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s异步以及事件轮询机制

来源:互联网 发布:淘宝付款怎么取消订单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1 10:26

在 JS 中实现轮询其实主要的应用场景就是:我们需要从服务器端获取一些未来一小段时间内可以确定的事情。比如最经典的场景就是:想象一个用户在网页端通过扫码进行支付,我们怎么判断用户支付的状态。

JS 实现

其实在 JS 中实现最简单的轮询就是使用 clearInterval(),还是说我们开头的应用场景,用户的支付状态:

const timeId = setInterval(() => {if (paying == 'success') {  clearInterval(this.timeId)};checkPaymentDone();},3000)

在 setInterval 里面,我们每隔三秒就去调用 checkPaymentDone() 方法,如果在某种情况下 paying == 'success' 成立,我们就清除这个轮询。所以再看 checkPaymentDone()的实现:

axios.post('/payment/check', {      // 如果需要传数据,从这里传}).then(response => { if (response.data.finished) { paying = 'success';}})

那么从这个代码可以知道,也就是相当于我们每隔三秒就去请求 /payment/check,然后再根据服务器返回的数据判断如何更新 paying 这个值。

服务端的实现

这里举 Laravel 的例子,首先我们会有路由:

Route::post('/payment/check','PaymentController@check');

然后,在 PaymentController 的 check 方法中,大致的逻辑可以这个样子:

public function check(){  // 判断返回的条件,一般是查询数据库  if (condition) {     return response()->json(['finished' => true]);  }   return response()->json(['finished' => false]);}

注意这里返回的 ['finished' => true] 其实是跟 checkPaymentDone() 中的代码相关联的 if (response.data.finished) 。

总结

轮询的应用场景是确定未来一小段时间的因素,通过循环地向服务器发请求,然后再根据服务器的返回状态清除 clearInterval()。


一、JS为何是单线程的?

     JavaScript语言的一大特点就是单线程,也就是说,同一个时间只能做一件事。那么,为什么JavaScript不能有多个线程呢?这样能提高效率啊。(在JAVA和c#中的异步均是通过多线程实现的,没有循环队列一说,直接在子线程中完成相关的操作)

     JavaScript的单线程,与它的用途有关。作为浏览器脚本语言,JavaScript的主要用途是与用户互动,以及操作DOM。这决定了它只能是单线程,否则会带来很复杂的同步问题。比如,假定JavaScript同时有两个线程,一个线程在某个DOM节点上添加内容,另一个线程删除了这个节点,这时浏览器应该以哪个线程为准?

    所以,为了避免复杂性,从一诞生,JavaScript就是单线程,这已经成了这门语言的核心特征,将来也不会改变。

为了利用多核CPU的计算能力,HTML5提出Web Worker标准,允许JavaScript脚本创建多个线程,但是子线程完全受主线程控制,且不得操作DOM。所以,这个新标准并没有改变JavaScript单线程的本质。

  

二、JS是单线程的,那么他是如何是实现异步操作的?

    JS的异步是通过回调函数实现的,即通过任务队列,在主线程执行完当前的任务栈(所有的同步操作),主线程空闲后轮询任务队列,并将任务队列中的任务(回调函数)取出来执行。"回调函数"(callback),就是那些会被主线程挂起来的代码。异步任务必须指定回调函数,当主线程开始执行异步任务,就是执行对应的回调函数。

    虽然JS是单线程的但是浏览器的内核是多线程的,在浏览器的内核中不同的异步操作由不同的浏览器内核模块调度执行,异步操作会将相关回调添加到任务队列中。而不同的异步操作添加到任务队列的时机也不同,如 onclick, setTimeout, ajax 处理的方式都不同,这些异步操作是由浏览器内核的 webcore 来执行的,webcore 包含上图中的3种 webAPI,分别是 DOM Binding、network、timer模块。

  onclick 由浏览器内核的 DOM Binding 模块来处理,当事件触发的时候,回调函数会立即添加到任务队列中。
 setTimeout 会由浏览器内核的 timer 模块来进行延时处理,当时间到达的时候,才会将回调函数添加到任务队列中。 ajax 则会由浏览器内核的 network 模块来处理,在网络请求完成返回之后,才将回调添加到任务队列中。

 

   JS中的异步运行机制如下:  

1
2
3
4
(1)所有同步任务都在主线程上执行,形成一个执行栈(execution context stack)。
(2)主线程之外,还存在一个"任务队列"(task queue)。只要异步任务有了运行结果,就在"任务队列"之中放置一个事件。
(3)一旦"执行栈"中的所有同步任务执行完毕,系统就会读取"任务队列",看看里面有哪些事件。那些对应的异步任务,于是结束等待状态,进入执行栈,开始执行。
(4)主线程不断重复上面的第三步。

 

下图就是主线程和任务队列的示意图                                                                                                                                            事件轮询                                           

                                          


只要主线程空了,就会去读取"任务队列",这就是JavaScript的运行机制。这个过程会不断重复。(该过程又称之为事件轮询)

三、JS种事件队列的优先级

   在JS中ES6 中新增的任务队列(promise)是在事件循环之上的,事件循环每次 tick 后会查看 ES6 的任务队列中是否有任务要执行,也就是 ES6 的任务队列比事件循环中的任务(事件)队列优先级更高。

如 Promise 就使用了 ES6 的任务队列特性。也即在执行完任务栈后首先执行的是任务队列中的promise任务。其他的上面常见的异步操作加入队列的时间没有相应的优先级。

 

复制代码
setTimeout(function(){console.log('111')},0);new Promise(function(resolve,reject){   console.log("2222");//此处还没有执行异步操作,执行异步操作及执行回调函数,在promise中即then中的回调  resolve();}).then(function(){console.log('3333')})console.log("44444");//输出 2222 44444//上面的两个输出属于同步操作 3333//promise加入到队列的优先级高于setTimeout 111
复制代码

 

   同时在嵌套异步操作中,会将嵌套的异步加入到下次的任务队列中,以此类推(如嵌套的promise)。

复制代码
new Promise(function(resolve,reject){  resolve();}).then(function(){    console.log("111");    return new Promise(function(resolve,reject){   resolve();})}).then(function(){ console.log("222");})new Promise( function(resolve,reject){    resolve();}).then(function(){ console.log("33333");})
//输出
111 33333 222
复制代码

 



转载:

https://zhuanlan.zhihu.com/p/27682938

http://www.cnblogs.com/heshan1992/p/6650593.html

原创粉丝点击