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Web——请求过程

来源:互联网 发布:tensorflow 英文教程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16 04:48

HTTP

HTTP协议是Hyper Text Transfer Protocol(超文本传输协议)的缩写,是用于从万维网服务器传输超文本到本地的传送协议。
HTTP是一个基于TCP/IP通信协议来传递数据(HTML 文件, 图片文件, 查询结果等)
短连接:一次请求完成一次数据交互;
长连接:一次请求一直保持连接

1.常见请求头

这里写图片描述

2.常见响应头
这里写图片描述

3.常见的状态码
这里写图片描述

状态码分类:

1** 信息,服务器收到请求,需要请求者继续执行操作
2** 成功,操作被成功接收并处理
3** 重定向,需要进一步的操作以完成请求
4** 客户端错误,请求包含语法错误或无法完成请求
5** 服务器错误,服务器在处理请求的过程中发生了错误

4.Head字段的可选值

这里写图片描述

5.HTTP1.1请求方法

1 GET 请求指定的页面信息,并返回实体主体。
2 HEAD 类似于get请求,只不过返回的响应中没有具体的内容,用于获取报头
3 POST 向指定资源提交数据进行处理请求(例如提交表单或者上传文件)。数据被包含在请求体中。POST请求可能会导致新的资源的建立和/或已有资源的修改。
4 PUT 从客户端向服务器传送的数据取代指定的文档的内容。
5 DELETE 请求服务器删除指定的页面。
6 CONNECT HTTP/1.1协议中预留给能够将连接改为管道方式的代理服务器。
7 OPTIONS 允许客户端查看服务器的性能。
8 TRACE 回显服务器收到的请求,主要用于测试或诊断

6.提交数据的方式
POST 方式提交数据,包含了 Content-Type 和消息主体编码方式两部分
1.application/x-www-form-urlencoded
最常见的 POST 提交数据的方式了。浏览器的原生 表单,如果不设置 enctype 属性,那么最终就会以 application/x-www-form-urlencoded 方式提交数据。
2.

DNS

1.简介

网域名称系统(英文:Domain Name System,缩写:DNS)是互联网的一项服务。它作为将域名和IP地址相互映射的一个分布式数据库,能够使人更方便地访问互联网。DNS使用TCP和UDP端口53。当前,对于每一级域名长度的限制是63个字符,域名总长度则不能超过253个字符。

2.常见的记录类型

  • 主机记录(A记录):RFC 1035定义,A记录是用于名称解析的重要记录,它将特定的主机名映射到对应主机的IP地址上。
  • 别名记录(CNAME记录): RFC 1035定义,CNAME记录用于将某个别名指向到某个A记录上,这样就不需要再为某个新名字另外创建一条新的A记录。
  • IPv6主机记录(AAAA记录): RFC 3596定义,与A记录对应,用于将特定的主机名映射到一个主机的IPv6地址。
  • MX记录:Mail Exchange
  • 服务位置记录(SRV记录): RFC 2782定义,用于定义提供特定服务的服务器的位置,如主机(hostname),端口(port number)等。
  • NAPTR记录:RFC 3403定义,它提供了正则表达式方式去映射一个域名。NAPTR记录非常著名的一个应用是用于ENUM查询。

域名解析
将域名和IP地址相对应,通过域名就可以访问。

  • DNS查询有两种方式:递归和迭代。DNS客户端设置使用的DNS服务器一般都是递归服务器,它负责全权-处理客户端的DNS查询请求,直到返回最终结果。而DNS服务器之间一般采用迭代查询方式。
  • 以查询XXX.com为例:
    客户端发送查询报文”query xxx.yyy.com”至DNS服务器,DNS服务器首先检查自身缓存,如果存在记录则直接返回结果。
    如果记录老化或不存在,则
    DNS服务器向根域名服务器发送查询报文”query xxx.yyy.com”,根域名服务器返回.com域的权威域名服务器地址,这一级首先会返回的是顶级域名的权威域名服务器。
    DNS服务器向.com域的权威域名服务器发送查询报文”query xxx.yyy.com”,得到.yyy.com域的权威域名服务器地址。
    DNS服务器向.yyy.com域的权威域名服务器发送查询报文”query xxx.yyy.com”,得到主机xxx的A记录,存入自身缓存并返回给客户端。

CDN
-内容分发网络(Content delivery network或Content distribution network,缩写:CDN)是指一种通过互联网互相连接的电脑网络系统,利用最靠近每位用户的服务器,更快、更可靠地将音乐、图片、视频、应用程序及其他文件发送给用户,来提供高性能、可扩展性及低成本的网络内容传递给用户。
- 在现有的internet中增加一层新的网络架构,将网站内容发布到最接近用户的网络边缘,便于用户就近取得所需的内容,区别于镜像,但比镜像更加智能

负载均衡

 负载平衡(Load balancing)是一种计算机网络技术,用来在多个计算机(计算机集群)、网络连接、CPU、磁盘驱动器或其他资源中分配负载,以达到最优化资源使用、最大化吞吐率、最小化响应时间、同时避免过载的目的。 负载平衡最重要的一个应用是利用多台服务器提供单一服务,这种方案有时也称之为服务器农场。通常,负载平衡主要应用于Web网站,大型的Internet Relay Chat网络,高流量的文件下载网站,NNTP(Network News Transfer Protocol)服务和DNS服务。现在负载平衡器也开始支持数据库服务,称之为数据库负载平衡器。 通常有三种负载均衡架构,分别是链路负载均衡,集群负载均衡和操作系统负载均衡。集群负载又分为硬件负载均衡和软件负载均衡;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