local Variable

线程局部变量是局限于线程内部的变量,属于线程自身所有,不在多个线程间共享。
Java 提供 ThreadLocal 类来支持线程局部变量,是一种实现线程安全的方式。

Synchronized实现内存共享,ThreadLocal为每个线程维护一个本地变量。

采用空间换时间,它用于线程间的数据隔离,为每一个使用该变量的线程提供一个副本,每个线程都可以独立地改变自己的副本,而不会和其他线程的副本冲突。

ThreadLocal类中维护一个Map,用于存储每一个线程的变量副本,Map中元素的键为线程对象,而值为对应线程的变量副本。

ThreadLocal在spring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在管理Request作用域中的Bean、事务管理、任务调度、AOP等模块都出现了它的身影。

Spring中绝大部分Bean都可以声明成Singleton作用域,采用ThreadLocal进行封装,因此有状态的Bean就能够以singleton的方式在多线程中正常工作了。


静态方法和普通方法同时加上synchronized有什么区别?


同步方法和同步代码块的区别是什么?

区别:
同步方法默认用this或者当前类class对象作为锁;
同步代码块可以选择以什么来加锁,比同步方法要更细颗粒度,我们可以选择只同步会发生同步问题的部分代码而不是整个方法;
同步方法使用关键字 synchronized修饰方法,而同步代码块主要是修饰需要进行同步的代码,用 synchronized(object){代码内容}进行修饰;


悲观锁和乐观锁的理解


什么是死锁(deadlock)以及哪些情况可能会死锁

所谓死锁是指多个进程因竞争资源而造成的一种僵局(互相等待),若无外力作用,这些进程都将无法向前推进。

死锁产生的4个必要条件:
互斥条件:进程要求对所分配的资源(如打印机)进行排他性控制,即在一段时间内某 资源仅为一个进程所占有。此时若有其他进程请求该资源,则请求进程只能等待。
不剥夺条件:进程所获得的资源在未使用完毕之前,不能被其他进程强行夺走,即只能 由获得该资源的进程自己来释放(只能是主动释放)。
请求和保持条件:进程已经保持了至少一个资源,但又提出了新的资源请求,而该资源 已被其他进程占有,此时请求进程被阻塞,但对自己已获得的资源保持不放。
循环等待条件:存在一种进程资源的循环等待链,链中每一个进程已获得的资源同时被 链中下一个进程所请求。


进程和线程最大的区别

进程是执行着的应用程序,而线程是进程内部的一个执行序列。
一个进程可以有多个线程。线程又叫做轻量级进程。
线程的划分小于进程,线程隶属于某个进程。
进程是程序的一种动态形式,是CPU、内存等资源占用的基本单位,而线程是不能占有这些资源的。
进程之间相互独立,通信比较困难,而线程之间共享一块内存区域,通信比较方便。
进程在执行的过程中,包含比较固定的入口,执行顺序,出口,而线程的这些过程会被应用程序所控制


在监视器(Monitor)内部,是如何做线程同步的?程序应该做哪种级别的同步?

监视器和锁在Java虚拟机中是一块使用的。监视器监视一块同步代码块,确保一次只有一个线程执行同步代码块。
每一个监视器都和一个对象引用相关联。线程在获取锁之前不允许执行同步代码。


如何确保N个线程可以访问N个资源同时又不导致死锁?

使用多线程的时候,一种非常简单的避免死锁的方式就是:
指定获取锁的顺序,并强制线程按照指定的顺序获取锁。因此,如果所有的线程都是以同样的顺序加锁和释放锁,就不会出现死锁了。


Thread类的sleep()方法和对象的wait()方法都可以让线程暂停执行,它们有什么区别?

答:sleep()方法(休眠)是线程类(Thread)的静态方法,调用此方法会让当前线程暂停执行指定的时间,将执行机会(CPU)让给其他线程,但是对象的锁依然保持,因此休眠时间结束后会自动恢复(线程回到就绪状态,请参考第66题中的线程状态转换图)。wait()是Object类的方法,调用对象的wait()方法导致当前线程放弃对象的锁(线程暂停执行),进入对象的等待池(wait pool),只有调用对象的notify()方法(或notifyAll()方法)时才能唤醒等待池中的线程进入等锁池(lock pool),如果线程重新获得对象的锁就可以进入就绪状态。

补充:可能不少人对什么是进程,什么是线程还比较模糊,对于为什么需要多线程编程也不是特别理解。简单的说:进程是具有一定独立功能的程序关于某个数据集合上的一次运行活动,是操作系统进行资源分配和调度的一个独立单位;线程是进程的一个实体,是CPU调度和分派的基本单位,是比进程更小的能独立运行的基本单位。线程的划分尺度小于进程,这使得多线程程序的并发性高;进程在执行时通常拥有独立的内存单元,而线程之间可以共享内存。使用多线程的编程通常能够带来更好的性能和用户体验,但是多线程的程序对于其他程序是不友好的,因为它可能占用了更多的CPU资源。当然,也不是线程越多,程序的性能就越好,因为线程之间的调度和切换也会浪费CPU时间。时下很时髦的Node.js就采用了单线程异步I/O的工作模式。


线程的sleep()方法和yield()方法有什么区别?

答:
① sleep()方法给其他线程运行机会时不考虑线程的优先级,因此会给低优先级的线程以运行的机会;yield()方法只会给相同优先级或更高优先级的线程以运行的机会;

② 线程执行sleep()方法后转入阻塞(blocked)状态,而执行yield()方法后转入就绪(ready)状态;

③ sleep()方法声明抛出InterruptedException,而yield()方法没有声明任何异常;

④ sleep()方法比yield()方法(跟操作系统CPU调度相关)具有更好的可移植性。

Java 中 sleep 方法和 wait 方法的区别?
虽然两者都是用来暂停当前运行的线程,但是 sleep() 实际上只是短暂停顿,因为它不会释放锁,而 wait() 意味着条件等待,这就是为什么该方法要释放锁,因为只有这样,其他等待的线程才能在满足条件时获取到该锁。


并发中的几个概念

临界资源:并发环境中有着固定数量的资源
互斥:对资源的访问是排他式的
饥饿:一个或一组线程长时间或永远无法取得进展
死锁:两个或多个线程相互等待对方结束
活锁:想要执行的线程总是发现其他的线程正在执行以至于长时间或永远无法执行


进程和线程的区别是什么?

进程是执行着的应用程序,而线程是进程内部的一个执行序列。
一个进程可以有多个线程。线程又叫做轻量级进程。


什么是死锁(deadlock)?

两个进程都在等待对方执行完毕才能继续往下执行的时候就发生了死锁。结果就是两个进程都陷入了无限的等待中。


同步方法和同步代码块的区别是什么?

在Java语言中,每一个对象有一把锁。线程可以使用synchronized关键字来获取对象上的锁。synchronized关键字可应用在方法级别(粗粒度锁)或者是代码块级别(细粒度锁)。

同步方法可以获得默认的锁,就是当前对象 this;
同步代码块需要显示地指定锁对象。


volatile 类型变量提供什么保证

volatile 变量提供顺序和可见性保证,例如,JVM 或者 JIT为了获得更好的性能会对语句重排序,但是 volatile 类型变量即使在没有同步块的情况下赋值也不会与其他语句重排序。 volatile 提供 happens-before 的保证,确保一个线程的修改能对其他线程是可见的。

某些情况下,volatile 还能提供原子性,如读 64 位数据类型,像 long 和 double 都不是原子的,但 volatile 类型的 double 和 long 就是原子的。


你是如何调用 wait()方法的?使用 if 块还是循环?为什么?(答案)

wait() 方法应该在循环调用,因为当线程获取到 CPU 开始执行的时候,其他条件可能还没有满足,所以在处理前,循环检测条件是否满足会更好。下面是一段标准的使用 wait 和 notify 方法的代码:

// The standard idiom for using the wait methodsynchronized (obj) {while (condition does not hold)obj.wait(); // (Releases lock, and reacquires on wakeup)... // Perform action appropriate to condition}

参见 Effective Java 第 69 条,获取更多关于为什么应该在循环中来调用 wait 方法的内容。


什么是多线程环境下的伪共享(false sharing)?

伪共享是多线程系统(每个处理器有自己的局部缓存)中一个众所周知的性能问题。伪共享发生在不同处理器的上的线程对变量的修改依赖于相同的缓存行
(系统的主内存和cpu的本地内存)


用 Java 写一个线程安全的单例模式(Singleton)?

请参考答案中的示例代码,这里面一步一步教你创建一个线程安全的 Java 单例类。当我们说线程安全时,意思是即使初始化是在多线程环境中,仍然能保证单个实例。

Java 中,使用枚举作为单例类是最简单的方式来创建线程安全单例模式的方式。






Java IO和NIO

IO 是 Java 面试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点。你应该很好掌握 Java IO,NIO,NIO2 以及与操作系统,磁盘 IO 相关的基础知识。下面是 Java IO 中经常问的问题。

66)在我 Java 程序中,我有三个 socket,我需要多少个线程来处理?

67)Java 中怎么创建 ByteBuffer?

68)Java 中,怎么读写 ByteBuffer ?

69)Java 采用的是大端还是小端?

70)ByteBuffer 中的字节序是什么?

71)Java 中,直接缓冲区与非直接缓冲器有什么区别?(答案)

72)Java 中的内存映射缓存区是什么?(answer答案)

73)socket 选项 TCP NO DELAY 是指什么?

74)TCP 协议与 UDP 协议有什么区别?(answer答案)

75)Java 中,ByteBuffer 与 StringBuffer有什么区别?(答案)






Java 最佳实践的面试问题

包含 Java 中各个部分的最佳实践,如集合,字符串,IO,多线程,错误和异常处理,设计模式等等。

编写多线程程序的时候你会遵循哪些最佳实践

这是我在写Java 并发程序的时候遵循的一些最佳实践:
a)给线程命名,这样可以帮助调试。
b)最小化同步的范围,而不是将整个方法同步,只对关键部分做同步。
c)如果可以,更偏向于使用 volatile 而不是 synchronized。
d)使用更高层次的并发工具,而不是使用 wait() 和 notify() 来实现线程间通信,如 BlockingQueue,CountDownLatch 及 Semeaphore。
e)优先使用并发集合,而不是对集合进行同步。并发集合提供更好的可扩展性。


使用 Collections 的最佳实践

这是我在使用 Java 中 Collectionc 类的一些最佳实践:
a)使用正确的集合类,例如,如果不需要同步列表,使用 ArrayList 而不是 Vector。
b)优先使用并发集合,而不是对集合进行同步。并发集合提供更好的可扩展性。
c)使用接口代表和访问集合,如使用List存储 ArrayList,使用 Map 存储 HashMap 等等。
d)使用迭代器来循环集合。
e)使用集合的时候使用泛型。


使用线程的最佳实践

这个问题与之前的问题类似,你可以使用上面的答案。对线程来说,你应该:
a)对线程命名
b)将线程和任务分离,使用线程池执行器来执行 Runnable 或 Callable。
c)使用线程池


说出 5 条 IO 的最佳实践

IO 对 Java 应用的性能非常重要。理想情况下,你不应该在你应用的关键路径上避免 IO 操作。下面是一些你应该遵循的 Java IO 最佳实践:
a)使用有缓冲区的 IO 类,而不要单独读取字节或字符。
b)使用 NIO 和 NIO2
c)在 finally 块中关闭流,或者使用 try-with-resource 语句。
d)使用内存映射文件获取更快的 IO。


列出 5 个应该遵循的 JDBC 最佳实践

有很多的最佳实践,你可以根据你的喜好来例举。下面是一些更通用的原则:
a)使用批量的操作来插入和更新数据
b)使用 PreparedStatement 来避免 SQL 异常,并提高性能。
c)使用数据库连接池
d)通过列名来获取结果集,不要使用列的下标来获取。


说出几条 Java 中方法重载的最佳实践

下面有几条可以遵循的方法重载的最佳实践来避免造成自动装箱的混乱。
a)不要重载这样的方法:一个方法接收 int 参数,而另个方法接收 Integer 参数。
b)不要重载参数数量一致,而只是参数顺序不同的方法。
c)如果重载的方法参数个数多于 5 个,采用可变参数。






Java 虚拟机

JVM

内存模型、垃圾回收机制、类加载机制
参考


Java中垃圾回收有什么目的?什么时候进行垃圾回收?

垃圾回收是在内存中存在没有引用的对象或超过作用域的对象时进行。
垃圾回收的目的是识别并且丢弃应用不再使用的对象来释放和重用资源。


System.gc()和Runtime.gc()会做什么事情?

这两个方法用来提示JVM要进行垃圾回收。
但是,立即开始还是延迟进行垃圾回收是取决于JVM的。


finalize()方法什么时候被调用?析构函数(finalization)的目的是什么?

垃圾回收器(garbage collector)决定回收某对象时,就会运行该对象的finalize()方法 但是在Java中很不幸,如果内存总是充足的,那么垃圾回收可能永远不会进行,也就是说filalize()可能永远不被执行,显然指望它做收尾工作是靠不住的。 那么finalize()究竟是做什么的呢?它最主要的用途是回收特殊渠道申请的内存。Java程序有垃圾回收器,所以一般情况下内存问题不用程序员操心。但有一种JNI(Java Native Interface)调用non-Java程序(C或C++),finalize()的工作就是回收这部分的内存。


如果对象的引用被置为null,垃圾收集器是否会立即释放对象占用的内存?

不会,在下一个垃圾回收周期中,这个对象将是可被回收的


在Java中,对象什么时候可以被垃圾回收?

当对象对当前使用这个对象的应用程序变得不可触及(不可达)的时候,这个对象就可以被回收了。


Java堆的结构是什么样子的?什么是堆中的永久代(Perm Gen space)?

JVM的堆是运行时数据区,所有类的实例和数组都是在堆上分配内存。它在JVM启动的时候被创建。对象所占的堆内存是由自动内存管理系统也就是垃圾收集器回收。
堆内存是由存活和死亡的对象组成的。存活的对象是应用可以访问的,不会被垃圾回收。死亡的对象是应用不可访问尚且还没有被垃圾收集器回收掉的对象。一直到垃圾收集器把这些对象回收掉之前,他们会一直占据堆内存空间。

永久代是用于存放静态文件,如Java类、方法等。持久代对垃圾回收没有显著影响,但是有些应用可能动态生成或者调用一些class,例如Hibernate 等,在这种时候需要设置一个比较大的持久代空间来存放这些运行过程中新增的类,永久代中一般包含:
类的方法(字节码…)
类名(Sring对象)
.class文件读到的常量信息
class对象相关的对象列表和类型列表 (e.g., 方法对象的array).
JVM创建的内部对象
JIT编译器优化用的信息


JVM的永久代中会发生垃圾回收么?

垃圾回收不会发生在永久代,如果永久代满了或者是超过了临界值,会触发完全垃圾回收(Full GC)。如果你仔细查看垃圾收集器的输出信息,就会发现永久代也是被回收的。这就是为什么正确的永久代大小对避免Full GC是非常重要的原因。请参考下Java8:从永久代到元数据区
(注:Java8中已经移除了永久代,新加了一个叫做元数据区的native内存区)


串行(serial)收集器和吞吐量(throughput)收集器的区别是什么?

吞吐量收集器使用并行版本的新生代垃圾收集器,它用于中等规模和大规模数据的应用程序。而串行收集器对大多数的小应用(在现代处理器上需要大概100M左右的内存)就足够了。


描述一下JVM加载class文件的原理机制?

JVM中类的装载是由类加载器(ClassLoader)和它的子类来实现的,Java中的类加载器是一个重要的Java运行时系统组件,它负责在运行时查找和装入类文件中的类。

由于Java的跨平台性,经过编译的Java源程序并不是一个可执行程序,而是一个或多个类文件。当Java程序需要使用某个类时,JVM会确保这个类已经被加载、连接(验证、准备和解析)和初始化。类的加载是指把类的.class文件中的数据读入到内存中,通常是创建一个字节数组读入.class文件,然后产生与所加载类对应的Class对象。加载完成后,Class对象还不完整,所以此时的类还不可用。当类被加载后就进入连接阶段,这一阶段包括验证、准备(为静态变量分配内存并设置默认的初始值)和解析(将符号引用替换为直接引用)三个步骤。最后JVM对类进行初始化,包括:1)如果类存在直接的父类并且这个类还没有被初始化,那么就先初始化父类;2)如果类中存在初始化语句,就依次执行这些初始化语句。

类的加载是由类加载器完成的,类加载器包括:根加载器(BootStrap)、扩展加载器(Extension)、系统加载器(System)和用户自定义类加载器(java.lang.ClassLoader的子类)。从Java 2(JDK 1.2)开始,类加载过程采取了父亲委托机制(PDM)。PDM更好的保证了Java平台的安全性,在该机制中,JVM自带的Bootstrap是根加载器,其他的加载器都有且仅有一个父类加载器。类的加载首先请求父类加载器加载,父类加载器无能为力时才由其子类加载器自行加载。JVM不会向Java程序提供对Bootstrap的引用。下面是关于几个类加载器的说明:

Bootstrap:一般用本地代码实现,负责加载JVM基础核心类库(rt.jar);
Extension:从java.ext.dirs系统属性所指定的目录中加载类库,它的父加载器是Bootstrap;
System:又叫应用类加载器,其父类是Extension。它是应用最广泛的类加载器。它从环境变量classpath或者系统属性java.class.path所指定的目录中记载类,是用户自定义加载器的默认父加载器。


Java 中会存在内存泄漏吗,请简单描述。

理论上Java因为有垃圾回收机制(GC)不会存在内存泄露问题(这也是Java被广泛使用于服务器端编程的一个重要原因);然而在实际开发中,可能会存在无用但可达的对象,这些对象不能被GC回收,因此也会导致内存泄露的发生。例如hibernate的Session(一级缓存)中的对象属于持久态,垃圾回收器是不会回收这些对象的,然而这些对象中可能存在无用的垃圾对象,如果不及时关闭(close)或清空(flush)一级缓存就可能导致内存泄露。


垃圾回收机制

垃圾回收机制有很多种,包括:分代复制垃圾回收、标记垃圾回收、增量垃圾回收等方式。标准的Java进程既有栈又有堆。栈保存了原始型局部变量,堆保存了要创建的对象。Java平台对堆内存回收和再利用的基本算法被称为标记和清除,但是Java对其进行了改进,采用“分代式垃圾收集”。这种方法会跟Java对象的生命周期将堆内存划分为不同的区域,在垃圾收集过程中,可能会将对象移动到不同区域:

  • 伊甸园(Eden):这是对象最初诞生的区域,并且对大多数对象来说,这里是它们唯一存在过的区域。
  • 幸存者乐园(Survivor):从伊甸园幸存下来的对象会被挪到这里。
  • 终身颐养园(Tenured):这是足够老的幸存对象的归宿。年轻代收集(Minor-GC)过程是不会触及这个地方的。当年轻代收集不能把对象放进终身颐养园时,就会触发一次完全收集(Major-GC),这里可能还会牵扯到压缩,以便为大对象腾出足够的空间。

Serial 与 Parallel GC之间的不同之处

Serial 与 Parallel 在GC执行的时候都会引起 stop-the-world。它们之间主要不同 serial 收集器是默认的复制收集器,执行 GC 的时候只有一个线程,而 parallel 收集器使用多个 GC 线程来执行。


Java 中 WeakReference 与 SoftReference的区别(强软弱虚)

虽然 WeakReference 与 SoftReference 都有利于提高 GC 和 内存的效率,但是 WeakReference ,一旦失去最后一个强引用,就会被 GC 回收,而软引用虽然不能阻止被回收,但是可以延迟到 JVM 内存不足的时候。


WeakHashMap 是怎么工作的

WeakHashMap 的工作与正常的 HashMap 类似,但是使用弱引用作为 key,意思就是当 key 对象没有任何引用时,key/value 将会被回收。


JVM 选项 -XX:+UseCompressedOops 有什么作用?为什么要使用

当你将你的应用从 32 位的 JVM 迁移到 64 位的 JVM 时,由于对象的指针从 32 位增加到了 64 位,因此堆内存会突然增加,差不多要翻倍。这也会对 CPU 缓存(容量比内存小很多)的数据产生不利的影响。因为,迁移到 64 位的 JVM 主要动机在于可以指定最大堆大小,通过压缩 OOP 可以节省一定的内存。通过 -XX:+UseCompressedOops 选项,JVM 会使用 32 位的 OOP,而不是 64 位的 OOP。


JRE、JDK、JVM 及 JIT 之间有什么不同

JRE 代表 Java 运行时(Java run-time),是运行 Java 引用所必须的。JDK 代表 Java 开发工具(Java development kit),是 Java 程序的开发工具,如 Java 编译器,它也包含 JRE。JVM 代表 Java 虚拟机(Java virtual machine),它的责任是运行 Java 应用。JIT 代表即时编译(Just In Time compilation),当代码执行的次数超过一定的阈值时,会将 Java 字节码转换为本地代码,如,主要的热点代码会被准换为本地代码,这样有利大幅度提高 Java 应用的性能。


解释 Java 堆空间及 GC

当通过 Java 命令启动 Java 进程的时候,会为它分配内存。内存的一部分用于创建堆空间,当程序中创建对象的时候,就从对空间中分配内存。

GC 是 JVM 内部的一个进程,回收无效对象的内存用于将来的分配。


怎么获取 Java 程序使用的内存?堆使用的百分比?

可以通过 java.lang.Runtime 类中与内存相关方法来获取剩余的内存,总内存及最大堆内存。通过这些方法你也可以获取到堆使用的百分比及堆内存的剩余空间。Runtime.freeMemory() 方法返回剩余空间的字节数,Runtime.totalMemory() 方法总内存的字节数,Runtime.maxMemory() 返回最大内存的字节数。

Runtime 和 System 两个类


Java 中堆和栈有什么区别

JVM 中堆和栈属于不同的内存区域,使用目的也不同。栈常用于保存方法帧和局部变量,而对象总是在堆上分配。栈通常都比堆小,也不会在多个线程之间共享,而堆被整个 JVM 的所有线程共享。


Java内存模型

Java虚拟机规范中将Java运行时数据分为五种。

1.程序计数器:是一个数据结构,用于保存当前正常执行的程序的内存地址。Java虚拟机的多线程就是通过线程轮流切换并分配处理器时间来实现的,为了线程切换后能恢复到正确的位置,每条线程都需要一个独立的程序计数器,互不影响,该区域为“线程私有”。

2.Java虚拟机栈:线程私有的,与线程生命周期相同,用于存储局部变量表,操作栈,方法返回值。局部变量表放着基本数据类型,还有对象的引用。

3.本地方法栈:跟虚拟机栈很像,不过它是为虚拟机使用到的Native方法服务。

4.Java堆:所有线程共享的一块内存区域,对象实例几乎都在这分配内存。

5.方法区:各个线程共享的区域,储存虚拟机加载的类信息,常量,静态变量,编译后的代码。

运行时常量池:代表运行时每个class文件中的常量表。包括几种常量:编译时的数字常量、方法或者域的引用。






Java各版本的新特性

JDK 1.7 中的新特性

Java7 的新特性

虽然 JDK 1.7 不像 JDK 5 和 8 一样的大版本,但是,还是有很多新的特性,如 :

  • try-with-resource 语句,这样你在使用流或者资源的时候,就不需要手动关闭,Java 会自动关闭。

  • Fork-Join 池某种程度上实现 Java 版的 Map-reduce。

  • 允许 Switch 中有 String 变量和文本。

  • 菱形操作符(<>)用于类型推断,不再需要在变量声明的右边申明泛型,因此可以写出可读写更强、更简洁的代码。

  • 另一个值得一提的特性是改善异常处理,如允许在同一个 catch 块中捕获多个异常。

Java7 部分细节修改


JDK 1.8 引入的5个新特性

Java8 的新特性

Java 8 在 Java 历史上是一个开创新的版本,下面 JDK 8 中 5 个主要的特性:

  • Lambda 表达式,允许像对象一样传递匿名函数

  • Stream API,充分利用现代多核 CPU,可以写出很简洁的代码

  • Date 与 Time API,最终,有一个稳定、简单的日期和时间库可供你使用

  • 扩展方法,现在,接口中可以有静态、默认方法。

  • 重复注解,现在你可以将相同的注解在同一类型上使用多次。

Java8 部分细节修改

HashMap 使用散列表和红黑树实现。之前只使用了散列表。


参考:
最近5年133个Java面试问题列表
40个Java集合面试问题和答案
各大公司Java后端开发面试题总结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